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大蒜素体外抗猴甲型轮状病毒的研究

      2016(11):1-6.

      摘要 (1017) HTML (0) PDF 346.00 Byte (1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大蒜素体外抗猴甲型轮状病毒(SA11)的作用。方法  通过病毒滴度测定来确定大蒜素能否抗SA11以及最佳浓度。结果  大蒜素对MA104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100 mg/ml,病毒滴度测定可以得出,50 mg/ml的大蒜素可以抑制SA11感染的MA104细胞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PE)。结论  一定浓度的大蒜素在体外有抗SA11的作用。

    • 辛伐他汀对肥胖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

      2016(11):7-11.

      摘要 (1888) HTML (0) PDF 295.00 Byte (1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肥胖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肥胖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其中,肥胖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小鼠采用卵蛋白致敏、激发的方法和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哮喘模型。地塞米松治疗组每日给予地塞米松(0.5 mg/kg)饮水干预,辛伐他汀治疗组每日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饮水干预,其余两组正常饮水。治疗4周后,计数存活小鼠,采外周血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肝功能水平;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各炎症细胞所占比例;肺病理切片观察小鼠气道炎症和结构变化。结果  肥胖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辛伐他汀治疗组气道炎症评分、回抽收集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其中辛伐他汀治疗组上述指标较肥胖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总胆固醇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 =0.724,P =0.020)。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可以减轻肥胖哮喘的气道炎症,改善哮喘病情,这一作用与其降低血脂水平有一定关系。

    • 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失血性休克/容量复苏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2016(11):12-17.

      摘要 (1589) HTML (0) PDF 310.00 Byte (1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对失血性休克/容量复苏(HS/R)诱发的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迷走神经刺激组(VS组)、迷走神经离断组(VO组)、对照组(SC组)和假手术组(SS组)4组,每组5只。VS组、VO组和SC组通过动脉放血/容量复苏建立失血性休克诱导的ALI模型,容量复苏前VS组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15 min,VO组离断右侧迷走神经干,SC组不做特殊处理,SS组不制作ALI模型。分别于放血前(T0)、MAP降至目标值5 min后(T1)、开始复苏前(T2)、复苏至预定血压5 min(T3)、30 min(T4)、90 min(T5)和150 min(T6)等7个时间点测定血浆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于T0、T2和T6抽取动脉血测定氧合指数(OI);T6处死大鼠后观察肺组织结构病理改变,并测定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含量。结果  T1至T6时段VS组、VO组和SC组IL-6和TNF-α浓度升高,高于SS组(P <0.05);T3至T6时段SC组IL-6和TNF-α浓度高于VS组(P <0.05),低于VO组(P <0.05)。T6时VS组、VO组和SC组OI均下降,3组均低于SS组(P <0.05); VO组和SC组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低于VS组(P <0.05)。VS组、VO组和SC组肺组织NF-κB含量增加,高于SS组(P <0.05),VS组、VO组和SC组间NF-κB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组高于VS组(P <0.05)、低于VO组(P <0.05)。VS组、VO组和SC组肺损伤评分升高,高于SS组(P <0.05),VS组、VO组和SC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组高于VS组(P <0.05),低于VO组(P <0.05)。结论  CAP对HS/R大鼠ALI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其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调控IL-6和TNF-α等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

    • 过表达microRNA-29a上调锌脂蛋白91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6(11):18-23.

      摘要 (1448) HTML (0) PDF 368.00 Byte (1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感染效率、稳定过表达microRNA-29a(miR-29a)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探索miR-29a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miR-29a前体表达载体、空白对照载体进行慢病毒包装,用病毒上清感染PC12并进行抗性筛选。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29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iR-29a稳定过表达组、空质粒对照组以及未感染组PC12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TargetScan 6.0数据库预测miR-29a的关键靶点,RT-q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预测的miR-29a下游靶基因mRNA以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抗性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miR-29a的PC12细胞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PC12细胞的感染效率均达80%以上,miR-29a过表达组凋亡率为(5.1±0.92)%,空质粒对照组为(1.832±0.26)%,未感染组为(1.667±0.185)%,miR-29a过表达促进PC12细胞凋亡(P <0.01),空质粒对照组与未感染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qPCR检测miR-29a过表达时锌指蛋白91(ZFP91)的表达量升高,miR-29a过表达组ZFP91 mRNA的表达量是空质粒对照组的1.835倍(P =0.000),空质粒对照组与未感染组ZFP91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的ZFP91蛋白表达量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也升高。结论  在PC12中miR-29a过表达促进PC12细胞凋亡,过表达miR-29a也促进ZFP91表达,其机制仍待进一步阐明。

