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论著
    • 肺细胞外基质水凝胶治疗大鼠 放射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2019(12):1-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01

      摘要 (678) HTML (0) PDF 1.53 K (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内注射肺细胞外基质(ECM)水凝胶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脱细 胞法制备肺ECM 水凝胶, 单次全肺20 Gy 照射复制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实验一:照射后30 min 将24 只大鼠 随机分为4 组,分别注射肺ECM 水凝胶0、300、500 及800μl,比较注射后30 min 的死亡率、动脉血氧分 压(PaO2),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水凝胶分布。实验二:将18 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照射组(照射+ 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及ECM 组(照射+ 气管内注射肺ECM 水凝胶),注射时间为照射后30 min,剂量 500μl,照射7 d 后行肺病理学检查,ELISA 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结果 气管内注射肺ECM 水凝胶300 或500μl 不会影响大鼠PaO2(P >0.05),而800μl 则会影响大 鼠PaO2(P <0.05),300、500 及800μl 组均能在肺泡表面观察到绿色荧光,其中800μl 分布最均匀;照射组 及ECM 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05),ECM 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 水平 较照射组降低(P <0.05)。结论 肺ECM 水凝胶能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的炎症反应,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 蛴螬提取物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模型兔小胶质 细胞CD68 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19(12):7-1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02

      摘要 (557) HTML (0) PDF 1.39 K (8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 取40 只兔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及蛴螬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 组采用光化学动力 法复制RVO 动物模型,于给药后7、14 及28 d 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于给药后1、3、7、14 及28 d 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68(CD68)的表达。结果 FFA 检查显示,模型组给药7 d 后,中央静脉荧光渗漏、出血,出现无灌注区;复方血栓通组与蛴螬组出现无灌注区,但渗漏、出血较模型 组少;给药28 d 后,模型组渗漏、出血的静脉周围无灌注区面积增大,并出现新生血管;复方血栓通组渗 漏、出血明显减少;蛴螬组渗漏、出血基本吸收。复方血栓通组、蛴螬组与模型组给药后7、14 及28 d 的 无灌注区与视盘面积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模型组CD68 表 达增加,复方血栓通和蛴螬提取物都使CD68 的阳性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但蛴螬组CD68 表达减弱 得更快。复方血栓通组、蛴螬组与模型组3、7、14 及28 d CD68 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复方血栓通与蛴螬提取物均不同程度抑制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蛴螬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说明其比单纯的活血化瘀药能更快地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

    • 微粒皮移植联合医用自凝集水凝胶修复 家兔全层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2019(12):12-1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03

      摘要 (466) HTML (0) PDF 1.06 K (7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自凝集水凝胶(医用可注射聚羧甲基葡萄糖胺凝胶)的皮内刺激反应,以及该材料 与微粒皮移植联用对全层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GB/T 16886.10—2005,对该材料进行皮内 刺激反应安全性评价。麻醉家兔背部,切除3.5 cm×3.5 cm 全层皮肤。切下的皮肤裁剪成1 mm×1 mm 的微 粒皮,将微粒皮在创面上摆放,滴洒水凝胶原液于创面。通过凝胶自凝完成微粒皮固定,用制备好的异体兔 脱细胞真皮紧密覆盖创面、缝合。观察4 周,修复创面做病理观察。结果 自凝集水凝胶无潜在的皮内刺激。 凝胶联合微粒皮移植术4 周后伤口完全愈合且有毛发生长,病理切片可见皮肤创面修复,炎症细胞浸润较轻。 结论 自凝集水凝胶对局部皮肤组织无刺激。凝胶联合微粒皮移植可促使创面皮肤组织的修复再生。

    • >临床研究·论著
    • 胃腺癌组织中IMP3 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12):16-2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04

      摘要 (526) HTML (0) PDF 890.00 Byte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IMP3 蛋白在胃腺癌(GA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07 年2 月—2011 年 2 月在丹东市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92 例GAC 患者的组织蜡块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GAC 及其癌旁胃组织,16 例转移淋巴结组织标本中IMP3 的表达,结合临床相关因素及生存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GAC、癌旁组织及淋巴结组织中IMP3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50.0% 及87.5%,癌组织和转移淋巴 结组织中IMP3 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 <0.05);转移淋巴结组织中IMP3 强阳性表达率高于癌组织; GAC 组织中IMP3 阳性表达与Ki-67 表达、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转移及是否侵犯浆膜层有关(P <0.05); IMP3 阳性表达患者无病生存率及5 年生存率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P <0.05),且浆膜侵犯[H^R=1.851(95% CI :1.180,2.906),P =0.000]、临床分期高[H^R=3.145(95% CI :1.820,5.434),P =0.000],IMP3 阳性表达是 GAC 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14(95% CI :1.032,2.523),P =0.036]。结论 检测IMP3 蛋白 表达水平对GAC 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有望成为GAC 新的标志物。

