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论著
    • 激活素相互作用蛋白5 在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2018(7):1-6.

      摘要 (716) HTML (0) PDF 1.97 K (10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激活素及激活素相互作用蛋白5(ActRIP5)在刀豆蛋白A(ConA)诱导动物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进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C57BL/6 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15 mg/kg),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段分批次检测模型动物血清酶学改变、肝脏脾脏形态及指数变化、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激活素及ActRIP 5 的表达变化。结果 ConA 诱导的肝损伤模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酶转氨酶(AST)在给药后4 h 开始升高,给药后24 h 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96 h 仍未达到正常水平;小鼠脾脏指数自给药后2 h 开始增加,24 h 达到峰值,48 h 开始下降,96 h 恢复正常水平;肝脏指数自给药后24 h 开始增加,48 h 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96 h 仍未恢复正常。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测显示给药后4 h 开始出现肝脏损伤,24 ~ 48 h 损伤最严重,48 h 后损伤开始修复,96 h 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qRT-PCR 结果显示激活素在给药后2 h 开始升高,8 h 达峰值后开始下降,96 h 降至正常水平;ActRIP5 给药后4 h 开始上升,8 h 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96 h 未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ConA 可诱导急性肝损伤,激活素及ActRIP 5 的表达于肝损伤进展期异常升高,肝损伤恢复期下降并恢复至正常,提示激活素可能通过其肝内特异信号传导ActPIR5 参与了ConA 诱导的急性肝损伤。

    • 2 型糖尿病小鼠不同时间点的病理生理变化

      2018(7):7-11.

      摘要 (948) HTML (0) PDF 1.17 K (1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测不同时间点2 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代谢指标、血清胰岛素、心功能等指标,明确T2DM 小鼠模型发生病理改变的时间。方法 雄性8 周C57BL/6 小鼠采用高脂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复制T2DM 动物模型,在STZ 注射不同时间点,罗氏血糖仪测量小鼠空腹血糖。用Elisa 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应用小动物超声检测小鼠左心室功能。苏木素- 伊红染色及Masson 染色观察心脏大小形态及心肌纤维化情况。结果 STZ 注射1 周后实验组小鼠空腹血糖升高,2 周后出现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异常;8 周时,清胰岛素异常及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并出现左心室肥厚和纤维化;12 周时出现左心室扩张,纤维化加重。结论 STZ 注射2 周小鼠空腹血糖升高,8 周时血清胰岛素降低,并发生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下降,12 周时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为研究T2DM 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神经细胞分化中microRNA-134靶基因网络功能分析

      2018(7):12-18.

      摘要 (1362) HTML (0) PDF 3.63 K (1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测microRNA-134 在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量的变化,分析调控神经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因子,诱导组加入表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 3 种技术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情况,并通 过qRT-PCR 检测microRNA-134 在神经细胞分化中表达量的变化。利用miRWalk、DAVID、STRING和Cytoscape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别对microRNA-134 靶基因进行预测,对靶基因进行GO 功能富集分析,筛选与神经分化相关的基因进行蛋白网络功能分析。结果 MicroRNA-134 在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量上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microRNA-134 的靶基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 CASP3)、整合素 β 亚基 1(ITGB1)、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1b 调控子单元 1( PAFAH1B1)、蛋白激酶 C(PRKCA)、 膜附着型本体 A(EFNA2)、NK6 同源框 1(NKX6-1)、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NRCAM)、突触融合蛋白结合蛋白 1(STXBP1)、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的蛋白2(KCNIP2)、蛋白磷酸酶ABI2、CNTN2 及FOXA1 与神经分化有关。结论 MicroRNA-134 通过作用于靶基因在神经细胞分化中起促进作用。

    • α7nAChR 激动剂对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8(7):19-22.

