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1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论著
    • 去肾动脉交感神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影响*

      2020(17):1-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01

      摘要 (304) HTML (0) PDF 500.00 Byte (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去肾动脉交感神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上腺、下丘脑等神经内分泌器官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 16只12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去肾神经组(RDNX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8只12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RDNX组采用苯酚消蚀法进行双侧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而Sham组和WKY组进行假手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术前和术后2周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以及术后肾、肾上腺和下丘脑NE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视旁核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情况。结果 RDNX组和Sham组术前SBP、DBP、MAP高于WKY组(P?<0.05);RDNX组与Sham组术前SBP、DBP、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SBP、DBP、MAP术前与术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DNX组SBP、DBP、MAP术前与术后差值大于Sham组和WKY组(P?<0.05)。3组大鼠术后肾脏、肾上腺和下丘脑NE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术后肾脏、肾上腺和下丘脑NE含量高于RDNX组和WKY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3组大鼠术后下丘脑视旁核和肾上腺髓质TH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术后下丘脑视旁核细胞TH蛋白表达量高于RDNX组和WKY组,Sham组肾上腺髓质细胞TH蛋白表达最高,WKY组其次,RDNX组最低。结论 去肾动脉交感神经可减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上腺、下丘脑等神经内分泌器官的交感神经活动,并显著降低动脉血压。

    • 虫草素对人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机制研究

      2020(17):7-1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02

      摘要 (516) HTML (0) PDF 554.00 Byte (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虫草素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Bel-7402为研究对象,虫草素处理Bel-74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MP-2和MMP-9 mRNA 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MMP-2、MMP-9、ERK、p-ERK、EGFR及p-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虫草素在0~80?μmol/L时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而在80~640?μmol/L时,细胞活力出现下降;在320和640?μmol/L时显著降低(P?<0.05)。40和80?μmol/L虫草素均能显著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活动(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虫草素(40和80?μmol/L)处理Bel-7402细胞48?h后,MMP-2和MMP-9 mRNA 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虫草素(40和80?μmol/L)处理明显下调p-ERK和p-EGFR蛋白表达(P?<0.05)。结论 虫草素可能通过EGFR-ERK通路介导MMP-2和MMP-9表达下调,从而调控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迁移和侵袭活动。

    • >临床研究·论著
    • NLR联合MLR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0(17):13-1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03

      摘要 (396) HTML (0) PDF 465.00 Byte (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联合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例(MLR)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81例第一次行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根据90?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63例和死亡组1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相关因素与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联合M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者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人工肝治疗死亡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NLR、MLR、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生存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NLR [OlR=3.719(95% CI:3.525,3.942)]和MLR[OlR=2.335(95% CI:2.161,2.596)]为预测HBV-ACLF 患者人工肝治疗90 d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TA [OlR=0.729(95% CI:0.550,0.967)]为预测其预后的保护因素。AUC显示:NLR联合MLR的AUC相对最高,为0.921(95% CI:0.876,0.966)。NLR联合MLR可提高预测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敏感性[76.0%(95% CI:0.723,0.806)和特异性[92.0%(95% CI:0.882,0.957)]。结论 PTA和系统性炎症指标(NLR、MLR)与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 Ang-2/Ang-1比值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2020(17):20-2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04