    •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REBP 水平 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2019(12):21-2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05

      摘要 (579) HTML (0) PDF 503.00 Byte (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REBP 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 2018 年1 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 型糖尿病的80 例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 组,24 h 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R)≥ 30 mg/24 h] 和单纯2 型糖尿病组(T2DM 组,24 h UAER<30 mg/24 h), 每组40 例,从体检中心收集同期健康群众40 例作为对照组(NC 组)。采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 身高及体重等资料,计算体重指数。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 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血清肌酐(Scr)、 空腹胰岛素(FINS)及24 h UAER,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采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ChREBP、高迁移率族蛋白-1、TNF-α、IL-1β 及IL-6 水平。 结果 血清ChREBP 水平DN 组最高,NC 组最低(P <0.05)。ChREBP 与eGFR 呈负相关(r s =-0.694, P =0.000);ChREBP 与24 h UAER、IL-1β、IL-6、TNF-α 及HMG-1 呈正相关(r s =0.596、0.711、 0.650、0.684 和0.515,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l ^ R=1.44,95% CI(1.10,1.87)]、HOMAIR[ Ol ^ R=2.22,95% CI(1.31,3.76)]、24 h UAER[Ol ^ R=1.03,95% CI(1.00,1.06)] 及ChREBP[Ol ^ R=1.01,95% CI(1.00,1.03)] 是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REBP 水 平升高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 PTPRS 在食管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19(12):27-3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06

      摘要 (594) HTML (0) PDF 1.10 K (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S(PTPRS)在食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 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 例食管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食管正常黏膜中PTPRS 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TPRS 蛋白与食管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PTPRS 蛋白在食 管腺癌组织中表达量低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P <0.05)。不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分 化程度、神经受侵及脉管瘤栓的食管腺癌患者的PTPRS 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PTPRS 低表达患者生存率低于高表达患者(P <0.05);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 显示,PTPRS 为食管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l ^ R=2.265,(95% CI :1.050,4.887),P =0.037]。 结论 PTPRS 蛋白低表达与食管腺癌患者的复发和预后密切相关。PTPRS 可能是潜在的抑癌基因,在食管癌 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 慢性根尖肉芽肿中TNF-α 与IL-34 表达的相关性

      2019(12):32-3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07

      摘要 (454) HTML (0) PDF 1.57 K (6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根尖肉芽肿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34(IL-34)表达的 关系,并进一步研究TNF-α 在慢性根尖肉芽肿中的致病机制。方法 选取2018 年3 月—2018 年5 月就诊 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且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慢性根尖肉芽肿的患者。9 例根尖肉芽肿组织作为实验组。 拔除智齿时切除的健康牙龈组织8 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TNF-α 和IL-34 蛋白的表 达,并应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两者的表达量及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TNF-α、IL-34 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 组(P <0.05);实验组TNF-α 与IL-34 呈正相关(r =0.896,P =0.001),对照组TNF-α 与IL-34 无相关性 (r =0.186,P =0.659)。结论 在慢性根尖肉芽肿中TNF-α 与IL-34 的表达有相关性。在慢性根尖肉芽肿中, TNF-α 可能通过IL-34 发挥致病作用。

    • MicroRNA-126 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 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机制研究

      2019(12):36-4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08

      摘要 (461) HTML (0) PDF 926.00 Byte (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microRNA(miR-126)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 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5 年11 月—2017 年11 月莱芜市人 民医院发病7 d 内就诊的15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CI 组110 例(稳定斑块患者74 例,不稳定斑块患 者36 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NACI)患者40 例,同时选择同期40 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 愿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3 组血清miR-126 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血 管平滑肌细胞系HA-VSMC,分别转染miR-126 模拟物、模拟物阴性对照和miR-126 抑制物、抑制物阴性 对照。采用qRT-PCR 检测miR-126 的表达;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 迁移实验检测细胞 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的表达。结果 ACI 组患者血清miR- 126 表达水平较NACI 组和对照组降低(P <0.05),且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miR-126 表达水平低于稳定斑块 患者(P <0.05)。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 模拟物组细胞miR-126 表达水平升高(P <0.05),细 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下降(P <0.05),MMP-13 表达升高(P <0.05);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比较,miR- 126 抑制物组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提高(P <0.05),MMP-13 表达降低(P <0.05)。结论 ACI 患者血清 miR-126 表达降低,并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 调MMP-13 的表达有关。

