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0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论著
    • 来曲唑联合高脂膳食诱导PCOS-IR大鼠模型复制时间及其内分泌、代谢改变的实验研究*

      2020(01):1-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01

      摘要 (1004) HTML (0) PDF 535.00 Byte (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IR)大鼠理想模型复制时间及其内分泌、代谢等病理 改变。方法 对照组大鼠予普通饲料,每日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模型组大鼠予高脂饲料,每日灌胃来曲唑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根据喂养时间,每组在第21、24、27及30天处死6只。观察两组大鼠的体重、卵巢体积和组织学变化、内分泌与代谢指标。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ELISA法检测大鼠性激素水平、甘油三酯(TG)及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卵巢指数、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比值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 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第27和30天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均高于第21天(P?<0.05)。肉眼可见模型组大鼠卵巢体积增大(P?<0.05),卵巢表面可见较多密集的透明囊状扩张卵泡,镜下卵巢呈多囊样改变;模型组第30天大鼠的卵巢体积大于第21天(P?<0.05)。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TG、FSH/LH比值、T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模型组第27和30天大鼠血清FINS及HOMA-IR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来曲唑联合高脂膳食连续喂养27 d可成功复制符合PCOS-IR病理特征及内分泌、代谢紊乱的大鼠模型。

    • 脊髓IL-33在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中的表达*

      2020(01):8-1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02

      摘要 (805) HTML (0) PDF 458.00 Byte (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变化,探讨IL-33在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与佐剂性关节炎组(CFA组),每组25只。CFA组采用足底注射完全氟式佐剂(CFA)复制模型,术后第1、3、7、14及21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检测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IL-33的表达。结果 CFA组大鼠自术后第3天起,各时间点的足趾和关节体积增大,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A组术后6?h即出现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下降,并持续至术后21天,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A组第3天开始出现脊髓IL-33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1天,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A组大鼠出现机械痛敏和热痛敏,脊髓IL-33表达增加,IL-33可能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痛觉过敏中起重要作用。

    • 依达拉奉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0(01):13-2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03

      摘要 (1056) HTML (0) PDF 450.00 Byte (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依达拉奉小剂量、中剂量及大剂量组5组。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他4组大鼠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MI模型。依达拉奉小剂量、中剂量及大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依达拉奉1、3和6?mg/kg,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模型复制2?h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4?d后进行相关检测,采用高分辨小动物超声仪测定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心肌酶(cTnT、CK-MB、LDH)和抗氧化标志物(SOD、MDA、GSH-Px),采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PI3K、Akt、Bcl-2及Bax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PI3K、Akt、p-Akt、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依达拉奉呈剂量依赖性降低MI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水平(P?<0.05),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率(LVFS)水平(P?<0.05);依达拉奉呈剂量依赖性降低MI大鼠血清cTnT、CK-MB和LDH水平(P?<0.05);依达拉奉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大鼠血清SOD和GSH-Px水平(P?<0.05),降低MDA水平(P?<0.05);依达拉奉剂量依赖性抑制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依达拉奉呈剂量依赖性升高MI大鼠心肌PI3K、Akt和Bcl-2 mRNA的表达(P?<0.05),降低Bax mRNA的表达(P?<0.05);依达拉奉呈剂量依赖性升高MI大鼠心肌PI3K、Akt、p-Akt及Bcl-2蛋白的表达(P?<0.05),降低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MI大鼠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改善心肌抗氧化能力,并且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

    • 节律基因clif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2020(01):21-2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04

      摘要 (452) HTML (0) PDF 418.00 Byte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节律基因clif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3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AMI患者126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碱基引物延伸法基因分型检测rs2583913及rs1071592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观察慢病毒干扰沉默clif基因小鼠的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中rs258391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107159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病毒转染组clif、PAI-1及TM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及慢病毒对照组(P?<0.05);慢病毒转染组血浆TM、PAI-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及慢病毒对照组(P?<0.05)。结论 节律基因clif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071592与老年AMI患者存在相关性。节律基因clif表达可降低慢病毒干扰小鼠的PAI-1及TM表达水平,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 >临床研究·论著
    • 前列腺癌中HMBOX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上皮间质化的影响*

      2020(01):26-3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05

      摘要 (821) HTML (0) PDF 475.00 Byte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HMBOX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前列腺癌上皮间质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确诊并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68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组),选取同期收治的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BPH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BOX1在两组的表达;构建HMBOX1过表达(实验组)和对照组稳定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MBOX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划痕实验检测HMBOX1过表达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检测HMBOX1过表达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PC组HMBOX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9.12%)比BPH组(55.71%)下降(P?<0.05);实验组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Vimentin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下降(P?<0.05);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实验组细胞24?h后的划痕创口愈合面积较小,迁移速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侵袭细胞数(421.88±45.70)个比较,实验组侵袭细胞数(172.06±19.25)降低(P?<0.05)。结论 HMBOX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过表达HMBOX1可抑制前列腺癌的上皮间质化及肿瘤侵袭迁移能力。

