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2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论著
    • 复合羟固醇无机小牛骨块修复犬下颌骨临界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2017(22):1-6.

      摘要 (1308) HTML (0) PDF 989.00 Byte (9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复合羟固醇无机小牛骨块(羟固醇骨块)和无机小牛骨粉在比格犬下颌骨临界骨缺损动物模型早期愈合阶段的成骨效应。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比格犬4 只,拔除双侧下颌第3 和第4 前磨牙以及第1磨牙(P3-M1)后,双侧下颌骨各复制2个5 mm×10 mm×10 mm标准化箱型临界骨缺损。4 周愈合期后,按半口对照设计,随机将羟固醇骨块和无机小牛骨粉植入骨缺损。术后4 周处死,切取标本制作石蜡和硬组织切片,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形态学测量。结果实验动物愈合良好,羟固醇骨块组及无机小牛骨粉组均见临界骨缺损边缘及骨材料-宿主骨交界处明显的成骨细胞及新骨形成。HE 染色组织形态学测量结果显示羟固醇骨块组和无机小牛骨粉组新生骨面积比分别为(37.22±2.16)%和(34.70±2.6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羟固醇骨块组成骨细胞数[(31.13±2.85)]与无机小牛骨粉组[(24.88±2.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硬组织切片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组织形态学测量结果显示羟固醇骨块及无机小牛骨粉骨材料新生骨面积相对百分比分别为(20.13±1.32)%和(19.28±0.82)%,骨材料相对存留率分别为(30.80±1.16)%和(29.69±1.1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羟固醇骨块在犬下颌骨临界骨缺损早期骨愈合阶段具有类似于小牛骨粉的成骨效果。由于羟固醇骨块具有良好的空间维持能力,更适合于临床大面积骨缺损的修复。

    •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IL-22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7(22):7-12.

      摘要 (1438) HTML (0) PDF 1.93 K (1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白细胞介素22(IL-22)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探讨IL-22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将80 只小鼠随机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只。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活化的脾细胞复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对照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模型复制后第4 周和第8 周时两组小鼠肾脏HE 染色、血清抗双链DNA 抗体滴度、血清IL-22水平、肾脏组织和淋巴组织IL-22 mRNA 表达、肾脏和淋巴结组织中IL-22 蛋白的表达。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间质内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对照组小鼠肾脏组织形态正常。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小鼠第4 周和第8 周时血清抗双链DNA 抗体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系统性红斑狼疮组高于对照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复制模型第4 周和第8 周时小鼠血清IL-22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肾脏组织IL-22 mRNA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组织IL-22 mRNA 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L-22 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肾脏中呈强阳性表达,在肾小球中比较集中,在对照组小鼠肾脏中表达不明显。IL-22 蛋白在两组小鼠淋巴组织中均没有表达。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肾脏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的病理学改变,肾脏组织中IL-22 mRNA 和IL-22 蛋白的表达升高。

    • 建立基于脱氧次黄嘌呤核苷修饰等位基因PCR方法检测EGFR基因热点突变

      2017(22):13-19.

      摘要 (1232) HTML (0) PDF 508.00 Byte (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脱氧次黄嘌呤修饰等位基因特异荧光聚合酶链反应(dI-AS-PCR)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热点突变L858R 和19del(2235~2249,2236~2250)。方法设计包含扩增EGFR基因L858R 和19del 热点突变在内的特异性引物、荧光探针和内参体系;且特异检测基因突变的等位基因PCR引物3’- 末端n-1 或n-2 位置采用脱氧次黄嘌呤(dI)修饰。建立标准品和质控样品,应用荧光PCR 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dI-AS-PCR能够在野生型背景下检测低于0.1%的突变,对50 例肺癌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有9 例(18%)EGFR 基因发生L858R 突变,14(28%)例19del 基因突变。基因热点突变率为46%,其检测结果与DNA 测序完全一致。结论基于dI-AS-PCR 技术的特异荧光PCR 检测EGFR基因热点突变,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以应用于临床EGFR基因突变检测,指导个性化用药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耐药监测。

    • >临床研究·论著
    • 滋养叶细胞增殖基因及间质细胞凋亡检测在水泡状胎块诊断中的价值

      2017(22):20-24.