    • >综述
    • IL-33/ST2 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2019(12):43-4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09

      摘要 (551) HTML (0) PDF 422.00 Byte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免疫炎症反应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IL-1 家族新成员IL-33 是Th2 型免疫反应的关键活化分子,经由IL-33/ST2 信号通路在不同的疾病和模型中发挥 促炎或抑炎效应。近年来,关于IL-33 及其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越来越得到关注,被认为是缓解缺血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新型靶点。本文综述IL-33/ST2 信号通路的生成 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并介绍最新的相关研究进展。

    •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2019(12):48-5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10

      摘要 (678) HTML (0) PDF 513.00 Byte (9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新发肺癌患者数以及肺癌病死 人数在我国一直居高不下。随着腔镜设备的更新,肺癌切除已从原来普通开胸手术到传统多孔胸腔镜再到单 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全肺切除。所有手术结束后放置胸腔引流管是胸外科手术后的一项标准程序,术后引流 管可以起到引流出胸腔内液、气的作用,还可通过引流的情况观察胸腔内的情况。随着手术安全性的提高, 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拔管时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28 F 管更换到16 F 管,由双胸腔引流管变为单胸 腔引流管,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早期出院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实验发现,单孔肺叶切除术后隧道式胸腔 引流管相对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更利于康复,但是单孔肺叶切除术后隧道式胸腔引流管是否适用于所有的 患者尚需进一步探讨。随着腔镜设备的更新,术后护理的进步,缩短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 血糖漂移对糖尿病患者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

      2019(12):53-5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11

      摘要 (914) HTML (0) PDF 423.00 Byte (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糖尿病心肌病变是一种以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心肌糖脂代谢紊 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及心肌微血管病变等。影响糖尿病心肌病变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 研究显示,血糖漂移亦可引起同样的病理、生理改变,且多项研究支持血糖漂移异常与心血管不良预后密切 相关。但血糖漂移如何导致心肌的损伤尚需进一步明确。该文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综述血糖漂移对糖尿病心 肌损伤的可能机制,为延缓糖尿病心肌病变提供依据。

    • >新进展研究·论著
    • FLT3-ITD 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 及临床特征分析

      2019(12):58-6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12

      摘要 (501) HTML (0) PDF 422.00 Byte (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讨论FLT3-ITD 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 分析2015 年6 月—2017 年6 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FLT3-ITD+ 及FLT3-ITD- AML 组患者的 免疫表型、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化疗后临床结局及生存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FLT3-ITD+ AML 组患者 CD56、CD33、CD11b 及CD7 表达高于FLT3-ITD- AML 组(P <0.05),而CD34、CD117 表达低于FLT3- ITD- AML 组(P <0.05)。与FLT3-ITD- AML 组患者比较,FLT3-ITD+ AML 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 髓原始细胞比例升高(P <0.05),而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LT-ITD- AML 组患者总反应率高于FLT3-ITD+ AML 组(P <0.05);FLT3-ITD- AML 组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高于FLT3-ITD+ AML 组(P <0.05)。FLT3-ITD+ AML 组患者完全缓解患者CD56、CD34、CD11b、CD7、 CD33 及CD117 的表达水平低于未缓解患者(P <0.05)。结论 FLT3-ITD+ AML 患者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 紊乱,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高,完全缓解率低,预后差,是AML 预后不良因素。AML 患者早期检测 FLT3-ITD 突变及免疫分型对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零射线房间隔穿刺术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分析

