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慢病毒介导磷酸二酯酶7A基因沉默细胞株的构建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的表达变化

      2016(3):1-8.

      摘要 (1962) HTML (0) PDF 428.00 Byte (2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利用慢病毒介导构建磷酸二酯酶7A(PDE7A)基因沉默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株,并分析沉默细胞株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表达变化。方法  以PDE7A基因为靶点,设计合成3段shRNA片段,与慢病毒载体PmiRzip连接,构建重组质粒。测序鉴定后进行病毒包装,感染THP-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干扰片段。嘌呤霉素筛选得到PDE7A基因沉默稳转细胞株。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鉴定所构建的细胞株,将其诱导成为泡沫细胞后鉴定ABCA1基因的表达。结果  转染shRNA1、shRNA2、shRNA3细胞的PDE7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0±0.028)、(0.561±0.016)和(0.377±0.013),故选择shRNA3作为干扰PDE7A基因的最佳片段。采用1.4 g/L嘌呤霉素成功筛选出PDE7A沉默细胞株,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DE7A基因的干扰效率,其抑制效率>70%。将其诱导成巨噬泡沫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BCA1的表达量增加40%。结论  成功构建PDE7A 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并筛选出PDE7A基因沉默的THP-1细胞株,且ABCA1的表达量增加。

    • 来曲唑配合高脂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代谢表型的实验研究

      2016(3):9-13.

      摘要 (1232) HTML (0) PDF 286.00 Byte (16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建立来曲唑及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IR)动物模型,探讨其生殖内分泌异常及代谢表型特征。方法  将24只3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PCOS-IR组、PCOS组、高脂组、对照组,每组6只。PCOS-IR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第6周龄时开始每日灌胃来曲唑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连续9周;PCOS组常规饲料喂养12周,第6周龄时开始每日灌胃来曲唑CMC-Na溶液,连续9周;高脂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第6周龄时开始每日灌胃0.5%CMC-Na溶液,连续9周;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12周,第6周龄时开始每日灌胃0.5%CMC-Na溶液,连续9周。观察体重和卵巢组织学变化,测定血脂水平、糖耐量、胰岛素耐量、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PCOS-IR组和PCOS组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卵巢闭锁卵泡增多,闭锁卵泡的直径较大,颗粒细胞层数有所减少,未见黄体分布;高脂组及对照组卵巢分布有各级卵泡,可见较多黄体分布。与对照组比较,PCOS-IR组的体重增加(P =0.000),总胆固醇升高(P <0.05),低密度脂蛋白升高(P <0.01),糖耐量曲线下面积(AUC)增加(P <0.05),胰岛素耐量AUC增加(P <0.01),FINS升高(P <0.01),HOMA-IR升高(P <0.05)。结论  来曲唑合并高脂膳食可成功诱导胰岛素抵抗PCOS大鼠典型的代谢表型。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与FoxO基因家族的相关性研究

      2016(3):14-17.

      摘要 (1409) HTML (0) PDF 323.00 Byte (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索先天性马蹄内翻足(ICTEV)与肌肉组织FoxO基因家族(FoxO1、FoxO3和FoxO4)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2~2014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80例ICTEV患儿及40例健康儿童纳入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CTEV患儿和健康儿童足部肌肉组织FoxO1、FoxO3和FoxO4的基因转录及表达水平。结果  ①与健康儿童比较,ICTEV患儿肌肉组织中FoxO1基因转录水平存在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1);FoxO3、FoxO4基因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38)。②ICTEV患儿肌肉组织中FoxO1蛋白表达量比健康儿童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FoxO3、FoxO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72)。③与汉族ICTEV患儿比较,维吾尔族ICTEV患儿肌肉组织中FoxO1基因转录水平存在显著下调;FoxO3、FoxO4基因转录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TEV与FoxO基因家族之间存在相关性,FoxO1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ICTEV的发生有关,并提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ICTEV患儿更易受FoxO1表达水平的影响。

    • 程序性细胞死亡4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3):18-22.

