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异氟醚对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2017(4):1-6.

      摘要 (2019) HTML (0) PDF 0.00 Byte (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异氟醚对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转基因小鼠分为转基因异氟醚组(Tg-iso组)及转基因空白对照组(Tg-con组),野生型分为野生异氟醚组(Wt-iso组)及野生空白对照组(Wt-con组)。Tg-iso组及Wt-iso组于7个月龄行异氟醚麻醉,吸入1.1%异氟醚2 h,连续5 d。同时Tg-con及Wt-con组吸入30%氧气与70%氮气的混合气体。麻醉后48 h各组行水迷宫实验,麻醉后5个月各组行Y迷宫实验。结果  7个月龄时:与Wt-con组比较,Wt-iso组的潜伏期缩短(P = 0.013);与Tg-con组比较,Tg-iso组的潜伏期缩短(P =0.043);各组间空间探索实验目标象限时间和路程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92和P =0.300)。12个月龄时:与Tg-con组比较,Wt-con组和Tg-iso组辨别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 =0.044和P =0.020)。结论  短时间重复吸入低浓度的异氟醚不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型小鼠及野生对照型小鼠近期及远期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的风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减轻的作用。

    • 脂肪干细胞与不同脱细胞基质的组织相容性研究

      2017(4):7-12.

      摘要 (1348) HTML (0) PDF 0.00 Byte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SD大鼠脂肪干细胞与不同脱细胞膀胱基质(BAMG)的体外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把细胞支架复合物回植动物体内提供有利的实验基础。方法  取SD大鼠双侧腹股沟处脂肪组织经过相应处理后得到原代脂肪组织,进行成骨、成脂诱导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34、CD44及CD45,对脂肪干细胞进行鉴定,同时制备鼠及新西兰兔BAMG,采用2次沉淀法将脂肪干细胞静态接种于不同BAMG表面,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状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细胞材料体外复合培养5 d后行HE染色后观察可见SD大鼠脂肪干细胞在SD大鼠BAMG表面生长状态较其在新西兰兔BAMG表面生长状态好,且细胞形态舒展成长梭形,细胞生长曲线与SD大鼠原代脂肪干细胞基本一致。结论  SD大鼠脂肪干细胞接种于SD大鼠BAMG复合物表面生长状况相比于其接种于新西兰兔BAMG复合物表面更加良好,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把细胞支架复合物回植动物体内提供有利的实验基础。

    • 不同品系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比较研究

      2017(4):13-16.

      摘要 (1660) HTML (0) PDF 0.00 Byte (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博来霉素诱导3个不同品系小鼠肺纤维化程度的比较研究,寻找最适合研究肺纤维化的小鼠模型。方法  选用C57BL/6、BALB/c以及KM 3种品系的小鼠,分别设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向气管注射博来霉素(5 mg/kg),正常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3个品系的小鼠分别于造模后的第7天、14天和28天处死8只,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肺系数、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以及通过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的改变。结果  各模型组不同时间点的肺系数、羟脯氨酸含量和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57BL/6模型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点肺系数、羟脯氨酸含量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积分与BALB/c和K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57BL/6小鼠对博来霉素反应敏感,肺纤维化明显,是3个品系小鼠中研究肺纤维化的最理想模型。

    • 热敏灸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IgE、IL-4含量的影响

      2017(4):17-21.

      摘要 (1663) HTML (0) PDF 0.00 Byte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敏灸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gE、IL-4含量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盐酸西替利嗪组、艾灸组和热敏灸组,每组10只。采用卵白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相结合的方法复制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观察各组间症状积分的差异,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E、IL-4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的症状积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盐酸西替利嗪组、热敏灸组及艾灸组间比较,盐酸西替利嗪组与热敏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盐酸西替利嗪组、热敏灸组优于艾灸组(P <0.05);模型组血清中IgE、IL-4的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热敏灸组血清中IgE、IL-4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热敏灸可降低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gE、IL-4含量,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突变体对鼠急性脑梗死及脑组织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2017(4):22-26.