      2019(12):63-6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13

      摘要 (796) HTML (0) PDF 1.02 K (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无射线和有射线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PVBs)的差异。方法 收集98 例频发 PVBs 患者,包括右室流出道和非右室流出道类型。在二维和三维CARTO 系统操作下,根据是否使用X 射 线分为二维射线组(A 组)、三维射线组(B 组)和无射线组(C 组)。分析3 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放置 电极时间、标测靶点时间、放电次数、曝光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成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A 组手术时间长 于B、C 组,B 组长于C 组(P <0.05)。A 组测靶点时间和放电次数多于B 组和C 组(P <0.05)。A 组曝光时 间长于B、C 组,B 组长于C 组(P <0.05)。3 组电极放置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0.05)。结论 三维系统射频方式不仅减少术中射线暴露时间和放电次数,而且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 且对比三维射线,三维无射线在曝光时间和缩短手术时间上更具优势,其还取决于术者对手术和三维系统熟练 掌握程度。

    • 声触诊组织量化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中的应用

      2019(12):68-7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14

      摘要 (465) HTML (0) PDF 1.01 K (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声触诊组织量化在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 年 7 月—2018 年1 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不孕不育男科门诊就诊,并经超声诊断为左侧VC 的90 例患 者作为VC 组,选取同期该院49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实施声触诊组织量化检测,并根据VC 超 声诊断标准分为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和临床型静脉曲张(VC Ⅰ、VC Ⅱ及VC Ⅲ),比较精液常 规结果的差异。结果 VC Ⅰ组、VC Ⅱ组及VC Ⅲ组左右侧睾丸组织剪切波速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 SVC 组左右侧睾丸组织剪切波速度值均高于VC Ⅱ组、VC Ⅲ组(P <0.05);VC Ⅰ组左右侧睾丸组织剪切波 速度值均高于VC Ⅱ组、VC Ⅲ组(P <0.05);VC Ⅰ、VC Ⅱ及VC Ⅲ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SVC 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均高于VC Ⅰ组、VC Ⅱ组及VC Ⅲ组(P<0.05);VC Ⅰ组精子密度、 精子活率高于VC Ⅱ组、VC Ⅲ组(P <0.05),VC Ⅱ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高于VC Ⅲ级组(P <0.05)。VC 组睾丸组织剪切波速度值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呈正相关(P <0.05)。结论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测量睾丸 组织剪切波速度值可作为预测VC 患者精液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

    • 快速康复外科和营养风险筛查在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9(12):73-7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15

      摘要 (507) HTML (0) PDF 484.00 Byte (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及营养风险筛查在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 年 11 月—2018 年3 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腺体外科收治的70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患者术前 均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按该科乳腺癌快速康复外科流程进行围手术期处理;选取2015 年8 月—2015 年10 月 该院按乳腺癌规范流程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的患者75 例作为对照组。根据NRS-2002 得分将患者分为营养正 常组和营养风险组,分别有59 和11 例。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和24 h 疼 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营养正常组与营养风险组患者术后第1、2 及3 天的引流量比较, 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②营养正常组引流量比营养风险组少(P <0.05);③两组患者引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乳腺癌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在乳腺癌围手术期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缩短 住院时间;营养状况是乳腺癌快速康复外科的基石之一,术前风险筛查有助于乳腺癌快速康复外科实施对象 的合理选择。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外连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2019(12):78-8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16

      摘要 (1027) HTML (0) PDF 505.00 Byte (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外连素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7 年1 月—2017 年12 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 例作为心肌梗死组,同期该院健康者 体检的80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测定血清外连素、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 及cTnI 水平高于 对照组(P <0.05)。心肌梗死组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 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和重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分高 于轻度患者(P <0.05),重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分高于中度患者(P <0.05)。 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外连素与CK-MB、cTnI 及Gensimi 积分呈正相关(P <0.05)。心血管不良事件组血清 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及Gensimi 积分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血清外连素水平升高,血清外连素水平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关。

    • MSCTA 动态图像后处理对颅脑非典型 血管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9(12):83-8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17

      摘要 (559) HTML (0) PDF 966.00 Byte (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MSCTA)动态图像后处理对颅脑非典型血管出血性病变的 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8 年1 月—2016 年3 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出血性脑血管病行头部CT 血 管造影(CTA)常规图像后处理未见明显血管性病变患者。通过变换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的阈值及角度 等进行动态图像后处理,采用Kappa 一致性检验评价各医师对动态图像后处理分析结果的可重复性,将结果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56 例患者,动态图像后处理发现血 管出血性病变患者51 例,其中动脉瘤20 例、动静脉畸形25 例、静脉畸形4 例、动脉畸形伴动脉瘤2 例。2 名医师诊断的结果基本一致(P <0.05),CTA 动态图像诊断的敏感性为100%(95% CI :92.59,100.00),特异 性为62.5%(95% CI :30.57,86.32)。结论 MSCTA 动态图像后处理对颅脑非典型血管出血性病变分析过程 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DSA 及手术探查相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 推广。