      摘要 (1758) HTML (0) PDF 285.00 Byte (1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癌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4(PDCD4)mRNA的表达,以及与结直肠癌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2014年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54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直肠标本中PDCD4 mRNA水平;分析PDCD4 mRNA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①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表达降低甚至不表达,表达降低率为64.8%(35/54),△Ct值为(4.50±0.60);正常组织中PDCD4高表达,△Ct值为(3.5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结直肠癌组织中PDCD4 mRNA水平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浸润越深,则PDCD4 mRNA表达更低。结论  结直肠癌中PDCD4 mRNA表达下降,PDCD4 mRNA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

    • 消退素D1对百草枯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巨噬细胞的影响

      2016(3):23-26.

      摘要 (2111) HTML (0) PDF 234.00 Byte (14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消退素D1对于百草枯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体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水平和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2.5 ml/kg、生理盐水2.5 ml/kg)、百草枯组(P组:百草枯60 mg/kg、生理盐水2.5 ml/kg)、消退素D1组(Rv组:百草枯60 mg/kg、消退素5μg/kg)。按照分组情况,每组分别给予规定量的生理盐水或百草枯灌胃造模,3 h后再给予规定量的生理盐水或消退素D1尾静脉注射。百草枯给药24 h后取大鼠肺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B及C-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BC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含量。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研究消退素D1对其功能的影响。结果  3组大鼠肺泡表面3种活性蛋白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表达量最高,消退素D1组其次,百草枯组最低(P <
      0.05)。3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消退素D1组大鼠灌洗液中总蛋白的含量最高,百草枯组其次,对照组最低(P <0.05)。加入百草枯的体外培养肺泡巨噬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增加(P <0.05),同时,消退素D1可以降低由于百草枯导致的IL-6、TNF-α和LDH含量的增加(P <0.05)。结论  消退素D1可通过促进肺泡表面活性蛋白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分泌IL-6、TNF-α和LDH等炎症因子来达到治疗由百草枯导致的急性肺损伤的目的。

    • C型CD13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2016(3):27-33.

      摘要 (1925) HTML (0) PDF 407.00 Byte (1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阐明CD133表达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并初步探讨CD133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该研究纳入长沙市第四医院医院189例胃癌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33和HIF-
      1α的表达。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将患者分为CD133阴性表达组、L型CD133阳性表达组和C型CD133阳性表达组,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HIF-1α表达。结果  C型CD133阳性表达组与胃癌转移、进展相关,L型CD133阳性表达组与胃癌转移、进展无关。C型CD133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CD133阴性表达组患者,辅助化疗组和根治性切除组的生存率也有同样的结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细胞质表达的CD133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L型CD133管腔表达患者HIF-1α阳性率较低,而C型CD133表达患者HIF-1α阳性率较高。结论  C型CD133表达胃癌细胞是高潜能恶性肿瘤,该表现型与癌症进程、化疗耐药性、复发性及差预后相关,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C型CD133细胞质可能是胃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上皮细胞间质转型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检测及其相关性研究

      2016(3):34-38.

      摘要 (1942) HTML (0) PDF 292.00 Byte (1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检测78例晚期NSCLC组织和16例正常肺组织中的EGFR、E-钙黏素(E-cadherin)和波蛋白(Vimentin)的表达。EGFR 18~21号外显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结果  78例NSCLC中,EGFR、E-cadherin和Vimentin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48/78)、43.6%(34/78)和56.4%(44/78),EGFR基因突变率为24.4%(19/78),正常组为阴性。EGFR野生型组的EMT发生率高(67.8% vs 21.1%),EGFR蛋白与EMT呈正相关性(r =0.236,P =0.037)。结论  E-cadherin降低或全部丢失及EGFR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可以促进EMT的发生。

    • 2014年深圳市流行的1型登革病毒分子溯源分析

      2016(3):39-44.

