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期间断重复吸入七氟烷对不同时期和性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 取48 只新生SD 大鼠,分为七氟烷雄性组、七氟烷雌性组,以及对照雄性组、对照雌性组,每组12 只大鼠。 七氟烷组大鼠在出生后第7、14、21 天分别吸入2.6% 七氟烷+ 运载气体(1 L/min 空气+1 L/min 氧气) 2 h。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吸入运载气体,自然喂养至幼年期(31 ~ 37 d)行Morris 水迷宫实验,观察定位航 行实验游泳路程、逃避潜伏时间及空间探索实验各指标;成年期(91 ~ 97 d)行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实验, 观察指标同前。结果 ①幼年期大鼠游泳路程多于成年期大鼠;②幼年期雌性大鼠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实验 各指标与雄性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成年期雌性大鼠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实验各指标 与雄性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大鼠幼年期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产生一过性轻度损害, 但空间参考记忆能力无明显改变;而成年期均无明显影响;新生期间断重复七氟烷吸入麻醉后,不同性别大 鼠学习记忆能力无明显差别。
2018(11):5-9.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胃浆膜下层与门静脉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功效,探讨胰岛移植的最适宜部 位。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将其分为胃浆膜组、门静脉组、对照组,每组6 只;经胆总管灌注 胶原酶Ⅺ消化胰腺组织,分离、纯化胰岛,采用双硫腙(DTZ)特性染色并计数胰岛当量(IEQ)及纯度,台 盼蓝染色判断胰岛活性;同期分别将500 IEQ 大鼠胰岛移植入胃浆膜下层和门静脉,对照组输注等量RPMI 1640 液体,移植后分别检测大鼠的血糖浓度,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评判胰岛功能。结果 每只大鼠可获取 胰岛(310±42)个,DTZ 染色显示胰岛纯度为(89.00±4.52)% ;台盼蓝染色显示胰岛活性良好[(89.08± 3.76)%] ;胰岛移植后胃浆膜组、门静脉组大鼠血糖较之前下降(P <0.05),与对照组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胃浆膜组与门静脉组胰岛移植后大鼠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胃浆膜组与门静脉组大鼠有效控制血糖时间分别为(18.0±1.9)和(11.6±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胃浆膜组与门静脉组大鼠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提示糖耐受功能良好。结论 短期内,胃浆膜下层胰岛移植治 疗糖尿病大鼠的疗效优于门静脉移植;与门静脉相比,胃浆膜下层胰岛移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胰岛移植 的最适宜部位之一。
2018(11):10-14.
摘要: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氧化氢H2O2 损伤后海马神经元HT22 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CCK-8 法检测作用PNSHT22 细胞后细胞生长活性的变化,并通H2O2 刺激HT22 细胞,观察 PNS 对HT22 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形态变化。采用乳酸脱氢酶检测细胞损伤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 亡比例。结果 PNS 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对HT22 细胞无毒性,且能增加细胞活性,减轻H2O2 对其损伤程度。 结论 PNS 能通过增强细胞内抗氧化活性,提高HT22 细胞的存活率,从而保护细胞抗氧化损伤。
2018(11):15-21.
摘要:目的 探讨沉默IGHG 1 基因对膀胱癌EJ 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靶向沉 默IGHG 1 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IGHG1-RNAi)感染EJ 细胞,构建稳定沉默IGHG 1 基因的EJ 细胞 (shIGHG1-EJ 细胞)作为实验组;将阴性对照序列(NC)慢病毒载体感染EJ 细胞,构建稳定转染NC 序 列的NC-EJ 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膀胱癌EJ 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检测细胞IGHG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IgG、Caspase-3 和Caspase-3 剪 切片段蛋白的表达,CCK-8 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 胞的迁移。结果 shIGHG1-EJ 细胞转染率为(76.667±0.042)%,NC-EJ 细胞转染率为(75.333±0.055)%。 qRT-PCR、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hIGHG1-EJ 细胞IGHG1 mRNA 和IgG γ 蛋 白表达量降低(P <0.05),shIGHG1-EJ 细胞IGHG 1 基因被沉默。CCK-8 法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shIGHG1-EJ 细胞增殖降低(P <0.05);FCM 和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hIGHG1-EJ 细胞凋亡率增加(P <0.05),且在17 kD 处出现Caspase-3 剪切片段;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hIGHG1-EJ 细胞迁移能力仅为EJ 细胞的36%(P <0.05);同时NC-EJ 细胞在增殖、凋亡及迁移方面与EJ 细胞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J 细胞经慢病毒载体沉默IGHG 1 基因后,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降低,细 胞凋亡率增加。
2018(11):22-26.