    • Ⅱ期鼻咽癌患者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及同步 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预后分析

      2019(12):88-9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18

      摘要 (1433) HTML (0) PDF 466.00 Byte (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单纯放疗(IMRT)、同步放化疗(CCRT)及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CCRT+AC) 在Ⅱ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生存获益,来探索化疗是否能提高Ⅱ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率,为早期鼻咽癌治疗方式的 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10 月—2013 年10 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2 例 初治Ⅱ期鼻咽癌患者(T1、2N1M0、T2N0M0,第八版AJCC/UICC 鼻咽癌分期标准)的临床资料。其中, IMRT 组患者39 例,CCRT 组患者38 例,CCRT+AC 组患者45 例。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无 局部复发生存期(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及无病生存期(DFS),次要研究终点为毒副反应。 结果 IMRT 组、CCRT 组、CCRT+AC 组患者5 年OS、LRFS、DMFS 及DF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CCRT 组、CCRT+AC 组患者毒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较IMRT 组更严重(P <0.05)。 结论 在IMRT 基础上加用化疗未能改善Ⅱ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反而增加毒副反应。

    • 直肠癌患者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

      2019(12):93-9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19

      摘要 (840) HTML (0) PDF 453.00 Byte (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230 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变化,探索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患者发生低位前切除综 合征(LA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2017 年12 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行直肠癌低位前 切除手术,术中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原则的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采用电话、当面随访等方式对研究对象 的排便功能进行评估。根据患者LARS 严重程度,分为有LARS 组(轻度及以上症状)和无LARS 组,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探究发生LARS 的危险因素。结果 230 例患者,有LARS 组患者126 例(54.8%), 无LARS 组患者104 例(45.2%)。两组患者性别、N 分期、肿瘤位置、预防性回肠造瘘及有无吻合口漏比 较,经χ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l ^ R=2.301,95% CI (1.239,4.275)]、低位肿瘤[Ol ^ R=0.410,95% CI(0.288,0.584)] 及吻合口漏[Ol ^ R=29.289,95% CI(1.045, 82.533)] 是直肠癌患者术后LARS 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术后LARS 发生率 高,N 分期、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术后LARS 有影响;而女性、低位肿瘤和吻合口漏是其独立危险 因素。

    • 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 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9(12):97-10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20

      摘要 (544) HTML (0) PDF 443.00 Byte (6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LR)分布与临床病理特征等相关因素 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 年8 月—2017 年12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706 例。根 据NLR 值将患者分为高NLR 组和低NLR 组。收集患者入院第1 次血常规检验结果,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分期、远处转移、 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类型、组织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检出淋巴结个数、转移淋巴结个数、肿瘤最大径 及CEA 等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胃癌患者NLR 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女性NLR 分布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3 ~ 44 岁、45 ~ 59 岁、60 ~ 85 岁患者NLR 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BMI、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分期、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是NLR 的独立影响因素[Ol ^ R=1.790,95% CI (1.094,2.928)],高NLR 组的患病风险是低NLR 组的1.790 倍(95% CI :1.094,2.928)。结论 术前NLR 对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分期有提示作用,NLR 同时受BMI 的影响,肿瘤最大径可作为影响NLR 的独 立影响因素。

    • 超声联合血清标志物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2019(12):102-10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21

      摘要 (523) HTML (0) PDF 453.00 Byte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联合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亲环素A 在慢性心力衰 竭(CHF)诊断中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8 年1 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312 例CHF 患 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60 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收缩 性组和舒张性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HYA)将患者分为NHYA Ⅰ、Ⅱ、Ⅲ及Ⅳ级组。检 测不同组患者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血清Gal-3、亲环素A 水平,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和 NYHA Ⅰ、Ⅱ、Ⅲ及Ⅳ级组患者的血清Gal-3、亲环素A、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LVEF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分级越高,Gal-3、亲环素A 和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越高。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al-3、 亲环素A 和心力衰竭超声指数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P <0.05);血清Gal-3、亲环素A、心力衰竭超声 指数与LVEF 呈负相关(r =-0.635、-0.622 和-0.628,均P <0.05),与心功能NHYA 分级呈正相关(r =0.745、 0.834 和0.867,均P <0.05)。结论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联合血清Gal-3、亲环素A 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慢性心 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水平,可作为评价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指标。