    • 放射治疗对肺癌患者NKG2D、HMGB1及DC细胞活性的影响*

      2020(01):31-3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06

      摘要 (844) HTML (0) PDF 455.00 Byte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接受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肺癌患者在放疗不同阶段外周血细胞因子NKG2D、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变化及与树突状细胞(DC细胞)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30例肺癌放疗患者,分别在放疗前及放疗后不同时段通过ELISA检测NKG2D、HMGB1,通过免疫磁珠法检测DC细胞。结果 HMGB1、NKG2D的浓度于放疗2?000、4?000及6?000?cGy时逐渐下降(P?<0.05)。DC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细胞与HMGB1、NKG2D无相关性(r?=-0.204和0.105,P?= 0.281和0.580)。结论 放射治疗可降低肺癌患者HMGB1、NKG2D的水平,激活免疫功能,但对肺癌患者外周血中DC细胞的活性无影响,外周血中DC细胞活性与HMGB1、NKG2D无相关。

    • 乙型肝炎患者胎盘组织中GSK-3β表达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

      2020(01):36-4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07

      摘要 (424) HTML (0) PDF 574.00 Byte (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胎盘组织中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乙肝孕妇189例(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106例(对照组)。两组均于产前抽取肘静脉血,并于胎盘娩出后30?min内留取胎盘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对HBV-DNA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GSK-3β表达情况,另于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24?h内采集股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5项(乙肝两对半),根据检测结果将新生儿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胎盘组织GSK-3β表达情况,并分析GSK-3β表达与HBV感染孕妇出现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胎盘组织中GSK-3β阳性表达率及GSK-3β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外周血HBV-DNA滴度>1×102 copy/ml的胎盘组织GSK-3β阳性表达率及GSK-3β吸光度值高于HBV-DNA滴度≤1×102 copy/ml孕妇(P?<0.05);研究组189例新生儿中有19例发生HBV感染,新生儿HBV感染率为10.05%(19/189);感染组胎盘组织中GSK-3β阳性表达率及GSK-3β吸光度值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乙肝孕妇血清HBV-DNA载量>1×102?copy/ml、血清HBeAg阳性及胎盘组织GSK-3β阳性表达是新生儿HBV感染的危险因素(OlR=1.956、1.978和1.931,均P?<0.05)。结论 乙肝患者胎盘组织中GSK-3β阳性表达率增加,且随着孕妇外周血HBV-DNA滴度的升高而增加,GSK-3β高表达可增加HBV母婴传播发生风险。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免疫指标、铁代谢指标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变化特点

      2020(01):41-4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08

      摘要 (883) HTML (0) PDF 387.00 Byte (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OC)患者的免疫指标、铁代谢指标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OC患者4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4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免疫指标、血清铁蛋白和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的差异,并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铁蛋白与免疫指标、TNF-α等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铁和铁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TNF-α和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OC患者的血清铁、铁蛋白水平与IgA、IgG、IgM和IL-2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NF-α和hs-CR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OC患者的免疫指标和血清铁蛋白水平较低,TNF-α水平较高,且存在相关关系。

    • >综述
    • PRMT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2020(01):45-5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09

      摘要 (818) HTML (0) PDF 400.00 Byte (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具有催化细胞中多种蛋白质特定精氨酸残基甲基化的功能,参与了包括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和DNA重组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其中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是研究最为深入的PRMTs家族成员,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高表达,其通过催化特定精氨酸残基单甲基化和对称双甲基化,在调控各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控制关键的生长调节途径、调控转录因子的表达等。本综述系统介绍PRMT5通过甲基化细胞中的各种蛋白,发挥表观遗传调节酶的作用,其异常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未来,PRMT5可以作为肿瘤检测和治疗的新靶点。

    • 镁合金应用于可降解临时起搏电极中的研究进展

      2020(01):52-5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0

      摘要 (706) HTML (0) PDF 366.00 Byte (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各种缓慢型心律失常比较常见,临时起搏器有助于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患者术后自主心律升高到足以维持正常循环功能后停用起搏器,去除起搏导线,但是去除过程中通常会合并一些并发症。所以需设计一种可降解、无需拔除的临时起搏导线解决以上问题。目前已知镁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逐渐增多,本文对镁合金作为可降解临时起搏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新进展研究·论著
    •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与炎症指标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2020(01):56-6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1