    • 胡芦巴碱、五味子油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Neuritin表达的影响

      2016(11):24-28.

      摘要 (1513) HTML (0) PDF 256.00 Byte (1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胡芦巴碱、五味子油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海马区Neuri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模型组、药物联合治疗和罗格列酮组,每组11只大鼠,连续给药8周。另取10只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实时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检测分析海马区Neuritin表达水平。结果  给药8周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FBG、HbA1c、FINS、TC、TG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海马Neurit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药物联合治疗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FBG、HbA1c、FINS水平下降,而ISI、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海马Neurit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药物联合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TC、T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与罗格列酮组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胡芦巴碱、五味子油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海马区Neuritin表达。

    • 5-羟色胺1A受体基因C(-1019)G(rs629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焦虑障碍的关联分析

      2016(11):29-33.

      摘要 (1104) HTML (0) PDF 295.00 Byte (1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究5-羟色胺1A受体(5-HT1AR)基因C(-1019)G(rs629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否与中国汉族人群焦虑障碍[广泛焦虑障碍(GAD)和惊恐障碍(PD)]相关。方法  采用连接酶反应技术(LDR)检测5-HT1AR基因C(-1019)G(rs6295)SNP在319例焦虑障碍患者(210例GAD患者和109例PD患者)及300例健康者(对照组)中的分布,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诊断系统诊断GAD和PD。另外,比较5-HT1AR基因C(-1019)G(rs6295)SNP在GAD+PD组、对照组之间的性别差异。结果  GAD+PD组与对照组5-HT1AR基因C(-1019)G(rs6295)SNP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由于缺少相关联的证据,5-HT1AR基因C(-1019)G(rs6295)可能不是汉族人群焦虑障碍有标志性意义的位点。

    • 胃癌患者术前血液中钾、钠、氯、镁、磷的相关性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

      2016(11):34-39.

      摘要 (1257) HTML (0) PDF 310.00 Byte (12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GC)患者术前血液电解质离子钾、钠、氯、镁、磷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和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320例大样本G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检测血液电解质水平,以及进行术后随访(最长随访时间为10年7个月)。统计学分析GC患者术前血液电解质水平的相关性、与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①电解质离子与GC患者临床资料间的相关性:钾离子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 =0.022),氯离子水平与年龄相关(P =0.042)。②GC患者电解质离子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如氯离子与钠离子相关(r =0.610,P =0.000),氯离子与钾离子相关(r =0.206,P =0.000),氯离子与镁离子相关(r =0.115,P =0.047)。③GC患者电解质水平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按正常范围分组,钾离子水平在3.5~5.3 mmol/L时患者生存预后最好,>5.3 mmol/L时预后最差(P =0.005);按中位数分组,磷离子水平≥1.04 mmol/L组预后明显好于≤1.04 mmol/L组(P =0.008)。结论  钾离子水平与GC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并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磷离子水平高低也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结合临床和影像诊断,GC患者术前检测血液电解质水平作为潜在的预警信号,可以对生存预后进行评估,将有助于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术后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策略,从而尽可能地提高治疗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 血清学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

      2016(11):40-44.