      摘要 (798) HTML (0) PDF 997.00 Byte (10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α7nAChR 激动剂对同种异体大鼠左肺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三袖套法技术复制同种异体大鼠左肺移植模型,将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3 组:假手术组(A 组)、生理盐水处理的I/R 组(B 组)和α7nAChR 激动剂处理组(C 组)。受体移植肺再灌注4 h后阻断右肺门5 min,测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量移植肺肺组织湿/干重量比率(W/D);采用ELISA 法测移植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 与A 组比较,B 组PaO2 下降、PaCO2 升高,肺组织W/D 值升高,TNF-α 及IL-6 含量升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 组比较,C 组PaO2 上升、肺组织W/D 下降,TNF-α 及IL-6 含量降低(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O2 测定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α7nAChR 激动剂对大鼠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移植肺的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作用有关。

    • 大鼠肺纤维化和活性维生素D3 干预后P32 和PKD1 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2018(7):23-29.

      摘要 (845) HTML (0) PDF 2.63 K (1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透明质酸结合蛋白(P32)和蛋白激酶D1(PKD1)的表达及相互作用,以及活性维生素D3(VD3)干预后这2 种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 90 只清洁级雄性SD 大鼠随机分成3 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M,5 mg/kg)的方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经气管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500μl/kg)。术后第2 天,治疗组腹腔注射VD3(2μg/kg),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的VD3 的溶剂(99.9% 丙二醇和0.1% 乙醇),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均注射1 次/2 d。各组分别于术后第14、21、28 天处死10 只大鼠。通过检测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来验证肺纤维化,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32 和PKD1 的表达水平。结果 纤维化早期(14 d),治疗组中P32 和PKD1 mRNA 和蛋白质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均高于模型组;相关性分析发现这2 种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具有相关性。结论 在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活性VD3 可能在纤维化早期促进P32 和PKD1 的表达,通过P32 和PKD1 在线粒体内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抗氧化作用,进而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FGF-1 对TGF-β1 诱导的H9c2 心肌细胞凋亡与Caspase-3,Caspase-8 和Caspase-9 表达的关系研究

      2018(7):30-35.

      摘要 (1167) HTML (0) PDF 946.00 Byte (1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及对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和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9c2 细胞,随机分为5 组:模型组,肝素(Heparin)组、FGF-1 组、FGF-1/Heparin 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3-(4,5- 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分析检测H9c2 细胞的存活率,TUNEL 染色检测H9c2 细胞凋亡指数和Western blot 分析检测H9c2 细胞Caspase-3,Caspase-8 和Caspase-9 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H9c2 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降低;FGF-1 组和FGF-1/Heparin 组H9c2 细胞存活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GF-1 组和FGF-1/Heparin 组均升高。模型组H9c2 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Caspase-8 和Caspase-9 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升高;FGF-1 组和FGF-1/Heparin 组H9c2 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Caspase-8 和Caspase-9 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GF-1 组和FGF-1/Heparin 组降低。结论 FGF-1 对TGF-β1诱导的H9c2 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Caspase-8 和Caspase-9 的表达有关。

    • >临床研究·论著
    • 抗菌肽LL-37 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关系的初步探讨

      2018(7):36-40.

      摘要 (764) HTML (0) PDF 954.00 Byte (1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测抗菌肽LL-37 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同时体外研究LL-37 对膀胱肿瘤细胞株T24、EJ 的作用。方法 ELISA 检测30 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和30 例健康体检者新鲜晨尿中LL-37 的表达,同时检测T24、EJ 细胞和尿路上皮SV-HUC-1 细胞经不同浓度LPS 刺激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LL-37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30 例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肿瘤基底及周围组织标本中LL-37 的表达。在体外将不同浓度的LL-37 作用于T24、EJ 和SV-HUC-1 细胞,MTT 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 健康体检者和膀胱癌患者尿液中LL-37 的水平分别为(2.02±0.06)和(24.32±0.0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L-37 在癌组织中表达阴性,而在癌组织周围的炎症细胞、血管壁及平滑肌内却呈阳性表达。RT-PCR 结果表明,癌周围组织中LL-37的表达水平比癌组织高约30 倍。T24、EJ 和SV-HUC-1 细胞经LPS 刺激后培养液上清中LL-37 浓度均升高。在体外,LL-37 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24、EJ 细胞的增殖,而其对SV-HUC-1 细胞的抑制需更高的浓度。结论 LL-37 与膀胱癌的发生可能有着一定的关联,体外高浓度的LL-37 可抑制膀胱癌T24、EJ 细胞的生长。

    •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RRM1 表达与吉西他滨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18(7):41-44.