摘要:目的 探讨凤冈富锌硒茶水提取物对抗血小板聚集的潜在药物靶点ERp57 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 其潜在的有效成分。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凤冈富锌硒茶水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采用胰岛素浑浊度 分析方法检测提取物对ERp57 蛋白酶的抑制作用,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率实验分析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干 预作用。采用计算机虚拟筛选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提取物中抑制ERp57 蛋白酶的主要活性成分。 结果 凤冈富锌硒茶水提取物主要存在4 种化合物,提取物对ERp57 蛋白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表现出一 定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ERp57 蛋白酶的抑制作用最强。 结论 长期饮用绿茶有益于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可能与绿茶抑制ERp57 蛋白酶活性,从而抗血小板聚集 有关,其中EGCG 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2018(11):27-32.
摘要: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γδT 淋巴细胞Toll 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 的影响,及TGF-β1 对γδT 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 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纯化γδT 淋巴细胞,并用外源性TGF-β1、脂多糖(LPS)刺激γδT 淋巴细胞,分为4 组培养:空白对照组、LPS 组、LPS+TGF-β1 组、TGF-β1 组。培养12 d 后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法检测淋巴因子IFN-γ、IL-2 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TLR-4 蛋白的表达,PCR 检测TLR -4 基因的 转录。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 组、LPS+TGF-β1 组TLR-4 蛋白的转录及表达水平升高(P <0.05), 淋巴因子IL-12 和IFN-γ 的表达增加;TGF-β1 组TLR-4 蛋白的表达、转录及IL-2 的表达降低(P <0.05)。 与LPS 组相比,LPS+TGF-β1 组TLR-4 蛋白的转录及表达、淋巴因子IL-12 和IFN-γ 的表达降低(P <0.05)。 结论 TGF-β1 能抑制γδT 淋巴细胞TLR-4 蛋白的表达,降低γδT 淋巴细胞分泌IFN-γ、IL-2 淋巴 因子的水平。
2018(11):33-43.
摘要: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健康人群microRNA-146a(miR-146a)、miR-499a、 miR-149 及miR-196a 多态性位点的相关rs2910164、rs3746444、rs2292832 及rs11614913 等位基因和基因型 频率分布的差异。探讨其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以及与疾病活动性及严重性的关系。 方法 收集600 例RA 患者和398 例健康人群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基于连接酶检测反应的 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分型技术对研究对象的4 个SNP 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rs3746444 位点的CT 基 因型与中国汉族人群RA 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相关,并且rs11614913 位点(miR-196a)与性别存在交互作用, 可能与RA 发病有关。结论 miR-499a 的rs3746444 位点的CT 基因型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RA 疾病的活动 性和严重性相关。
2018(11):44-47.
摘要:目的 探讨转录辅助因子退变样蛋白4(VGLL4)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 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168 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VGLL4 蛋白的表达,分析其 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GLL4 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少数在细胞浆。VGLL4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 表达较少,且在深度浸润、有淋巴结转移及TNM 分期较高的胃癌组织中表达较少,提示胃癌组织中VGLL4 蛋白低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相关。结论 VGLL4 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下降(P <0.05),与肿瘤发展和 恶性程度呈负相关,是一种潜在的抑癌蛋白。
2018(11):48-53.
摘要:开胸、单肺通气及侧卧位,会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容易发生肺内分流、低氧血症;同时, 由于吸入麻醉剂抑制了肺脏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机制,进一步增加了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手术创伤导致肺的 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疼痛继发肺不张等,都是胸外科麻醉面临的问题。目前,胸段硬膜外复合全凭静脉麻 醉是胸外科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并联合椎管内应用吗啡进行术后疼痛,但存在术中知晓和术后镇痛不全等 不足。盐酸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α2 受体激动剂,对α2 ∶ α1 的选择性结合比为1 620 ∶ 1,能高选择性激 动中枢及外周的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对肺脏具有保护作用,调节HPV,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稳定循环,避 免血流动力学波动,有效地抑制应激;作为镇痛的一种新辅助用药完善术后镇痛;顺行性遗忘作用与丙泊酚 协同麻醉,预防术中知晓;改善术后的认知功能。论文对右美托咪定在胸外科麻醉中的作用机制及优势进行 综述。
江秀敏,黄欣欣,金丽珠,陈雪周,卞燕,王武兰,张玲玲,俞秀玲,俞晓燕
2018(11):54-59.
