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2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论著
    • 胃癌细胞表面ALDH1 表达及ALDH1+ 细胞的“干性”鉴定

      2018(22):1-6.

      摘要 (484) HTML (0) PDF 1.69 K (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测胃癌细胞系的乙醛脱氢酶1(ALDH1)表达,鉴定ALDH1+ 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 Aldefluor 实验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 及MKN-45 中ALDH1 的活性表达; 选取MGC-803 细胞系,分选出ALDH1+ 和ALDH1- 细胞,进行分化潜能、平板克隆、耐药性、干性相关基因 检测及裸鼠成瘤实验。结果 MGC-803、BGC-823 及MKN-45 中ALDH1 的表达比例为(13.00±1.34)%、(5.80± 2.15)% 及(36.5±5.4)% ;分选出ALDH1+、ALDH1- 细胞组,含血清培养1 周后,ALDH1+ 的表达比例为21.2% 和 3.9%,ALDH1+ 细胞具有不对称分裂能力;ALDH1+ 细胞组克隆形成率为(42.63±0.63)%,高于ALDH1- 细胞 组(18.5±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同氟尿嘧啶浓度下,ALDH1+ 组生长抑制率均 低于ALDH1-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接种5×103 个ALDH1+ 及ALDH1- 细胞于小鼠皮下成瘤,与 ALDH1- 细胞比较,ALDH1+ 细胞成瘤率高。两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胃癌细胞 系普遍存在ALDH1 的活性表达,ALDH1+ 细胞具有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可能提供胃癌新的诊断和治疗途径。

    • SIRT1 通过降低NF-kB p65 表达减轻 异烟肼致人肝细胞损伤的研究

      2018(22):7-12.

      摘要 (490) HTML (0) PDF 756.00 Byte (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异烟肼致人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正常 肝细胞HL-7702,实验分为6 组:空白对照组、异烟肼组、异烟肼+SIRT1 激动剂组、SIRT1 激动剂对照组、 异烟肼+SIRT1 抑制剂组、SIRT1 抑制剂对照组。取各组细胞上清液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 酸转氨酶(AST)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细胞SIRT1、NF-kB p65 mRNA 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IRT1、核转录因子kB(NF-kB p65)、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异烟肼组细胞SIRT1 的mRNA 和 蛋白表达下降(P <0.05),其下游靶基因NF-kB p65 的mRNA 和蛋白表达升高(P <0.05),炎症因子IL-6、 TNF-α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05)。加入SIRT1 激动剂可减轻异烟肼引起的炎症反应,加入SIRT1 抑制 剂可使NF-kB p65、IL-6、TNF-α 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从而加重细胞的炎症损伤。结论 异烟肼诱导肝细 胞损伤过程中,降低SIRT1 水平,增加炎症因子的表达。SIRT1 的激活可以通过降低NF-kB p65 表达进而减 轻肝细胞损伤的发生。

    • MMP-9 过表达对骨肉瘤143B 细胞 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2018(22):13-18.

      摘要 (620) HTML (0) PDF 1.93 K (4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MMP-9 过表达对成骨肉瘤143B 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慢病毒介导 MMP-9 过表达载体转染骨肉瘤143B 细胞,实验分为3 组:实验组(转染pLV-Puro MMP-9 过表达序列)、 对照组(转染pLV-Puro MMP-9-NC 序列)、空白组(PB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 测MMP-9 和VEGF 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MMP-9 和VEGF 蛋白的表达;Transwell 小室侵袭 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实验组MMP-9 和VEGF 的mRNA 和蛋 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和空白组上调(P < 0.05);实验组穿过人工基底膜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 < 0.05); 实验组划痕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 <0.05)。结论 慢病毒介导MMP-9 过表达通过作用于VEGF 靶 基因,抑制成骨肉瘤143B 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

    • 双色上转换纳米荧光探针在套细胞 淋巴瘤细胞靶向成像中的应用

      2018(22):19-26.