      摘要 (871) HTML (0) PDF 1.25 K (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滋养叶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及间质细胞凋亡检测在水泡状胎块(HM)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技术,检测100 例HM(其中完全性HM 61 例,部分性HM 39 例)及40 例绒毛水肿的病理组织标本滋养叶细胞的Ki67、Livin与Bcl-2 的表达,并应用TUNEL法对绒毛间质凋亡细胞进行原位观察。结果Ki67 阳性表达在绒毛水肿组、部分性HM 组、完全性HM 组趋势呈逐渐增强,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绒毛水肿组及HM 组绒毛间质内A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ivin 及Bcl-2 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Ki67 表达与AI 指数呈正相关(P <0.05)。结论间质细胞凋亡联合滋养叶细胞中Ki67 表达检测可用于HM的诊断与分型,也可用于鉴别HM 与绒毛水肿。

    • 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7(22):25-29.

      摘要 (994) HTML (0) PDF 1.29 K (8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和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 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肠道黏膜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3 组组织中ACAT1 和ACAT2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其表达量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ACAT1 和ACAT2 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肠道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肠癌组织高于另外两组。ACAT1 和ACAT2 的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Duke 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且二者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P <0.05)。结论ACAT1 和ACAT2 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对临床上早期诊断结肠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门静脉高压症脾大部切除后残脾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变化

      2017(22):30-35.

      摘要 (884) HTML (0) PDF 940.00 Byte (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门静脉高压症脾大部切除后残脾组织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表达和水平,探讨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及保脾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患者13 例。术中切取脾组织为巨脾组,术后8 年穿刺获取脾组织为残脾组,设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3 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脾脏组织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TIMP-2 的表达和水平。结果3 组脾组织中,MMP-2、MMP-9、TIMP-1、TIMP-2 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巨噬细胞内。残脾组和巨脾组脾组织MMP-2、MMP-9、TIMP-1 和TIMP-2 蛋白阳性表达率和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残脾组和巨脾组升高;残脾组和巨脾组之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残脾组和巨脾组血清MMP-2、MMP-9、TIMP-1 和TIMP-2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残脾组和巨脾组升高;残脾组和巨脾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患者脾大部切除术后残脾组织MMP-2、MMP-9、TIMP-1 及TIMP-2 蛋白和基因表达增加,血清蛋白水平升高,提示残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代谢失调。

    • MicroRNA-25表达下调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2017(22):36-41.

      摘要 (1355) HTML (0) PDF 1.09 K (10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25(miR-25)表达下调对神经胶质瘤U87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miR-25 与B 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2 基因(Bcl-2)在胶质瘤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反义miR-25 寡聚核苷酸转染U87 细胞;分为3 组,实验组(转染anti-miR-25)、对照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和空白组(空白PB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25 和Bcl-2 的mRNA 表达水平;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miR-25 和Bcl-2 的mRNA 表达量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降低;实验组相对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周期延缓,细胞凋亡率升高。结论在胶质瘤U87 细胞,miR-25 表达下调通过作用于Bcl-2 靶基因,延缓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新进展研究·论著
    • MicroRNA-181b和microRNA-130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7(22):42-46.

