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1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论著
    • 大鼠骨髓单核细胞的快速分离方法及向破骨细胞的诱导分化

      2017(18):1-6.

      摘要 (1168) HTML (0) PDF 1.06 K (1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体外分离大鼠骨髓单核细胞的方法,观察其体外生长特性,并诱导其分化为破骨细胞。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出SD大鼠的胫骨和股骨,使用环氧树脂管(EP 管)和移液枪头快速分离骨髓组织,再用红细胞裂解液去除红细胞。细胞培养过夜后收集悬浮细胞,加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继续培养扩增后得到贴壁的骨髓单核细胞。观察骨髓单核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学特征;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法(CCK-8)测绘细胞的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1b 的表达;在加入M-CSF 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诱导分化后,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降钙素受体(CTR)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是否能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结果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培养1 d后基本呈小圆形,杂细胞较少。3 d后细胞数目稍多,两端开始出现触角,5 d后数目增多,细胞呈椭圆形,两端触角明显;细胞的增殖依赖于M-CSF;流式结果显示,通过此方法获得的单核细胞纯度较高;TRAP 染色和CTR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单核细胞可以诱导为成熟破骨细胞。结论通过EP管和移液枪头装置可快速分离 获取单核细胞,获得的细胞表型稳定,适合用于骨代谢疾病的进一步研究。

    • 二烯丙基二硫在RORα抑制人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2017(18):7-14.

      摘要 (717) HTML (0) PDF 4.43 K (10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是否上调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GC803 细胞上皮- 间质转化(EMT)。方法相差显微镜观察MGC803 细胞形态的改变。逆转录PCR(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荧光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MT 的相关分子表达。裸鼠实验检测DADS 与沉默RORα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相差显微镜显示,沉默RORα细胞较MGC803 细胞大小与形状差异更明显。DADS作用后,细胞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梭形细胞减少,异型性下降。RT-PCR与Western blot显示,DADS 处理后较处理前各组RORα mRNA 与蛋白表达上调(p <0.05)。DADS 作用对照组与空载体组较沉默组效果更为明显(p <0.05)。RORα沉默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细胞锌指转录因子(Snail)和波形蛋白(Vimentin)mRNA与蛋白表达上调,而E- 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 与蛋白下调(p <0.05)。DADS处理后,各组Snail蛋白下调、Vimentin mRNA与蛋白下调和E-cadherin mRNA与蛋白上调(p <0.05)。免疫荧光显示,沉默组细胞Snail与Vimentin阳性表达较对照组增强,而E-cadherin阳性表达减弱。DADS作用后,结果相反。裸鼠移植瘤实验显示,RORα沉默组移植瘤较对照组生长加快和体重增加(p <0.05),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Snail、CD34及Vimentin 阳性表达较对照组增加,而E-cadherin阳性降低。DADS 处理各组移植瘤生长与体积减慢与减小,Ki-67、Snail、CD34与Vimentin阳性表达较对照组减弱,而E-cadherin阳性表达增强。结论DADS 通过上调RORα 可体内外抑制人胃癌MGC803 细胞EMT。

    • siRNA沉默YKL-40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2017(18):15-21.

      摘要 (1169) HTML (0) PDF 1.97 K (1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沉默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20 只健康雌性BALB/c 小鼠随机分为健康组( n=10)和哮喘组(n =10),采取腹腔注射抗原和雾化吸入卵蛋的方式复制哮喘模型,健康组小鼠处理与哮喘组相同,只是将致敏物换成生理盐水,留取气管和支气管进行细胞培养,两组小鼠气道壁平滑肌细胞根据转染物不同分为siRNA-YKL-40 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不同转染组小鼠气道壁平滑肌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 法检测不同转染组 小鼠气道壁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转染组小鼠气道壁平滑肌细胞中YKL-40、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哮喘组中siRNA-YKL-40组48~96h时细胞吸光度A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哮喘组中siRNA-YKL-40 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48~96 h 时细胞吸光度A 值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哮喘组中siRNA-YKL-40 组迁移细胞数(86.38±8.61)个,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哮喘组迁移细胞数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和健康组中siRNA-YKL-40 组-40 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p<0.05),哮喘组中siRNA-YKL-40 组-4 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而-γ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与IFN-γ/IL-4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 <0.05),与健康组比较,哮喘组中siRNA-YKL-40 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4 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而- 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和IFN-γ/IL-4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靶向-40 基因沉默能抑制气道壁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可能与调节IL-4/IFN-γ失衡状态而减少气道炎症反应有关。

