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论著
    • MicroRNA-494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2020(24):1-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01

      摘要 (233) HTML (0) PDF 569.00 Byte (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494(miR-494)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被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并行手术切除的60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cm)标本。将胃癌细胞MGC803分为miR-494组和对照组。采用PCR检测胃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细胞中的miR-494表达水平。在MGC803细胞中过表达miR-494,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494潜在靶点Cyclin D1的表达变化。结果?癌旁组织miR-494相对表达量较胃癌组织高(P?<0.05)。不同肿瘤直径、TNM分期miR-494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GC803细胞miR-494相对表达量较miR-494组低(P?<0.05)。miR-494组OD值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CyclinD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miR-494组高(P?<0.05)。miR-494与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呈负相关(r?=-0.469,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494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miR-494能通过下调Cyclin D1的表达发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的作用。

    • MicroRNA-212-3p与靶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2基因3'UTR的关系研究*

      2020(24):6-1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02

      摘要 (681) HTML (0) PDF 684.00 Byte (3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分析microRNA-212-3p(miR-212-3p)与其潜在靶基因TGF-β2的靶向关系。方法?将TGF-β2 3'UTR片段构建至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Yr-MirTarget上,随后将重组质粒与miR-212-3p核苷类、无核苷类及其抑制剂共同转染Saos-2细胞(人成骨肉瘤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RT-PCR检测Hsa-miR-212及TGF-β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miR-212-3p-mimics+TGF-β2 3'UTR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组低(P?<0.05)。miR-212-3p-mimics+TGF-β2 3'UTR共转染组Has-miR-212 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miR-212-3p-inhibitor+TGF-β2 3'UTR共转染组最低(P?<0.05)。miR-212-3p-mimics+TGF-β2 3'UTR共转染组TGF-β2 mRNA相对表达量最低,miR-212-3p-inhibitor+TGF-β2 3'UTR共转染组最高(P?<0.05)。miR-212-3p-inhibitor+TGF-β2 3'UTR共转染组TGF-β2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miR-212-3p-mimics+TGF-β2 3'UTR共转染组最低(P?<0.05)。结论?该实验成功构建了TGF-β2基因3'UTR荧光素酶重组质粒,而且miR-212-3p可以与TGF-β2基因的3'UTR结合,抑制荧光素酶活性,由此推断TGF-β2是miR-212-3p的靶基因。

    • >临床研究·论著
    • 改良的qPCR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临床应用*

      2020(24):13-1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03

      摘要 (494) HTML (0) PDF 661.00 Byte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的qPCR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DNA试剂盒检测VZV DNA的检出率,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31例。利用患者疱液提取标准品,并根据VZV DNA保守序列ORF59制备引物以设计一种改良的qPCR。对比该方法与试剂盒检测VZV DNA的效果后,用该方法测定伐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血浆VZV DNA的阳性率。结果?患者疱液提取的标准品大小为395?bp。经测序并与VZV DNA进行比对,标准品被匹配上的碱基数占比99%。该qPCR的标准曲线决定系数R2=0.9999,回归方程Y=-3.9367X+45.07,其中X为Log值,Y为Ct值。改良的qPCR与VZV DNA试剂盒检测PBMC中VZV DNA阳性率均为73.3%。治疗前后PBMC与血浆的VZ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和血浆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VZ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的qPCR与VZV DNA试剂盒的检测效果相近,且血浆可替代PBMC作为检测标本。该方法具有经济、快捷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20(24):18-2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04

      摘要 (629) HTML (0) PDF 519.00 Byte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TEN、p-Akt和p-mTO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52例结直肠癌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结肠癌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TEN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而p-Akt、p-mTOR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Akt和p-mTOR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肿瘤浸润达到浆膜层患者的p-Akt阳性率高于未达浆膜层患者(P?<0.05);肿瘤低分化患者的p-Akt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患者(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的p-Akt和p-mTOR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OlR=4.098(95% CI:2.337,7.134)]是p-Akt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PTEN阳性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59.62%,高于阴性患者的21.15%(P?<0.05);p-Akt阴性患者4年生存率为65.38%,高于阳性患者的19.23%(P?<0.05);p-mTOR阴性患者4年生存率为61.54%,高于阳性患者的21.15%(P?<0.05)。结论?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展、预后密切相关,p-Akt、p-mTOR有望成为新的结直肠癌治疗靶点和临床指标。