      摘要 (587) HTML (0) PDF 1.56 K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上转换纳米靶向探针,并探究其在特异性标记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中的应用价值,为 体内套细胞淋巴瘤的靶向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采用H2O2 对NaYF4 :Er3+ 和NaYF4 :Yb3+,Tm3+ 上 转换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使该粒子由最初的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在NHS、EDC 的作用下,亲水性 的NaYF4 :Er3+ 上转换纳米粒子与CD20 单克隆抗体共价结合,NaYF4 :Yb3+,Tm3+ 上转换纳米粒子与CD5 单 克隆抗体共价结合;CD20 抗体-NaYF4 :Er3+ 纳米粒子轭合物和CD5 抗体-NaYF4 :Yb3+,Tm3+ 纳米粒子轭合 物的混合悬液与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室温下孵育2 h ;CD20 抗体-NaYF4 :Er3+ 纳米粒子轭合物和NaYF4 : Yb3+,Tm3+ 纳米粒子的混合悬液与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室温下孵育2 h ;NaYF4 :Er3+ 纳米粒子和CD5 抗体 -NaYF4 :Yb3+,Tm3+ 纳米粒子轭合物的混合悬液与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室温下孵育2 h ;未偶联有任何抗体 的NaYF4 :Er3+ 和NaYF4 :Yb3+,Tm3+ 上转换纳米粒子的混合液与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室温下孵育2 h ;使用配 备有980 nm 近红外激光的尼康Eclipse Ti-S 倒置荧光显微镜对各组细胞进行上转换成像,观察细胞表面上转 换荧光的强度。结果 实验组细胞表面释放出蓝、绿双色的上转换纳米荧光,但通过观察3 组对照实验,细胞表 面却仅分别释放出单一的绿色荧光、蓝色荧光以及未见任何荧光。结论 上转换纳米粒子与CD20 或CD5 抗体 成功共价偶联,可以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进行特异性标记、成像。

    • 小鼠肾发育中Slit2 及其受体Robo1 的表达

      2018(22):27-31.

      摘要 (491) HTML (0) PDF 1.99 K (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并检测Slit2 及其受体Robo1 在小鼠肾发育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 术系统观察小鼠肾脏Slit2 和Robo1 的表达和定位;应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肾脏Slit2 和Robo1 表达的变 化规律。结果 Slit2 和Robo1 在胚龄12 d 小鼠肾脏生肾区开始表达;Slit2 在小鼠输尿管芽及其周围的间充质 聚集的部位阳性表达,Robo1 在小鼠肾脏生肾区广泛表达,主要分布于生后肾组织和输尿管芽上皮细胞基底 面;在肾单位发育过程中,Slit2 定位表达于逗号小体阶段和S 小体阶段,且表达较强,在Ⅲ期肾小体阶段、Ⅳ 期肾小体阶段及成熟肾小体阶段有微弱表达;Robo1 定位表达于逗号小体阶段、S 小体阶段、Ⅲ和Ⅳ期肾小 体阶段,且表达较强,在成熟肾小体阶段有微弱表达;Slit2 及其受体Robo1 在肾脏泌尿小管如近端小管、远 端小管及集合管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蛋白印迹检测从小鼠胚龄14 d 开始,Slit2 表达先递增,至胚龄16 d 达 峰值,而后逐渐递减。Robo1 表达从小鼠胚龄14 d 开始逐渐递减。结论 Slit2 及其受体Robo1 参与肾输尿管 芽的萌出、输尿管芽与生后肾组织的诱导、肾小体发育及泌尿小管发育和成熟过程。

    • 间歇性低压低氧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 预防作用及血管保护机制

      2018(22):32-37.