    • >临床研究·论著
    • miR-29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上调后对宫颈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7(18):22-27.

      摘要 (1436) HTML (0) PDF 939.00 Byte (1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微小RNA(miR)-29a 在宫颈癌组织和不同种类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上调后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①组织标本检测:收集2014 年7 月-2016 年7 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活检或手术切除的宫颈组织标本160 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29a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癌组织中miR-29a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②细胞学实验:采用qRT-PCR检测miR-29a在不同种类的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Caski及C33a)和人正常宫颈细胞系Ect1/E6E7中的表达水平,选取miR-29a表达最低的宫颈癌细胞系SiHa进行后续研究,使用miR-29a mimics转染SiHa细胞,q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iR-29a 的表达变化,CCK-8 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miR-29a 表达低于HSIL、LSIL及正常宫颈组织(p <0.05);HSIL组织中miR-29a表达低于LSIL及正常宫颈组织(p <0.05),LSIL与正常宫颈组织间miR-29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宫颈鳞癌组织中miR-29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05)。miR-29a在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Caski和C33a)中的表达低于人正常宫颈细胞系Ect1/E6E7(p <0.05)。SiHa细胞转染miR-29a mimics后,miR-29a表达水平增高(p <0.05),细胞增殖活力降低(p <0.05),细胞凋亡率增高(p <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p <0.05)。结论miR-29a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上调miR-29a的表达能够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促进细胞的凋亡。

    • 结肠癌患者ΔNp63和NF-资B的表达及意义

      2017(18):28-31.

      摘要 (1014) HTML (0) PDF 667.00 Byte (10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N末端截短型63 基因(ΔNp63)和核转录因子资B(NF-资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患者ΔNp63 和NF-资B 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ΔNp63 和NF-资B 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 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癌患者ΔNp63 蛋白表达升高35.57%,NF-资B 蛋白表达升高5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肠癌患者ΔNp63 和NF-资B mRNA 和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肠癌患者Caspase-3 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肠癌患者ΔNp63 和NF-资B 呈过度表达状态;ΔNp63 和NF-资B的过表达在结肠癌发生、发展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3岁反复喘息患儿外周血血清ORMDL3基因在不同临床表型中的表达及其与IL-17和ECP的关系

      2017(18):32-37.

      摘要 (1361) HTML (0) PDF 698.00 Byte (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3 岁反复喘息患儿外周血血清类黏蛋白1 样蛋白3( ORMDL3)基因在不同临床表型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白介素-17(IL-17)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儿科就诊<3 岁反复哮喘的患儿87 例,根据患儿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分成特应性哮喘组(64 例)和非特应性哮喘组(23 例),再选取同期在儿科体检的健康儿童30 例。分析3 组研究对象ORMDL3 基因表达水平、血清IL-17 和ECP 含量和ORMDL3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并对3组研究对象ORMDL3 基因表达水平和血清IL-17和ECP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特应性哮喘组ORMDL3 基因表达水平(11.57±1.96)%,血清IL-17(1 354.46±873.48)pg/ml 和血清ECP(45.65±12.76)μg/L 均高于非特应性哮喘组和对照组(p =0.000);3 组的ORMDL3基因AA、AG和GG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4,p =0.012)。特应性哮喘组的ORMDL3基因表达水平与血清IL-17(r=0.318,p =0.000)、血清ECP( r=0.540,p =0.000)均呈正相关。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哮喘患儿血清中的ORMDL3 基因表达水平、IL-17和ECP含量不同。特应性哮喘患儿的血清ORMDL3基因表达水平与血清IL-17、ECP含量存在正相关性。

    • IL-2及IL-2Rα 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联

      2017(18):38-42.

