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2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兔创面超敏CRP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

      2016(24):1-5.

      摘要 (1471) HTML (0) PDF 294.00 Byte (10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后兔创面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的变化,探讨VSD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兔创面模型16只,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 =8,创面每日消毒、换药及包扎治疗)和VSD组(n =8,创面行VSD敷料护创引流治疗)。在建模前(0时)及建模后7 d内各时间点(6 h、12 h、1 d、3 d、5 d和7 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hs-CRP及Fn,观察比较两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建模前两组外周静脉血hs-CRP及F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建模后两组指标含量均不同程度增高。自12 h时间点VSD组hs-CRP含量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SD组hs-CRP峰值出现在第1天,为(43.81±3.15)mg/L,而常规组hs-CRP峰值出现在第3天,为(70.84±4.82)mg/L。第1天时间点VSD组Fn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Fn的峰值均出现在第3天,分别为(161.53±8.60)mg/L和(109.83±9.18)mg/L,但随后VSD组Fn维持在一个高浓度的平台期,下降趋势不明显。结论  VSD技术可能通过引流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和渗出液,改善创面微循环,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早期降低血浆hs-CRP含量,增加Fn含量,减少炎症反应,加速创面愈合。

    •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建立的假丝酵母菌快速检测方法

      2016(24):6-10.

      摘要 (824) HTML (0) PDF 289.00 Byte (10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假丝酵母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依据假丝酵母属18 S rDNA基因保守序列,采用Primer Explorer V4软件设计引物,建立LAMP扩增方法和反应体系,对体系的4种关键参数和3项性能指标进行优化和探讨,并用临床样本进行方法验证。结果  6种常见假丝酵母菌LAMP法检测均为阳性;最适扩增条件为:温度63~65℃、Bst酶活性4 IU、Mg2+浓度4 mol/L、扩增时间1 h;7种对照菌种及人全血DNA样本LAMP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检测限为102~107 CFU/ml。经52例临床样本验证,该法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5%。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LAMP假丝酵母菌检测方法具有实用、简便、快速、特异和敏感的特点,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假丝酵母菌诊断方法。

    • 淫羊藿苷联合地塞米松对人髓核细胞增殖及分泌表达的影响

      2016(24):11-17.

      摘要 (932) HTML (0) PDF 357.00 Byte (9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ICA)与地塞米松(Dex)联合作用对人髓核细胞(hNPs)增殖及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II型胶原蛋白(Col2a)、IL-6、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hNPs按不同处理因素分为:control组(只含培养基)、ICA组(20μmol/L ICA)、Dex组(0.2μmol/L Dex)、ICA+Dex组(20μmol/L ICA+0.2μmol/L Dex)、IL-1β组(10 ng/ml IL-1β)、ICA+IL-1β组(20μmol/L ICA+10 ng/ml IL-1β)、Dex+IL-1β组(0.2μmol/L Dex+10 ng/ml IL-1β)、ICA+Dex+IL-1β组(20μmol/L ICA+0.2μmol/L Dex+10 ng/ml IL-1β),各组作用48 h;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RT-PCR以及ELISA检测Aggrecan、Col2a、IL-6、IL-8和MMP-13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低浓度的ICA(≤20μmol/L)和Dex(≤0.2μmol/L)单独作用均提高hNPs存活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然而,10μmol/L ICA和0.2μmol/L Dex联合用药对hNPs的存活率大于单独用药(P <
      0.05);Western blot、RT-PCR以及ELISA结果表明:与单独用药组相比,ICA和Dex联合作用促进Aggrecan、Col2a蛋白和mRNA表达(P <0.05);另外,ICA和Dex联合处理抑制IL-1β诱导的hNPs炎症介质IL-6、IL-8的分泌表达(P <0.05),同时降低MMP-13蛋白、mRNA水平(P <0.05)。结论  ICA与Dex联合作用对促进hNPs增殖、Aggrecan和Col2a表达有效果;同时抑制IL-1β诱导的hNPs炎症介质IL-6、IL-8和MMP-13的表达,为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姜黄素通过下调microRNA-211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及其机制

      2016(24):18-23.

