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5.
摘要:目的 探讨十二井穴放血对颅脑创伤(TBI)大鼠脑水肿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56 只 SD 大鼠随机等分为7 组,即轻度TBI 组、轻度TBI 加井穴放血组、中度TBI 组、中度TBI 加井穴放血组、重度 TBI 组、重度TBI 加井穴放血组和对照组,每组8 只。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轻度、中度、重度TBI 组 的打击深度分别为1、3 和4 mm。对照组仅开骨窗后缝合皮肤,不进行打击。井穴放血通过1 ml 注射器针头于 大鼠双侧前肢趾端的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完成,出血量为每穴10 μl,每12 h 进行1 次放血。手术后72 h,进行神 经功能损伤评分(mNSS),随后取10 mg 损伤周围脑组织,qRT-PCR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基因的表达和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剩 余脑组织进行脑含水量测量。结果 TBI 后大鼠的mN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TBI 严重程度的增加,评分 依次增高(P <0.05),且轻、中度TBI 组大鼠在应用井穴放血疗法后mNSS 评分与相应的单纯损伤组比较降低 (P <0.05);TBI 模型大鼠的PGC-1α 和TFAM 基因表达水平以及mtDNA 拷贝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 轻度TBI 组大鼠在应用井穴放血疗法后,mtDNA 拷贝数高于相应的未应用放血疗法的大鼠(P <0.05),中度 TBI 组大鼠在应用放血疗法后PGC -1α 基因表达水平和mtDNA 拷贝数升高(P <0.05),轻、重度TBI 组大鼠在应 用井穴放血疗法后,虽然PGC -1α 和TFAM 基因表达水平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TBI 后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且中度TBI 组大鼠在应用井穴放血疗法后脑组织含水量与 相应的单纯损伤组大鼠比较降低(P <0.05)。结论 井穴放血可能通过激活PGC 及下游通路,促进mtDNA 的生 物合成,从而增强损伤脑组织的能量供应,进而改善脑水肿程度,发挥脑保护作用。
2018(9):6-12.
摘要:目的 探讨RNA 干扰沉默诱骗受体-3(DcR3)对人胰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AsPC-1 细胞1×106 个/ml,接种于5 周龄裸鼠右后肢腹股沟,当皮下肿瘤 直径为8 mm,随机分为4 组(n =10):对照组、化疗组、阴性质粒+ 化疗组、DcR3-siRNA+ 化疗组。观察 DcR3-siRNA 联合化疗药物对人胰腺癌AsPC-1 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效果。应用ELISA 和Western blot 检测DcR3 蛋白的变化;TUNEL 分析肿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和RT-PCR 检测FasL、Caspase-8 和 Caspase-3 等凋亡因子的表达。结果 化疗组、阴性质粒+ 化疗及DcR3-siRNA+ 化疗组3 组均可抑制移植瘤的生 长,与对照组比较,3 组抑瘤率平均值分别为(35.87±4.58)%、(40.68±4.16)% 和(90.25±2.53)%,4 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7.736,P =0.000),DcR3 siRNA+ 化疗组抑瘤率较化疗组升高;对照组、化疗组、阴 性质粒+ 化疗以及DcR3-siRNA+ 化疗组移植瘤重量平均值分别为(0.95±0.03)、(0.63±0.04)、(0.67±0.02) 和(0.17±0.06)g,4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5.531,P =0.000),DcR3-siRNA+ 化疗组瘤重较化疗组减轻; 对照组、化疗组、阴性质粒+ 化疗组、DcR3-siRNA+ 化疗组凋亡率平均值分别为(6.3±2.21)%、(14.8±2.65) %、(14.5±3.06)% 和(54.6±3.23)%,4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04.225,P =0.000),DcR3-siRNA+ 化疗组凋亡率较化疗组提高;DcR3-siRNA+ 化疗组的FasL、Caspase-8 和Caspase-3 蛋白表达较其他各组上 升(P =0.000)。结论 沉默DcR3 可激活FasL/Caspase 凋亡途径,促进细胞凋亡,增加胰腺癌细胞移植瘤对化 疗的敏感性。
2018(9):13-21.