      摘要 (1617) HTML (0) PDF 243.00 Byte (1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2014年深圳市登革热(DF)流行时分离的登革热1型病毒株(DENV-1)进行E基因序列测定,了解其分子病毒学特征,探讨其可能来源。方法  收集35份2014年深圳市DF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用乳仓鼠肾细胞(BHK-21)分离DF病毒,并用逆转录-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反应对其进行型别鉴定。RT-PCR扩增全长E基因,测序并进行同源性与进化树分析。结果  35份血清样本中分离到DENV-1 21株。选取6株深圳DENV-1分离株测序,E基因全长1 485 bp,编码495个氨基酸。6株深圳市DENV-1分离株同源性为100.0%,其同源性与深圳市2010流行株接近,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5%和99.8%,与新加坡2009和日本2004流行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达99.7%和100.0%。进化分析发现,深圳6株DENV-1属于基因型1型,与Shenzhen2010、Singpore2009、Japan2004的亲缘关系较近,在同一进化支上。结论  2014年深圳市DENV-1属GⅠ亚型,最可能来源于东南亚一带,于2010年本地化而引起2014年DF流行。

    • >临床论著
    • 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与其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性研究

      2016(3):45-49.

      摘要 (1601) HTML (0) PDF 243.00 Byte (1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男性患者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水平与其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唐山工人医院住院的T2DM男性患者71例作为病例组,同时从医院体检中心选取健康男性6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以上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教育程度、体重指数(BMI)及病程]及临床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ucOC水平,并进行认知功能量表(RBANS)(包括即时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力和延迟记忆)评分。比较以上两组认知评分是否存在差异;将T2DM组按ucOC中位数水平分为高ucOC组和低ucOC组,对两组的认知评分进行比较。用单因素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ucOC与认知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T2DM组较对照组TC、TG及FPG水平升高,HDL、ucOC水平降低(P <0.05),两组年龄、教育、BMI及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RBANS量表总分、即时记忆、视觉广度、注意力及延迟记忆评分降低(P <0.05),两组言语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在T2DM组中,低ucOC组较高ucOC组RBANS量表总分、即时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力及延迟记忆评分降低(P <0.05);④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T2DM组中:ucOC与HbA1c呈负相关(P <
      0.05),并且ucOC与RBANS量表总分、即时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力及延迟记忆评分呈正相关(P <0.05)。结论  T2DM男性患者血清ucOC水平降低可能是其认知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之一。

    • 胸腺肽α1和乌司他丁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调理作用

      2016(3):50-54.

      摘要 (1787) HTML (0) PDF 237.00 Byte (1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和乌司他丁(UTI)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调理作用。方法  将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除常规治疗方案外,同时接受胸腺肽α1及UTI免疫调理治疗。另选取2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并于治疗后1、3、7和14 d取血,检测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TGF-β1]和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水平。结果  在治疗3、7和14 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液中IL-6、TNF-α、IL-10、TGF-β1水平升高,CD4+、CD8+、CD4+/CD8+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血液中IL-6、TNF-α水平降低,IL-10、TGF-β1水平升高;CD4+、CD8+和HLA-DR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CD4+/CD8+水平也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胸腺肽α1和UTI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免疫调理作用。

    • 人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6(3):55-58.

      摘要 (2199) HTML (0) PDF 245.00 Byte (1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探索人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AGGF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AGGF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对其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GGF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高(P <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AGGF1表达高的患者生存较差(P =0.004)。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AGGF1可以作为独立指标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结论  宫颈癌患者AGGF1高表达预示预后较差,并且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

    • 白细胞介素-33在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中的变化

      2016(3):59-62.