      摘要 (941) HTML (0) PDF 502.00 Byte (10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外周血中核苷酸还原M1(RRM1)的表达水平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qRT-PCR)检测40 例老年晚期NSCLC 患者外周血中RRM1 的表达水平,并对临床特征、吉西他滨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外周血RRM1 的表达水平与性别、组织学类型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表达组的外周血RRM1 化疗有效率(35%)及疾病控制率(60%)均高于高表达组(10%,20%)(P <0.05)。生存分析显示:低表达组的外周血RRM1 生存期(14.8 个月)及无疾病进展期(4.4个月)均长于高表达组(11.6 个月,3.2 个月)(P <0.05);低表达组的1 年生存率(76.7%)及2 年生存率(9.3%)均高于高表达组(53.3%,0%)(P <0.05)。结论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RRM1 低表达的患者对吉西他滨化疗反应率更高,生存期更长,是独立的预后因素。这为无法获取组织进行化疗药物筛选的老年晚期NSCLC 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白细胞介素增强因子3 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2018(7):45-50.

      摘要 (838) HTML (0) PDF 980.00 Byte (1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增强因子3(ILF 3)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ILF3 在胃癌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ILF3 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Western blot 检测不同胃癌细胞株中ILF3 表达。合成针对ILF3的小干扰RNA 转染人胃癌细胞株MGC803 ;MTT 法检测MGC803 细胞活性;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MMP -7、MMP -9、TIMP -1 基因的mRNA 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ILF3 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中ILF3 蛋白阳性率高于胃癌组织(P <0.05)。胃癌组织中ILF3 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 <0.05)。各胃癌细胞株中MGC803 的ILF3 蛋白表达最强,抑制MGC803 细胞内源性ILF3 表达后细胞的活性减弱;迁移和侵袭能力也降低(P <0.05)。ILF3-siRNA转染MGC803 后细胞的MMP-2、MMP-7 表达减弱,而TIMP-1 的表达增高(P <0.05)。结论 ILF3 对胃癌的侵袭转移有促进作用,ILF3 可能是通过调节MMP -7、MMP -9、TIMP -1 基因而参与了胃癌的侵袭转移。

    • >新进展研究·论著
    • 联合监测血清AFP-L3 与HBV DNA在诊断肝硬化癌变中的价值

      2018(7):51-54.

      摘要 (790) HTML (0) PDF 409.00 Byte (10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与癌变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及乙型肝炎DNA(HBV DNA)的联合检测,探讨其在肝硬化癌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66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和71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对HBV DNA 含量进行检测;AFP-L3分离应用微量离心纯化柱,AFP-L3 和总AFP 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计算AFP-L3 在总AFP 中的百分含量。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患者的血清AFP-L3 和HBV DNA 阳性率分别为74.2% 及59.1%,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FP-L3 和HBV DNA 阳性率分别为9.9% 及33.8%,癌变患者与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67 和8.806,P =0.000 和0.003),癌变患者均高于肝硬化患者;AFP-L3 和HBV DNA 的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0.748)。2 项指标并联检测诊断HCC 的敏感性高于单项AFP-L3 检测(χ2=6.371,P =0.012);两者串联诊断肝硬化癌变的特异性,与单独检测AFP-L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 =0.716)。结论 AFP-L3 及HBV DNA 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均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的重要标志物。AFP-L3 及HBV DNA 并联检测能够提高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敏感性,可以有效地减少癌变患者的漏诊。

    • Survivin mRNA 和CK19 mRNA 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7):55-60.