      摘要 (1503) HTML (0) PDF 253.00 Byte (1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学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评估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9月该院其经肾活检诊断为HBV-GN的患者,根据血清学特点选出HBV血清学阴性组患者20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将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17例患者分为两组,拉米夫定联合激素组(B组)和他克莫司联合激素组(A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并定期监测HBV血清学指标及肝、肾功能等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①20例血清学阴性HBV-GN患者,男女比为1.86∶1.00,17例(85%)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例(15%)表现为肾炎综合征;血清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阴性,HBV-DNA阴性。②HBV-GN病理特点。a.光镜100%表现为不典型膜性肾病(M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肾组织HBsAg、HBcAg和HBsAg+HBcAg阳性率分别为90%(18/20)、40%(8/20)和30%(6/20)。免疫荧光多种免疫复合物多部位、高强度沉积。b.电镜下电子致密物多部位沉积。③A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B组(12.5%)(P <0.05);A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高于B组(P <0.05),而A组24 h尿蛋白定量(UPRO)低于对照组(P <0.05)。④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①血清学阴性HBV-GN以男性多见,病理类型表现为不典型膜性肾病。血清学阴性HBV-GN患者拉米夫定+激素治疗无效;FK506+激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效,并且不引起HBV活动及肝肾功能异常。②建议对乙肝病毒血清学阴性的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尤其病理表现为非典型膜性肾病的患者,肾活检时应常规行肾组织病理乙肝抗原检测,以免漏诊HBV-GN。③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是治疗血清学阴性HBV-GN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 多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的研究

      2016(11):45-49.

      摘要 (1165) HTML (0) PDF 327.00 Byte (1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多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98例HCC、75例肝硬化(LC)、9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以及80例健康者血清各2ml,以血清BVES、APC、RASSF1A、TIMP3、GSTP1和HOXA9基因作为候选靶标。采用磁珠法提取血清DNA,MethyLight法检测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检测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血清各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HCC患者检测阳性率分别为:RASSF1A(52.04%)、APC(36.73%)、BVES(29.59%)、HOXA9(20.41%)、GSTP1(17.35%)和TIMP3(11.22%),其中APC甲基化阳性完全与RASSF1A重叠。血清RASSF1A甲基化从慢性HBV感染患者中诊断HCC的效能最高[敏感性=0.520,特异性=0.915,曲线下面积(AUC)=0.718],优于血清AFP(敏感性=0.480,特异性=0.739,AUC=0.609);血清6个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联合使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分别为0.806、0.855和0.845。结论  血清BVES、APC、RASSF1A、TIMP3、GSTP1及HOXA9基因启动甲基化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高危人群中HCC的诊断能力。

    • 性激素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2016(11):50-53.

      摘要 (1223) HTML (0) PDF 235.00 Byte (1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性激素睾酮(T)、雌二醇(E2)、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泌乳素(PRL)的水平及其与PCa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各45例,另选取体检健康男性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性激素六项(T、E2、P、FSH、LH及PRL)的水平。对PCa患者进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分析组间差异。评估各检测指标与PCa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PCa组患者血清T降低、FSH和LH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2、P、PR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0.05);而BPH组患者T、E2、P、FSH、LH及PR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a患者血清T、E2、P、FSH、LH及PRL水平与PCa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 >0.05)。结论  血清T、FSH、LH水平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有指导意义。PCa患者血清各项性激素水平与PCa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 乌司他丁辅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血症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胆碱酯酶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6(11):54-58.

      摘要 (1482) HTML (0) PDF 398.00 Byte (1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辅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严重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胆碱酯酶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6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全身感染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Marshall评分,28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多功能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血清ICAM-1、胆碱酯酶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7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PACHE Ⅱ、SOFA及Marshall评分降低(P <0.05)。28 d时,对照组DIC发生率和MODS发生率分别为17.0%和23.4%,观察组的分别为3.4%和8.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IC和MODS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5.3%,对照组为2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降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升高,ICAM-1水平下降,胆碱酯酶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乌司他丁辅助高容量血液滤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ICAM-1,提高胆碱酯酶水平,从而提高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外周血中CD19+ CD5+ B细胞和白细胞介素-1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影响

      2016(11):59-62.