摘要:目的 了解阴道分娩产妇产程中疼痛值、疼痛部位和性质的变化趋势,为建立分娩疼痛干预模式 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的问卷对222 例产妇进行调查,从产妇宫口扩张1~2 cm 开始,调查产妇整个产程 不同时点的疼痛评分、疼痛性质和部位,并追踪到分娩后1h 回顾最痛点。结果 随着宫口扩大,产妇的疼痛 值上升,直到宫口扩张7~8 cm 时达峰值,维持至宫口开全,分娩时疼痛值下降(P <0.05)。分娩期疼痛以中、 重度为主,疼痛性质在宫口扩张期以压榨性痛及痉挛性痛为主,分娩时以撕裂样痛为主。影响疼痛的主要因 素为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陪伴分娩及缩宫素使用等。随着疼痛值的升高,不同程度上增加产后出血量,缩 短产程。结论 宫口开7~10 cm 是整个产程中产妇疼痛最剧烈时段,表现为压榨性疼痛,据此建议开展多中 心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分娩期疼痛干预模式,如适时指导产妇体位改变、助产士陪伴等减痛干预。
2018(11):60-64.
摘要: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在>60 岁心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选取2014 年12 月-2016 年7 月于该院接受了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60 岁心脏疾病患者14 例。患 者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右侧股动、静脉+ 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壁第3 ~ 5 肋间隙分 别戳孔1 个,全胸腔镜下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左心房黏液瘤切除术、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或置换 术、单极射频消融术及左心耳内口缝闭术等手术操作。结果 全组无中转前正中开胸,无死亡,均痊愈出院。 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30.71±34.3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9.14±36.08)min,手术时间为(252.50± 80.1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8.93±5.40)h,术后ICU 停留时间为(24.93±16.08)h,术后住院时间 为(9.93±3.03)d。术中失血量为(160.71±84.10)ml,术后24 h 胸腔引流量为(108.57±55.59)ml,胸腔 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65±1.47)d,平均输血量为(375.00±183.71)ml。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未见异常。患 者随访(10.21±7.63)个月,无死亡,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较术前改善(P <0.05);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房 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术前缩小(P <0.05)。结论 在>60 岁心脏疾病患者中采用右侧股动、静脉+ 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壁戳孔,全胸腔镜下完成心脏手术操作,创伤小,出血和输血少,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2018(11):65-67.
摘要:目的 通过监测患者腹腔内压变化观察其对胃潴留的影响,寻找胃潴留时的腹内压值,观察胃潴 留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 年8 月-2016 年11 月入住该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留置导尿管、鼻胃管及给予鼻饲能全力液(1 ml :1 kcal,500 ml/ 瓶 1 kcal=4.184kj)。腹内压监测时无使用胃肠动力药物及长期使用镇静药物。用膀胱测压法测腹内压,4 次/ d,鼻饲后1 和12 h 后各测2 次,每次取平均值。营养方式为鼻胃管微泵加温(37 ~ 40℃)鼻饲,第1 天速 度50 ml/h,如果通畅,第2 天及之后为50 ~ 100 ml/h,如不畅改为50 ml/h。如果出现胃潴留,即时测腹 内压2 次,取平均值。潴留后第2 天则鼻饲温开水观察何时通畅。对所有患者进行APACHE- Ⅱ评分。结 果 ①腹内压平均值为(9.8±1.5)mmHg。腹腔内高压发生率为64.7%。胃潴留发生率为33.6%。与非腹内 高压组比较,腹内高压组胃潴留发生率高(P <0.05);②胃潴留时腹内压平均值为(17.4±0.4)mmHg ;③胃 潴留组与非潴留组APACHE- Ⅱ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9.7±3.6)和(12.0±2.5)分,两组比较,胃潴留组的 APACHE- Ⅱ评分更高(P <0.05)。结论 ICU 中患者腹内压常升高,腹内压升高至(17.4±0.4)mmHg 时 鼻胃管鼻饲能全力液患者易出现胃潴留,胃潴留组的APACHE- Ⅱ评分较非胃潴留组高。
2018(11):68-74.