      摘要 (1090) HTML (0) PDF 638.00 Byte (9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Survivin mRNA 和CK19 mRNA 在胃癌患者外周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诊断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9 例胃癌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中SurvivinmRNA 和CK19 mRNA 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血清Survivin mRNA 和CK19 mRNA 在胃癌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结果 RT-PCR 结果发现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 和CK19 mRNA 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ROC 曲线显示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 和CK19 mRNA 为胃癌有效诊断分子靶点;χ2检验显示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 和CK19 mRNA 与胃癌患者的TNM 分期呈正相关;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显示Survivin 和CK19 双阳性组的胃癌患者术后5 年生存率低于其他各组。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 和CK19 mRNA 表达水平增高,是胃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潜在分子指标。

    • 血清TGF-β1、CTGF 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2018(7):61-65.

      摘要 (846) HTML (0) PDF 464.00 Byte (1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230 例,依据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将所有患者分为PDR 组和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组,其中PDR 组120 例,NPDR 组110 例,同时选取110 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收集整理3 组患者的 TGF-β1、CTGF 和其余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NPDR 组和对照组相比,PDR 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P <0.05);与NPDR 组相比,PDR 组的病程较长(P <0.05);PDR 组的血清TGF-β1 和CTGF 表达水平高于NPDR 组和对照组(P <0.05),NPDR 组与对照组的血清TGF-β1、CTGF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R 患者血清TGF-β1、CTGF 表达水平较高,与PDR 的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

    • sB7-H3、IL-17 和IL-8 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

      2018(7):66-69.

      摘要 (810) HTML (0) PDF 532.00 Byte (8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可溶性B7-H3(sB7-H3)、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8(IL-8)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5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检查的45 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sB7-H3、IL-17 和IL-8 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B7-H3、IL-17 和IL-8 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B7-H3、IL-17和IL-8 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sB7-H3、IL-17 和IL-8 水平在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分期为Ⅰ和Ⅱ的患者IL-17 水平高于临床分期为Ⅲ的患者,sB7-H3 和IL-8 水平低于临床分期为Ⅲ的患者,有远处转移的患者sB7-H3 和IL-8 水平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IL-17 水平低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sB7-H3 与IL-8 水平无相关,sB7-H3 与IL-17 水平呈正相关,IL-17 与IL-8 水平呈负相关。血清内sB7-H3、IL-8 和IL-17 水平高的患者肝癌转移的风险分别是血清内sB7-H3、IL-8 和IL-17 水平低的患者的1.001、1.030 和1.003 倍。Logistic 回归预测模型说明血清内sB7-H3、IL-8、IL-17 水平能够诊断肝癌。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sB7-H3 与IL-17 呈正相关,IL-17 与IL-8 水平呈负相关。且血清内sB7-H3、IL-8 和IL-17 水平能够诊断肝癌。

    • 培养阴性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血清铁水平、原因及预后的探讨

      2018(7):70-73.

      摘要 (832) HTML (0) PDF 455.00 Byte (10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培养阴性的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的血清铁水平、原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2016 年6 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患者共64 例,其中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者有32 例,培养阴性者有32 例,对比分析培养阴性及培养阳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血清铁水平、入院前抗生素的使用及治疗转归的差异。结果 培养阳性组的血清铁平均水平(5.560±3.255)μmol/L,培养阴性组的血清铁平均水平(8.732±5.351)μmol/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在住院前使用抗生素的例次分别为3 和12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比较培养阳性组与培养阴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培养阴性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产生与近期使用抗生素有关,血清铁水平较高,完全治愈率与培养阳性者相当。

    • 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018(7):74-78.