      摘要 (1598) HTML (0) PDF 397.00 Byte (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181b(miR-181b)和microRNA-130a(miR-130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6 例冠心病患者和40 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Gensini评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浆中miR-181b 和miR-130a 的表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对血浆中miR-181b 和miR-130a 的相对表达量在评估冠心病患者病程进展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R-181b 和miR-130a 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R-181b 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而miR-130a 相对表达量则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中,中重度组患者血浆miR-181b 相对表达量低于轻度组,而miR-130a 相对表达量则高于轻度组;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R-181b 相对表达量均与Gensini 积分、脂蛋白a(Lp-a)、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呈负相关(r =-0.504、-0.382 和-0.415,p <0.05),血浆中miR-130a 相对表达量均与Gensini 积分、Lpa 和hs-CRP 呈正相关(r =0.586、0.335 和0.394,p <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R-181b 相对表达量在评估患者病程进展时,曲线下面积0.871(95%CI:0.807,0.936),敏感性75.0%,特异性82.3%,血浆中miR-130a 相对表达量在评估患者病程进展时,曲线下面积0.931(95%CI:0.887,0.976),敏感性93.2%,特异性81.2%。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iR-181b 表达水平降低,而miR-130a 表达水平升高,且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进展的指标。

    •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7(22):47-51.

      摘要 (1266) HTML (0) PDF 373.00 Byte (9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87 例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n =43)和复合组(n =44),全身麻醉组患者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复合组患者则在全身麻醉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两组患者均于术毕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24 和48 h时VAS 评分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和48 h时PCIA 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及输注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或复合组神经阻滞前(T0)、气管拔管即刻(T1)、术后24 h(T2)、48 h(T3)和72 h(T4)时,监测静脉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 细胞,并计算CD4+/CD8+值。结果复合组患者术后2 和24 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合组均低于全身麻醉组;复合组患者术后24 和48 h时PCIA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和地佐辛输注量与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合组均低于全身麻醉组;与T0 时比较,两组患者T1~4时CD3+、CD4+、CD4+/CD8+比值和NK 细胞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全身麻醉组比较,复合组患者T2~4时CD3+、CD4+、CD4+/CD8+比值和NK 细胞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

    • 新型外固定支架系统-胫骨骨折模型的建立与三维有限元分析

      2017(22):52-57.

      摘要 (817) HTML (0) PDF 1.72 K (1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新型外固定支架系统在胫骨骨折模型上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评价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及力学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的材料结构优化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Mimics17.0 软件将新鲜尸体的胫骨CT 数据导入并建立胫骨模型,用Hypermesh 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13,施加轴向载荷后观察Von-Mises 应力分布和骨折断端位移情况,通过与生物力学结果对比评价其生物力学特点。结果成功创建了装配体有限元模型,生成548 101 个体单元,节点548 101 个。最大轴向载荷下骨折断端最大位移为1.16 mm,最大Von mises 应力分布点为骨针接触面。结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方法能较好地反映该新型外固定支架胫骨骨折系统的生物力学分布情况,可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2017(22):58-60.

      摘要 (924) HTML (0) PDF 201.00 Byte (11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血浆(1,3)-β-D 葡聚糖(G 试验)、真菌培养结果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G 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DFI)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 年9 月-2016 年1 月,861 例疑诊为DFI 的患者进行G 试验及真菌培养,分析G 试验与真菌培养对DFI 的诊断效率。结果在疑诊为DFI 861 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DFI 组181 例,非DFI 组680 例。G 试验与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9.27%(252/861)和21.37%(184/8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试验诊断DFI 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9.50%、86.76%、64.29%、96.88%和87.34%;真菌培养诊断DFI 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59.12%、88.68%、58.15%、89.07%和82.46%。结论G 试验在快速、早期诊断DFI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 2015年某县恶性肿瘤病因分析

      2017(22):61-64.

      摘要 (880) HTML (0) PDF 208.00 Byte (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县恶性肿瘤的患病现况,探讨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已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的40 名患者作为病例组,将从正常人群随机抽样的430 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恶性肿瘤患病率为522/10 万。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遗传史、年龄、体重指数、饮食习惯、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及活动时间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遗传史、体重指数、饮食习惯、吸烟及活动时间是恶性肿瘤的危 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发病与遗传有关,也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关,平衡饮食、改变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恶性肿瘤。

    • 椎骨胸腰节段压缩骨折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2017(22):65-73.