      摘要 (1472) HTML (0) PDF 648.00 Byte (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IL-2(rs6822844)及IL-2Rα (rs2104286)基因多态性和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关联。方法随机选取144 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病例组,228 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直接测序鉴定各位点基因型;同时采用qRT-PCR检测对照组IL-2Rα 各基因型外周血IL-2Rα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基因型血浆sIL-2Rα水平。结果IL-2Rα (rs2104286)位点等位基因 A 在病例组分布频率(86.8%)高于对照组(79.4%)(oR=1.708,95%CI:1.113,2.629,p =0.010),病例组中AA 基因型分布频率(75.0%)高于对照组(62.3%)( OR=1.745,95%CI:1.058,2.884,p=0.021);未发现IL-2Rα(rs6822844)位点有多态性分布。对照组中IL-2Rα (rs2104286)位点基因型个体外周血IL-2Rα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血浆sIL-2Rα水平均高于基因型(Z =-2.029和-2.361,=0.043 和0.018)。结论IL-2Rα (rs2104286)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而且该位点基因型可影响其转录及表达。

    • >新进展研究·论著
    •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和2基因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7(18):43-46.

      摘要 (1466) HTML (0) PDF 832.00 Byte (1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1 和2基因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NOD1和NOD2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胃癌组织中NOD1 和NOD2 mRNA 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组织中凋亡蛋白核转录因子资B(NF-资B)和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结果与Hp阴性胃癌患者相比,Hp阳性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NOD1和NOD2 蛋白表达含量和mRNA 表达含量上升;Hp 阳性胃癌患者中的NF-κB和Caspase-3 蛋白含量升高(p <0.05)。结论Hp 阳性胃癌患者中的NOD1 和NOD2 呈高表达状态;且过表达NOD1 和NOD2 可能在Hp 阳性胃癌发生、发展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 微小核糖核酸101异常表达与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关系

      2017(18):47-50.

      摘要 (882) HTML (0) PDF 238.00 Byte (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01(miRNA-101)在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MDAMB-231 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 中miRNA-101 的表达。采用Lipofectamine TM 2000 将miRNA-101-mimic/inhibitor/NC 分别转染至MDA-MB-231 细胞中,通过qRT-PCR检测miRNA-101 的转染效率,CCK-8 实验检测MDA-MB-231 细胞的增殖。结果miRNA-101 在MDA-MB-231 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乳腺细胞MCF-10a( p<0.01)。转染miRNA-101 mimic 后MDA-MB-231 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p <0.05),而转染miRNA-101 inhibitor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p <0.05)。结论miRNA-101 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低表达,转染miRNA-101 mimic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 的增殖减弱。

    • 可穿戴设备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2017(18):51-55.

      摘要 (1114) HTML (0) PDF 469.00 Byte (1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可穿戴式手术导航系统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 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Google 组和明德组两组,接受吲哚菁绿作为淋巴示踪剂后分别使用可穿戴式手术导航系统和明德系统进行检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结果①在Google 组中,平均完成活检需要的时间相比于明德组所需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Google 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和灵敏度均与明德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在检出前哨淋巴结(SLN)数量上Google 组低于明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Google 眼镜的可穿戴式手术导航系统具有便携、实时及准确的特点,其检验的检出率、准确性和敏感性等方面效果并不亚于目前正在应用的明德系统,而且在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 大剂量柔红霉素联合标准剂量阿糖胞苷对中青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2017(18):56-61.