      摘要 (1012) HTML (0) PDF 460.00 Byte (1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 组)和实验组(U 组),每组30 例。U 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 万u,然后以10 万u/h 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射至患者离室,C 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测定患者手术前1 天(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后第1 天(T2)和手术后第3 天(T3)血浆IL-6、TNF-α 和S100β 的浓度,并在T0、T2 和T3 时点完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记录POCD 发生率。结果 两组T1 时点IL-6、TNF-α 和S100β 水平高于其他时点(P <0.05),C 组T2 时点IL-6 和TNF-α 水平高于T0 和T3 时点(P <0.05);U 组T1 时点IL-6、TNF-α 和S100β 水平低于C组(P <0.05),T2 时点IL-6 和TNF-α 水平低于C 组(P <0.05)。C 组术后T2 时点MMSE 评分低于T0 和T3 时点(P <0.05),U 组T2 时点MMSE 评分高于C 组(P <0.05),U 组POCD 发生率低于C 组(P <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IL-6、TNF-α 和S100β 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损伤,减少POCD 的发生。

    •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IVF 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2018(7):79-83.

      摘要 (619) HTML (0) PDF 490.00 Byte (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接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患者中生殖道支原体检测阳性对IVF 临床结局的影响及术前进行支原体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5 月-2015 年4 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 治疗的不孕患者1 237 例,按分泌物支原体培养结果分为双方阴性(A 组)、仅女方阳性(B 组)和仅男方阳性(C 组)3 组。分析统计3 组的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D3 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早产率、低体重儿出生率等数据;将移植后剩余胚胎进行囊胚培养,统计分析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及冷冻率。结果 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各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管女方还是男方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对IVF 的最终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在患者无主观症状的情况下,支原体检查不是必须的。

    • 烧伤患者血栓易发因素的研究

      2018(7):84-87.

      摘要 (1006) HTML (0) PDF 442.00 Byte (9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烧伤患者血栓的易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6 月-2016 年6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7 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是否发生静脉血栓,其中16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为静脉血栓组,其余81 例患者为非静脉血栓组。分析烧伤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 16 例患者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腘静脉血栓和胫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均为25.00%。高龄、烧伤总面积大、致伤部位为下肢、发生创面感染、高D- 二聚体水平、卧床时间长均为烧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烧伤患者发生血栓主要为下肢周围型深静脉血栓,应加强对高龄、烧伤总面积大、致伤部位为下肢、发生创面感染、高D- 二聚体水平、卧床时间长的烧伤患者的监控,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早发现、早治疗。

    • 七氟烷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和心肌的影响研究

      2018(7):88-93.

      摘要 (894) HTML (0) PDF 926.00 Byte (10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七氟烷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和心肌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S 组(七氟烷组)和P 组(丙泊酚组),每组50 例;术中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镇静深度,选取麻醉诱导前(Ta0)、气管插管前(Ta1)、气管插管后1 min(Ta2)、手术开始(Ta3)、拔管前(Ta4)及拔管后5 min(Ta5)6 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左心室做功(LCW);抽取诱导前5 min(Tb0)、手术结束(Tb1)、术后12 h(Tb2)、术后24 h(Tb3)、术后48 h(Tb4)5 个时间点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同时比较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及术后患者VAS 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HR、MAP、SVR、LCW 在Ta1、Ta3时下降,与Ta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组Ta3 时的CO,Ta2、Ta3 时的CI 均低于Ta0 ;S 组Ta1时间点的HR,Ta2 时间点的MAP 均低于P 组同时间点,Ta2、Ta3 时间点的CI 高于P 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cTnI、CK-MB 自手术结束后开始逐渐升高,Tb2 至Tb4 各时间点的cTnI 均高于Tb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S 组Tb2 至Tb4,P 组Tb1至Tb4 的CK-MB 均高于Tb0,且CK-MB 于Tb3 时达高峰,后下降;Tb2 至Tb4 各时间点,S 组的cTnI、CK-MB 均低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S 组瑞芬太尼用量低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术后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七氟烷麻醉能很好地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手术应激,有效降低围术期心肌损伤,更好地保护心肌,提高麻醉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下BIS 和AEPI 的影响

      2018(7):94-98.