      摘要 (1580) HTML (0) PDF 217.00 Byte (14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浆白细胞介素-33(IL-33)在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
      2015年4月该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器官功能、感染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36例)、严重脓毒症组(36例)和感染性休克组(48例),并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检查的12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ICU各时间的APACHE Ⅱ评分、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的变化;比较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ICU各时间的IL-33水平变化。结果  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和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和IL-33水平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ICU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延长,且感染性休克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IL-33、IL-6、IL-1β、TNF-α、sST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IL-33、IL-6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IL-1β、TNF-α、sST2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P >0.05)。入ICU 30 d后有9例患者死亡为死亡组,111例患者存活为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的IL-33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存活组患者的IL-33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下降,死亡组患者入ICU 3 h内IL-33水平较存活组低,入ICU 24 h和5 d时IL-33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入ICU时血浆IL-33水平升高,而后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降低,且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因此血浆IL-33水平能提示患者的预后。

    • 甲状腺激素对体外循环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2016(3):63-67.

      摘要 (1413) HTML (0) PDF 242.00 Byte (1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甲状腺激素(TH)对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52例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干预组于术前7 d开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50μg/d至手术日早晨。检测术前(T1)、CPB开始后30 min(T2)、CPB结束时(T3)、CPB结束后6 h(T4)和CPB结束后24 h(T5)的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并于术晨、术后1、3和7 d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  在T2、T3、T4时,干预组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在术中及术后24 h内,干预组NSE、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F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周内,干预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PB术前应用TH,可有效地提高围手术期血清TH水平,通过抑制炎症因子,产生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脑卒中发病的影响

      2016(3):68-71.

      摘要 (1928) HTML (0) PDF 227.00 Byte (1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130例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145例仅有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Hcy,分析血清Hcy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25 kg/m2、冠心病年限患者多于对照组,Hcy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Hcy及LDL-C水平增高是冠心病患者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P <0.05)。冠心病患者中Hcy四分位水平最高组(>15.77μg/ml)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最低组(<10.33μg/ml)的1.84倍(P =0.024),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发生风险仍存在,■为1.74倍(P =0.045)。结论  血清Hcy水平升高是冠心病患者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且随血清Hcy水平升高其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

    •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6(3):72-75.

      摘要 (1945) HTML (0) PDF 196.00 Byte (1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TBI)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与颅脑损伤程度、继发性颅脑损伤(SCI)的关系。方法  选取98例TBI患者,根据急性闭合性TBI的分型标准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TBI,分别为轻型组(29例)、中型组(41例)及重型组(28例),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TBI后1、3、5、7及12 d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患者的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结果  TBI后1、3、5、7及12 d血清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均先升高,再下降;但TBI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TBI后1、3及5 d脑出血量逐渐增多、脑水肿体积逐渐增大,TBI后7及12 d脑出血量逐渐减少、脑水肿体积逐渐减小;重型组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型组及中型组(P <
      0.05);中型组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 <0.05);TBI后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与TBI程度、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呈正相关(P <0.05)。结论  TBI程度、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与血清TNF-α、IL-6及CRP表达水平呈单峰性升降密切相关,可作为TBI病情评估、疗效及预后的检测指标,为TBI采取免疫抑制治疗提供依据。

    • 基线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含量与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全死因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2016(3):76-81.

      摘要 (1902) HTML (0) PDF 268.00 Byte (14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基线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对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或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男性患者的远期预后意义。方法  检测36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男性患者的基线血浆MMP-1水平,随访术后5年患者的全因死亡,并分析基线血浆MMP-1含量与患者5年期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经多种基线临床指标、血管造影指标和生化指标校正后,基线血浆MMP-1水平是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5年期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HR=1.49(95%CI:1.23,1.80)P =0.000]。另外3个多变量模型包含一系列具有明确预后意义的生物标志物,如人基质裂解素-2(ST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脂联素、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蛋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证实MMP-1仍然是5年期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仅对1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也得到类似结果。结论  基线MMP-1含量升高与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长期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相关。

    • >综述
    • 鼻咽癌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016(3):82-86.

      摘要 (1832) HTML (0) PDF 246.00 Byte (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鼻咽癌(NPC)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头颈恶性肿瘤之首。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NPC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放疗抵抗严重地影响NPC的放疗效果,所以开展NPC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以降低NPC放疗抵抗性、增强其放疗敏感性成为目前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学者们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micro RNA组学等方面对NPC放疗抵抗产生的原因及分子机制进行大量研究,该文就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新进展研究
    • 0.5%罗哌卡因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3):87-91.