摘要:目的 探讨氯化锰长期低剂量染毒对子代大鼠睾丸中氧化应激状态及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SD 大鼠32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 只。锰染毒组分别腹腔注射2、4 和8 mg/kg MnCl2·4H2O,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生理盐水,1 次/d,5 d/ 周,共8 周。与正常雄性SD 大鼠交配受孕后,雌 鼠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继续染毒。每组随机取8 只12 周龄子代雄性大鼠断头处死后取材,HE 染色观察睾丸生精小 管结构;qRT-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叉头蛋白转录因子O 3a(FoxO3a)、与Bcl-2 相互作 用的细胞死亡调节子(Bim)、半胱天冬酶9(Caspase-9)mRNA 和蛋白的表达;TUNEL 技术检测生精细胞凋 亡。结果 ① HE 染色可见各锰染毒组睾丸生精小管呈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改变。随着锰染毒剂量的增加,生精 细胞层数逐渐减少,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数量减少或缺如,管腔内成熟的精子数目减少;②中、高剂量组 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降低,而精子畸形率上升(P <0.05);③各锰染毒组大鼠睾丸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随锰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 <0.05); 而睾丸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和活性氧(ROS)水平随锰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升高(P <0.05);④在 mRNA 和蛋白水平,FoxO3a 的表达随锰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上升(P <0.05);低剂量组Bim mRNA 表达量 未见变化,但在中、高剂量组则降低,而细胞死亡调节因子表达量则随锰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加(P <0.05); ⑤ Caspase-9 mRNA 和蛋白表达量在各锰染毒组均升高,且随锰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加(P <0.05);⑥各 锰染毒组大鼠均可见生精细胞凋亡,其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且随锰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上升(P <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锰染毒可抑制子代大鼠睾丸内抗氧化酶活性或(和)增加MDA 含量,提高睾丸组织ROS 水平,促 进FoxO3a 和Bim 表达,启动Caspase-9 信号通路,最终导致子代大鼠生精细胞的凋亡。
2018(9):22-27.
摘要:目的 利用超声介导微泡破裂技术(UTMD)沉默T 淋巴细胞Itch 基因表达,观察转染T 细胞 对胃癌MFC 细胞的免疫杀伤效率。方法 免疫磁珠分离T 淋巴细胞,构建靶向Itch 基因的shRNA 表达质 粒,超声微泡介导转染48 h 后,流式细胞仪分析T 细胞转染成功率,Western blot 测定T 细胞Itch 蛋白表达。转 染24 h 后,流式细胞仪检测T 淋巴细胞活化早期标志CD69 表达。转染72 h 后,观察对比单纯T 淋巴细胞、 阴性对照T 淋巴细胞及转染T 淋巴细胞与小鼠胃癌MFC 细胞共培养时肿瘤杀伤率。结果 利用UTMD 技 术介导shRNA 转染效率达到51.9%,Itch 蛋白表达能被有效抑制。转染24 h 后,转染组T 淋巴细胞早期活化 标志CD69 表达较其他组更高。转染72 h 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在不同的效靶比水平(10 ∶ 1、 20 ∶ 1、40 ∶ 1),转染T 淋巴细胞杀瘤活性均增强。结论 利用UTMD 技术介导shRNA 转染能有效沉默 Itch 基因表达,促进T 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增强T 淋巴细胞对胃癌MFC 细胞的免疫杀伤效率。
2018(9):28-32.