      摘要 (880) HTML (0) PDF 273.00 Byte (1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大剂量柔红霉素(DNR)联合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对中青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5月该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并接受的大剂量[60mg/(m2·d)]DNR 联合100 mg/(m2·d)Ara-C 的DA 方案行诱导化疗的133 例中青年初治AML 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该院接受标准剂量DA 诱导方案[45 mg/(m2·d)DNR 联合100 mg/(m2·d)Ara-C]的125例中青年初治AML 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CR)、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早期死亡率、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减少的持续时间以及血小板(PLT)减少持续时间,并均进行随访,截止至2016 年12月,比较两组的1、2 及3 年的总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DFS),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影响达到CR的观察组患者OS 和DFS 的影响因素。结果①两组的化疗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②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1 个疗程诱导化疗后的CR 率分别为67.7%和5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2 个疗程诱导化疗后的总CR 率为82.0%,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早期死亡率、ANC 和PLT 减少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经过诱导化疗达到CR后,两组分别有103 例(95.%)和84 例(67.2%)患者均行1~4 个疗程的巩固化疗,之后分别有21 例(15.8%)、17 例患者(13.6%)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 例(1.5%)、1 例(0.8%)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截止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6.8 和28.0个月,两组化疗后1、2 及3 年的OS 和DF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④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观察组患者诱导化疗达到CR 的109 例患者而言,预后危险分层、接受≥2 个疗程大剂量Ara-C 巩固化疗是影响患者OS 的影响因素(p <0.05);预后危险分层、FMS 样的酪氨酸激酶3 -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阳性是影响患者DFS 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与标准剂量DNR 相比,大剂量DNR 联合标准剂量Ara-C 能提高中青年初发AML 患者的CR 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但对改善其远期生存状况未见明显优势。

    • 不同CYP2 C9及GGCX基因型在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效果比较

      2017(18):62-65.

      摘要 (901) HTML (0) PDF 263.00 Byte (9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CYP2C9及GGCX基因型对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心脏外科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采集服药后空腹12 h的外周静脉血3 ml进行CYP2 C9和GGCX基因型检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选取80例患者, CYP2 C9基因型有2 种,包括73例CYP2C9*1*1和7例CYP2C9*1*3 患者;42例GGCX*A*G型和38例GGCX*G*G型患者。两种基因型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凝血酶原时间(PT)、国家标准化比值(INR)值及达到稳定抗凝效果后的华法林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YP2C9*1*1 型患者INR首次达标时间>CYP2C9*1*3 型患者( p=0.013),CYP2C9*1*1型患者华法林日均稳定维持剂量>CYP2C9*1*3 型患者(p =0.011),GGCX*A*G 型患者华法林日均稳定维持剂量>GGCX*G*G 型患者(p =0.000),同时为CYP2C9*1*1 型和GGCX*A*G 型的患者华法林日均稳定维持剂量> 其他3 组(p =0.024)。CYP2 C9基因型(p =0.001)和GGCX基因型是影响患者术后第6天是否能达到治疗窗的影响因素(P =0.032)。结论根据CYP2 C9基因型和GGCX基因型确定个人使用剂量,可提高患者抗凝治疗效果。

    • 改良Soave根治术与改良Duhamel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效果

      2017(18):66-69.

      摘要 (717) HTML (0) PDF 210.00 Byte (1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oave根治术与改良Duhamel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效果。方法将118例该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改良Duhamel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Soave 根治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肛门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45、0.001、0.041 及0.006);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和肛门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10 和0.009);观察组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01)。结论改良Soave 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效果优于改良Duhamel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少,改善肛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

      2017(18):70-73.

      摘要 (1165) HTML (0) PDF 1.78 K (1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ohs 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头面部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及鲍温病等皮肤恶性肿瘤的疗效和预后,分析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该院收治的未见转移的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411例,分为Mohs 手术组256 例,传统术中冷冻手术组130 例,经验切除组25 例,并对切取肿瘤创面采用邻近皮瓣、肌皮瓣及游离皮片或直接缝合方式修复。随访3~5 年。结果Mohs手术组248 例手术切口Ⅰ期愈合,皮瓣或皮片全部成活,8 例Ⅱ期愈合,2 例复发(0.8%)。传统术中冷冻手术组125 例手术切口Ⅰ期愈合,5 例Ⅱ期愈合,7 例复发(5.4%)。经验切除组25 例均Ⅰ期愈合,4 例复发(16%)。各组术后病理复检发现,肿瘤残余和临床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Mohs手术可以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减少外观影响,是目前治疗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案。

    •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深呼吸法抑制麻醉诱导时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7(18):74-78.