      摘要 (933) HTML (0) PDF 476.00 Byte (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指标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匹配出的31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术前CEA、CA19-9的假阴性率及高低不同分组的NLR、PLR值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联合检测指标并探讨联合检测对肿瘤远处脏器转移的预测作用。结果 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单用肿瘤标志物时假阴性率较高,且CA19-9假阴性率(72.78%)高于CEA假阴性率(49.58%);随着肿瘤进展,肿瘤浸润较深、存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期较晚患者CEA假阳性率降低(P?<0.05);CA19-9及PLR的升高提示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远处脏器转移可能,且女性患者与高PLR值相关;CEA与NLR联合检测可能具有较好的预测结直肠癌远处脏器转移的作用(AUC=0.881,P?= 0.000)。结论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及炎症指标在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率、预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TNM分期及指导术后患者复查频率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子痫前期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2020(01):63-6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2

      摘要 (572) HTML (0) PDF 937.00 Byte (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5月20日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他指标的合并,分析NLR对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Meta回归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 有7篇文献纳入研究,合并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0.74(95% CI:0.71,0.76)和0.64(95% CI:0.61,0.68),阳性似然比1.96(95% CI:1.79,2.16),阴性似然比0.43(95% CI:0.38,0.47),诊断比值比4.68(95% CI:3.93,5.58),曲线下面积(AUC)为0.82。meta回归显示样本量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Deeks漏斗图示该研究发表偏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作为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志物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特异性不高。未来需要大量前瞻性研究来验证单独使用NLR或者联合其他标志物作为子痫前期诊断的潜在适用性。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近期预后分析*

      2020(01):70-7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3

      摘要 (809) HTML (0) PDF 452.00 Byte (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发病及预后情况,为慢性肝病AKI的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符合AKI定义的慢性肝病合并AKI的患者200例(AKI组)和慢性肝病未合并AKI的患者20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慢性肝病AKI的发病特点及AKI患者的预后。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AKI组与对照组比较,尿酸(UA)、血清肌酐(Scr)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P?<0.05);LC和HCC AKI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尿素氮(BUN)水平上升(P?<0.05)。不同肝病类型AKI患者中,LC、HCC与CHB比较,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和GFR下降,BUN、Scr水平升高(P?<0.05)。慢性肝病AKI患者BUN、Scr与Alb呈负相关(r?=-0.387和-0.217,P?<0.05),BUN、Scr与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呈正相关(r?=0.247、0.250、0.214和0.219,P?<0.05);GFR与ALT呈负相关(r?=-0.161,P?<0.05),GFR与Alb呈正相关(r?=0.310,P?< 0.05)。慢性肝病合并AKI患者中LC与CHB患者比较,腹水、脾肿大、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肝病AKI患者中AKIⅠ、Ⅱ、Ⅲ期病死率分别29.5%、58.1%和92.3%,不同分期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肝炎合并肾损伤患者肾脏GFR降低,Scr、UA水平升高,肝脏ALT、AST、TBIL、DBIL水平升高,肾功能损伤程度与Alb水平及TBIL密切相关。LC、HCC合并肾损伤时与其他并发症相比腹水发生较高,其次为肺部感染发病率、肝性脑病发病率。肾损伤严重程度与病死率有关。

    •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股神经与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的应用*

      2020(01):77-8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4

      摘要 (836) HTML (0) PDF 440.00 Byte (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股神经与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实施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超声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组(A组)、右美托咪定镇静联合超声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组(B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穿刺时(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20?min(T3)、手术开始切皮(T4)、手术结束后(T5)各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血压(MB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两组患者T1、T4、T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两组患者T0、T1、T4、T5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如穿刺部位血肿及麻醉效果。结果 ①两组不同时间点的HR、MBP有差异(P?<0.05);两组的HR、MBP有差异(P?<0.05);两组的HR、MBP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②两组不同时间点的SpO2无差异(P?>0.05);两组的SpO2无差异(P?>0.05);两组的SpO2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③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SAS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的VAS、SAS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的VAS、S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所有患者麻醉穿刺部位无血肿形成,均无麻醉失败而导致麻醉方式的改变。结论 在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可有效减少焦虑,并发症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

    • ADA、TB-DNA、T-spot单用或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2020(01):8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5