摘要:目的 探讨保护素DX(PDX)对小鼠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 只健康雄性昆明 小鼠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PDX 干预组,每组15 只,复制小鼠脓毒症模型,术毕 60 min 后,PDX 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1 μg 的PDX,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建模24 h 后, 处死各组小鼠,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 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 检 测肺组织胞核中核因子κB(NF-κB)和胞浆中核因子κB 抑制蛋白α 抗原(IκB-α)蛋白表达。结果 与 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和PDX 干预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组织学评分均升高,与脓毒症组比较,PDX 干预组 小鼠肺组织损伤组织学评分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53.323,P =0.000);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和 PDX 干预组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6、TNF-α、SOD 及MDA 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与脓毒症组比较,PDX 干预组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6、TNF-α、SOD 及MDA 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和PDX 干预组小鼠肺组织胞核中NF-κB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 升高,而胞浆中IκB-α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脓毒症组比较,PDX 干 预组小鼠肺组织胞核中NF-κB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胞浆中IκB-α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X 可减轻脓毒症所致小鼠肺组织损伤,其机制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通过 调控NF-κB/IκB-α 通路而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2018(9):33-39.
摘要:目的 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联合视黄酸(RA)诱导成肌细胞类神经分化的方法以 及该诱导过程与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ST)相关性。方法 以CNTF 诱导C2C12 去分化,再以RA 诱导 C2C12 类神经分化。通过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 等技术对去分化及类神经 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及相关分析,比较细胞类神经分化前后REST 表达变化。结果 诱导后细胞聚集生长,呈 典型的神经球样。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神经球能够被神经特异性标志物NSE、Sox1、GFAP 标记,神经球 离散为单个细胞接种后生长状态良好,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呈阳性表达。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CNTF 去分化诱导后成肌细胞分化相关蛋白Myogenin、P21 表达降低,类神经分化后NSE、Sox1、GFAP 表达增多, 且成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Desmin 及REST 表达下降。流式细胞仪分析表面标志物NSE 显示诱导组与对照组 比较细胞有差异,且诱导组特异性阳性细胞率达84% 左右。结论 CNTF 联合RA 可诱导成肌细胞类神经分化, 且该诱导过程可能与REST 表达降低相关。
2018(9):40-44.
摘要:目的 通过体内和体外研究探讨白藜芦醇在人核孔复合物细胞(NPC)中的抗癌活性。方法 用 MTT 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CNE-1 细胞和CNE-2Z 细胞(两种具有不同分化程度的NPC 细胞株)生长增殖 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藜芦醇诱导NPC 细胞凋亡情况和NPC 细胞周期分布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 涉及细胞凋亡调控的数个重要基因和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数种Cyclins 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裸鼠体内进行 CNE-2Z 细胞移植瘤实验。结果 用白藜芦醇处理NPC 细胞后,白藜芦醇不仅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 NPC 细胞的增殖能力,还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NPC 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 理可将NPC 细胞生长阻滞于S- 期和G2/M- 期。白藜芦醇处理可下调Bcl-2 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蛋白 的表达,上调Caspase-3 蛋白表达。此外,白藜芦醇处理不仅可以降低蛋白激酶B(Akt)、p70 核糖体S6 蛋白激 酶(p70S6K)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 结合蛋白1(4E-BP-1)的磷酸化水平,也可降低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 数个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的表达水平。白藜芦醇可抑制裸鼠体内NPC 移植瘤的生长,进一步确认白藜芦醇 对NPC 生长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人NPC 细胞株中,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干扰Akt/p70S6K 信号通路而发挥有 效的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
2018(9):45-49.