      摘要 (561) HTML (0) PDF 418.00 Byte (3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生成素-1(Ang-1)比值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接受PCI治疗的98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PCI后是否发生PMI分为PMI组(30例)和SAP组(68例),同时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志愿者3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ng-2、Ang-1水平,并计算Ang-2/Ang-1比值;ELISA法检测P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Pearson法分析Ang-2/Ang-1比值与PMI患者血清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ng-2/Ang-1比值对PMI的诊断价值。结果 PMI组与SAP组血清Ang-2水平及Ang-2/Ang-1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PMI组高于SAP组(P?<0.05);血清Ang-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PMI组低于SAP组(P?<0.05);PMI组患者血清IL-4、IL-18、CK-MB、cTnT水平均高于SAP组(P?<0.05),而IL-10水平低于SAP组(P?<0.05);Ang-2/Ang-1比值与IL-4(r?=0.443,P?<0.05)、IL-18(r?=0.248,P?< 0.05)、CK-MB(r?=0.562,P?<0.05)和cTnT(r?=0.312,P?<0.05)均呈正相关;双支病变PMI患者血清Ang-1水平低于单支病变、多支病变(P?<0.05),且多支病变低于单支病变(P?<0.05),血清Ang-2水平与Ang-2/ Ang-1比值均高于单支病变、多支病变(P?<0.05),且多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P?<0.05);Ang-2/Ang-1比值对PMI的诊断价值,截断值为1.5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95% CI:0.805,0.941),敏感性为86.67%(95% CI:0.684,0.956),特异性为97.06%(95% CI:0.888,0.995)。结论 PMI患者血清Ang-2水平与Ang-2/Ang-1比值升高,而血清Ang-1水平降低,其均可参与PMI发生过程,Ang-2/Ang-1比值对SAP患者PCI术后PMI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妊娠糖尿病患者糖负荷前后血清氨基酸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0(17):25-2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05

      摘要 (761) HTML (0) PDF 395.00 Byte (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糖负荷前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氨基酸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63例GDM孕妇(GDM组)和58例年龄和孕周相匹配的正常孕妇(正常组)均来自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于孕24~28周收集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过程中0、1及2?h血样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血清氨基酸水平。结果 GDM组糖负荷前后血清丙氨酸(ALA)、精氨酸(ARG)、甘氨酸(GLY)、蛋氨酸(ME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而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酪氨酸(TYR)和缬氨酸(VAL)水平仅在糖负荷后高于正常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糖负荷前后血清ALA(rs?=0.657和0.534,P?<0.05)、ARG(rs?=0.382和0.278,P?<0.05)、LEU(rs?=0.467和0.389,P?<0.05)、PHE(rs?=0.506和0.398,P?<0.05)、PRO(rs?=0.454和0.448,P?<0.05)、TYR(rs?=0.474和0.438,P?<0.05)、VAL(rs?=0.464和0.399,P?<0.05)水平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而与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无相关性(P?>0.05);糖负荷前血清ALA(rs?=0.343,P?<0.05)、LEU(rs?=0.275,P?<0.05)、PHE(rs?=0.293,P?<0.05)、PRO(rs?=0.387,P?<0.05)水平与胰岛素浓度时间图像的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结论 糖负荷前后GDM患者存在某些氨基酸水平的改变,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2020(17):30-3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06

      摘要 (288) HTML (0) PDF 465.00 Byte (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肺癌手术且行术后化疗的初筛入组患者75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住院期间肠内营养(EN)、EN+肠外营养(PN) 2种营养治疗方式对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并发症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2种营养治疗方式及其他因素与营养治疗并发症和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6周最终完成随访患者427例。其中单纯EN治疗(EN组)患者301例(70.5%),EN+PN治疗(EN+PN组)患者126例(29.5%)。两组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M)及淋巴细胞计数(T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发生营养治疗并发症69例,其中EN组58例,EN+PN组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生肺癌术后并发症43例,其中EN组27例,EN+PN组1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营养治疗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但IgG是肺癌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OlR=0.654(95% CI:0.476,0.898)]。结论 临床应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规予以合理的营养治疗,EN和PN方式各有优势,条件允许时可以优先选择EN+PN的方式实施。

    • >综述
    • 心房颤动节律控制策略与复发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2020(17):37-4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07

      摘要 (596) HTML (0) PDF 445.00 Byte (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种危险因素及基础心血管病可增加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目前,心房颤动被认为是一种由细胞拉伸、神经体液激活、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纤维性心房心肌病。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等治疗尚缺乏有效性及安全性,加之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影响,致使心房颤动复发、进展,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死亡风险增加。心房颤动节律控制与复发预测指标的研究可预防和治疗病因、延缓心房颤动的进展。越来越多简便易得且可操作性强的生物标志物(重组人脑利钠肽、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ST2等)、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指标可共同评估并预测心房颤动的发生、复发、进展及预后,该文对以上内容作一综述。