      摘要 (1361) HTML (0) PDF 200.00 Byte (1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CD19+ CD5+ B细胞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65例稳定期SLE患者及65例活动期SLE患者,同时选择7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19+ CD5+ B细胞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0水平。比较3组的差异,并分析上述指标与SLE活动度评分(SLEDAI)及补体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组及稳定组CD19+ CD5+ B细胞数量、白蛋白、C3、C4均低于对照组,IL-10、红细胞沉降率(ES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活动组CD19+ CD5+ B细胞数量、白蛋白、C3、C4低于稳定组,SLEDAI评分、IL-10、ESR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9+ CD5+ B细胞数量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IL-10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 <0.05)。随着SLEDAI评分的增加,CD19+ CD5+ B细胞数量呈下降趋势,而IL-10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19+ CD5+ B细胞数量降低,而IL-10水平升高,随着病情活动程度的增加,外周血CD19+ CD5+ B细胞及IL-10水平变化更明显,可以作为评价SLE活动性的指标。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9和核因子-κB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016(11):63-67.

      摘要 (1555) HTML (0) PDF 240.00 Byte (1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9(TLR9)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0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SLE患者处于活动期作为活动组,25例SLE患者处于缓解期作为缓解组。同时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PBMCs中TLR9和NF-κB水平,观察SLE患者PBMCs中TLR9、NF-κB水平与脏器受累和免疫抑制剂种类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组PBMCs中TLR9水平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缓解组PBMCs中TLR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活动组PBMCs中NF-κB水平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缓解组PBMCs中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皮疹、白细胞降低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TLR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发热、浆膜炎、血尿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TLR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浆膜炎、血尿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NF-κ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发热、皮疹、白细胞降低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NF-κ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LE患者TLR9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NF-κB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同时TLR9水平的降低与发热、浆膜炎、血尿的临床表现相关。NF-κB水平升高与发热、皮疹、白细胞降低的临床表现相关,严密监测SLE患者PBMCs中TLR9和NF-κB水平变化对患者的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 >新进展研究
    • 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过程中的谵妄对比研究

      2016(11):68-71.

      摘要 (1203) HTML (0) PDF 247.00 Byte (1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发生药源相关性谵妄的差异。方法  2011年5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12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患者,随机分为阿托品组59例(给予常规阿托品治疗)和长托宁组62例(给予常规长托宁治疗)。采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评分(ICDSC),评估谵妄的分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并记录患者毒蕈碱样(M)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长托宁与阿托品两组总体比较,长托宁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短于阿托品组(P <0.05),总体存活率高于阿托品组(P <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品能使中、重度中毒患者更快地达到M胆碱受体阻断效应(P <0.05)。虽然阿托品组的谵妄出现较早,但是使用长托宁的中、重度患者的谵妄发生率、谵妄的持续时间均高于阿托品组(P <0.05)。结论  虽然长托宁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疗效较好,但是应重视与其相关的谵妄副作用。采用ICDSC评分系统或许可以在阿托品或长托宁的用量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减少药物相关性谵妄的发生。

    • 改良FLAG与HAA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对比研究

      2016(11):72-76.

      摘要 (1285) HTML (0) PDF 386.00 Byte (1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FLAG)与高三尖杉酯碱、Ara-C和阿柔比星联合方案(HAA)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复发难治性成年非M3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化疗方案分为改良FLAG组(17例)和HAA组(12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改良FLAG组完全缓解(CR)10例(58.80%),部分缓解(PR)1例(5.88%),总有效率(■)为64.68%(11/17)。HAA组CR 6例(50.00%),PR 1例(8.33%);■为58.33%(7/1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感染,改良FLAG组骨髓抑制作用较HAA组重,但两组在并发感染、出血、肝脏及心脏毒性等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FLAG方案和HAA方案均为复发难治性AML的有效治疗方案,两者疗效相近,心脏毒性低,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复发难治性AML的一线治疗方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Caspase-3和Caspase-9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016(11):77-80.