      摘要 (835) HTML (0) PDF 263.00 Byte (1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联合深呼吸法抑制麻醉诱导时芬太尼诱发的咳嗽反应(FI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 年9 月-2016 年9 月该院行手术治疗的22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4 组,每组55例。H组:于静脉注射芬太尼前10 min给予PHC 0.0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 ml静脉注射。P组:芬太尼静脉注射前,患者完成3 次深呼吸后立刻静脉注射芬太尼。M 组:静脉推注芬太尼前10 min给予PHC0.0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 ml 静脉注射,完成3 次深呼吸后立即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N 组:按照一定诱导顺序给予静脉快速诱导。记录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后2 min 内咳嗽出现的时间及严重程度,并计算咳嗽发生率;记录静脉注射芬太尼前10 min 或静脉注射PHC(T0)、静注芬太尼后1 min(T1)、2 min(T2)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分别计算平均动脉压(MAP)。结果4组患者咳嗽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24,p =0.001);4组咳嗽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6.509,p=0.019)。4 组患者FIC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8, p=0.006)。H 组、P 组、M组和N组FIC 发生率分别为8 例(14.5%)、7 例(12.7%)、4 例(7.3%)和17 例(30.9%),将H 组、P 组和M 组合并后,并与N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7,p =0.001);4 组患者HR、SpO2及MAP 在T0、T1和T2时逐渐降低;T2时HR和MAP 比T0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0、T1 和T2 时间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HC 联合深呼吸法能有效抑制FIC 的发生,优 于单独使用PHC 和深呼吸法,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肥胖儿童心率变异特征与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7(18):79-82.

      摘要 (1032) HTML (0) PDF 219.00 Byte (18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肥胖儿童心率变异特征与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 年7 月该院收治的肥胖儿童260 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该院接受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20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24 h 动态心电图获取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测定血液血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进一步采用Pearson 检验分析肥胖儿童心率变异特征与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窦性心搏RR 间期标准差(SDNN)、每5 分钟RR 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RR 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SMSSD)和每5分钟内RR 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儿童(p <0.05);观察组儿童的外周血脂质代谢指标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儿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儿童(p <0.05);观察组儿童的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tin)、脂联素(AP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含量低于对照组儿童,白介素6(IL-6)含量高于对照组儿童(p <0.05);肥胖儿童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SMSSD及SDNN Index水平与脂质代谢指标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均存在直接相关性(p <0.05)。结论肥胖儿童心率变异特征与机体脂质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间存在相关性,过度肥胖是导致儿童心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

    • 碘131联合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2017(18):83-86.

      摘要 (1013) HTML (0) PDF 220.00 Byte (10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碘131联合甲巯咪唑用于治疗甲亢患者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CC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84 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碘131 联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治疗2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骨代谢指标及血清CXCL10、CCL22水平。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7%,高于对照组(76.1%)(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CT)、骨钙素(BGP)水平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H水平均升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XCL10、CCL22 水平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小剂量碘131 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情况,调节Th1/Th2细胞的失衡,降低CXCL10、CCL22 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

    • 颈肩痛消丸联合小针刀治疗对改善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和疼痛的价值

      2017(18):87-92.