摘要: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股骨解剖改变,测量颈干角、股骨前倾角等解剖参数,对比 上述参数差异对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预后、疼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 ~ 2014 年55 例患 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随访1 年,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术前后行CT 检查以及常规X 射线检查,利用三维 重建软件构建髋关节三维模型,测量股骨颈干角、前倾角、股骨偏心距及髋关节旋转中心的解剖参数,利用 Harris 关节评分评估患者关节功能,利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术后关节疼痛程度,评估患者满意度,通过亚组分 析上述解剖参数变化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共有44 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年龄为(65.3±7.0)岁,术 后颈干角为(131.6±2.1)°,手术前后颈干角比较有差异(P <0.05),术后平均颈干角较术前大。术前股骨 前倾角为(24.9±8.0)°,术后前倾角为(7.4±7.3)°,手术前后股骨前倾角比较有差异(P <0.05)。亚组 患者Harris 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无差异(P >0.05)。结论 患者对手术前后的颈干 角以及前倾角差异耐受能力较强,上述解剖参数改变对术后关节功能、疼痛以及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影响。
2018(11):75-78.
摘要:目的 探讨喘息患儿肠道菌变迁与肠局部免疫及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 年10 月-2016 年4 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 岁喘息患儿178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唐山妇幼保健院同期健康体 检儿童178 例作为对照组,行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B/E 值),T 淋巴细胞(CD4 +、CD8 + 及CD4 +/ CD8 +),免疫球蛋白(IgA),炎症因子(白介素-17、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 子-β1)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B/E 值、CD4 +、CD8 +、CD4 +/CD8 +、IgA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低于对照组(P <0.05)。双歧杆菌与CD4 +、CD8 +、CD4 +/CD8 +、IgA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呈正相关(P <0.05), 与白介素-17、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 <0.05)。大肠杆菌与CD4 +、CD8 +、CD4 +/CD8 +、IgA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呈负相关(P <0.05),与白介素-17、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 <0.05)。 结论 <3 岁喘息患儿肠道炎症反应增加可能与双歧杆菌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减少有关,其具体作用机制 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8(11):79-83.
摘要:目的 对胃癌骨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2005 ~ 2015 年收 治的胃癌骨转移患者139 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胃癌患者常见的 骨转移部位依次为脊柱、骨盆及肋骨。胃癌骨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5.1 个月,确诊骨转移后患者中位生存 时间为5.7 个月。TNM 分期、同时或异时性骨转移、是否化疗及是否双膦酸盐治疗是影响胃癌骨转移患者 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而骨转移后是否接受化疗是影响患者骨转移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P <0.05)。结论 骨转移多发生于胃癌病程晚期,患者一旦发生骨转移则提示预后差,化疗可延长患者骨转 移后的生存时间。临床医生应注意筛查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延长患者生存期。
2018(11):84-87.
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辅助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 型糖尿病(T2DM)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和脂联 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5 年12 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0 例T2DM 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二 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 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肠道菌群、血浆脂联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 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 水平降低,粪便中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数量 增多(P <0.05),而两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数量比较无差异(P >0.05)。脂联素水平检测显示,观 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观察组和对照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 和8.3%,两组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益生菌辅助口服降糖药物在 T2DM 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血糖,调节肠道菌群,升高血浆脂联素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 应用。
2018(11):88-92.
摘要:目的 探究双环法、Lejour 法与垂直双蒂法在乳房下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 年3 月- 2017 年2 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诊治的67 例乳房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纳 入双环组23 例,Lejour 组26 例,垂直双蒂组18 例,比较3 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Lejour 组温哥 华瘢痕评分低于双环组、垂直双蒂组(P <0.05)。Lejour 组满意度高于双环组、垂直双蒂组(P <0.05);3 组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3 组乳房形态与术前相比效果明显,且Lejour 组与双环组、垂直双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3 组乳头乳晕感觉与术前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双环法、Lejour 法与垂直双蒂法 治疗乳房下垂,均能改善乳房症状,达到乳房塑形效果,且患者较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Lejour 法治 疗后乳房形态更好,瘢痕更小,且依旧有泌乳功能。
2018(11):93-97.