      摘要 (2152) HTML (0) PDF 263.00 Byte (1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罗哌卡因(A组)与盐酸甲哌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B组)、盐酸利多卡因(C组)的比较,对罗哌卡因应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需要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7例,采用0.5%盐酸罗哌卡因加肾上腺素注射5 ml;B组25例,采用盐酸甲哌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1.8 ml;C组26例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注射5 ml。观察3组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麻醉药物持续时间、术中、术后疼痛评估、拔牙所需时间等。结果  A组与C组在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麻醉药物持续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组与B组麻醉药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术中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麻醉药物在拔牙时间、术中是否翻瓣、去骨与术后疼痛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临床拔除阻生牙中,0.5%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比较,具有起效快、麻醉药物持续时间长、术后疼痛程度较轻的显著特点;与甲哌卡因比较,临床效果相近。

    • 腹式子宫切除术中0.6%甲磺酸罗哌卡因脊髓麻醉的有效剂量

      2016(3):92-96.

      摘要 (1161) HTML (0) PDF 265.00 Byte (1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研究0.6%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腹式子宫切除术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有效剂量。方法  随机选取妇科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例。单因素设计,采用序贯试验的Robbins-Monro法,监测血压、心电图、术中恶心、呕吐,观察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术后并发症及追踪1个月后肝、肾功能是否发生变化,记录达到有效剂量标准、超过有效剂量标准、未达到有效剂量标准的情况,并据此分析研究。结果  在腹式子宫切除术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应用0.6%甲磺酸罗哌卡因使蛛网膜下腔阻滞达到有效标准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术中偶有恶心,无呕吐。其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15.33 mg,95%可信区间为13.56,16.76。结论  0.6%甲磺酸罗哌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ED50为15.33 mg,无明显毒副作用,对循环影响较轻。

    • 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RhD阴性血型分布特征

      2016(3):97-100.

      摘要 (1117) HTML (0) PDF 208.00 Byte (1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沙地区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RhD阴性血型分布特征。方法  用血型凝胶卡和试管法对2011年1月-2015年4月的住院患者进行ABO及RhD血型检测。结果  255 179例住院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男女之间ABO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检出RhD阴性个体1 470例,阴性率为0.58%,其中A型RhD阴性[A(-)]占0.22%,B(-)占0.12%,AB(-)占0.04%,O(-)占0.20%,分布特征为A>O>B>AB;男女之间RhD阴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ABO各型中女性RhD阴性率均高于男性;RhD阴性在ABO血型系统中的分布频率男性为B>O>A>AB,女性为A>O>AB>B。RhD阴性患者中以产科患者为首,约占28.23%,其次为普外科患者和神经外科患者,分别占16.63%和7.91%。结论  住院患者RhD阴性血型具有较高的频率,女性高于男性,且以产科患者为主。RhD阴性血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早期不同入液量对搭桥期间血流动力学及组织氧合的影响

      2016(3):101-105.

      摘要 (1620) HTML (0) PDF 265.00 Byte (1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OPCABG)患者早期不同入液量对搭桥期间血流动力学及组织氧合的影响。方法  将OPCAB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和维持。从入室至游离乳内动脉前,A组以2~3 ml/(kg·h)、B组以5~7 ml/(kg·h)的速度输注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前(T0)、游离乳内动脉前(T1)、前降支远端吻合(T2)、右冠状动脉远端吻合(T3)、回旋支远端吻合(T4)、搭桥结束患者体位调至水平后(T5)各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每搏量变异度(SVV)、中心静脉压(CVP)。T1和T4时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脉血乳酸,T0~T5时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总用量、尿量,入监护室后第1天的血乳酸峰值、肌酐峰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左室射血分数、术前心梗例数、手术时间以及T0与T1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T2、T4、T5时MAP明显低于T0(P <0.05),T4、T5时MAP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5时A组HR明显低于B组(P<0.05)。搭桥期间两组CO明显低于术前(P <0.05),T2~T4时A组CO逐渐下降,而B组CO无明显波动,T3~T5时B组CO高于同时间的A组(P <0.05)。两组CVP在T2~T4随时间推移呈逐渐上升趋势,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 <
      0.05),T2时A组患者CVP高于B组(P <0.05)。两组SVV变化无明显规律。A组患者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总量、T4时乳酸水平、监护室乳酸峰值高于B组(P <0.05),T4时ScvO2低于B组(P <0.05)。术中尿量明显少于B组,术后早期肌酐峰值高于B组(P <0.05)。结论  搭桥前轻度限制液体输入,达到早期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目标,在搭桥期间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保证组织灌注和氧供、减少血管收缩药的依赖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肥胖型儿童安氏Ⅱ类错■畸形的相关因素调查

