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MRI诊断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 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NIP 患者67 例,对MRI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后病理分期作为金标准,计算MRI 在诊断NIP 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差异。结果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累及鼻腔42 例(62.29%)、累及筛窦35 例(52.24%)、累及上颌窦37 例(55.22%)、累及蝶窦3 例(4.48%)、累及额窦9 例(13.43%)、累及眼眶3 例(4.48%)、累及硬脑膜2 例(2.99%)。骨质发生改变的情况,NIP的主要骨质改变特点为肿块生长导致骨质被压迫、吸收,鼻腔外侧壁为受累最为严重的部位。术后病理诊断T1期6 例、T2期19 例、T3期30 例、T4期12 例,MRI诊断T1 期7 例、T2期19 例、T3期30 例、T4期11 例。MRI 结果较手术病理结果诊断分期提高6 例、诊断分期降低4例。MRI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一致性高(Kappa=0.781,P =0.000)。结论MRI 检查能较为清楚地诊断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变范围、累及部位,诊断结果的克鲁斯(Krouse)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高。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利岩,孙小芹,龚小萍,祁海峰.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4):118-12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2-28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10-3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