      摘要 (923) HTML (0) PDF 967.00 Byte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野百合碱(MCT)诱导雄性SD 大鼠肺动脉高压(PAH)模型,观察间歇性低压低氧(IHH) 对动物模型PAH 的预防作用及其对肺血管的保护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 组)、肺动 脉高压组(PAH 组)、间歇性低压低氧组(IHH 组)和IHH+MCT 组。CON 组不进行任何处理,28 d 后直 接行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测定,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并行血管环 灌流实验观察血管反应性改变。PAH 组经腹腔注射MCT 14 d 后进行实验。IHH 组接受模拟5 km 海拔高 度,6 h/d 的IHH 处理28 d 后实验。IHH+MCT 组先经受28 d 的IHH 后,腹腔注射MCT 14 d 后实验。结果 PAH 组大鼠从注射MCT 后1 周体重较CON 组减轻,倦卧,喘促,活动量、进食量减少。IHH+MCT 组大 鼠一般情况较同期的PAH 组有所改善,但较CON 组差。实验过程中PAH 组死亡2 只,其余各组均全部存 活。PAH 组的mPAP、RVSP、RV、LV+S、RVHI 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H 组高 于其他组,IHH+MCT 组的指标较PAH 组显著降低。PAH 组大鼠肺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收缩及舒张反应 与CON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H 组受损,而IHH 干预后,可改善其受损的内皮依赖性的 血管收缩及舒张反应。结论 IHH 能够有效降低MCT 诱导的PAH 大鼠升高的mPAP、RVSP、RV、LV+S、 RVHI,且对PAH 大鼠肺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收缩及舒张反应具有保护作用。

    • 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 自噬相关信号通路Ca2+/AMPK/mTOR 的影响

      2018(22):38-43.

      摘要 (632) HTML (0) PDF 733.00 Byte (7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相关信号通路Ca2+/AMPK/ mTOR 的影响。方法 将30 只雄性SHR 大鼠随机分为SHR 组、尼莫地平组(5.4 mg/kg)及天麻钩藤饮组 (10.26 g/kg),另设京都种大鼠(WKY)作为对照组,灌胃体积为10 ml/kg,连续给药6 周。采用无创血压仪 分别检测各组给药前、给药2 周后、给药4 周后及给药6 周后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给药6 周后各组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白细胞介素1(IL-1)及钙调素(CaM) 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给药6 周后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自噬标志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 轻链(LC3- Ⅱ)及自噬通路相关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给药6 周后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自噬通路相 关AMPK、mTOR 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WKY 组比较,SHR 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增高,血浆ANG Ⅱ、 IL-1 及CaM 含量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中自噬标志物Beclin-1、LC3- Ⅱ和自噬通路相关AMPK、mTOR 蛋白 及mRNA 表达水平均上调(P <0.05);与SHR 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天麻钩藤饮组大鼠血压均降低(P <0.05), 血浆ANG Ⅱ、IL-1 及CaM 含量下降,且两者血管内皮细胞中自噬标志物Beclin-1、LC3- Ⅱ和自噬通路相 关AMPK、mTOR 蛋白及mRNA 表达水平均降低(P <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 皮细胞自噬相关信号通路Ca2+/AMPK/mTOR 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可能是其降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 >临床研究·论著
    • 食管癌组织中VEGF-C 表达量与淋巴管新生及 肿瘤组织生长的相关性

      2018(22):44-48.

      摘要 (552) HTML (0) PDF 419.00 Byte (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量与淋巴管新生、肿瘤组织生长的 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 年4 月-2015 年10 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作为临床标本,采 用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对食管癌组织中VEGF-C、D2-40 进行染色,判读VEGF-C 的阳性表达率以及D2- 40 阳性表达的淋巴管密度(LVD);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试剂盒测定Ki-67、Cyclin B1 的mRNA 含量。 结果 低未分化、TNM Ⅲ、Ⅳ、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VEGF-C 阳性率、LVD 以及Ki-67、Cyclin B1 的mRNA 含量均高于中高分化、TNM 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VEGF-C 阳性表达的食管 癌组织中LVD 以及Ki-67、Cyclin B1 的mRNA 含量均高于VEGF-C 阴性表达的食管癌组织。结论 食管癌 组织中高表达的VEGF-C 与淋巴管新生以及肿瘤组织生长密切相关。

    • >新进展研究·论著
    • 医用臭氧配合羟考酮缓释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 临床观察

      2018(22):49-53.

