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2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枸骨叶水提物对高脂小鼠胆固醇合成代谢的影响

      2016(23):1-5.

      摘要 (1208) HTML (0) PDF 278.00 Byte (1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枸骨叶水提物对高脂小鼠血清胆固醇水平及合成代谢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5组,其中3组用高、中、低剂量枸骨叶水提物灌胃30 d后,测其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与辛伐他汀组进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肝脏细胞中3-羟基-3-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的表达。结果  枸骨叶高、中、低剂量组有降低TC的作用(P <0.01),与辛伐他丁组降低TC作用无差异;此外枸骨叶组均可降低HMG-CoA水平,降低肝细胞中p-EGFR的表达。结论  枸骨叶水提物对高脂饮食小鼠在清除TC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降低肝细胞中p-EGFR的表达,抑制HMG-CoA活性,进而降低高脂饮食小鼠体内TC水平而发挥降血脂作用。

    • 白射干素对感染后咳嗽豚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6(23):6-9.

      摘要 (1303) HTML (0) PDF 254.00 Byte (10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白射干素对感染后咳嗽(PIC)豚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复制PIC豚鼠模型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模型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及IL-4水平较空白组升高(P <0.05);IFN-γ水平较空白组降低(P <0.05)。白射干素干预组可明显降低PIC豚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IL-4水平,同时升高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提示白射干素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而减少模型豚鼠气道炎症细胞的浸润,发挥其抗炎、止咳作用。

    • 白藜芦醇对实验性兔肺动脉高压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6(23):10-15.

      摘要 (1118) HTML (0) PDF 316.00 Byte (10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白藜芦醇(Res)干预后实验性兔肺动脉高压(PAH)模型肺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其在PA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组):动物皮下注射二甲基亚砜30 mg/kg。造模组:实验组动物适应性饲养1周后,皮下注射野百合碱30 mg/kg,连续注射7 d造模,然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B组)、实验药物组(C组)、高剂量组(D1组)、中剂量组(D2组)、低剂量组(D3组),每组6只。注射后第45天,分别进行B超、心肌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和Tunnel染色,检测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受试药物高剂量120 mg/(kg·d),中剂量60 mg/(kg·d),低剂量30 mg/(kg·d),阳性对照药物前列腺环素1 mg/(kg·d)喂饲相应的动物,1次/d,连续6周,每日观察动物的食量、活动、毛色及大小便变化,每周称体重。每隔2周随机采集各组实验动物外周血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分别对实验动物血清3种生物学标志物[转录因子-κB(NF-κB)、环氧化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Res干预实验性兔PAH模型后,NF-κB、COX-2、iNos血清表达水平改善,其中高剂量组改善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前列腺环素。且在实验中经对比发现,NF-κB的特异性最明显,其他指标虽然有变化,但显著性不如NF-κB。结论  Res抑制血清中分泌NF-κB、COX-2、iNos的能力优于前列腺环素,Res可以通过抑制NF-κB/iNOS/COX2通路避免细胞损伤,改善PAH症状,表现出和前列腺环素相同或更好的作用。

    • 玻璃酸钠和Omega-3必需脂肪酸混合滴眼液对去势雄兔干眼症模型的疗效观察

      2016(23):16-20.

      摘要 (1158) HTML (0) PDF 253.00 Byte (1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和Omega-3必需脂肪酸(Omega-3 EFAs)混合滴眼液对去势雄兔干眼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15只新西兰成年雄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非治疗组(B)、玻璃酸钠治疗组(C)、Omega-3 EFAs治疗组(D)、玻璃酸钠和Omega-3 EFAs联合治疗组(E),每组3只。对B、C、D、E组行去势术复制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C、D、E组雄兔双眼分别以玻璃酸钠滴眼液、Omega-3 EFAs滴眼液、玻璃酸钠及Omega-3 EFAs混合滴眼液治疗,每日10次,连续1个月。全部实验兔行Schirmer 1试验,测定泪膜破裂时间,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Western blot检测兔泪腺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  各组指标经LSD-t检验显示,药物干预后玻璃酸和Omega-3 EFAs混合滴眼液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高于其他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泪腺组织内TNF-α的表达低于其他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局部应用玻璃酸钠和Omega-3 EFAs混合滴眼液治疗去势雄兔干眼症可明显改善雄兔眼表体征,降低泪腺组织TNF-α的表达。

    • EBERs对鼻咽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16(23):21-26.

      摘要 (1537) HTML (0) PDF 377.00 Byte (1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EBERs对鼻咽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鼻咽癌细胞中转染EBERs,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中转移相关指标(如MMP)的相对表达量,同时 Transwell检测EBERs对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构建敲除EBERs的BAC-EBV(p2089)质粒,转染鼻咽癌细胞,检测细胞的转移能力。转染EBERs后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指标,免疫荧光检测ZO-1的表达。结果  鼻咽癌细胞转染EBERs质粒或p2089质粒后,RT-PCR检测发现转移相关指标表达升高,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迁移能力增强,而在干扰EBERs或转染敲除EBERs的p2089质粒后,转移能力减弱。转染EBERs后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升高,同时免疫荧光检测发现ZO-1表达降低。结论  EBERs可能通过促进EMT高表达而促进鼻咽癌的转移。

    • CTR1和ATP7B在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表达及其与顺铂耐药的关系

      2016(23):27-31.