      摘要 (1736) HTML (0) PDF 0.00 Byte (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突变体(t-PAm)对鼠急性脑梗死溶栓作用及脑组织保护作用。 方法  8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组(t-PA)、低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突变体组(低剂量t-PAm组)及常规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突变体组(常规剂量t-PAm组),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3 h后进行相应治疗。观察溶栓24 h后脑梗死面积、神经损伤评分、脑出血的情况,并通过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浓度的变化了解t-PAm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结果  梗死后应用低剂量t-PAm[(108.5±27.3)mm3]及常规剂量t-PAm[(68.3±17.2)mm3]组梗死面积均较对照组降低,同时梗死面积与神经评分有明确的相关性(r =0.613,P =0.000),且低剂量t-PAm在溶栓的同时没有明显增加脑出血的概率。t-PAm还减少髓过氧化物酶的生成,并与t-PA组相比减少PAR-1的生成(P <0.001)。结论  新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突变体有较好的溶栓作用,同时对缺血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MicroRNA-150-5p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2017(4):27-32.

      摘要 (2137) HTML (0) PDF 0.00 Byte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microRNA-150-5p(miR-150-5p)在人正常肝细胞和肝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处理组细胞中的miR-150-5p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miR-150-5p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50-5p对肝细胞癌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锌指蛋白609是否为miR-150-5p的直接靶基因。结果  miR-150-5p在肝细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较人正常肝细胞细胞系降低,miR-150-5p可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肝细胞癌细胞的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miR-150-5p在肝细胞癌中发挥肿瘤抑制分子作用的潜在机制为直接靶向抑制ZNF609的表达。结论  miR-150-5p在肝细胞癌细胞中表达降低,并可通过调控ZNF609的表达而调控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

    • 组蛋白修饰的结肠癌临床预后价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2017(4):33-39.

      摘要 (2069) HTML (0) PDF 0.00 Byte (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组蛋白修饰在TNM Ⅰ~Ⅲ期结肠癌患者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并进一步探讨组蛋白修饰表达预后价值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4例TNM Ⅰ~Ⅲ期CRC患者组织芯片中组蛋白修饰表达情况。根据生存状态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组蛋白修饰形态H3K9ac和H3K27me3表达差异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组蛋白修饰在随访期间存活患者中表达降低,而随着年龄增长,组蛋白修饰在随访期间复发或死亡患者中表达增加。组蛋白修饰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表明组蛋白修饰在结肠癌中的预后价值与年龄相关。组蛋白修饰细胞核高表达在年龄更低组中提示较好的临床结局,而在年龄更高组中提示更差的临床结局。结论  组蛋白修饰物H3K9ac和H3K27me3在细胞核中单独或联合高表达对结肠癌患者具有预后价值。随着年龄增加表观遗传标志物的预后影响不但发生变化,甚至发生逆转。年青和年老结肠癌患者的生物学存在差异,年龄对结肠癌具有重要影响。

    • MicroRNA-10b与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及预后研究

      2017(4):40-45.

      摘要 (1595) HTML (0) PDF 0.00 Byte (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croRNA-10b(miR-10b)表达与临床指标及预后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05例中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iR-10b表达,采用Pearsonχ2检验分析miR-10b表达在不同临床指标间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R-10b、年龄、淋巴结、雌激素受体α(ERα)、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无瘤生存时间,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miR-10b不同表达组间无瘤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R-10b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和复发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月经状态、临床分期、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iR-10b阳性表达与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10b表达阴性中位无瘤生存时间较miR-10b表达阳性时间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结阴性时miR-10b阴性表达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较阳性表达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反,miR-10b表达在淋巴结阳性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R-10b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复发转移相关,特别在无淋巴结转移且miR-10b阳性表达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短,预后差。miR-10b阳性表达是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因素。

    • 抗巨细胞病毒治疗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血症患者外周血凋亡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7(4):46-50.