摘要:目的 分析microRNA 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人乳头瘤 病毒(HC2-HPV)与病理学分析对早期宫颈癌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 年3 月-2017 年3 月于河南大学淮河 医院进行就诊的疑似宫颈癌患者150 例,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TCT、HC2-HPV 及microRNA 检测的诊断 价值。结果 TCT 诊断结果[ 正常范围(NR)、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 与病理学结果[ 良性细胞改变(BCC),不典型增生轻度 (CIN-I),中度(CIN-II),重度(CIN-III),鳞状细胞癌(SC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 诊断结果≥ ASCUS 有73 例呈阳性占48.67%(73/150),病理学结果≥ CIN-I 有79 例,占52.67%(79/150)。病理学诊断结 果(BCC,CIN-I,CIN-II,CIN-III 及SCC)与HC2-HPV 阳性率差异较大,且其随宫颈癌变严重程度逐渐升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10,P =0.000)。病理学诊断结果与microRNA 相对表达量有关,MiRNA-21 与 MiRNA-193b 表达量随宫颈癌变严重程度逐渐升高;而MiRNA-124 与miRNA-195 表达量随宫颈癌变严重程 度逐渐降低。HC2-HPV 阳性率随宫颈癌变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6,P =0.000)。 microRNA 联合TCT、HC2-HPV 检测的敏感性为98.73%,特异性为98.59%,诊断符合率为98.67%,均高于单 项microRNA、TCT、HC2-HPV 或者联合microRNA+TCT、HC2-HPV+TCT 及microRNA+HC2-HPV 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microRNA 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优于单一TCT 及 HC2-HPV。结论 采用microRNA 联合TCT、HC2-HPV,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
2018(9):50-54.
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人群、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血清中可溶 性E- 钙黏蛋白(E-C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取49 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TNBC 组),198 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TNBC 组)和50 例健康人群(非患者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试验检测血清中E-Cad 和EGFR 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OXA1 表达。采用ROC 曲线评价血清ECad 和EGFR 对乳腺癌或TNBC 的临床诊断价值,并以Youden 指数作为诊断试验的准确度评价指标,分别 预测血清中E-Cad 和EGFR 的诊断界值。结果 与非患者组比较,乳腺癌患者E-Cad、EGFR 和FOXA1 表达升 高(P <0.01)。与NTNBC 组比较,TNBC 组E-Cad 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EGFR 表达升高 (P <0.01),且FOXA1 表达降低(P <0.01)。E-Cad 和EGFR 诊断乳腺癌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 为0.965(95%CI :0.944,0.986),0.758(95%CI :0.686,0.830),当E-Cad 和EGFR 的界值分别为1 010.7 和 107.9 ng/ml 时,Youden 指数为0.807 和0.385,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2.7% 和78.5%,特异性为88.0% 和60%。 EGFR 诊断TNBC 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776(95%CI :0.703,0.848),界值为139.5ng/ml 时,Youden 指数 为0.473,诊断TNBC 的敏感性为79.6%,特异性为67.7%。结论 FOXA1 可作为乳腺癌或TNBC 的辅助诊断 指标;血清E-Cad 和EGFR 检测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指标,且EGFR 可作为TNBC 的诊断指标。
2018(9):55-59.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结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Lemur 酪氨酸激酶3(LMTK- 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 年1 月-2015 年1 月于该院收治的 NSCLC 患者86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吉西他滨+ 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恩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LMTK-3、IGFBP 表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客观有 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 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EGF、IGF-1 及LMTK-3 水平较治疗前 更低,GFBP 水平较治疗后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EGF、IGF-1 及LMTK-3 水 平较对照组更低,IGFBP-7 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可有效降低 NSCLC 患者的血清LMTK3 水平,升高血清IGFBO-7 水平,患者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低。
2018(9):60-64.
摘要:黏连蛋白(cohesin)在DNA 修复、细胞周期和基因表达调控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cohesin 功能缺陷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Cohesin 的核心蛋白- 基质抗原2(STAG2)广泛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近年来,因STAG2 在多种肿瘤中的基因突变或蛋白缺失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STAG 2 基因突变或蛋 白缺失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可为肿瘤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新靶点。该文就STAG 2 基因在 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以下综述。
刘康成,叶蕾,骆仲舟,钟菁,容蓉,刘荣强,朱佩文,姜楠,袁进,邵毅
2018(9):65-69.