      摘要 (872) HTML (0) PDF 402.00 Byte (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腺苷脱氨酶(ADA)、胸水结合分歧杆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或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TBP)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上虞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疑似TBP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经皮穿刺胸膜活检确诊为TBP患者48例作为TBP组,其余非TBP胸膜炎患者28例作为非TBP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胸腔积液中ADA,TB-DNA和外周血T-spot水平。并分析单独检测和3种方法平行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 TBP组ADA水平高于非TBP组,TBP组的TB-DNA和T-spot阳性率也高于非TBP组(P?<0.05)。ADA和TB-DN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85.71%和96.43%),T-spot的敏感性(81.25%)高于ADA和TB-DNA(P?<0.05),其特异性低于ADA和TB-DNA(71.42%)(P?<0.05)。ADA+T-spot和ADA+TB-DNA+T-spot的敏感性(87.50%和91.67%)和阴性预测值(77.78 % 和82.61%)均高于ADA+TB-DNA(68.75%和62.50%)(P?<0.05)。而ADA+TB-DNA的特异性(89.29%)高于ADA+T-spot和ADA+TB-DNA+T-spot(60.71%和67.86%)(P?<0.05)。TB-DNA+T-spot、ADA+T-spot及ADA+TB-DNA+T-spot平行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6(95% CI:0.614,0.879)、0.849(95% CI:0.802,0.989)和0.917(95% CI:0.831,1.000)。结论 ADA、TB-DNA和T-spot 3种方法各有特点,T-spot敏感性较好,ADA和TB-DNA特异性高,3种方法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TBP诊断的敏感性。

    •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中不同吸气流速对单肺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2020(01):87-9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6

      摘要 (907) HTML (0) PDF 435.00 Byte (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下不同吸气流速对胸科单肺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单侧肺病损切除术的单肺通气全身麻醉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吸气流速30?L/min组(A组),吸气流速50?L/min组(B组),吸气流速70?L/min组(C组),每组25例。分别于单肺通气前5?min(T0)、单肺通气后30?min(T1)、60?min(T2)、120?min(T3)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并行血气分析,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死腔率(VD/VT)、氧合指数(PaO2/FiO2)和分流率(Qs/Qt)。结果 不同时间点的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Ppeak、Pplat、呼气末正压(PEEP)、VD/VT、Cdyn、PaO2/FiO2、Qs/Qt有差异(P?<0.05);3组间PaCO2、Ppeak、Pplat、PEEP、VD/VT、Cdyn有差异(P?<0.05);3组间PaCO2、Ppeak、Pplat、PEEP、VD/VT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结论 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的单肺通气中,适当增加吸气流速可以在降低气道压的同时促使更有效的气体弥散,减少死腔率并改善肺动态顺应性。

    • 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对老年人前列腺的影响

      2020(01):93-9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7

      摘要 (752) HTML (0) PDF 436.00 Byte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相关指标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前列腺体积(PV)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8月—2017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查体的4?404例60~95岁男性资料,询问病史,通过直肠指检、超声排除前列腺癌,测量人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W)、身高(H)、腰围(WC)、体重指数(BMI)。生化分析包括晨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PSA、尿常规分析等。结果 MS相关指标SBP、TG、HDL-c、LDL-c与血清PSA呈正相关(r?=0.084、0.065、0.111和0.080,P?<0.05),DBP、TC与血清PSA呈负相关(r?=-0.079和-0.083,P?<0.05);FPG、LDL-c与PV呈正相关(r?=0.112和0.033,P?<0.05);BMI、SBP、TG、HDL-c、LDL-c与PSAD呈正相关(r?=0.039、0.087、0.059、0.098和0.073,P?<0.05),WC、DBP、FPG、TC与PSAD呈负相关(r?=-0.039、-0.081、-0.063和-0.074,P?<0.05)。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S影响血清PSA、PSAD水平的主要因素为SBP、DBP和HDL(P?<0.05),影响PV水平的主要因素为FPG(P?<0.05)。结论 老年MS患者血清PSA、PSAD水平下降,PV增加。其中血压变化与血清PSA水平密切相关,血糖变化与PV相关。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0(01):98-10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8

      摘要 (940) HTML (0) PDF 417.00 Byte (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AECOPD加重患者140例。根据入组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B-Eos)分为两组。A组为B-Eos≥2%的患者,B组为B-Eos<2%的患者。入组时收集相关资料,对AECOPD患者予以相应治疗,随访治疗后的1周、 1、3及6个月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后mMRC评分和急性发作变化。结果 140例患者经1年随访共98例患者完成本项研究。这些患者中基线B-Eos≥2%的患者占45.1%。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mMRC评分整体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时间点、分组与时点间交互作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示在1周、1个月这2个时间点mMR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分别为41.6%和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os≥2%的AECOPD患者经治疗后mMRC评分下降较快。表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能预测AECOPD患者短期内的疗效。