      摘要 (1320) HTML (0) PDF 18.96 K (8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椎体前缘不同压缩状态模型,并分析椎体前缘压缩程度与邻椎终板应力的相关性。方法基于正常成年人志愿者的胸腰段CT 数据,导入Mimics,经图像分割、修补及三维网格化获取胸腰椎T11~L13个节段数据,网格赋材质属性后导入ABAQUS 软件,获取逼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生理载荷加载,验证正常模型的有效性。将L1模型底部全自由度固定,在T11模型上方施加前屈、后伸及轴向压缩载荷,分别将椎体前沿压缩至90%、80%、70% ...... 10% 9个状态,提取T11下终板及L1上终板的MISES应力,获得了压缩状态与邻近终板应力关系曲线。结果该模型高度逼真,能真实反映实际受力状态;T11椎体下位终板和L1椎体上位终板的应力值与T12椎体(研究对象)前沿的压缩程度正相关。结论应力增加可能导致终板骨折可能性增加,进而增大相邻椎体的骨折风险,有限元分析结果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新生儿血清中17-羟孕酮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22):74-77.

      摘要 (1497) HTML (0) PDF 203.00 Byte (10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17-羟孕酮(17-OHP)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2015年12 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1 585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排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者。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7-OHP浓度,比较不同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法、胎儿数量、采血日龄、血糖水平、血pH 值、有无出现感染、窒息、溶血性黄疸等特征的新生儿血清17-OHP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来分析各临床特征与血清17-OHP浓度的关系。结果全部新生儿的血清17-OHP浓度为0~136.8 nmol/L,平均(16.68±6.83)nmol/L。胎龄为≤28 周、29~32 周、33~36 周、37~41 周、≥42 周的新生儿血17-OHP的浓度分别为(24.23±2.18)、(22.34±3.23)、(18.56±4.54)、(16.10±5.72)及(14.18±2.56)nmol/L,极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正常出生体重儿、巨大儿的新生儿血17-OHP 的浓度分别为(23.87±2.25)、(21.84±3.36)、(16.17±6.08)及(14.43±3.18)nmol/L,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17-OHP浓度与多个因素有关,按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胎龄、出生体重、血pH 值、血糖、窒息、感染、采血日龄、溶血性黄疸、分娩方法、胎儿数量。结论新生儿血清17-OHP的浓度受到胎龄、出生体重、酸碱平衡、血糖水平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故临床上要全面关注这些因素来综合判断血17-OHP 的水平。

    • 未累及黄斑区的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眼底激光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的变化

      2017(22):78-83.

      摘要 (1050) HTML (0) PDF 269.00 Byte (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未累及黄斑区的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眼底激光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38 眼未累及黄斑区的缺血型BRVO患者进行眼底激光治疗,并观察3 个月,分别测试激光治疗前及治疗后1 和3 个月的矫正视力及空间频率为1.5、3、6、12、18 周/ 度(c/d)处的CS。CS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CS 及矫正视力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方差齐性时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性时采用Dunnett’s T3 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激光治疗后3 个月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证实显效的20 眼(52.63%),有效13 眼(34.21%),无效的5 眼(13.16%),总共治疗有效33 眼(86.84%)。所有患者激光治疗前及激光治疗后1 和3 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空间频率下的CS 降低。激光治疗后1 个月与激光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空间频率CS降低。激光治疗后3 个月与激光治疗前及激光治疗后1 个月在12c/d、18c/d空间频率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激光治疗后CS 降低值在患者性别及年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将BRVO 按阻塞部位、范围及非灌注区面积分组比较激光治疗后CS 降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显示阻塞部位在颞侧及阻塞范围较大、非灌注区面积较大的患者在激光治疗后在高频区(12c/d、18c/d)CS 降低较多。随访3 个月,BRVO 患者激光治疗后与未进行激光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空间频率下的CS 降低,特别是12c/d、18c/d空间频率下CS 降低明显。结论眼底激光治疗是治疗缺血型BRVO 的有效方法,但是激光治疗对于患者视网膜功能也是一种损伤,可造成未累及黄斑区的缺血型BRVO 患者CS 下降,尤其是高频区CS。

    • 中西医药联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

      2017(22):84-86.