      摘要 (1106) HTML (0) PDF 297.00 Byte (1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颈肩痛消丸联合小针刀治疗对改善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功能和疼痛的价值。方法将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6 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 =23)和对照组(n =23)。对照组采用小针刀颈部软组织松解和颈复康颗粒连续治疗1 个月。研究组采用小针刀颈部软组织松解和颈肩痛消丸连续治疗1 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和生活质量(SF-36)得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 周、2 周和1 个月的颈部疼痛VAS 评 分,颈部压痛VAS 评分、上肢放射痛VAS 评分等疼痛评分及NDI 均降低,同期SF-36 评分则升高(p <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治疗1 周、2 周及1 个月的疼痛评分和NDI 均降低,同期SF-36 评分则升高;对照组治疗2 周、1 个月的疼痛评分及NDI均降低,同期SF-36 则升高(p <0.05)。两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肩痛消丸联合小针刀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行性和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点

      2017(18):93-97.

      摘要 (918) HTML (0) PDF 347.00 Byte (10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采用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0 年10 月-2016 年10 月208 例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是否采用预防性抗凝措施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两组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3、5 及超过5 天和术后第2、5、7 及14 天8 个时间点分别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统计总的血栓发生例数和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统计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新发生血栓的病例数和发生率,通过频数分布表分析伤后和术后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208 例患者,其中术前抗凝组115 例,有16 例发生血栓,发生率13.91%,术前未抗凝组93 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7 例,发生率2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7,p =0.007)。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是伤后第3 天和术后第1 天。结论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是伤后前第3 天和术后第1 天。患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应从伤后即开始实施,伤后就进行药物预防性抗凝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血清甲状腺激素对脑卒中事件的影响

      2017(18):98-101.

      摘要 (785) HTML (0) PDF 286.00 Byte (11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甲状腺激素与脑卒中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发病7 d内的急诊脑卒中患者164 例为急性脑卒中组,健康查体者18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FT3 (游离T3)、FT4(游离T4)、促甲状腺素(TSH)、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糖、纤维蛋白原(FIB)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甲状腺激素与脑卒中事件的关系。结果①急性脑卒中组FT4较健康对照组比较降低[(15.41±2.83)vs(16.78±3.74), =0.027],FT3、T3、T4及TSH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急性脑卒中组FIB、血糖、TC、LDL、载脂蛋白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 <0.05);HDL、载脂蛋白A 及三酰甘油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FT4增高使脑卒中风险减低81.9%(1/OR),高血糖和高Hcy 分别使脑卒中风险增加2.94 和1.07 倍(1/OR)。结论血清FT4减低可增加脑卒中事件发生的风险。

    • 西兰司琼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2017(18):102-105.

      摘要 (755) HTML (0) PDF 232.00 Byte (1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西兰司琼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西兰司琼治疗IBS 的机制。方法选取2014 年7 月-2015 年10 月在该院就诊的IBS 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 例(口服西兰司琼8 mg,3 次/d,连续服用6 d)、对照组34 例(口服维生素C 片50 mg,3 次/d,连续服用6 d)。运用罗马Ⅲ标准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回盲部黏膜肥大细胞(MC)数目、脱颗粒比率及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5-HT 浓度,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MC 数目和MC 脱颗粒比率较对照组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5-HT浓度恢复正常,且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MC 数目,MC 脱颗粒比率以及5-HT 浓度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西兰司琼对IBS 症状具有治疗作用,可降低回盲部黏膜MC 数目及脱颗粒比例,并可能通过与调节5-HT 信号通路,来调节肠道运动有关。

    • 老年患者腰椎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影响

      2017(18):106-109.

      摘要 (1177) HTML (0) PDF 226.00 Byte (9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腰椎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 年1 月在该院老年腰椎手术患者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应用(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镇痛,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应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在术后多个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Ramesay 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及血氧变化均比对照组稳定(p <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芬太尼合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治疗老年患者腰椎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磁共振成像波谱分析

      2017(18):110-114.