摘要:目的 应用功能裂隙灯活体显微镜(FSLB)探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结膜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方法 采用FSLB 对18 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结膜微血管血流动力学进行测量并将其分为两组,右眼为A 组,左眼 为B 组。球结膜经数字相机进行较高清晰度的视野成像后,形成非侵入性球结膜微循环血流灌注图(nMPMs), 同时以60 帧/s 高成像速率和×210 高放大率对血流动力学成像。应用定制软件,进一步对结膜nMPMs 进行分形 分析,进行血管密度及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 与A 组比较,B 组结膜的微血管各方位密度、长度、直径、微动脉 及微静脉血流速度均无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 两组上、下侧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流速度< 鼻、 颞侧微动及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 两组内结膜的各方位微血管密度、长度、直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膜微血管密度、长度、直径由大到小排列为:颞侧/ 鼻侧> 下方> 上方。结论 功能性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能用于检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球结膜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
2018(9):70-75.
摘要: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甲状腺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58 例接受调强放射治 疗(IMRT)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放疗、随访期间甲状腺发生损伤和治疗情况,分析患者的年 龄、性别及肿瘤分型分期等基线资料以及甲状腺受照剂量、体积参数等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与甲状腺损伤的关系。 采用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影响头部肿瘤患者放疗后甲状腺损伤的独立影响因子,利用ROC 分析独立影响因子对 预测甲状腺损伤的应用价值。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7.50 个月,死亡5 例;共发生甲状腺损伤27 例,发生率 46.55%。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23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4 例,发生甲亢的患者原发肿瘤均为霍奇金淋 巴瘤。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平均受照剂量(MTD)及V40 是影响放疗后甲状腺损伤的独立因素(R=0.116、 5.894 及9.375,P =0.000、0.000 及0.003)。年龄、MTD 及V40 预测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甲状腺损伤的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0.596、0.741 及0.714 ;敏感性分别为0.516、0.741 及0.926 ;特异性分别为0.815、0.645 及 0.548 ;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9.5 岁、45.5Gy 及69.5%。放疗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亢进患者间年龄、MTD 及 V40 水平无差异(P >0.05)。结论 甲状腺MTD 和V40 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甲状腺损伤的高危因素。当MTD 超 过45.5 Gy,V40<69.5%,将增加甲状腺损伤风险,甲状腺损伤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主。另外,高龄是发生甲状 腺功能减退的保护因素,甲状腺受照剂量、V40 及患者年龄对放疗诱发的甲状腺损伤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但上 述因素对判断甲状腺损伤类型的价值有限。
2018(9):76-8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甲基乙二醛(MG)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 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 年7 月-2017 年7 月在遵义第一人民医院市政府门诊部住院治疗或门诊就诊 的高血压患者208 例为研究组,同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且不合并高血压者208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 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清BDNF 和MG 含量;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确定血清BDNF 与MG 与原发性 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BDNF 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MG 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即刻记忆(IM)、延时记忆(DLM)、注意力(ATT)、视觉广度(LF)、标准化测验总分(ST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血清BDNF 与IM、DLM、ATT、LF 及STS 评分呈正相关(P <0.05); 研究组血清MG 与IM、DLM、ATT 及STS 评分呈负相关(P <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清 BDNF 和MG 存在相关性,血清BDNF 降低和MG 升高均可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为治疗高血压 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新的途径。
2018(9):81-84.
摘要::目的 分析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施全院血 糖管理前,随机选取2016 年1 月-2016 年6 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112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实 施全院血糖管理后,选取2016 年7 月-2016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112 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 传统床旁血糖仪及血糖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全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对比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变, 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血糖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血糖达标率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对 照组(P <0.05)。观察组的自测血糖率、适当运动率、合理饮食率及规范用药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的FPG、2 hPG、TC、TG 及HbAIc 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医院实施全院血糖信息化管理后,方便医护人 员获取患者信息,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2018(9):85-87.