摘要:目的 探讨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结核感染T 细胞斑点检 测(T-SPOT.TB)胸腔积液对结核性胸膜炎及其耐药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 年6 月-2016 年10 月于天津市海河医院就诊的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1 例;同期选取院内其他疾病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79 例, 分别留取胸腔积液标本进行Xpert MTB/RIF 和T-SPOT.TB 检测,同时完成胸腔积液BACTE C MG1T960 液体培养以及药物敏感性等相关性检查,分别与临床诊断和BACTEC MG1T960 液体培养作为参考标准进行 评价。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Xpert MTB/RIF 和T-SPOT.TB 的敏感性分别为82.18% 和88.12%,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特异性分别为96.10% 和98.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Xpert MTB/ RIF 和T-SPOT.TB 与BACTEC MU1T960 液体培养的Kappa 值分别为0.277 和0.668 ;Xpert MTB/RIF 在诊 断利福平耐药率与BACTEC MU1T960 液体培养Kappa 值为0.786。结论 T-SPOT.TB 的敏感性结合Xpert MTB/RIF 的特异性不但缩短了诊断时间而且提高了胸膜炎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早 期诊断提供了有利的帮助,Xpert MTB/RIF 能对利福平的耐药性做出快速的判断。
2018(11):98-101.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纳 入15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焦虑症进行调查,根据结果分为 无焦虑组和焦虑组。抽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2 ml 检测Hcy,分析Hcy 水平对焦虑症的影响。结果 150 例不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出现焦虑症68 例,占45.3%。两组患者年龄、SAS 评分、病程及Hcy 水平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病程延长及Hcy 水平升高是影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轻度 组Hcy 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比例与中、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组 Hcy 水平及HH 比例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cy 水平随SAS 评 分增加而升高(P <0.05)。结论 血清Hcy 水平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且与焦虑症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对存在血清Hcy 水平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需要密切注意其情绪变化。
2018(11):102-106.
摘要: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S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为临床治 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6 年3 月于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06 例SD 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参麦组,观察组用地塞米松联合长春西汀等常规治疗,参麦组在该 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并联合高压氧治疗。记录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BR)反应阈,并记录80 dB nHL 短声刺激时Ⅰ~Ⅵ波的潜伏期,分析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无创经颅多普勒记录两组患者局部脑血流 (RCBF),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和眩晕残存率、愈显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ABR Ⅱ波、Ⅲ波潜伏 期、Ⅰ~Ⅲ波间期、ABR 反应阈、SvO2 及RCBF 比较有差异(P <0.05),参麦组耳鸣和眩晕残存率降低,愈 显率为79.61%、总有效率为98.05%,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扩管 作用可提高耳蜗受损组织血流量,高压氧可提高SvO2,增加外淋巴氧压,促进耳蜗、前庭神经的修复,两者合 用提高疗效。
2018(11):107-111.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PPC)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分析2010 ~ 2015 年山东省高密市中医院接受手术病理分期的294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和病 理资料,其中10 例患者(3.4%)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呈阳性(PPC 组),284 例患者呈阴性(NPC 组)。 结果 两组病理类型和肿瘤分级比较有差异(P <0.05)。调整多变量模型中其他影响因素,腹腔冲洗液细胞 学阳性仍然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提 示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高且预后不良。虽然腹腔冲洗液的细胞学检查不再是子宫内膜癌国际妇产科 联盟分期标准之一,但是在临床决策过程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2018(11):112-116.
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 瞻性收集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 例。两组给予认知功能训练, 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 者β 波、θ 波、SM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β 波和SMR 波升高(P <0.05), θ 波降低(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观察组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持续错误数和完成分类 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持续错误数降低(P <0.05),完成分类数增加(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改 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2018(11):117-120.
摘要:目的 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进行肌电检测评估,分析产后妇女的盆底肌电生理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2015 年12 月进行产后42 d 健康检查的3 600 例产妇的盆底健康档案和盆底 肌电检测结果。结果 3 600 例产妇盆底肌电检测异常3 086 例,发生率85.72%。高龄产妇、巨大胎儿、经产 妇及阴道分娩后的产妇其盆底肌电异常的发生率更高。结论 产后盆底肌电改变与产妇年龄、胎儿大小、孕 产次及分娩方式等有关,必须重视高危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保健与康复。产后主动进行盆底肌的自我锻炼有 利于盆底功能的恢复。
2018(11):121-122.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术后体内残留起搏导线引起的并发症和及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13 例 心脏外科术后体内残留起搏导线并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直视下直接夹取法和手术切开取出法。结果 9 例 患者采用直接夹取法取出残留起搏导线,4 例患者经手术切开取出体内残留起搏导线。拔除过程顺利,无出血 或胸痛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顺利康复,随诊1 个月~ 2 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心脏外科术后体内残 留起搏导线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建议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出院时尽可能将临时起搏导线完整拔除。
2018(11):123-126.
摘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