      摘要 (1520) HTML (0) PDF 282.00 Byte (1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检测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中微小RNA 211(microRNA 211,miR-21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miR-211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在不同时间点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中miR-211表达的影响;使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211下游靶基因TP53INP1并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其结合;用miR-211模拟物(miR-211 mimics)检测其对姜黄素处理的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TP53INP1蛋白表达的影响;用TP53INP1小干扰RNA检测其对姜黄素处理的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相较于未处理组,姜黄素在10~50 μmol/L浓度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P <0.05)。姜黄素可抑制肿瘤细胞中miR-211的表达,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 <0.05);此外,miR-211下游靶基因TP53INP1蛋白表达量上调(P <0.05)。用miR-211转染结肠癌细胞可逆转姜黄素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且TP53INP1表达下调(P <0.05);用TP53INP1小干扰RNA可逆转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P <0.05)。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下调miR-211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并且TP53INP1是miR-211下游调控蛋白之一。

    • >临床论著
    •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检测方法比较

      2016(24):24-27.

      摘要 (966) HTML (0) PDF 219.00 Byte (1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及比例法药敏试验在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200株MTB临床分离株RFP耐药基因rpoB的6个位点、13种突变型,INH耐药基因katG的1个位点、2个突变型和INH inhA基因启动子-15位、1个C→T突变型。同时对MTB菌株进行罗氏培养及比例法药敏试验,并比较测定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  基因芯片法检测敏感株152株、耐药株48株,罗氏比例法检测敏感株161株、耐药株39株。若以罗氏比例法测定结果为判断标准,基因芯片法检测RFP耐药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85.0%、98.8%和97.5%;检测INH耐药性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82.8%、92.4%和91.0%。结论  基因芯片法对结核菌耐药菌株可做出初筛,与结核菌药敏试验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

    • 氧化应激相关酶及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对动静脉内瘘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

      2016(24):28-32.

      摘要 (1550) HTML (0) PDF 278.00 Byte (1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相关酶及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对动静脉内瘘(AVF)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  该院血液中心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120例行AVF手术或AVF修补术的肾脏疾病患者依据AVF术后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两组:A组71例(AVF术后有血栓形成),B组49例(AVF术后无血栓形成),比较两组患者氧化应激酶及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结果  A组血浆甲状旁腺激素、半胱氨酸水平高于B组(P =0.000和0.000),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和0.000);A组患者血管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血红素氧化酶-1(HO-1)、Ras相关C3肉毒素酶解-2(Rac-2)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4)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00、0.000、0.000和0.000);A组患者血管组织中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叉头框蛋白01(P-Fox01)和叉头框蛋白03a(P-Fox03a)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00、0.000和0.000);内瘘患者血栓形成与血管组织中SOD-1、SOD-2、HO-1、Rac-2、NOX-4、P-22、P13K、P-Fox01和P-Fox03a水平呈正相关(P =0.040、0.010、0.041、0.022、0.030、0.021、0.031、0.020和0.021)。 结论  氧化应激反应通过P13K/Fox0信号通路传导表达相关酶及蛋白,引发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动静脉内瘘吻合处狭窄及血栓形成,临床可通过干预动静脉内瘘患者体内应激反应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预防或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形成。

    • MicroRNA-124 rs531564、microRNA-26A rs7372209和microRNA-126 rs4636297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联研究

      2016(24):33-38.

      摘要 (1317) HTML (0) PDF 230.00 Byte (10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microRNA-124 rs531564(miR-124 rs531564)、microRNA-26A rs7372209(miR-26A rs7372209)和microRNA-126 rs4636297(miR-126 rs4636297)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遗传易感的关系。 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技术,对72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626例健康对照个体的miR-124 rs531564、miR-26A rs7372209和miR-126 rs4636297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统计该多态位点与结直肠癌易感的相关性,计算相对危险度的比值比(■)及95%置信区间(CI)。结果  该试验中miR-126 rs4636297多态位点,在病例中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影响相对于CC基因型个体,发现携带AG或AA的基因型个体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P <0.05),调整后的■(95%)分别为[1.289(1.007,1.650)和1.383(0.396,4.834)]。相对于G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显著提高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1.307,95%CI=1.054,1.622,P =0.013);还发现携带A等位基因(AG+AA)的个体患结直肠癌风险是携带GG基因型个体的1.327倍(AG+AA vs GG,■=1.327,95%CI=1.042,1.688,P =0.019)。而miR-124 rs531564、miR-26A rs7372209位点的多态性并未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相关(P >0.05)。结论  miR-126 rs4636297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遗传易感有密切关系,携带A等位基因可能是促进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 胆固醇结石症患者与正常人胆汁骨桥蛋白抑成核活性的比较

      2016(24):39-42.