      摘要 (563) HTML (0) PDF 510.00 Byte (7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配合羟考酮缓释剂治疗中重度癌痛时,对患者疼痛缓解、精神状态、安全性及 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癌痛患者80 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羟考酮组,每组40 例,联合组给予羟考酮缓释 剂联合医用臭氧治疗,羟考酮组单纯给予羟考酮缓释剂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 周、出院后1 个月的疼痛 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用药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控制良好。治疗后2 周、出院后1 个月两组羟考酮缓释剂及吗啡用药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联合组均小于羟考酮组;治疗后2 周、出院后1 个月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抑郁情况改善更明显;两组患者 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恶心呕吐、嗜睡、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羟 考酮组高于联合组。结论 医用臭氧配合羟考酮缓释剂治疗中重度癌痛,可改善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减少阿 片类药物用量并且无明显并发症,建议临床应用。

    • 降钙素原在败血症患者中鉴别血流感染 细菌种类的意义

      2018(22):54-58.

      摘要 (1013) HTML (0) PDF 543.00 Byte (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鉴别败血症患者血流感染细菌种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 年7 月-2016 年6 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入院第1 天检测血清PCT 水平、白细胞及C 反 应蛋白(CRP)水平的败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血清PCT 水平在各种细菌血流感染患者之间的差异,并 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断PCT、CRP 区分革兰阴性(G-)菌和革兰阳性(G+)菌血流感染的诊 断性能。结果 纳入有效细菌血流感染败血症患者339 例:G- 菌感染组226 例,G+ 菌感染组113 例,两组PCT 水平中位数分别为8.03(1.37 ~ 36.05)ng/ml 和0.63(0.22 ~ 4.68)ng/ml,两组间PCT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G- 菌组内各种主要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 水平比较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G+ 菌组内各种主要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 水平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界值设定为2 ng/ml 时, 血清PCT 水平区分G- 与G+ 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敏感性为71.2%,特异性为64.6% ;鉴别G- 与菌G+ 菌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72.1(P <0.05)。结论 血清PCT 对鉴别G- 菌与G+ 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 意义;PCT 对鉴别G- 菌组内各种阴性菌引起血流感染无临床意义,可以用于鉴别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 代谢综合征少年心率减速力对自主神经 功能失衡的评估价值

      2018(22):59-63.

      摘要 (887) HTML (0) PDF 642.00 Byte (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DC)对评估代谢综合征(MS)少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价值。方 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5 年5 月纳入10 ~ 16 岁少年MS 初诊患者100 例为观察组,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 者100 例为对照组。应用24 h 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和DC ;根据DC 值将MS 患者划分为 DC ≥ 4.5 ms 组(低危组)、DC 值2.6 ~ 4.4 ms 组(中危组)、DC 值≤ 2.5 ms 组(高危组),随访至少24 个月, 比较随访前后各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血清尿酸(UA)、血钙水平。结果 观察组DC 及HRV 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DC 与HRV 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 <0.05)。随访24 个月时,高危 组FBG、FINS、TG、TC、UA 与中危组和低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危组均高于中危组 和低危组。结论 MS 少年多伴DC 异常降低,且其变化与早期HRV 相关指标异常有关;DC 异常高危组随 访期间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衡风险更大。

    • RetCam 3 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 临床资料分析

      2018(22):64-67.

      摘要 (498) HTML (0) PDF 440.00 Byte (6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眼科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Cam 3)筛查早产儿眼底,分析筛查结果和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 年2 月-2016 年2 月采用RetCam 3 筛查的早产儿152 例304 眼,对其中出现早产儿视 网膜病变(ROP)的43 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152 例(304 眼)早产儿以RetCam 3 检出各期ROP 43 眼(43/304),诊断为ROP Ⅰ期者33 眼(33/304),Ⅱ期者6 眼(6/304),Ⅲ期者4 眼(4/304)。本组病例中 未检出ROP Ⅳ期和Ⅴ期。双眼发病者与单眼发病者比较,双胎发病率与单胎发病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 双眼发病者高于单眼发病者,双胎发病率高于单胎。男女、珍贵儿和自然儿之间ROP 发病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OP 自然转归率达90%(39/43)。结论 要重视对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 尤其双胎儿的眼底筛查,如果出现单眼发病,一定要详细检查和追踪另眼发病情况。应用RetCam 3 筛查早产 儿视网膜病变,尽可能早发现早产儿眼部异常,尽可能早治疗,减少儿童低视力和盲。

    • 基于优势肿瘤细胞分组的混合型肝癌的 临床特征和预后研究

      2018(22):68-73.