    • 容量目标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19(12):106-10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22

      摘要 (461) HTML (0) PDF 441.00 Byte (6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容量目标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7 年3 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 患儿42 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患儿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 容量目标通气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 容量 目标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 周后动脉血气指标水平、Th1/Th2 细胞 因子含量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1 周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 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较治疗前升高(P <0.05),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 血清干扰素-γ(IFN-γ)、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 及IFN-γ/IL-4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1 周后PaO2、OI、SpO2 及IL-4 较对照 组升高(P <0.05),而PaCO2、IFN-γ、IFN-γ/IL-4、cTnI、CK-MB 及LDH 较对照组降低(P <0.05)。 结论 NRDS 患儿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容量目标通气治疗,可有效优化通气功能并减轻全身炎症状态, 抑制心肌损伤。

    •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对大肠埃希菌 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2019(12):110-11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23

      摘要 (795) HTML (0) PDF 516.00 Byte (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淋巴细胞绝对值(LYM)、中性粒 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在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中 的意义。方法 以50 例明确为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取50 例血培养阴性 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全血细胞计数、hs-CRP 及PCT,绘制ROC 曲线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实验组患 者WBC、NEU、NLR、hs-CRP 及PCT 高于对照组(P <0.05)。NLR 诊断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曲线下 面积为0.728。结论 NLR 用于诊断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综合价值优于WBC、NEU、LYM、hs-CRP 及 PCT,NLR 联合PCT 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 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2019(12):114-11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24

      摘要 (513) HTML (0) PDF 439.00 Byte (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 年2 月—2016 年6 月 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68 例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4 例。对照组采用奥沙 利铂肝动脉持续灌注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肝动脉 持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 年生存率、疾病控制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不良 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 年生存 率、疾病控制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后VEGF 水平下降程 度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的VEGF 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值得肯定,患者生存率进一步提升且VEGF 水平下降,用 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超细输尿管镜治疗婴幼儿输尿管 中下段结石的临床研究

      2019(12):118-12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25

      摘要 (451) HTML (0) PDF 691.00 Byte (5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4.8 F 和4.5 F 两款超细输尿管镜在婴幼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 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0 月—2018 年8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探索性采用超细输尿管镜 (4.8F Micro-URS 和4.5 F ultrathin-URS)治疗34 例婴幼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 4.8F Micro-URS 组和4.5 F ultrathin-URS 组。术前泌尿系CT 平扫确诊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手术采用全身 麻醉,取截石位,应用4.8 F Micro-URS 或4.5 F ultrathin-URS 连接带有延长管的50 ml 注射器,助手人工推 注生理盐水灌注液,直视下进入患侧输尿管,寻找到结石,置入200μm 钬激光光纤行粉末化碎石。分析手术 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4.8 F Micro-URS 组碎石治疗11 例,一次进镜成功率为100%,均未行输尿管口 扩张。手术时间(19.5±11.3)min,灌注液用量(259±423)ml。一期结石清除率为100%。4.5 F ultrathin- URS 组碎石治疗23 例,一次进镜成功率为100%,均未行输尿管口扩张。手术时间(20.2±10.2)min,灌注 液用量(293±229)ml。两组性别比例、年龄、结石大小、手术时间、灌注液用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 热及血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两款超细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婴幼儿输尿管中下 段结石清石率高、安全性好,均是值得推荐的婴幼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治疗方法。

    • >临床报道
    • 颅内肿瘤术后非术区硬膜外血肿2 例

      2019(12):123-12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26

      摘要 (492) HTML (0) PDF 585.00 Byte (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硬膜外血肿指发生在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的血肿,常见于颅脑外伤后。而颅内肿瘤术后继发硬 膜外血肿则较少见,发生在非术区更少见,约占开颅手术的0.14%。本文报道2 例颅内肿瘤术后非术区的硬膜 外血肿。

    • >病例报告
    • 产前超声诊断法洛四联症并马蹄肾1 例

      2019(12):125-12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27

      摘要 (796) HTML (0) PDF 750.00 Byte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脾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EB 病毒感染1 例

      2019(12):127-12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2.028

      摘要 (523) HTML (0) PDF 1.00 K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