      摘要 (863) HTML (0) PDF 251.00 Byte (1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对顺铂的耐药机制。方法  利用噻唑蓝法检测顺铂对A549/DDP及其亲代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和生长曲线的影响,探讨A549/DDP细胞株凋亡敏感性的变化规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该细胞株铜离子转运蛋白1(CTR1)、铜离子转运磷酸化ATP酶(ATP7B)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剪切蛋白表达,分析A549细胞对顺铂耐药与CTR1、ATP7B及PARP剪切蛋白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  A549/DDP较其亲代细胞株对顺铂引起的细胞毒性和凋亡敏感性下降;较其亲代细胞株A549/DDP中ATP7B表达增加,CTR1表达降低。结论  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对顺铂耐药的产生与细胞凋亡敏感性降低有关,且细胞内ATP7B表达增加,CTR1表达降低,或可作为细胞对顺铂的增敏靶点。

    • 缺氧对前列腺癌细胞糖酵解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2016(23):32-36.

      摘要 (1058) HTML (0) PDF 263.00 Byte (10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缺氧状态下前列腺癌细胞糖酵解和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方法  将前列腺癌细胞DU145和/或PC-3分别置于常氧及缺氧环境中培养24和48 h,侵袭小室实验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改变。分别检测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乳酸含量;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  前列腺癌细胞DU145经缺氧处理后,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较常氧处理增强。同时缺氧处理后,DU145和PC-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减少,肿瘤细胞摄入葡萄糖能力提高,糖酵解代谢产物乳酸在上清液中增加。qRT-PCR结果表明,缺氧处理后DU145细胞糖酵解相关基因。结论  缺氧处理能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同时通过改变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糖酵解过程发挥调控作用。

    • 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太子参多糖中单糖的组成

      2016(23):37-41.

      摘要 (801) HTML (0) PDF 296.00 Byte (1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太子参多糖中单糖的组成。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太子参多糖,2 mol/L硫酸水解后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进行衍生化,采用UPLC法测定太子参多糖中单糖的衍生物。采用沃特世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10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1 mol/L磷酸盐(pH 6.8)缓冲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太子参单糖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太子参多糖由半乳糖、D-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D-无水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7种单糖组成,不同产地太子参多糖中单糖组成稍有差别,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10个不同产地太子参单糖聚成3类,并按照单糖含量对各产地进行排名。结论  柱前衍生UPLC法表明,太子参多糖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构成,并且贵州施秉县地区产太子参单糖含量较高。

    • >临床论著
    • 中国西南三地HCV基因型的分布及临床特征

      2016(23):42-46.

      摘要 (1251) HTML (0) PDF 319.00 Byte (2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在四川(川)、云南(滇)、贵州(黔)等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及临床特征,为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21例来自川、滇、黔地区的丙型肝炎患者,采用焦磷酸测序法进行HCV基因分型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致病性的差异。结果  ①216例HCV-
      RNA阳性的丙肝患者被成功分型,共发现1、2、3、6等4种常见基因型和1a、1b、2a、2b、3a、3b、6a等7种常见基因亚型,其所占比例为:1a型5.1%(11/216)、1b型36.1%(78/216)、2a型3.7%(8/216)、2b型0.9 %(2/216)、3a型7.4%(16/216)、3b型27.8%(60/216)、6a型17.1%(37/216),此外,还发现其他少见亚型(4a/6n)共4例,占1.9%(4/216)。②川、滇、黔分布前3位的基因亚型分别是3b、1b、6a和3b、1b、2a/3a及1b、6a、3b;男、女患者比例最高的亚型分别是3b(33.1%)和1b(48.3%);>40岁患者以1b(39.8%)、3b(18.6%)、6a(15.9%)为主;<40岁患者以3b(37.9%)、1b(32.1%)、6a(18.4%)为主;感染方式以输血(血制品)40.1%为主,其他及不明原因者也占较大比例(33.8%)。③急性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丙肝后肝硬化和肝癌4种临床类型的丙型肝炎均以1b型比例最高,其次是3b、6a型;1b型患者的HCV载量及肝功能损害指标均高于其他亚型患者(P <0.05)。结论  川、滇、黔等中国西南部地区HCV-RNA阳性的汉族HCV感染者以1b、3b、6a为优势基因,且呈多样化分布;HCV载量较高的1b亚型,可能更容易导致患者肝功能的损害以及丙型肝炎的慢性化、肝脏的纤维化和癌变。

    • MicroRNA-9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6(23):47-52.

      摘要 (1104) HTML (0) PDF 312.00 Byte (10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microRNA-93(miR-9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4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有完整病历资料的41例宫颈癌患者组织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宫颈癌组织中miR-93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93模拟片段(mimic)转染入宫颈癌Hela细胞,恢复细胞内miR-93表达;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93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对Hela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  41例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3表达量(0.048±0.013)低于癌旁组织(0.113±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转染miR-93模拟片段后,宫颈癌Hela细胞中miR-93表达恢复;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 =0.004),早期凋亡比例增加(P =0.032),侵袭(P =0.003)和迁移能力下降(P =0.003);过表达miR-93的Hela细胞EGFR及下游的p-AKT表达下降(P =0.005),而总AKT蛋白无明显变化(P =0.372)。结论  miR-9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下降,恢复其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能够明显抑制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部分与miR-93抑制宫颈癌细胞EGFR/AKT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