      摘要 (1007) HTML (0) PDF 404.00 Byte (10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磁共振成像波谱(MRS)分析。方法选取2013 年9 月-2016 年9 月该院确诊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患儿180 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 =90)、中度组( n=50)及重度组(n =40),随访28 d,依据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 n=150)和死亡组(n =30),所有新生患儿均给予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MRS检测氨酸及谷氨酞复合物α峰(CLx-α)、N- 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及乳酸(La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Lx-α/Cr 值和Lac/Cr 值对新生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统计分析所有新生患儿MRS 检测结果情况。结果在NAA/Cr 和NAA/Cho值方面,3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组患儿高于中度组,中度组患儿高于重度组,在CLx-α/Cr 和Lac/Cr 值方面,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组患儿低于中度组,中度组患儿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组患儿CLx-α/Cr 和Lac/Cr 值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Lx-α/Cr值以1.35为临界值时预测患儿死亡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6.67%、90.00%及89.44%,Lac/Cr 以1.35 为临界值时预测患儿死亡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3.33%、88.00%及87.22%,两者联合时预测患儿死亡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33%、97.33%及97.78%,两者联合时预测患儿死亡预后的特异性、准确性高于单独CLx-α/Cr 和Lac/Cr 值时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RS技术可有效无创检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患儿脑代谢转变情况,有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且联合CLx-α/Cr、Lac/Cr 值可预测患儿预后,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团体心理疗法的效果观察

      2017(18):115-118.

      摘要 (1265) HTML (0) PDF 230.00 Byte (10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筛查指导下团体疗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近期收治的62 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心理状况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等分为个体疗法组(n =31)和团体疗法组(n =31),个体疗法组以个体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3 周,团体疗法组以团体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改善效果及自尊水平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得分均有所降低,且团体疗法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得分均低于个体疗法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自尊自评量表得分均有所提升,且团体疗法组患者治疗后的自尊自评量表得分高于个体疗法组(p <0.05)。团体疗法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个体疗法组(p <0.05)。结论心理筛查指导下的团体疗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改善效果优于个体疗法,且对患者自尊心的提升效果也优于个体疗法,是一种理想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水平高血压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2017(18):119-123.

      摘要 (940) HTML (0) PDF 371.00 Byte (1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不同水平高血压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392 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135 例、高血压1 级组107 例、高血压2 级组89 例及高血压3 级组61 例。测定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随高血压水平升高,各组TSH 水平升高[0.42(0.22~0.88)vs 0.80(0.33~1.01)vs 1.45(0.97~2.11)vs 2.75(2.10~4.20)mIU/L]、FT3水平降低[(5.31±0.54)vs(4.79±0.66)vs(4.47±0.52)vs(3.51±0.30)pmol/L](p <0.05),而各组间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6±2.71)vs(16.04±2.75)vs(15.39±3.41)vs(16.30±2.70)pmol/L](p >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FT3与高血压分级和年龄呈负相关( r=-0.408 和-0.194,p =0.000 和0.042);FT4 与TG 呈负相关,与HDL-C 呈正相关(r =-0.227 和0.189,p =0.028 和0.046),与高血压分级无相关性( r=0.017,p=0.463);TSH与高血压分级、BMI、TG、TC、LDL-C及SUA呈正相关(r =0.357、0.196、0.277、0.123、0.214 和0.342,p =0.005、0.041、0.025、0.046、0.020 和0.001),与HbA1c 呈负相关(r =-0.222,p =0.034);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分级和年龄为FT3 的影响因素(均p=0.00);高血压分级和SUA 为TSH的影响因素(均p=0.00);FT4未发现影响因素。结论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TSH 水平升高、FT3 水平降低及FT4 水平无变化;高血压分级是FT3和TSH 的影响因素。

    • >临床报道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2017(18):124-126.

      摘要 (674) HTML (0) PDF 297.00 Byte (10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 年9 月-2016 年5 月该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104 例,均行彩色B超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4 例卵巢肿瘤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为良性肿瘤者59 例,诊断为恶性肿瘤者43 例,102 例患者的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另外2 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为卵巢交界性肿瘤者,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卵巢肿瘤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5.45%和98.08%。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能更准确地诊断卵巢实性肿物的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方向。

    • >病例报告
    • 后腰部恶性增生性毛鞘囊肿1例

      2017(18):127-128.

      摘要 (1235) HTML (0) PDF 1.02 K (1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