摘要:目的 研究股骨近端不同开窗位置对股骨抗折弯强度的影响,拟为临床开窗位置的选择提供理论支 持。方法 选用新鲜的猪股骨,于近端不同位置进行开窗,对开窗后的猪股骨进行向前、向后、向内及向外4 个 方向的折弯测试,记录其最大的承载力。结果 股骨近端开窗后,各方向的折弯测试均显示抗折弯强度较未开 窗前减弱,而股骨近端不同的开窗位置对抗折弯强度也有影响。结论 股骨近端开窗后,各方向的折弯测试均 显示抗折弯强度较未开窗前减弱。股骨近端前侧开窗所造成股骨抗折弯强度丢失相对较少,要优于股骨近端 外侧开窗。
2018(9):88-93.
摘要:目的 比较膝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与单纯膝关节镜清理治疗内侧间室病变膝关节骨性关 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 年1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部分早中期内侧间室受累为主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根据术式分为治疗组(20 例):膝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对照组(23 例): 单纯膝关节镜清理。分别于术前、术后2 d、术后12 个月记录治疗组、对照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 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ROM)及胫股角(FTA)。对其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观察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2 d、术后12 个月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①两组不同时间的HSS 膝关节评分、 VAS 评分、ROM、FT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间的HSS 膝关节评分、VAS、ROM、FT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的治疗效果更好;③两组的HSS 膝关节评分、VAS 评分、 ROM、FTA 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手术相较胫骨高位截骨、膝关节 单髁置换及全膝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方式,具备手术费用低、操作过程简单及创伤小等特点,对符合适应证的 人群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2018(9):94-97.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在乳房切除术后采用保留胸大肌筋膜联合胸大肌肌瓣覆盖假体的一期乳房 再造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5 年6 月-2017 年2 月采用该术式进行一期假体植入乳房 再造23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特点以及手术适应证。结果 23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采用 该术式进行一期乳房再造。其中,1 例术后出现乳房局部皮肤变青紫,经过积极换药等对症处理后,逐渐恢复 正常,1 例小细胞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在术后6 个月,因乳腺癌肝转移而死亡。再造乳房形态良好,外观 自然,手感佳,瘢痕少,患者满意率高。结论 保留胸大肌筋膜的一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手术相对安全简单, 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适用于早期乳腺癌的乳房再造。
2018(9):98-102.
摘要:目的 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SAH 患者术后1 年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早期手术治疗 的168 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Ⅳ 级78 例,Ⅴ级90 例。若患者术后1 年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为1 ~ 3 分,即视为预后不良。统计 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动脉瘤的最大径、位置、数目、有无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铸型、脑疝及 WFNS 分级等术前资料;手术方式、手术距离出血的时间、术后有无脑血管痉挛(CVS)、再出血、切口感染 及肺炎等并发症。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果 168 例患者术后1 年的随访结果为预后不良95 例(56.5%),包括死亡66 例(39.3%)。合并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的患者术后1 年预 后不良发生率高于未合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循环、多发动脉瘤、有脑实质出血、脑室 出血铸型、脑疝及WFNS 分级为Ⅴ级患者术后1 年预后不良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CVS、再出血患者术后1 年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未合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 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史、责任动脉瘤的位置为前循环、脑室出血铸型及术后CVS 是患者术后1 年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50% 的高分级动脉瘤性SAH 患者术后出现预后不良,高血压史、责任动脉 瘤的位置为前循环、脑室出血铸型、术后CVS 是患者术后1 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9):103-107.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液营养指标对预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 年死亡率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12 年1 月-2016 年1 月99 例年龄>65 岁,采用髓内钉手术治疗的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 入院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TLC)、血红蛋白、血清钾及钙等因素。手术后 随访1 年,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99 例患者,术后随访1 年内死亡35 例。性别比较无差异(P >0.05); 男女患者血液参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女的年龄、白蛋白含量及血红蛋白含 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血红蛋白含量是预测术后1 年死亡 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营养指标对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1 年死亡率有预测价值,年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对 死亡率有影响。