      摘要 (1522) HTML (0) PDF 0.00 Byte (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巨细胞病毒(CMV)治疗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合并CMV血症患者的外周血凋亡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住院的外周血CMVIgG阳性的男性艾滋病患者(CD4+ T<200个/μl)共34例(排除合并CMV视网膜炎者)。非随机对照分为3组,阴性CMV血症组(n =11)、阳性CMV血症非抗CMV组(n =11)、阳性CMV血症抗CMV组(n =12)。同时设立性别、年龄匹配的12例健康人做对照。同时全部入组患者于第3周末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随访12月末时,评价各组CD4+T细胞计数、CMV视网膜炎的发生率;评价外周血凋亡相关因子浓度的变化及组间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比较,艾滋病患者Fas、FasL、TRAIL、TNF-α水平升高(t =-3.369、-2.683、-4.321和-5.321,P =0.012、0.033、0.009和0.003),而Bcl-2水平降低(t =-4.321,P =0.001)。基线时3组年龄、HIVRNA载量、CD4+T细胞计数、WHO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抗CMV组与抗CMV组CMV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抗CMV组比较,抗CMV组与阴性CMV血症组12个月时CD4+T细胞计数升高(F =4.260,P =0.013和0.020);外周血Bcl-2(F =3.621,P =0.009和0.006)、FasL(F =2.891,P = 0.024和0.002)、TNF-α浓度降低(F =4.912,P =0.003和0.001);而抗CMV组与阴性CMV血症组组间未见差异。与基线水平比较,艾滋病患者随访12个月时Fas、FasL和TRAIL水平下降(t =2.579、2.194和2.274,P =0.015、0.035和0.030)。观察期内无CMV视网膜炎发生,无死亡病例,无HIV病毒学反弹发生。结论  抗CMV治疗促进艾滋病合并CMV血症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增长,这可能与外周血Bcl-2、FasL和TNF-α浓度降低有关。此外,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本身也可以降低Fas、FasL和TRAIL水平。

    • 血浆谷氧还蛋白水平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2017(4):51-54.

      摘要 (2101) HTML (0) PDF 0.00 Byte (2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谷氧还蛋白(Grx)水平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CAS组(CAS组,n=52例)和非CAS组(NCAS组,n =48例)。同时从该院健康体检中心选取非糖尿病健康人群5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n=55例)。记录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收集其临床检验结果,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Grx水平。结果  3组间Grx水平比较结果显示,CAS组和NCAS组均高于NC组,CAS组高于NCAS组(均P < 0.05);在T2DM患者中,Grx与HbA1c、hs-CRP均呈正相关(均P <0.05);在T2DM患者中,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1.225,P =0.021)、HbA1c(■=1.754,P =0.016)、Grx(■=1.556,P =0.009)均为其CA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血浆Grx与其CAS相关,提示Grx可能参与了CAS的发生及发展。

    • 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MyD88、NF-kB表达量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017(4):55-58.

      摘要 (1474) HTML (0) PDF 0.00 Byte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MyD88、NF-κB表达量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肝细胞癌患者并采集血清、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选择健康志愿者并采集血清,检测肝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的mRNA含量及血清中AFP、TK1、GP73、ASPH的含量。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MyD88、NF-κB的mRNA含量均高于癌旁组织;TNM III-IV期、低未分化、淋巴结转移的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MyD88、NF-κB的mRNA含量均高于TNM I~II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肝细胞癌组织;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TK1、GP73、ASPH的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MyD88、NF-κB的mRN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中TLR4通路功能增强且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密切相关。

    • 脐血CD64在新生儿早期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2017(4):59-62.

      摘要 (1179) HTML (0) PDF 0.00 Byte (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在新生儿早期败血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11月于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50例新生儿,分为感染组(n =18)和对照组(n =32),检测两组出生时脐静脉血、0~12 h外周静脉血CD64水平和血培养,并通过分析两组相同或不同时间CD64的变化,探讨其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脐静脉血CD6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5,P =0.010);感染组0~12 h外周血CD64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5,P =0.004);感染组脐血与0~12 h外周静脉血之间CD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07,P =0.623)。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可作为宫内细菌感染、早发型败血症的诊断指标。

    • >新进展研究
    • 组织粘合剂联合羊膜移植在角膜溃疡中的应用研究

      2017(4):63-66.

      摘要 (1034) HTML (0) PDF 0.00 Byte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观察与探讨氰基丙烯酸组织粘合剂联合羊膜移植在角膜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58例接受角膜溃疡羊膜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粘合组33例,用组织粘合剂粘贴羊膜;缝线组25例,用10-0尼龙线缝合羊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症状,随访6~12个月,观察局部反应、角膜上皮生长情况及羊膜贴附情况等。结果  组织粘合剂组平均手术时间(13.31±2.81)min,比缝线组(18.72±4.33)min明显缩短(P <0.05)。组织粘合剂组术后症状较缝线组轻,羊膜植片较缝线组贴合紧密,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角膜溃疡羊膜移植术中使用氰基丙烯酸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安全、简便,可代替传统的缝线缝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缝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SAP患者RAA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7(4):67-71.