      摘要 (1034) HTML (0) PDF 260.00 Byte (8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药联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 年12 月-2014 年11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行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的患者124 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黄体酮及复方益母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复方益母胶囊,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及清宫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83.87%(52/62),有效率为9.68%(6/62),总有效率为93.54%(58/62),对照组治愈率为61.29%(38/62),有效率为12.90%(8/62),总有效率为74.19%(46/62)。结论在药物流产宫腔残留的治疗中,中西医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其治愈率升高,清宫率下降。

    • 超声导入技术配合药物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22):87-90.

      摘要 (1439) HTML (0) PDF 463.00 Byte (9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导入技术配合药物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于该院就诊的80 名体股癣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超声导入仪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为直接涂抹药物治疗,在治疗第7 与第14 天时进行疗效观察、真菌镜检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后发现,在治疗第7天和第14 天时,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 vs 15%(χ2=24.750, P=0.001);90% vs65%(χ2=7.170,P =0.01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真菌清除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vs 72.5%(χ2=7.440,P =0.012)]。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12)。结论超声导入技术配合药物治疗能加快药物在患处的起效时间,提高药物对体股癣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后真菌清除率。

    • 自由体位待产下两种破膜方式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2017(22):91-94.

      摘要 (885) HTML (0) PDF 234.00 Byte (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人工破膜与自然破膜结合自由体位待产产妇的母婴结局,探求更为安全有效的产程管理模式。方法以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产科2014 年6 月-2015 年7 月收治的170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破膜方法分为人工破膜组(85 例)与自然破膜组(85 例),人工破膜组采用活跃期人工破膜并结合自由体位待产,自然破膜组在自由体位待产模式下自然破膜待产,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与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人工破膜组因枕位异常、宫内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比例(22.4%)高于自然破膜组(9.6%)。人工破膜组经阴道分娩产妇第1 产程时间为(537.8±50.3)min,第2 产程时间为(35.8±9.1)min,产后2 h 出血量(182.4±37.5)ml,均略少于自然破膜组(549.5±57.3)min、(38.5±10.5)min 和(190.7±40.4)ml;宫颈撕裂(4.5%)、宫颈水肿(4.5%)、产褥感染(1.5%)、尿潴留(6.1%)发生比例略高于自然破膜组(3.9%、2.6%、0.0%和3.9%),上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人工破膜组经阴道分娩新生儿1 min Apgar 评分(7.92±0.97)、产瘤发生率(21.2%)略高于自然破膜组[(7.77±0.99)、14.3%],新生儿窒息率(7.6%)略低于自然破膜组(10.4%),上述围产儿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由体位待产模式下,活跃期予人工破膜较自然破膜并未明显减少产程时间,但却增加了因枕位异常、宫内窘迫等造成的剖宫产率;建议正常产程中活跃期不要行人工破膜干预。

    • 雄激素对青藏高原地区中年妇女体脂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2017(22):95-98.

      摘要 (871) HTML (0) PDF 214.00 Byte (8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青藏高原地区雄激素对中年妇女体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 月-2015 年5 月在青海红十字医院进行体检的116 名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月经状态将所有患者分为生育期(n =31)、绝经过渡期(n =26)和绝经后期( n=59)。比较3 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体脂指标以及血脱氢表雄酮(DHEA)、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总睾酮(TT)及游离雄激素指数(FAI)等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体脂指标和雄激素的关系。结果生育期妇女的年龄、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含量的百分比、A/G 均低于其他两组(p <0.05),男性区域的脂肪比例低于绝经后期妇女。绝经过渡期妇女的年龄、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含量的百分比低于绝经后期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绝经后期的TT、FAI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 分析结果表明,TT 与BMI、全身脂肪组织的总含量及比例呈正相关(p <0.05),FAI 与BMI、全身脂肪组织的总含量及比例、男性区域的脂肪比例、A/G 呈正相关(p <0.05)。结论青藏高原地区中年妇女的雄激素水平越高,体脂含量也更多,更趋向于中心性分布,但雄激素可能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 经皮微波消融在多发肝细胞性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7(22):99-102.