    • PD-1抑制剂诱发的药物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的研究

      2020(17):42-4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08

      摘要 (316) HTML (0) PDF 395.00 Byte (3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出现的肿瘤免疫治疗彻底改变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免疫疗法是免疫抑制剂针对免疫检查点进行调节,免疫抑制剂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肿瘤4(CTLA-4)抑制剂、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途径以调节免疫耐受的重要抑制通路,在机体中参与维持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然而,免疫系统平衡的转变也会对多个组织器官产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irAEs不同于传统的化疗药物或靶向治疗的副作用,且目前在其诊断和管理方面经验相对较少。因此,irAEs构成免疫疗法中真正的挑战,并且任何新的改变都可能是与治疗相关的。最常见的irAEs发生在皮肤、胃肠道,其次是肺、内分泌系统、肌肉骨骼、肾、神经、血液和心血管。IrAEs通常持续时间长、可控,但有时可能导致免疫治疗的中断,甚至可能发生致命不良事件。该文针对目前PD-1抑制剂所产生的irAEs做一综述。

    • >新进展研究·论著
    • 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其与IIEF-5、MSF-4评分关系分析*

      2020(17):47-5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09

      摘要 (738) HTML (0) PDF 412.00 Byte (4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测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肝功能变化并分析其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项(IIEF-5)和男性性欲量表-4(MSF-4)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四附属医院男科门诊确诊ED患者100例(ED组)和正常健康者48例(N组)为研究对象。收集IIEF-5、 MSF-4评分等资料,采集全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变化,并分析变化的指标与IIEF-5、MSF-4评分的关系。结果 ED组IIEF-5和MSF-4评分低于N组(P?<0.05)。ED组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高于N组(P?<0.05);ED组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低于N组(P?<0.05),与IIEF≥12组比较,IIEF<12组ALP、ChE升高,TP、TBIL、TBA降低(P?<0.05);与MSF-4≥9组比较,MSF-4<9组ALP、ChE升高,TP、TBILI、TBA降低(P?<0.05)。结论 肝功能变化可能导致ED患者勃起功能和性欲降低。肝功能指标检测联合IIEF-5、MSF-4评分可较好地为临床ED的诊疗提供参考数据。

    • 联合区域神经阻滞对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2020(17):52-5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10

      摘要 (308) HTML (0) PDF 506.00 Byte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阻滞在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受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手术患者60例。根据接受区域阻滞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阻滞+前锯肌阻滞)33例和对照组(前锯肌阻滞)27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ASA分级、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12、24和48?h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术后追加用药次数、术后PCIA相关副作用、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拔除胸管时间、术后SpO2、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两组的VAS评分,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CIA相关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减少术后PCIA泵按压次数,减少术后追加用药次数,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拔除胸管时间,提高术后动脉SpO2,提前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住院时间(P?<0.05)。结论 与前锯肌阻滞比较,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前锯肌阻滞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 超声BI-RADS 3级乳腺小肿块联合TR活性检测的应用分析

      2020(17):57-6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11

      摘要 (320) HTML (0) PDF 392.00 Byte (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联合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活性检测在提高BI-RADS 3级乳腺小肿块恶性病检出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乳腺超声检查确诊BI-RADS 3级乳腺肿块(直径≤2?cm),同时TR活性检测结果异常,并行活检的被检者10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未行TR活性检测,仅行活检的被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被检者一般资料及术后乳腺恶性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是否绝经、月经初潮年龄、不同活检方法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R活性检测结果阳性比例与观察组术后病理阳性比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观察组术后病理良性病变比例(92.4%)与对照组比较(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理阳性率(8.9%)高于对照组(1.8%)(P?<0.05)。结论 超声BI-RADS 3级乳腺小肿块(≤2?cm)联合TR活性检测,可筛查出部分潜在高危被检者,提高乳腺恶性病(乳腺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生长抑素联合红霉素对腹部损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免疫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0(17):62-6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12