      摘要 (1420) HTML (0) PDF 0.00 Byte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和7 d时各RAAS指标和各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腹痛、恶心、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AMS)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的有效率(31例,91.18%)高于对照组(21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后各RAAS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后1和3 d时的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肾素、醛固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后各炎症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后1、3和7 d时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和3 d时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改善RAAS和炎症因子激活以及疗效方面均优于基础治疗。

    • 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2017(4):72-77.

      摘要 (1368) HTML (0) PDF 0.00 Byte (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围手术期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在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行外科根治术的125例HBV相关HCC患者。按术前HBV-DNA载量分为低载量组(LL)和高载量组(HL),高载量组中部分患者行抗HBV治疗(AVT),部分患者不行抗HBV治疗(UN)。比较患者术后肝功能变化、病毒载量变化、并发症情况以及与并发症相关的病理因素。结果  术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先升后降,UN组各项指标下降曲线均高于LL组和AVT组。AVT组患者服药后HBV-DNA水平降低。LL组和AVT组患者并发症少于UN组,住院时间减少。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分级、肿瘤大小以及是否抗病毒是HCC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因素。结论  HCC术前高载量HBV-DNA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加,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与收缩同步性的临床研究

      2017(4):78-83.

      摘要 (1254) HTML (0) PDF 0.00 Byte (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左室重构与收缩同步性,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确诊的EH患者107例患者记作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35例记作对照组,采用RT-3DE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采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评价,记录左室重构指数(LVR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容积(LVEDV)及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的标准差(SDI)和最大差值(Tmsv16-Dif),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心电图QRS波4组间比较和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个亚组和对照组比较,SDI、Tmsv16-Dif与LVMI、LVRI、LVEDV均增大(P < 0.05);而C组SDI、Tmsv16-Dif与LVMI、LVRI与B组相比、B组与A组相比均增大(P <0.05);SDI分别与LVEDV、LVESV及LVM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Tmsv16-Dif与LVMI、LVEDV、LVESV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RT-3DE能够准确测量出EH患者心脏各腔室的功能和容积准确测量,同时LVRI与LVMI均能对不同情况下心室重构的程度进行评估,SDI和Tmsv16-Dif可反应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情况。因此左室重构与收缩同步性定量评价对于EH患者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营卫理论择时顺势足浴改善失眠患者“昼不精-夜不瞑”状态研究

      2017(4):84-89.

      摘要 (945) HTML (0) PDF 0.00 Byte (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营卫理论择时顺势足浴改善失眠患者“昼不精-夜不瞑”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95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时辰组32例、时辰分方组32例。对照组分别于晚上临睡前(避开酉时)及上午任意时段(避开卯时)实施桂枝汤中药足浴;时辰组分别于卯时、酉时实施桂枝汤中药足浴;时辰分方组于卯时采用桂枝汤加桂枝柴胡足浴晨方,酉时采用桂枝汤加白芍龙骨牡蛎足浴晚方。3组均足浴2次/d,连续干预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3组患者干预后第4周的PSQI总分、ESS及HAM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在PSQI总分、ESS、HAMA得分方面,时辰分方组低于时辰组、对照组,时辰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营卫理论择时顺势足浴在改善失眠患者“昼不精-夜不瞑”状态方面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效果优于常规中药足浴。

    • 长效和短效GnRH-a在IVF/ICSI周期长方案中慢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结局的比较

      2017(4):90-93.

      摘要 (1096) HTML (0) PDF 0.00 Byte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比较长效和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体外受精(IVF)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新鲜移植周期长方案中慢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1月该院生殖中心606个长方案IVF/ICSI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对排卵正常者采用黄体中期降调长方案,无规律排卵者行口服避孕药预处理长方案,根据采用不同的剂型分为两组:A组长效GnRH-a组,B组短效GnRH-a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两组平均促性腺激素(Gn)时间、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Gn总量A组(2 235.27±1 521.61)IU,B组(2 063.29±677.50)IU,A组高于B组(P = 0.043);发生慢反应率A组8.06%(35),B组1.73%(3),A组高于B组(P =0.021);临床妊娠率A组50.33%(152/302),B组40.94%(52/127),A组高于B组(P =0.015);种植率A组33.45%,B组27.98%,A组高于B组(P =0.033)。结论  相比较于短效长方案,长效长方案平均Gn总量增加,发生慢反应概率增加,但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增加;对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在促排卵过程中若能有效处理好慢反应,选择长效长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 不同病灶直径乳腺单纯黏液腺癌患者超声诊断效果的研究

      2017(4):94-97.