      摘要 (884) HTML (0) PDF 233.00 Byte (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PWMA)在多发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 年1 月-2012 年12 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4 例多发HCC(共有2~4 个癌灶,直径1~7 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WMA 组(n =67)和肝切除组(n =97),所有癌灶均完全消融或切除。调查并比较两组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和术后资料及随访结果。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影响患者复发/转移、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PMWA 组的术前血清白蛋白(ALB)≥40 g/L的比例、术后血红蛋白(Hb)的下降 值、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率、总住院天数低于肝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结果表明PMWA组的无疾病进展期(PFS)和总生存期(OS)高于肝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MWA 组、肝切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7.3%和4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PMWA 组的再次治疗率高于肝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PWMA治疗方法是患者发生复发/转移、死亡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对于多发HCC 患者而言,PWMA 的复发/ 转移及总体生存状况优于肝切除术,可重复性高、创伤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下腹横平面联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2017(22):103-107.

      摘要 (1115) HTML (0) PDF 895.00 Byte (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超声引导下腹横平面(TAP)阻滞联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IIN)阻滞在高龄患者斜疝无张力补片修补术中的应用,评估这种麻醉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A 组(TAP+IIN)阻滞麻醉和B 组IIN 阻滞麻醉。观察记录两组麻醉前(T0)、手术切皮时(T1)、疝囊剥离时(T2)、缝补片时(T3)、术毕(T4)的MAP、HR 的变化;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及感觉阻滞区域平面;临床麻醉效果评级及不良反应;2、4、6、8、12 和24 h的VAS 评分以及BCS 舒适度评分。结果A 组与B 组比较,T2及T3时点的HR、MA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低;但T0 、T1 及T4 时点HR 及MAP A组和B 组 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6 和8 h各时点A组VAS 评分均低;BCS 舒适度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12 和24 h的VAS 及B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感觉阻滞平面高,麻醉效果好,术中的舒芬太尼用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穿刺损伤及感染。结论TAP阻滞联合髂腹股沟、IIN阻滞用于高龄患者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补片修补术,临床麻醉效果好。术中血压循环稳定,操作简单安全且并发症少,舒适度高,是高龄患者行斜疝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可乐饮料对口腔牙釉质的早期损害研究

      2017(22):108-111.

      摘要 (667) HTML (0) PDF 208.00 Byte (9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可乐饮料对口腔牙釉质的早期损害。方法收集40 颗下颌第三磨牙制备120 个牙釉质样本块,将120 个样本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 组,每组30 个釉质块,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检测百事可乐、非常可乐、可口可乐3 种饮料中的磷钙含量,分别采用微量化学分析法和维氏显微硬度仪检测经3 种可乐饮料处理1、12 和24 h 后釉质块中磷钙含量的变化情况和釉质块表面显微硬度变化情况。结果百事可乐、非常可乐和可口可乐的磷浓度分别为(3.46±0.32)、(3.87±0.26)和(3.46±0.29)mmol/L,钙浓度分别为(3.58±0.25)、(0.09±0.06)和(1.32±0.19)mmol/L,3 种可乐饮料均会导致牙釉质中钙磷溶出。磷溶出浓度由大至小分别为百事可乐、非常可乐和可口可乐,钙溶出浓度由大至小分别为非常可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磷钙溶出浓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种可乐饮料导致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降低的程度由大至小分别为非常可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可乐饮料均会导致牙釉质显微硬度降低,导致牙釉质酸蚀,导致牙釉质表面脱矿程度最严重的为非常可乐。

    • 4种评分系统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评价

      2017(22):112-116.