      2016(3):106-109.

      摘要 (1802) HTML (0) PDF 345.00 Byte (13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肥胖型儿童骨密度的变化、上气道形态的改变及了解肥胖型儿童饮食、睡眠和口腔疾病既往史。研究肥胖与安氏Ⅱ类错■畸形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895例11和12岁儿童进行体重指数(BMI)检查。BMI≥23为肥胖组(n =170);在剩余725例BMI<23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70例作为配对正常组,对两组儿童进行骨密度检查和统计上气道软、硬组织形态的相关参数。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饮食睡眠和口腔疾病既往史。结果  肥胖组骨量减少,上气道相对狭窄,口呼吸习惯及牙体早失几率较高。结论  肥胖虽然不是安氏Ⅱ类错■畸形发生的直接原因,但与安氏Ⅱ类错■畸形发生存在间接相关性。

    •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学药物治疗骨髓抑制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6(3):110-114.

      摘要 (1743) HTML (0) PDF 233.00 Byte (1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同步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宫颈癌过程中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IMRT同步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资料。纳入分析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临床分期、体力状况、放化疗前血细胞计数、治疗前肌酐水平、放疗前是否接受化疗、是否有骨髓抑制、盆腔外照射总量、盆腔骨髓平均剂量、骨髓剂量体积(V30,V40和V50)及同步化疗方案与化疗周期。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3、4度骨髓抑制与放疗前是否接受化疗、是否有骨髓抑制、盆腔骨髓平均剂量、V40及V50有关(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盆腔骨髓平均剂量[■=1.004(95%CI:1.001,1.007)]、V40(<41% vs ≥41%)[■=0.123,(95%CI:0.031,0.487)]和V50(<9% vs ≥9%)[■=0.040,(95%CI:0.013,0.128)]与3、4度骨髓抑制相关。结论  盆腔骨髓V40<41%和V50<9%是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3、4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降低的相关因素。盆腔骨髓平均剂量是骨髓抑制发生率增高的相关因素,盆腔骨髓平均剂量越高,骨髓抑制发生率越高。严格控制盆腔骨髓放疗照射的体积及剂量,能减少宫颈癌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是顺利完成IMRT同步化疗的保障。

    •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中闭塞左心耳预防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脑栓塞的临床研究

      2016(3):115-119.

      摘要 (1857) HTML (0) PDF 252.00 Byte (1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中采用丝线结扎闭塞左心耳的安全性,并评价其预防风湿性心房颤动(AF)患者脑栓塞的有效性。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3月,258例风湿性AF患者在该院接受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治疗,129例术中采用双十号丝线从心外结扎闭塞左心耳(结扎组),129例未行左心耳结扎术(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内脑栓塞发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再次开胸止血、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胸骨切口裂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扎组死亡2例,而对照组死亡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扎组127例随访(23.6±11.3)个月,无一例发生脑栓塞,而对照组126例随访(22.9±12.1)个月,5例发生脑栓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中采用丝线结扎闭塞左心耳,简单安全,可降低风湿性AF患者脑栓塞的发生率。

    • 多种过继性细胞免疫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6(3):120-125.