      摘要 (425) HTML (0) PDF 442.00 Byte (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生长抑素联合红霉素对腹部损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免疫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9月—2019年3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腹部损伤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对症治疗)、单药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红霉素)和联合组(单药组基础上加生长抑素),每组50例。观察各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各组术后第1、3及5天胃肠减压管引流量变化,检测术前、术后第1和5天血清免疫因子(IgM、IgG、IgA)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3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最短,对照组最长,单药组介于中间。术后第1、3及5天的胃肠减压管引流量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胃肠减压管引流量有差异(P?<0.05);3组间胃肠减压管引流量有差异(P?<0.05);3组胃肠减压管引流量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术前、术后第1和5天3组IgM、IgG、IgA比较,不同时间点IgM、IgG、IgA有差异(P?<0.05);3组间IgM、IgG、IgA有差异(P?<0.05);3组IgM、IgG、IgA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术前、术后第1及5天3组IL-6、IL-8、TNF-α比较,不同时间点IL-6、IL-8、TNF-α有差异(P?<0.05);3组间IL-6、IL-8、TNF-α有差异(P?<0.05);3组IL-6、IL-8、TNF-α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联合组、单药组和对照组术后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22.0%和34.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最低,对照组最高。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红霉素用于腹部损伤术后,可促进肠道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同时抑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腹腔感染和肠麻痹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 红花逍遥片联合曲氨耐德治疗肉芽肿乳腺炎的研究

      2020(17):67-7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13

      摘要 (748) HTML (0) PDF 520.00 Byte (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口服红花逍遥片联合炎症肿块内注射曲氨耐德治疗肉芽肿乳腺炎,分析控制炎症表现的临床及影像学相关指标,探讨红花逍遥片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乳腺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 2018年3月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住院治疗的肉芽肿乳腺炎患者2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33例。对照组仅予以炎症肿块内注射曲氨耐德注射液50 mg,2次/周,连续1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红花逍遥片1.56 g,3次/d,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下肢红斑、肿块体积、彩超影像学回声变化、彩超血流变化、穿刺脓血情况、C反应蛋白下降情况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下肢红斑消退时间、肿块体积缩小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炎症肿块彩超影像学回声均匀程度、炎症肿块彩超血流信号减少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炎症肿块穿刺抽出的脓血黏稠度、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红花逍遥片口服联合炎症肿块内注射曲氨耐德治疗肉芽肿乳腺炎,控制临床炎症的各项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红花逍遥片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乳腺炎时,其疏肝理气、降解乳络瘀血、痰核、湿热的功效可以大大提高西医治疗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p-mTOR和IL-18水平的影响

      2020(17):72-7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14

      摘要 (337) HTML (0) PDF 410.00 Byte (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性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初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每组50例。观察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比较治疗前后血清p-mTOR、IL-18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6.00% VS 80.00%,P?<0.05);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PANSS总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mTOR、IL-18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mTOR、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2.18±12.56)VS(3.36±1.23)、(162.13±20.84)pg/ml VS (211.89±25.21)pg/m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4.00% VS 20.00%,P?<0.05)。结论 齐拉西酮联合改良性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可靠,可降低血清p-mTOR、IL-18水平,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单独接受齐拉西酮治疗。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用于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2020(17):77-8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15

      摘要 (510) HTML (0) PDF 0.00 Byte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用于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患有呼吸暂停的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随机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和氨茶碱组,每组60例。枸橼酸咖啡因组接受20?mg/kg的枸橼酸咖啡因静脉注射 并5或7.5?mg/(kg·d)的维持剂量,氨茶碱组接受5?mg/kg的氨茶碱静脉注射并1.5或2.0 mg/(kg·8?h)的维持剂量。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跟踪检测血药浓度、心率、动脉压等指标,并监测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 枸橼酸咖啡因的有效率为91.67%,氨茶碱的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组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有差异(P?<0.05),氨茶碱组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有差异(P?<0.05)。两组心率和动脉压在不同时间点、组内、变化趋势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组的心动过速、高血压、烦躁不安和抽搐的总发生率为13.3%,低于氨茶碱组的40.0%,且枸橼酸咖啡因组的烦躁不安现象较氨茶碱组少(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均可有效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但枸橼酸咖啡因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率更低。