      摘要 (1372) HTML (0) PDF 581.00 Byte (1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BARD(BMI,AST/ALT,DM)评分、BAAT(BMI,年龄,ALT,TG)评分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纤维化评分(NFS)4 种肝纤维化评分系统在该院NAFL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索联合使用评分系统的应用效能。方法选取2013 年7 月~2016年9 月确诊为NAFL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计算NFS、APRI、BARD、BAAT得分,并以组织学结果为参照,评价这些系统的诊断价值。结果96 例NAFLD 患者中66 例有肝纤维化。经计算,NFS系统诊断NAFLD患者是否有肝纤维化的敏感性为1.92%,特异性为100%;APRI 系统的敏感性为7.58%,特异性为93.33%;BARD 系统的敏感性为63.64%,特异性为16.67%;BAAT 系统的敏感性为0,特异性为94.74%。NFS 联合APRI 的敏感性为10.71%,特异性为90%;BARD 联合BAAT 的敏感性为76.36%,特异性为10.34%。结论当联合使用BARD 和BAAT 时,可获得高敏感性,故可用于NAFLD 的初步筛查;当单独使用NFS 或APRI时,其特异性较高,可用于NAFLD的进一步鉴别诊断。

    • 静脉及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对比研究

      2017(22):117-120.

      摘要 (1126) HTML (0) PDF 223.00 Byte (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静脉给予氨甲环酸和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减少出血及降低输血率的有效性。方法80 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组(1 组)和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组(2 组)。1 组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3 次。2 组是在止血带放松前,将3 g氨甲环酸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 溶液,注入关节腔内。术后观察24和48 h 的引流量及48 h内的总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量,同时监测输血及血栓情况。结果所有膝关节置换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感染、坏死、 脂肪液化发生。1 组48 h的平均引流量是(409.5±185.8)ml,平均血红蛋白的下降值是(2.42±0.86)mg/dl,2 组48 h的平均引流量是(386.5±89.1)ml,平均血红蛋白的下降值是(2.21±0.64)mg/dl。两组间的引流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1 组有3 例患者,2 组有4 例患者需要输血。术后14 d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发现有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于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的作用等同于通过静脉给予3 次氨甲环酸所起到的作用。

    • >临床报道
    • 3D-SPACE序列扫描耳聋患儿内听道病变早期检测效果分析

      2017(22):121-123.

      摘要 (775) HTML (0) PDF 210.00 Byte (8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3D-SPACE序列扫描耳聋患儿内听道病变早期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6 月-2015 年5 月在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60 例可疑内耳疾病患儿,使用3D-SPACE 序列扫描患儿内听道病变进行情况分析。结果该研究中60 例患儿共有120 耳,其中51 例双侧无阳性表现,剩余9 例患儿双侧均呈现出阳性,其中3 例患儿2 耳耳蜗出现半规管发育不良,3 例患儿属于一侧水平半规管发育不良,3 例患儿属于单侧大前庭导水管扩张并且伴有扩大的内淋巴囊。通过对SD-SPACE 序列原始图像的多平面重组(MPR)或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后,可清晰地观察到听神经、面神经、内耳膜迷路的细微解剖结构。结论在耳聋患儿内听道病变早期检测中使用3D-SPACE 序列扫描能提供科学、直观的影像诊断,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的诊断价值

      2017(22):124-126.

      摘要 (811) HTML (0) PDF 184.00 Byte (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内宫外复合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 例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临床表现、受孕方式及患者血β-HCG 的水平。结果①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宫外孕易发生于输卵管;②受孕方式与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相关;③患者血β-HCG 水平多数增高;④声像图表现为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直接征像为:宫腔内、宫腔外均有妊娠囊,囊内可见卵黄囊和或胚芽;间接征像为:宫腔内间接征像包括宫内小暗区,伴有周边回声增强和可见血流信号;宫外间接征像包括附件包块和盆腔积液。本组超声正确诊断13 例,漏、误诊2 例。结论宫内宫外复合妊娠易漏、误诊,在超声诊断中应密切结合病史,同时联系血β-HCG 水平,可以提高宫内宫外复合妊娠诊断的正确率,对临床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 >病例报告
    • 经胸封堵应用于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围术期治疗1例

      2017(22):127-128.

      摘要 (724) HTML (0) PDF 122.00 Byte (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