2018(9):108-112.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平板透视的狭缝全景摄影技术(Slot)双下肢全长摄影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 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11 月-2017 年3 月89 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共99 个膝关节进行全膝关节置 换术,每位患者在手术前后分别使用动态平板透视摄影系统的狭缝全景技术进行负重位的双下肢全长摄影, 采用0 ~ 2 分的评分方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0 分图像质量差,1 分图像质量中等,2 分者为图像质量优良, 并在图像质量优良的图片上通过后处理软件对患者的手术膝进行术前和术后下肢力线及胫股角进行测量,对 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① 89 例患者Slot 双下肢全长摄像一次成功率 100%,成像时间短,操作简便、快捷,每位患者图像质量评分均为2 分,质量优良,完全满足诊断及临床的要求; ② 89 例患者术前均得到全面准确的评估,80 例为骨性关节炎,9 例为创伤性骨关节炎,其中,合并膝内翻畸 形17 例,膝外翻畸形患者8 例,无合并内外翻畸形者64 例;③术后所有患者假体对位、对线良好,假体周围 无骨折,所有患者下肢力线和胫股角均为正常范围,17 例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胫股角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t =-6.590,P =0.000);8 例膝外翻畸形患者,胫股角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597, P =0.001),膝内外翻畸形较术前均得到良好的校正;无合并内外翻畸形64 例患者术后下肢力线与重力垂线 夹角和胫股角与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前者=0.725,P =0.487,t 后者=-2.090,P =0.070)。结论 使 用狭缝全景摄影技术对双下肢全长进行成像,其成功率高、检查时间短、辐射剂量低,且图像拼接操作简便, 质量优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对临床术前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18(9):113-116.
摘要: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地芬诺酯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生长素(Ghrelin)、降钙素 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96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 组48 例。对照组接受奥曲肽治疗,试验组基于对照组加地芬诺酯,两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临床指标缓解时间,血清Ghrelin、PCT、IL-6 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83% 和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临床指标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Ghrelin 分别为(155.92±20.03)和(189.11±20.00)ng/L、PCT 分别为(0.62±0.09) 和(0.97±0.14)μg/L、IL-6 分别为(9.50±1.31)和(14.39±1.8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均有厌食、腹痛及呕吐发生,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0.83% 和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235,P =0.627)。结论 奥曲肽联合地芬诺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奥曲肽者,能够降低血 清Ghrelin、PCT、IL-6 水平,利于患者恢复。
2018(9):117-122.
摘要: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牡丹江医学院 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DN 患者96 例。随机分为3 组,每组32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舒洛地特组口服舒洛地 特胶囊;贝前列素钠组口服贝前列素钠片;联合治疗组口服舒洛地特胶囊和贝前列素钠片。8 周后,分别观察 3 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定量(24 h-UT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 微球蛋 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 C)、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及D- 二聚体(D-D)的水平变化。结果 8 周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与舒洛地特组和贝前列素钠组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8 周后,舒洛地特组的24 h-UTP、UAER、Cys C 及FIB 较治疗前下降(P <0.05);贝 前列素钠组的24 h-UTP、β2-MG、Cys C 及D-D 较治疗前下降(P <0.05);联合治疗组的UAER、β2- MG、24 h-UTP、Cys C、PAI-1、FIB 及D-D 较治疗前下降(P <0.05)。联合治疗组的24 h-UTP、β2- MG、FIB 及D-D 与舒洛地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的24 h-UTP、UAER、FIB 及D-D 与贝前列素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舒洛地特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DN,能有 效减少尿蛋白形成,改善肾脏微循环高凝状态、纤溶活性,延缓DN 进展,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 少,是治疗DN 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9):123-124.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定向透药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该院治疗肩周炎的 患者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通过对等数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进行康复锻炼 治疗,观察组进行康复锻炼之前联合中药定向透药疗法,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 有效率分别为86.67% 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 中药定向透药联合康复锻炼能提高 肩周炎的治愈率。
2018(9):125-126.
摘要:
2018(9):127-128.
摘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