      摘要 (1314) HTML (0) PDF 234.00 Byte (1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Caspase-3和Caspase-9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慢阻肺合并OSAHS患者312例,所有患者应用蒙特利尔(MoCA)量表进行认知领域评估,同时检测血清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酶-9(Caspase-9),探讨MoCA得分与血清Caspase-3、Caspase-9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清Caspase-3和Caspase-9水平预测认知障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血清Caspase-3、Caspase-9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血清Caspase-3水平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95%CI:0.689,0.852),Caspase-3为10.61ng/L时约登指数最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653和0.938。Caspase-9水平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687,0.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Caspase-9水平为11.19 ng/L时约登指数最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642和0.938。结论  血清Caspase-3和Caspase-9水平的变化与慢阻肺合并OSAHS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关;在对认知障碍评估意义方面,血清Caspase-3和Caspase-9水平可以预测认知功能损伤,血清Caspase-3略优于Caspase-9。

    • 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改变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2016(11):81-84.

      摘要 (1466) HTML (0) PDF 200.00 Byte (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心脏彩超检测反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将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患者心功能与MELD评分的关系:MELD≤9分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8.12±0.18)%,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值为(1.04±0.03),左房直径(Las)为(30.48±0.36)mm;MELD 10~19分患者的LVEF为(60.58±1.21)%,E/A值为(0.78±0.03),LAs为(27.14±0.56)mm;MELD≥20分患者的LVEF为(56.71±0.54)%,E/A值(0.53±0.01),LAs为(34.12±0.72)mm。MELD评分3者间两两比较显示,①MELD≤9分、10~19分肝硬化患者的LVEF值均高于MELD≥20分患者,MELD≤9分患者的LVEF值与MELD 10~19分患者比较、MELD 10~19分患者的LVEF值与MELD≥20分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E/A值随MELD评分逐步降低,MELD评分3者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E/A值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5,P <0.05;MELD≥20分肝硬化患者的LAs高于MELD≤9分、10~19分患者,不同MELD评分肝硬化患者的L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可出现心功能受损,其程度随肝功能的恶化而加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旁正中丘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

      2016(11):85-88.

      摘要 (1076) HTML (0) PDF 294.00 Byte (16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旁正中丘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32例COP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1H-MRS检测双侧旁正中丘脑的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复合物(Cr)。结果  研究组双侧旁正中丘脑NAA/Cr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双侧旁正中丘脑Cho/C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旁正中丘脑神经元的代谢异常。

    •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6(11):89-92.

      摘要 (1178) HTML (0) PDF 226.00 Byte (1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究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PKR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PKRP。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视觉模拟(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手术前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心率加快,手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恢复正常。手术前后患者的VAS、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患者的VAS、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手术前后患者的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健康、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各项评分高于手术前。结论  前列腺增生患者行PKRP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二甲双胍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糖耐量减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6(11):93-97.

      摘要 (1196) HTML (0) PDF 258.00 Byte (1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糖耐量减低(IGT)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IGT合并NAFLD患者72例。对照组36例,予以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36例,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片及水飞蓟宾胶囊口服,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进行肝脏CT检查,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脂肪变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NF-α均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肝脂肪变的程度与BMI、HOMA-IR、TG、TC、TNF-α呈正相关(P <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水飞蓟宾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酶及炎症因子TNF-α水平,减少肝脏脂肪变程度。

    •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弓部手术后脑部并发症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6(11):98-101.

      摘要 (1464) HTML (0) PDF 194.00 Byte (10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弓部手术后脑部并发症发病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术后脑部并发症临床监测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388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8例患者术后发生脑神经系统并发症93例,其中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TND)80例(20.62%),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PND)13例(3.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前白细胞水平较高、术前血肌酐水平较高、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术中峰值血糖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72、1.846、1.825和2.089,P <0.05)。PND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有年龄、脑卒中史(■=1.756和2.848)。结论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部手术后发生TND与术前白细胞、肌酐、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及血糖水平等密切相关,PND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和脑卒中史有关,术前抗感染治疗、降低血肌酐及术中积极控制血糖可减少脑部并发症的发生。

    • 结肠黑变病54例分析

      2016(11):102-104.