      摘要 (905) HTML (0) PDF 829.00 Byte (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优势肿瘤细胞分组的混合型肝癌(CHCC)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 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CHCC 病例的临床资料,按其瘤体内优势细胞类型分为3 组:A 组(HCC 优势组18 例)、 B 组(ICC 优势组13 例)、C 组(混合组7 例),比较各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 3 组患者年龄、 性别、乙肝或丙肝感染例数、肿瘤数目和直径、肝硬化、Child-Pugh 分级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术类型、脉管癌栓、门静脉/ 胆管受侵、卫星灶、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 和AJCC 分期等术中、术后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A 组AFP 值高于B 组和C 组(P <0.0125)。 术后1 年各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2.1%、62.7% 和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 年总体生存率分 别为69.3%、76.2% 和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无论瘤体内优势肿瘤细胞比例有无差异, CHCC 临床特征基本无差异,都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现阶段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大部分肝切除。

    • 经皮椎弓根钉棒微创内固定系统结合伤椎植骨 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8(22):74-79.

      摘要 (468) HTML (0) PDF 1.11 K (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钉棒微创内固定系统结合经椎弓根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 疗效。方法 2015 年2 月-2016 年1 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无需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 例,随 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 例在“C”型臂透视引导下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对照组20 例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和影像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 完成手术,获得随访13 ~ 24 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伤椎Cobb's 角低于术前(P <0.05);观察组和对照 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优 于开放组(P <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胸腰段Cobb's 角(过屈位/ 过伸位)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术后伤椎均未出现“蛋壳”效应。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棒微创系统 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矫正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快、保留胸腰段活 动度,并有效防止伤椎出现“蛋壳”效应,能够即刻增加伤椎椎体的骨容量及前柱的抗压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 经食管三维超声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2018(22):80-84.

      摘要 (1039) HTML (0) PDF 666.00 Byte (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 例 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脱垂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均接受RT3D-TEE 检查。术前观察二尖瓣脱垂的三 维特征及小叶区域,与外科术中所见对照;术后即刻评估二尖瓣成形的手术效果,比较手术前后二尖瓣的对合 高度、瓣环周长和反流面积。结果 RT3D-TEE 显示二尖瓣脱垂的三维图像与外科视野所见高度一致,术前诊 断脱垂小叶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0%、100.00%。18 例患者中有2 例转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余16 例 成功完成二尖瓣成形术。RT3D-TEE 观察术后二尖瓣叶及人工瓣环的形态良好,二尖瓣反流程度明显改善。 二尖瓣的对合高度较术前增加,瓣环周长、反流面积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556,37.789 和 20.847,均P =0.000)。结论 RT3D-TEE 能清晰显示二尖瓣的三维形态,术前准确诊断脱垂小叶及术后即刻评 估手术效果,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中植入钛人工听骨 对听力变化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22):85-90.

      摘要 (912) HTML (0) PDF 670.00 Byte (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钛人工听骨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手术听骨链修复中的效果及患者听力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就诊的40 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单盲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 例采用鼓室成形术进行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钛人工听骨进行听骨链的重建。手术前后,采用 纯音测听方式检测分析患者的骨导听力、气导听力、气骨导差的情况,并对患者并发症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2、6、12 及24 个月同频率与术前骨导听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6、 12 及24 个月不同检测频率下气导听力与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于 同组术前及对照组。两组出院时气导听力及气骨导差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时观 察组听力改善有效率为85.00%,气骨导差改善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听力改善有效率为55.00%,气骨导差 改善有效率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 和3.956,P =0.038 和0.047),观察组高于对 照组。结论 钛人工听骨可改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状况,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良好,值得广泛推广。

    • 不孕类型和不孕年限与常规体外受精结局的 相关性分析

      2018(22):91-94.

