≤ 2 岁住院患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NO :81300238)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该院近10 年≤ 2 岁住院患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7 年1 月-2016 年 6 月于该院收治的466 例≤ 2 岁的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自制的调查表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 料,包括性别、年龄等人口学信息资料、发病年份、季节、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住院时间。 结果 呕吐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0.5%),其次是腹部包块(64.2%)和血便(62.0%),传统的三联征(呕吐+ 血便+ 腹痛)仅占6.7%,而21.0% 的患儿同时出现呕吐、血便及腹部包块这3 个表现。腹部超声检查是最常 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98.3%),其中47.9% 的患儿行腹部超声+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这一联合检查方案。所有 患儿中分别有255 例(54.7%)和211 例(45.3%)患儿行手术和保守治疗,其中单纯肠复位(50.9%)与空气 灌肠(43.1%)是最主要治疗方法。住院时间方面,以4 ~ 7 d 最为常见(43.3%),其次是≤ 3 d(32.6%)。结 论 对于肠套叠患儿而言,5 ~ 8 个月龄者最常见,临床特征多不典型,腹部超声是其主要诊断方法,首选灌 肠保守治疗。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蒋文军,张蓉,徐冰,侯昉.≤ 2 岁住院患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14):117-11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2-28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5-20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