      摘要 (1011) HTML (0) PDF 181.00 Byte (1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诊断及预后。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经电子结肠镜、病理学诊断的MC患者54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中的34例随访1年。结果  54例MC占同期结肠镜检查的0.13%(54/4120),女性高于男性;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70.2岁。病因以慢性便秘为主,占96.29%(52/54),另有2例因其他疾病服用中草药>6个月。诊断主要依靠电子结肠镜检查,对发现的结肠息肉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对随访1年的34例患者复查电子结肠镜,其黏膜黑变程度无明显减轻,结肠息肉发生率无明显升高,未发现肿瘤新生物。结论  MC的病因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但短期干预治疗收效甚微,需长期随访观察。

    • 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6(11):105-108.

      摘要 (1519) HTML (0) PDF 197.00 Byte (10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CAP患者183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150例非CA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宠物饲养史、粉尘接触史、基础疾病、收缩压、舒张压、血白蛋白水平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在BMI、吸烟史、宠物饲养史、粉尘接触史、呼吸系统疾病史、糖尿病史、肾脏疾病史、血白蛋白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宠物饲养史、糖尿病史是C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白蛋白≥35 g/L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 <0.05)。结论  宠物饲养史、糖尿病史及低白蛋白血症是CAP发生的高危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CAP的发生。

    • 艾滋病抗病毒疗法患者CD4+ T淋巴细胞变化的相关因素研究

      2016(11):109-112.

      摘要 (1632) HTML (0) PDF 213.00 Byte (10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CD4+ T淋巴细胞在艾滋病行抗病毒疗法患者中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180例首次开始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观察患者CD4+ T淋巴细胞的变化,并根据CD4+ T淋巴细胞是否升高分为升高组与未升高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CD4+ T淋巴细胞升高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80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110例(61.1%)CD4+ T淋巴细胞升高>100个/mm3。抗病毒治疗后,两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RNA载量均明显改善,但升高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漏服及基线CD4+ T淋巴细胞与CD4+ T淋巴细胞升高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基线CD4+ T淋巴细胞≥200个/mm3是促进CD4+ T淋巴细胞升高的因素;年龄≤50岁、漏服及基线CD4+ T淋巴细胞<200个/mm3是CD4+ T淋巴细胞升高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 T淋巴细胞数量升高,但年龄、漏服及基线CD4+ T淋巴细胞可影响其升高程度,在临床实际中需要引起重视。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与纤溶功能的影响

      2016(11):113-116.

      摘要 (1024) HTML (0) PDF 207.00 Byte (10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与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压、心率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则在术后拔出气管导管后及术后24 h仍高于麻醉前水平。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血糖值基本恢复正常(5.0~6.0 mmol/L),对照组患者血糖值>6.0 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抗凝血酶Ⅲ(AT Ⅲ)的各项指标值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则呈下降趋势。观察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术后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各项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抑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纤溶功能亢进,是理想的麻醉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上肢淋巴静脉吻合患者臂丛阻滞的效果分析

      2016(11):117-121.

      摘要 (1123) HTML (0) PDF 253.00 Byte (1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淋巴水肿患者淋巴静脉吻合术中的臂丛阻滞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90例择期行上肢淋巴静脉吻合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 3组,分别予以0.200%罗哌卡因30ml,0.250%罗哌卡因30 ml及0.375%罗哌卡因30 ml,在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评估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T1)、运动阻滞起效时间(T2)、感觉阻滞完善时间(T3)、镇痛持续时间(T4)、运动阻滞恢复时间(T5)、运动阻滞程度、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结果  ①A、B、C 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4.06±0.60)、(3.17±0.72)和(2.16±0.63)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6.33±0.93)、(5.52±0.93)和(4.35±1.02)min。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5.316和32.502,P =0.000);②3组患者随着罗哌卡因浓度的升高,感觉阻滞完善时间逐渐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5.496,P =0.000)。而镇痛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随着罗哌卡因浓度升高逐渐延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7.066和25.787,P =0.000);③在注药后15 min,C组患者运动阻滞程度≥3级比例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注药后30 min,C组患者运动阻滞达≥3级比例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患者存在明显的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现象。3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0%、87%和93%。结论  对于上肢淋巴静脉吻合术患者,选择0.250%罗哌卡因30 ml行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感觉阻滞,能够满足手术要求,是安全可行的。

    • 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016(11):122-126.