      摘要 (518) HTML (0) PDF 493.00 Byte (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不孕类型和年限与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 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4 年3 月-2016 年10 月常规体外受精周期1 128 个。根据不孕类型分为原发 不孕组和继发不孕组,比较两组间不孕年限不同时间段的受精结局。结果 ①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在受 精率(69.36% vs 72.99%)、正常受精率(60.48% vs 62.00%)、卵裂率(94.96% vs 95.84%)、早期补救卵胞浆 内单精子注射(ICSI)率(8.96% vs 2.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75、4.085、4.494 和22.775, P =0.000、0.043、0.043 和0.000);②两组不孕年限不同时间段比较,原发不孕组中不孕年限4 ~ 6 年及大于 6 年的受精失败率高于继发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8 和4.580,P =0.034 和0.049)。结论 行常 规IVF 受精时,原发不孕及不孕年限长的患者存在受精失败的风险较高,建议行短时受精并及时进行早期补 救ICSI。

    • 羟乙基淀粉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急性脑分水岭 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及认知预后的影响

      2018(22):95-98.

      摘要 (472) HTML (0) PDF 435.00 Byte (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及认知预后的影 响。方法 选取从2014 年2 月-2016 年4 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206 例,根 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 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 羟乙基淀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5%(98/103),高于对照组 的84.47%(87/103);治疗后1 周和2 周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康复疗 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不同绝经年限及血脂代谢对绝经女性 跟骨骨密度影响

      2018(22):99-103.

      摘要 (964) HTML (0) PDF 460.00 Byte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绝经年限及血脂代谢对绝经女性跟骨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 年11 月- 2016 年5 月在该院内分泌科进行体检的自然绝经后女性288 例。按绝经的不同年限随机分为绝经年限≤ 5 年 组、6 ~ 10 年组、11 ~ 15 年组、16 ~ 20 年组、21 ~ 25 年组及26 ~ 30 年组,分别收集6 组患者的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跟骨超声骨密度,分析不同绝经年限及血脂代谢与T 值及骨硬度 指数的关系。结果 不同绝经年限各组的骨密度T 值及骨硬度指数均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不同绝经年限组组间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骨密度存在相关性(P <0.05)。结论 不同绝经年限与女性跟骨骨密度下降密切相关,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高危因素,与血脂代谢相关。

    • 初诊Graves 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 脑钠肽前体的水平变化

      2018(22):104-107.

      摘要 (564) HTML (0) PDF 468.00 Byte (4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初诊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 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前后变化,探讨甲状腺功能、静息心率与血清NT-proBNP 水平的相关 性。方法 入选67 例不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的初诊GD 患者,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后恢复至正常甲状腺功能 状态时的NT-proBNP 水平,同时测定20 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健康志愿者的NT-proBNP 作为对照。结果 初 诊GD 患者治疗前的NT-proBNP 浓度较对照组高(P <0.05),经治疗达到正常甲状腺功能状态后,与对照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T-proBNP 较治疗前下降,NT-proBNP 的降低与游离三碘甲腺原氨 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降低呈正相关(P <0.05),与促甲状腺激素(TSH)、静息心率(RHR) 的变化值无相关。结论 血清NT-proBNP 浓度受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影响,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可导致NTproBNP 假性升高。

    • 西地那非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 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研究

      2018(22):108-112.

      摘要 (1024) HTML (0) PDF 476.00 Byte (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西地那非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0 年5 月- 2017 年5 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儿13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组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确诊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治疗。检测三尖 瓣反流速度,计算肺动脉压;检测并记录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及动脉血pH 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钠肽(BNP)、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管紧张素1(ANG-1)及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PAP、SpO2、PaO2、PaCO2 及 PH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PAP、SpO2、PaO2、PaCO2 及pH 值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SpO2、PaO2 及pH 值高于对照组,PAP 和PaCO2 低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 象治疗前BNP、ET-1、TNF-α、ANG-1 及IL-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研究对 象BNP、ET-1、TNF-α、ANG-1 及IL-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ANG-1 高于对照组, BNP、ET-1、TNF-α 及IL-8 低于对照组。结论 西地那非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对血 浆细胞因子有一定影响。

    • 糖尿病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2018(22):113-116.