      摘要 (1160) HTML (0) PDF 539.00 Byte (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10 月-2015 年7 月于该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0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 组,每组25 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分别静脉滴注1μg/kg 芬太尼(F 组),0.05 mg/kg 地佐辛(D1 组),0.1 mg/kg 地佐辛(D2 组),0.15 mg/kg 地佐辛(D3组)。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T)、给药前即刻(T0)、给药后每隔3 min 各时间点(T1~T5)的HR、MAP、BIS 及AEPI 值,最多记录至15 min。结果 F 组内部各个时间点的HR、MAP、BIS 和AEPI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F 组各个时间点比较,D1 组的对应的HR、MAP、BIS 和AEPI 值升高,D2 组的HR 和MAP 值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D3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T0时间点比较,D1 组的HR、MAP、BIS 和AEPI 值在各时间点升高,D2 组的HR、BIS 和AEPI 值升高,而D3组的MAP 值在T2 ~ T5 时间点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丙泊酚全身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麻醉深度有一定影响,剂量为0.15 mg/kg 地佐辛可用于全身麻醉,可达有效的麻醉深度,维持术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伐地那非降阶梯对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2018(7):99-104.

      摘要 (936) HTML (0) PDF 650.00 Byte (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伐地那非降阶梯对慢性前列腺炎(CP)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该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该院2013 年1 月-2016 年1 月收治的240 例CP 合并ED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 例,均在CP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伐地那非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案为伐地那非口服,10 mg/ 次,隔日1 次,持续3 个月;观察组治疗方案为伐地那非降阶梯口服,初始剂量20 mg,隔日1 次,持续1 个月,而后降至10 mg/ 次,隔日1 次,持续1 个月,最终阶段降至5 mg/ 次,隔日1 次,持续1 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3 个月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日记插入成功率、完成性交成功率及国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变化,并记录其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IIEF-5 评分、NIH-CPSI 评分、日记插入成功率、完成性交成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IEF-5 评分、日记插入成功率、完成性交成功率均较治疗前升高,NIH-CPS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期组间IIEF-5 评分、NIH-CPSI 评分、日记插入成功率、完成性交成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 后SDS 评分、S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1 个月后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2、3 个月后副反应发生率较治疗1 个月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 ~ 3 个月后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17%,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伐地那非降阶梯治疗CP 合并ED 能够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治疗期间副反应,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较大剂量持续治疗方案具有更佳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PR-SET7 在食管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8(7):105-108.

      摘要 (927) HTML (0) PDF 689.00 Byte (9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赖氨酸甲基转移酶PR-SET7 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2010 年6 月-2011 年2 月32 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SET7 的表达,并探讨PR-SET7 的表达量与患者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TNM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32 例食管癌组织中均检测到PR-SET7 的表达,癌组织中PRSET7的表达强于癌旁组织,高表达率为81.25%,癌旁组织中以弱表达为主,高表达率为15.62%(P <0.05)。PR-SET7 主要表达在细胞核,食管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NM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相关(P >0.05)。结论 食管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PR-SET7 异常表达,其表达水平可能与肿瘤的进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变化的研究

      2018(7):109-111.

      摘要 (630) HTML (0) PDF 415.00 Byte (9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导致脑梗死进展的睡眠结构参数。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3 年4 月-2015 年4月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78 例,根据入院后病情演变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观察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对照组)。入院2 d 之内完成多导睡眠记录。观察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夜间觉醒次数(AN)、睡眠效率(SE)、睡眠阶段S1、S2、S3、S4 占整个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快速眼动睡眠(REM)百分比、REM潜伏期(RL)等。通过对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及鼾声等的监测,得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 观察组的REM、AHI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REM 期睡眠比例减少,AHI 增加。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REM 期睡眠比例减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增加,睡眠障碍可作为卒中进展的重要观察指标。

    • 不同时间点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研究

      2018(7):112-115.