      摘要 (1276) HTML (0) PDF 253.00 Byte (1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4年9月在该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2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结石复发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结石未复发患者13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胆总管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乳头旁憩室、胆道感染、胆道手术史、胆囊结石、胆囊切除、胆总管直径≥1.5 cm、胆管角≤120°、胆道狭窄、乳头狭窄、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胆固醇结石、结石直径≥1 cm、结石数量≥2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道手术史[■=2.692(95%CI:1.906,6.884)P =0.024],乳头旁憩室[■=3.201(95%CI:1.993,6.756)P =0.032],胆总管直径≥1.5 cm[■=3.234(95%CI:1.742,6.875)P =0.024],胆管角≤120°[■=2.305(95%CI:1.822,6.901)P =0.021]为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应加强预防措施,如控制胆道感染、解除胆道梗阻、改善胆道动力等,标本兼治尚能有效地解决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复发的问题。

    • 耐药脊柱结核的临床分析及疗效研究

      2016(11):132-136.

      摘要 (1012) HTML (0) PDF 288.00 Byte (10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的结核菌培养及药敏情况,探讨CT介导的椎旁穿刺注药联合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脊柱结核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长沙市中心医院结核科2005年6月-2013年9月确诊为脊柱结核的住院患者1156例。通过椎旁穿刺获得骨病灶中的脓液及干酪样物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进行耐药分析。耐药脊柱结核均采用CT定位椎旁穿刺注药联合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按结核临床治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分枝杆菌培养阳性286例,阳性率为24.74%(286/1156);确诊为耐药脊柱结核82例,耐药率为28.67%(82/286);耐异烟肼(H)、利福平(R)及链霉素(S)分别为52、50和44例,占18.18%(52/286)、17.48%(50/286)和15.38%(44/286);耐多药结核(MDR-TB)23例,占阳性患者的8.04%(23/286)。初治组182例,初始耐药率为18.13%(33/182);复治组104例,获得性耐药率为47.12%(49/104);两组的总耐药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72例耐药脊柱结核患者通过内科保守治疗临床痊愈,12例转外科手术。随访1~3年,所有耐药脊柱结核患者无复发。结论  CT定位椎旁穿刺注药有利于尽早明确耐药脊柱结核的诊断;联合规范且个性化的全身抗结核药物对治愈耐药脊柱结核、预防并发症、预防获得性耐药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报道
    • 团队合作在血标本分析前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

      2016(11):137-140.

      摘要 (867) HTML (0) PDF 266.00 Byte (1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疗-医技-护理-后勤多部门团队合作在血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有效性。方法  2014年9月成立血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专项质控团队,由护理部、医务处、检验科、后勤保障处、医用材料处、网络中心、质控办、院感科等多部门联合组成,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分析前不合格血标本的采集、送检、接收、检验前处理等环节进行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追踪验证。结果  2015年1月-2015年3月追踪分析前血标本不合格率降低至0.232%;进入第2个质量循环(PDCA),调整对策后,2015年5月-2015年7月再次追踪不合格率降至0.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建立多部门合作体系,改善流程,进行环节控制,完善科室间的沟通与交接,加强培训,是有效做好血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 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6(11):141-144.

      摘要 (871) HTML (0) PDF 218.00 Byte (1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的临床特点、诊疗及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有颈部疼痛、心悸,甲状腺肿大、触痛,血沉偏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高,促甲状腺素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阳性,甲状腺摄碘率正常或增高。给予强的松片、甲巯咪唑片治疗后,颈部疼痛、甲状腺触痛、心悸缓解,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上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症状伴摄碘率增高、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升高者,应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的可能。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