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血浆吸附、胆红素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比较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of 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 plasma bilirubin adsorption and plasma  exchange in liver failure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1]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观察双重血浆吸附(DPMAS)、胆红素吸附(PBA)及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寻找能替代血浆置换的新模式。方法  将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40例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分为DPMAS组、PBA组和PE组,观察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并行治疗前后对比和3组间多重对比。 结果  DPMAS和PE均能显著降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PBA仅降低TBI和DBIL,对其他疗效不显著。PE组降低TBIL、ALT和升高PTA的效果最佳。DPMAS组与之相近,且CRP下降率高于PE组。3组治疗均能不同程度改善临床症状,PE组的不良反应明显,DPMAS组好转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双重血浆吸附术的疗效明显优于胆红素吸附术,与血浆置换相当,又能显著清除炎症因子,克服血浆缺乏和过敏等缺点,仅需增加设备和费用的支持,可作为替代血浆置换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张宝文,阳学风,罗湘俊等 .双重血浆吸附、胆红素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比较.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26(12): 103-106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张宝文,阳学风,罗湘俊,邓凤英,米海燕.双重血浆吸附、胆红素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12):103-10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181
  • 下载次数: 1546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5-12-08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06-30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