      摘要 (918) HTML (0) PDF 227.00 Byte (10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胆固醇结石症患者与正常人胆汁骨桥蛋白(OPN)抑成核活性及浓度的差异。方法  利用超速离心法结合凝胶电泳从胆固醇结石症患者及正常人胆汁中分离、纯化OPN蛋白。通过HOLAN法测定两组OPN的成核时间及成核活性。通过ELISA法检测胆固醇结石症患者与正常人胆汁中OPN浓度差异。结果  胆固醇结石症患者胆汁OPN蛋白较正常人具有较短的成核时间[(17.7±1.07)d vs (20.4±1.90)d],较弱地抑制胆固醇结晶成核活性;且胆固醇结石症患者胆汁OPN蛋白浓度低于正常人胆汁OPN蛋白浓度[(69.60±5.41)ng/ml vs (82.08±5.6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胆固醇结石症患者胆汁OPN蛋白抑制胆固醇成核活性较弱、浓度较低。

    • 鼻息肉组织核因子-κB和白细胞介素4的表达及意义

      2016(24):43-46.

      摘要 (1142) HTML (0) PDF 223.00 Byte (9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4(IL-4)mR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90例术后病检确诊为鼻息肉患者鼻腔新生物(不分侧别)作实验组,同期取80例因单纯鼻中隔偏曲而行下鼻甲部分切除的患者的下鼻甲组织(不分侧别)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比较两组NF-κB、IL-4的表达水平。结果  NF-κB和IL-4在实验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NF-κB和IL-4 mRNA表达水平与炎症相关,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相关。

    • MIC-1、G17及PG1对胃癌诊断价值及感染病原菌的影响研究

      2016(24):47-50.

      摘要 (1136) HTML (0) PDF 194.00 Byte (10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人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胃泌素17(G17)及胃蛋白酶原(PG1)对胃癌诊断价值及病原菌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5年8月于该院诊治的120例胃癌早期和140例胃癌晚期患者进行分析。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IC-1、G17及PG1水平变化;分析术后感染患者血清中上述分子及炎症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术后未感染患者110例为未感染组,以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MIC-1、G17及PG1水平升高(P <0.05),且病原菌感染后MIC-1、G17及PG1蛋白升高,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也上升,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C-1、G17及PG1在胃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且感染可能引起其水平的升高。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CA125和N末端脑钠肽原的临床意义

      2016(24):51-53.

      摘要 (1316) HTML (0) PDF 173.00 Byte (1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25)和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用于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纳入68例急性左心衰竭发作24 h之内入院的患者,检测血清NT-proBNP和CA125水平,根据患者出院6个月时的预后,分为死亡(6个月之内死亡)、再发作(存活,有急性左心衰竭再发作)和稳定(存活且无心力衰竭再发作)组,对单独和联合应用NT-proBNP和CA125水平用于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分组患者的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再发作组和死亡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和0.030),CA125和NT-proBNP均为阳性者的死亡风险高于其他患者。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25和NT-proBNP水平,可以准确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6个月之内的死亡风险。

    • ER、PR、HER-2、Ki-67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

      2016(24):54-57.

      摘要 (1686) HTML (0) PDF 231.00 Byte (1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抗原(Ki-67)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结果  81例患者中临床RR79%,术后pCR(9.9%),tpCR(6.2%)。达到pCR+tpCR率,(ER阴性)23.0%>(ER阳性)12.7%,(PR阴性)28.6%>(PR阳性)9.4%;ER、PR、HER-2及Ki67等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的状态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Ki67的表达数量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降低了Ki67的表达水平。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ER或PR阴性者较阳性者可获得更高的pCR+tpCR率,Ki67可作为化疗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预测指标。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