      摘要 (1571) HTML (0) PDF 0.00 Byte (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病灶直径乳腺单纯黏液腺癌患者超声诊断效果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6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80例单纯黏液腺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按照超声测量的病灶大小分为病灶直径<35 mm组(37例),病灶直径≥35mm(43例)。分析两组患者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超声特征。结果  病灶直径<35 mm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2±13.4)岁,低于病灶直径≥35 mm组(59.5±11.3)岁,其诊断准确率为75.68%,低于病灶直径≥35 mm组9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病灶直径<35 mm组比较,病灶直径<35 mm组患者病灶形态多呈分叶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灶直径≥35 mm组患者血流信号Ⅲ级比例及收缩期峰速值(SPVmax)高于病灶直径<3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阻力指数(R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病灶直径较小的患者超声误诊率高,病灶直径较大患者病灶形态多呈分叶状,血流信号丰富,超声下不同病灶直径乳腺乳腺黏液腺癌具有自己的形态特征,可在临床上充分利用这一诊断价值。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生存状况研究

      2017(4):98-102.

      摘要 (1269) HTML (0) PDF 0.00 Byte (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出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10 67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PCI治疗。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n =1 479)和无出血组(n =
      9 193)。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随访1、6和12个月的终点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出血与术后12个月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  出血组患者的平均年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无出血组患者,出血组患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比例、肌酐清除率均低于无出血组患者,出血组患者出院带药较无出血组阿司匹林比例低,西洛他唑比例高,出血组患者经然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血管内超声的比例高于无出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和12个月出血组患者的总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无出血组患者,且出血组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将无出血组作为对照,出血学术研究会≥2级出血是冠心病患者术后12个月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PCI围术期出血是冠心病患者术后12个月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PCI围术期出血,以期改善冠心病患者术后生存率。

    • 不横断胸骨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总结

      2017(4):103-105.

      摘要 (981) HTML (0) PDF 0.00 Byte (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总结胸骨下段小切口且不横断胸骨,施行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6月施行胸骨下段小切口且不横断胸骨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共9例(含1例杂交手术)。男8例,女1例;年龄48~91岁,平均(66.8±13.51)岁;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其中2例合并冠状动脉心肌桥,均采用左乳内动脉旁路移植于前降支。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无并发症,术后均顺利出院,随访时间为1个月~3年,心绞痛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结论  不横断胸骨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围术期合并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

    • 2015年重庆市綦江区居民死因分析

      2017(4):106-109.

      摘要 (1188) HTML (0) PDF 0.00 Byte (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綦江区2015年居民死亡率、主要死因及人均期望寿命,为制定和调整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綦江区2015年网络直报的全死因资料,用死亡率、构成比及死因顺位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2015年綦江区居民总粗死亡率为760.50/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0.48/10万,男性居民的粗死亡率高于女性。2015年綦江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7.30岁,其中男性为74.52岁,女性为80.52岁,女性人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分别位于死因前5位,占总死亡数的93.44%。3大类死因构成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居首位,占死亡总数的90.44%,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结论  慢性病仍将是今后卫生工作的防控重点,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高危人群干预等措施以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影响

      2017(4):110-115.

      摘要 (1289) HTML (0) PDF 0.00 Byte (1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与心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MHD≥3个月的非住院患者60例,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腹部侧位平片检测腹主动脉钙化(AAC)情况,心脏超声检测心脏瓣膜钙化情况,通过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评分)对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进行评估,把其分为轻度(MIS≤4)、中度(5≤MIS≤8)及重度组(MIS≥9)。结果  营养不良炎症状态发生率为100%,其中轻度19例(31.7%)、中度27例(45%)、重度14例(23.3%)。心血管钙化发生率为68.3%,AAC发生率为48.3%,瓣膜钙化发生率为51.7%。年龄、血Ca及MIS评分在有、无心血管钙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MIS评分的增高,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率也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S评分是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ICS),MICS越严重其心脏瓣膜越容易发生钙化,而且MICS是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

    • 尼可刹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中的应用

      2017(4):116-120.