      摘要 (563) HTML (0) PDF 416.00 Byte (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 年3 月-2011 年5 月齐齐 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37 例,依据糖尿病合并情况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 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糖尿病 组1 年生存率88.64%(39 例),非糖尿病组97.85%(91 例),经χ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 组低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3 年生存率61.36%(27 例),非糖尿病组80.65%(75 例),经χ2 检验,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低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5 年生存率20.45%(9 例),非糖尿病组40.86%(38 例),经χ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低于非糖尿病组。即糖尿病组患者的1、3 和5 年 生存率均低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并发症的总发病率为45.45%,非糖尿病组并发症的总发病率为25.81%, 经χ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患者的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患者 饮酒、糖尿病病程、Child-Pugh C 级、HBV DNA ≥ 3 lg 拷贝/ml 的R^R 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糖尿病是影响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较低, 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

    •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 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22):117-121.

      摘要 (626) HTML (0) PDF 500.00 Byte (6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84 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按照分层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C 及D 4 组,每组171 例。A 组治 疗方案:荆花胃康胶丸+ 奥硝唑胶囊+ 泮托拉唑+ 阿莫西林,10 d 为1 个疗程(1 ~ 10 d)。B 组治疗方案: 1 ~ 10 d 治疗方案同A 组,11 ~ 28 d 服用荆花胃康胶丸。C 组治疗方案:铝镁加合剂+ 奥硝唑胶囊+ 泮托 拉唑+ 阿莫西林,10 天为1 个疗程(1 ~ 10 d)。D 组治疗方案:1 ~ 10 d 治疗方案同C 组,11 ~ 28 d 服用荆 花胃康胶丸。比较4 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治疗结束时与结束后4 周的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 率。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A、B、C、D 4 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率分别为76.6%、80.0%、84.9% 和 93.5% ;4 组患者之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C 3 组患者的幽门 螺杆菌感染根治率分别与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意向性治疗分析结果显示,A、B、C、D 4 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率为74.9%、79.5%、82.5% 和91.8% ;4 组患者之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率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C 3 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率分别与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4 组患者治疗前上腹胀、上腹痛、嗳气、纳差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治疗前症状评分相比,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后4 周上腹胀、上腹痛、嗳气、纳差症状评分均得以改善;4 组 患者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后的纳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含铝镁剂的四 联疗法。

    • >临床报道
    •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CT 征像分析

      2018(22):122-125.

      摘要 (451) HTML (0) PDF 763.00 Byte (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CT 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经妇科阴道镜或 宫腔镜证实的7 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CT 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显示双子宫、双宫颈。其中,6 例患者 显示隔后腔,隔后腔扩张伴积液4 例。所有7 例患者均为单肾畸形并伴有肾体积增大,左侧单肾4 例,右侧单 肾3 例。3 例患者合并输尿管轻度扩张。3 例患者合并单纯性卵巢囊肿。1 例患者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 阴道斜隔综合征有其特征性CT 表现,识别这些征象有助于影像学医师做出正确诊断。

    • 31 例肠结核临床诊断分析

      2018(22):126-128.

      摘要 (551) HTML (0) PDF 334.00 Byte (8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肠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确诊的31 例肠结核患者的病史资 料。结果 31 例患者中男性20 例,女性11 例;年龄18 ~ 73 岁,平均42 岁。有结核既往史者6 例(19.4%)。 临床表现中最常见症状为腹痛25 例(80.6%)。淋巴细胞比值降低22 例(70.9%),血沉(ESR)增快16 例(84.2%), C- 反应蛋白(CRP)升高13 例(92.8%),PPD 阳性4 例(66.7%),T 细胞斑点实验(T-SPOT)阳性11 例(84.6%)。 胸片提示合并肺结核17 例(56.7%),腹部CT 阳性发现13 例(68.4%)。结合肠镜及术中所见,最常见发病部 位为回盲部25 例(80.6%),其中溃疡型16 例(51.6%),增生型7 例(22.6%),混合型8 例(25.8%)。24 例肠 镜检查患者中,6 例发现干酪坏死性肉芽肿,确诊率25%。11 例手术患者病理均诊断为肠结核。6 例患者行诊 断性抗结核治疗,2 ~ 3 周后临床症状即有明显改善。结论 肠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结肠镜及组织活检 虽为主要的检测手段,但确诊率低,需结合T-SPOT 实验、胸片、腹部CT、肠镜等相关检查,必要时可行诊 断性抗结核治疗辅助诊断。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