    • 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

      2020(01):104-10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9

      摘要 (776) HTML (0) PDF 472.00 Byte (1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为诊断及预防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7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诊断并住院治疗的307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7例SLE患者中61例(19.9%)合并消化系统症状,多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合并消化系统症状SLE患者出现血液系统损害、多浆膜炎、肾盂输尿管扩张的概率高于未合并消化系统症状患者(P?<0.05)。且白蛋白(Alb)、补体C3、血小板(PLT)降低,以及C反应蛋白(CR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与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系统损害、多浆膜炎、Alb降低,以及ALT升高为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模型预测的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92.1%,总正确率为87.5%。结论 消化系统症状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的SLE患者住院时间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影像学表现多为非特异性。血液系统损害、多浆膜炎、Alb降低、ALT升高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SLE合并消化系统症状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 桂枝茯苓联合宫瘤消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0(01):110-11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20

      摘要 (1279) HTML (0) PDF 406.00 Byte (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联合宫瘤消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高新医院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桂枝茯苓组、宫瘤消组及桂枝茯苓联合宫瘤消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片,疗程3个月;给予药物治疗后比较4组患者疗效、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性激素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桂枝茯苓组、宫瘤消组及桂枝茯苓联合宫瘤消组总有效率(84.0%、86.0%和96.0%)高于对照组(74.0%)(P?<0.05)。治疗后,桂枝茯苓联合宫瘤消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小于桂枝茯苓组、宫瘤消组,桂枝茯苓联合宫瘤消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高于桂枝茯苓组、宫瘤消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桂枝茯苓组、宫瘤消组,桂枝茯苓联合宫瘤消组血清中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含量低于桂枝茯苓组、宫瘤消组(P?<0.05)。结论 桂枝茯苓联合宫瘤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桂枝茯苓或宫瘤消治疗,子宫及肌瘤体积减小快,免疫力、细胞因子及性激素水平改善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住院超高龄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后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2020(01):115-11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21

      摘要 (428) HTML (0) PDF 388.00 Byte (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住院超高龄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病后死亡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 2018年1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住院超高龄患者513例。其中20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KI,出院12个月内死亡67例(死亡组),存活133例(存活组)。分析患者死亡原因,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住院超高龄患者AKI发病后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脓毒症、休克、心功能不全、肾毒性药物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单因素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AKI病因、肾小球滤过率(GFR)、平均动脉压、机械通气、尿量<0.05?ml/(kg·h)、AKI发生时各指标、AKI类型和AKI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较存活组年龄高、BMI低、高血压发生率低、低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感染所致AKI发生率高,肾毒性药物所致AKI发生率低,GFR水平高,AKI发生时平均动脉压低,机械通气和尿量<0.05?ml/(kg·h)发生率高,尿酸、Scr峰值、Scr、尿素氮、血钙、血磷水平较高,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镁水平较低,AKI多为持续型,多为Ⅲ期患者,住院时间较长。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低血压、伴发感染、平均动脉压降低、尿量<0.05?ml/(kg·h)、尿素氮升高、血清前白蛋白降低、高AKI分期、住院时间长为住院超高龄患者AKI发病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低血压、伴发感染、平均动脉压降低、尿量<0.05?ml/(kg·h)、尿素氮升高、血清前白蛋白降低、高AKI分期、住院时间长为住院超高龄患者AKI发病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监控,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 后腹腔镜肾囊肿穿刺硬化联合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2020(01):120-12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22

      摘要 (547) HTML (0) PDF 407.00 Byte (2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穿刺硬化联合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以减少术后复发,指导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10月临沂市中心医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具备手术指征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116例。其中,56例行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腔镜组);60例行后腹腔镜肾穿刺硬化联合去顶减压术(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天引流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11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腔镜组。两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12、24个月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穿刺硬化联合去顶术安全、有效,可减少术后囊肿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报道
    • 22q11.2微重复携带者的产前诊断策略*

      2020(01):124-12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23

      摘要 (902) HTML (0) PDF 333.00 Byte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1例22q11.2微重复征携带者再次妊娠的产前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遗传分析策略。方法 对夫妇外周血和胎儿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检测。结果 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微阵列提示胎儿为22q11.2微重复,遗传自无临床表现的母亲,父方未检出异常。结论 对22q11.2微重复家系进行全面分析,才能给予个性化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

    • >病例报告
    • Gilbert综合征合并巨幼细胞贫血1例

      2020(01):127-12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24

      摘要 (760) HTML (0) PDF 261.00 Byte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