      摘要 (725) HTML (0) PDF 385.00 Byte (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使用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10 月在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50 例。根据患者入选标准随机分成4 组,A 组术前72 h 使用利伐沙班,B 组术前48 h 使用利伐沙班,C 组术前24 h 使用利伐沙班,D 组术后6 h 使用利伐沙班。观察4 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出血并发症与记录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 A 组发生DVT 1 例(2.5%),B 组发生DVT 4 例(11.1%),C 组发生DVT 5 例(13.2%),D 组发生DVT 11 例(30.6%)。A 组DVT 发生率与B、C、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低于B、C、D 组。围手术期出血量上4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术前72 h 使用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 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 奥尔芬和间苯三酚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8(7):116-118.

      摘要 (598) HTML (0) PDF 407.00 Byte (1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奥尔芬和间苯三酚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55 例 急性肾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尔芬联合间苯三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奥尔芬对照组和间苯三酚 对照组,每组85 例。联合治疗组给予肌内注射奥尔芬95 mg,静脉滴注间苯三酚80 mg ;奥尔芬对照组给予 肌内注射奥尔芬95 mg ;间苯三酚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间苯三酚80 mg。分别于给药后10、20 和40 min 观察 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0 min 后,联合治疗组的VAS 评分为(3.3±2.4)分,低于奥尔芬对照组 (4.5±3.0)分和间苯三酚对照组(4.6±3.4)分;总有效率为95.3%(81/85),高于奥尔芬对照组85.9% 和间 苯三酚对照组83.5% ;持续有效率为88.9%(72/81),高于奥尔芬对照组61.6% 和间苯三酚对照组35.4% ;起 效时间为(13.0±5.2)min,短于奥尔芬对照组(18.0±6.0)min 和间苯三酚对照组(19.0±7.5)min ;疼痛 缓解持续时间为(4.6±1.5)h,长于奥尔芬对照组(2.8±1.6)h 和间苯三酚对照组(2.6±1.8)h。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7.1%(6/85),与奥尔芬对照组和间苯三酚对照组相近。结论 奥尔芬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泌尿系结石 导致的急性肾绞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相关性研究

      2018(7):119-123.

      摘要 (1070) HTML (0) PDF 428.00 Byte (10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状况,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认知功能对 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为提高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运用认知 功能问卷和日常活动能力量表,对1 283 名某市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 同年龄段、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分数、短时回忆能力和延时回忆能 力3 个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的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躯体功能、 ADLs、IADLs 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的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躯体功能维度 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婚姻状况的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躯体功能、IADLs 得分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认知功能各方面与日常活动能力各维度呈负相关(r <0,P <0.05), 相关系数分别分布在-0.143 ~ -0.337。分层多元回归显示,影响日常活动能力的因素包含人口学特征、健 康行为方式、慢性病和认知功能,贡献率分别为12.3%、3.6%、2.5% 和3.5%。其中认知功能中,心理状态分 数、短时回忆能力对日常活动能力影响较为明显。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短时回忆能力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结论 应关注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通过多种措施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

    • >临床报道
    • 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8(7):124-126.

      摘要 (920) HTML (0) PDF 410.00 Byte (1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 年4 月-2015 年 11 月84 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Ⅰ组产妇行孕期常规饮食指导,Ⅱ组产妇 在孕期常规饮食指导同时,开展规范化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的变化,并对产 妇和围产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Ⅱ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Ⅱ组均低于Ⅰ组。Ⅱ组产妇1 例出现羊水过多,2 例出现生殖系统感染,不良事件发生 率为7.14% ;Ⅰ组产妇4 例出现羊水过多,6 例出现生殖系统感染,2 例出现酮症酸中毒,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8.57%,两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围产儿2 例出现巨大儿,1 例出现窒息, 1 例低血糖,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2% ;Ⅰ组围产儿5 例出现巨大儿,4 例出现窒息,3 例低血糖,不良事件发 生率为28.57%,两组围产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 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大,规范化治疗可改善产妇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 >病例报告
    • 先天性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征并胫腓骨骨折1例

      2018(7):127-128.

      摘要 (908) HTML (0) PDF 535.00 Byte (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