      摘要 (1796) HTML (0) PDF 0.00 Byte (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尼可刹米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6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抗感染、祛痰、抗炎、解痉等常规治疗及NIPPV,治疗组加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以5 m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连用72 h。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住院时间及临床转归。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及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 <0.05),无创通气时间(好转脱机)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NIPPV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刹米,可改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4):121-125.

      摘要 (1099) HTML (0) PDF 0.00 Byte (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修复前牙的临床效果,包括种植修复成功率、牙周组织健康程度以及美学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共收治108例前牙种植体修复的患者,共需种植162颗患牙。所有患者均采用Straumnn种植系统。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4例,患牙79颗)与对照组(54例,患牙83颗)。研究组患者微创拔牙之后即刻将种植体植入拔牙窝内,同时辅以牙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完成种植植入过程;对照组患者微创拔牙完成后3个月,将植体植入拔牙窝内,同时辅以牙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予以失牙区义齿延期种植修复过程。两组患者均于种植体植入后6个月予以上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牙周袋深度以及美学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修复完成12个月后种植体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8);研究组患者在完成修复之后1、3、6个月及12个月的牙龈美学评分、牙周袋深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牙周组织健康程度及美学效果优于延期种植修复,值得在临床种植体修复中推广运用。

    • 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研究

      2017(4):126-130.

      摘要 (1990) HTML (0) PDF 0.00 Byte (1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剂量、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于治疗后1、2及4周末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帕利哌酮血药浓度;于基线期、治疗后1、2及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于基线期和治疗后4周末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泌乳素检查。结果  治疗后1、2及4周末的服药剂量分别为(7.24±1.50),(8.89±1.29)和(9.63±1.77),与相应时间的血药浓度(18.64±7.93),(25.44±10.71)和(27.65±13.89)呈正相关(P <0.05);帕利哌酮血药浓度(30.91±17.99)与女性患者的血清泌乳素(117.9±50.66)相关(P <0.05);未发现帕利哌酮血药浓度与PANSS减分率、TESS量表以及体重增加值相关(P >0.05);有效组与无效组间、出现锥外系反应组患者与未出现锥外系反应组间血药浓度比较差异皆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帕利哌酮的血药浓度可能与服药剂量呈非线性正相关;帕利哌酮的血药浓度与女性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呈正相关。

    • 自制尖齿钩钢板治疗撕脱性骨折的效果评价

      2017(4):131-134.

      摘要 (870) HTML (0) PDF 0.00 Byte (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评价自制尖齿钩钢板治疗撕脱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7例撕脱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资料,将自制尖齿钩钢板固定17例设为试验组,传统方法内固定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12~24个月(平均18.1个月)随访。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和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制尖齿钩钢板治疗撕脱性骨折具有简便、适应证广泛、固定可靠、效果满意等优点。

    • >临床报道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血液系统病变7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2017(4):135-138.

      摘要 (1728) HTML (0) PDF 0.00 Byte (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血液系统病变的可能机制,为揭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  总结分析该院7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资料,逐一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7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中,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套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其治疗效果、转归等均有不同。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可合并多种血液系统疾病,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多种不同机制。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青壮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7(4):139-140.

      摘要 (2092) HTML (0) PDF 0.00 Byte (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评价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通过将62例青壮年CAP患者分两组:头孢组30例患者入院后常规治疗,给予头孢呋辛2.0 g q12 h静脉注射,痰热清组治疗32例患者,在头孢组基础之上给予联合痰热清静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时间、治疗后第3天体温、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及前白蛋白(PA)的变化。结果  痰热清组患者咳嗽时间、退热时间较治疗组前下降(P <0.05),优于头孢组(P <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用于治疗CAP,缩短发热时间及咳嗽时间,疗效确切、安全。

    • >病例报告
    • 宫腔球囊填塞止血在剖宫产术后出血并发DIC病例报告

      2017(4):141-142.

      摘要 (1868) HTML (0) PDF 0.00 Byte (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右侧腋窝巨大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17(4):143-144.

      摘要 (1957) HTML (0) PDF 0.00 Byte (1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