      摘要 (1498) HTML (0) PDF 272.00 Byte (1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多种过继性细胞免疫(ACI)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两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该院32例初治为晚期胃癌的老年患者,按照拟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多种ACI联合替吉奥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替吉奥)。通过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及毒性反应。结果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应用联合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7个月,对照组的中位PFS为3.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改善失眠、乏力、食欲等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联合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仅增加发生率极低的发热症状,安全性高。结论  多种ACI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PFS较单独应用替吉奥患者明显延长,疾病控制率和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毒性反应更低、更安全,免疫力也显著提高。

    • 后路360°植骨融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应力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6(3):126-130.

      摘要 (1425) HTML (0) PDF 263.00 Byte (1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360°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应力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AS胸、腰椎应力骨折行后路360°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其中,3例行单侧关节突切除,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4例行单节段或多节段V形截骨(SPO)手术,经椎间孔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置入,后路椎弓根系统加压矫正脊柱后凸;6例伴明显后凸患者行假关节远端邻椎改良经椎弓根截骨术(PSO)+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置入,后路椎弓根系统矫正后凸畸形。结果  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好转,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33°。2例并发脑脊液漏,无深部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平均31个月随访显示,假关节部位全部骨性愈合,无椎弓根钉棒断裂、松脱发生。结论  AS胸、腰椎应力骨折为三柱骨折,极不稳定,应行积极手术治疗。经后路固定,椎间孔入路行椎间植骨可达360°融合目的,手术安全可靠。经后路放置椎间融合器可增加椎间融合率,并有利于后凸畸形矫正。伴严重后凸畸形患者,同时行假关节部位椎体截骨,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

    • 桂西壮族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分析

      2016(3):131-136.

      摘要 (1834) HTML (0) PDF 280.00 Byte (1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桂西壮族地区艾滋病(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1 495例2005~2013年首次在百色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1.68∶1.00,平均年龄(41.63±12.90)岁,以壮族、已婚/同居、农村居住患者为主,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途径传播。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第12、24、36、48和60个月的累积生存率为93.22%、90.78%、88.64%、87.87%和87.15%,死亡主要集中于治疗的前6个月,其中0~3个月100人年病死率为11.63,4~6个月为7.50,9个月后稳定在5.00以下。患者治疗前后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88.44±100.03)和(394.87±227.32)个/mm3,经抗病毒治疗后CD4+计数水平提高(Z =-28.082,P =0.000)。基线CD4+计数水平<50个/mm3(A组)、50~199个/mm3(B组)和200~350个/mm3(C组),3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A、B组患者相对于C组的死亡危险度分别为3.245(95%CI:1.940,5.428)和1.733(95%CI:1.088,2.76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CD4+ 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WHO临床分期、血红蛋白含量、血肌酐水平、谷草转氨酶水平、随访领药状态(是他人代领还是本人领取)、是否调整治疗方案等与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改善AIDS患者的预后,及早发现AIDS并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时处置机会性感染性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 自拟醒窍益气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探讨

      2016(3):137-140.

      摘要 (1703) HTML (0) PDF 248.00 Byte (1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拟醒窍益气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耳鼻喉科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7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中西医结合组(85例),分别给予氯雷他定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醒窍益气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鼻部症状体征积分、最大呼气流速(PEF)、PEF昼夜变异率、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
      (IL-4)、IL-12水平及临床复发率等。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鼻部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PEF和PEF昼夜变异率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IgE、TNF-α、IL-4及IL-12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拟醒窍益气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鼻部通气功能,控制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 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2016(3):141-144.

      摘要 (1577) HTML (0) PDF 202.00 Byte (1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在功能性便秘(FC)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该院门诊或住院部符合FC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C患者90例。每例患者治疗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FC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之后进行15次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及SAS、SDS评分改变。结果  90例FC患者经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其中11.1%(10/90)治愈,38.9%(35/90)显效,33.3%(30/90)有效,16.7%(15/90)无效;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后,患者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P <0.01)。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FC患者临床症状,患者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表明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对FC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