    •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

      2020(17):8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16

      摘要 (647) HTML (0) PDF 459.00 Byte (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 1月—2018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竖脊肌平面阻滞组(阻滞组),每组30例。阻滞组麻醉诱导前在双侧T8横突行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照组不行阻滞,然后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术毕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气管导管拔管后即刻(T0)、术后3?h(T1)、6?h(T2)、12?h(T3)、24?h(T4)、36?h(T5)和48?h(T6)时静态VAS评分,记录T4~T6时动态VAS评分(患者在病床上翻身和坐起时)。统计术后0~24?h和>24~48?h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需要补救性镇痛的比例、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停留尿管时间,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术后48?h评估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阻滞组患者在T0~T6时静态VAS评分和T4~T6时动态VA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阻滞组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延长,术后24和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需要补救性镇痛的例数减少(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阻滞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而两组瘙痒、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阻滞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停留尿管时间均缩短(P?<0.05);阻滞组患者术后48?h总体满意度评分为(3.8±1.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0.7)分(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够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 >临床报道
    • 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治疗体颈部为主的复杂肩胛骨骨折*

      2020(17):86-9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17

      摘要 (306) HTML (0) PDF 478.00 Byte (2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在肩胛体颈部为主的复杂肩胛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选取 2011年12月—2017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肩胛骨骨折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Ada-Miller分型:Ⅳ型 并Ⅱ型12例,其中合并ⅠC型2例,ⅠB型2例;Ⅳ型并Ⅲ型8例,其中合并ⅠB及ⅠA型1例,合并ⅠB及 ⅠC型2例;Ⅳ型并Ⅰ型6例,其中合并ⅠA型3例,ⅠB型1例,ⅠC型1例。按手术入路分组:外侧缘入路11例(A组),非外侧缘入路15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冈下肌与三角肌切断与否、切口长度、术后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7± 5.69)个月;术中出血量:A组/B组=(120.00±67.82)/(199.33±90.43)ml;手术时间:A组/B组=(110.18± 32.85)/(143.67±31.19)min;切口长度:A组/B组=(13.18±1.94)/(17.73±2.52)cm;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A组/B组=(94.18±5.02)/(89.60±5.19)分;术中切断冈下肌/三角肌/冈下肌和三角肌/无肌损伤例数=4/8/5/9;对应术后疼痛缓解时间=(3.50±0.58)/(3.50±0.54)/(3.80±0.84)/(2.44±0.53)d;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89.50±1.92)/(92.25±3.77)/(83.60±3.85)/(96.22±2.73)分。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肩胛体颈部为主的复杂肩胛骨骨折,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能够满足复位固定需要而不切断三角肌、冈下肌,间隙显露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具有更好恢复肩关节功能的优势。

    • >病例报告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发急性进展性前列腺癌1例

      2020(17):9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18

      摘要 (588) HTML (0) PDF 264.00 Byte (5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学术报告
    • 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分级分区细化扩展预检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的实践*

      2020(17):93-9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7.019

      摘要 (269) HTML (0) PDF 601.00 Byte (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制定快速有效的预检排查方案,保证急诊科在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同时准确排查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方法 采用细化的、扩展的三级预检排查方案,主要包括制定严格的预检排查标准、细化预检排查流程及工作人员职责、不同患者分区诊疗等措施。结果 2020年1月21日—2月27日共预检分诊患者6 367例,其中高疑患者159例,低疑待排患者833例,确诊31例,包括省内首例无流行病学史的社区感染病例和2例4次核酸检测阴性后确诊的患者。结论 分级分区细化扩展的预检排查方案保证急诊科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同时准确筛查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达到零漏诊、零院内感染的目标。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