    • 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水平的影响*

      2020(24):24-2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05

      摘要 (179) HTML (0) PDF 470.00 Byte (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HN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和对照组(脉冲射频治疗),每组5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法(PSQI)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指标(血清β-内啡肽、神经降压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液相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采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并依据数值计算CD4+/CD8+比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VAS、PSQI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PHN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睡眠,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7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0(24):30-3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06

      摘要 (200) HTML (0) PDF 424.00 Byte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血清IL-37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作为结直肠癌组,另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7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IL-3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直肠癌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IL-3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血清IL-37水平降低。临床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生存时间短的患者血清IL-37水平低于临床分期低、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长的患者(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类型、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患者血清IL-3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IL-37水平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RlR=0.043(95% CI:0.014,0.102)]、淋巴结转移[RlR=0.038(95% CI:0.016,0.097)]、远处转移[RlR=0.049(95% CI:0.013,0.120)]和IL-37水平[RlR=0.067(95% CI:0.028,0.168)]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7水平降低,血清IL-37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关系密切。

    •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代谢物水平研究*

      2020(24):35-4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07

      摘要 (545) HTML (0) PDF 457.00 Byte (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代谢物水平的变化,寻找其肿瘤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的166例患者血液样本,将其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血浆23种氨基酸、26种酰基肉碱,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人群、结直肠癌不同临床分期及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浆中丙氨酸(Ala)、精氨酸(Arg)、瓜氨酸(Cit)、谷氨酰胺(Gln)、甲硫氨酸(Met)、鸟氨酸(Orn)、脯氨酸(Pro)、苏氨酸(Thr)、酪氨酸(Tvr)、丁二酰基肉碱(C4DC)、葵酰基肉碱(C10)及二十四酰基肉碱(C24)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C4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la、Cit、Gln、Pro、C10、C24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而Orn、Thr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代谢物,如Ala、Cit、Orn、Pro、C4DC及C10在结直肠癌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结直肠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分析

      2020(24):41-4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08

      摘要 (675) HTML (0) PDF 471.00 Byte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8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术后发生VTE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入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后未发生VTE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合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进一步阐述结直肠癌术后VET的诊疗方法。 结果?两组在性别、体重指数≥30?kg/m 2(中度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式(造瘘)、手术方式(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输血、使用止血药物及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血小板(PLT)、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3.5岁[OlR=2.258(95% CI:1.019,5.044)],糖尿病[OlR=2.688(95% CI:1.237,5.842)]、新辅助化疗[OlR=2.424(95% CI:1.147,5.123)]、输血[OlR=2.559(95% CI:1.073,6.103)]、手术方式[OlR=2.044(95% CI:1.044,4.002)]、PLT[OlR=7.800(95% CI:2.689,22.625)]及D-二聚体[OlR=25.416(95% CI:8.726,74.013)]是结直肠癌术后VTE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好发VTE的患者应该加强术后护理,早期下床活动,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必要时予以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若术后发生VTE,则根据患者出血风险和具体情况制定诊疗措施。

    • >综述
    • 中药对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2020(24):46-5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09

      摘要 (413) HTML (0) PDF 446.00 Byte (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最常出现的临床症状之一,临床上常用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高低来评估患儿的黄疸程度,在出生后24?d出现黄疸的婴儿,尤其是由于溶血引起的黄疸,有发展为急性和慢性胆红素脑病的风险。现代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中药可通过调节胆红素代谢、调控胆汁酸合成与转运、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影响肝脏胶原形成等多个途径发挥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2020(24):51-5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10

      摘要 (406) HTML (0) PDF 470.00 Byte (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骨质疏松的患者也愈来愈多,并且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性激素、钙吸收下降、炎症因子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继发性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占绝大多数,在风湿免疫疾病中,部分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均可导致骨质疏松,其原因可能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相关。该文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新进展研究·论著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与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的疗效比较*

      2020(24):57-6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11

      摘要 (705) HTML (0) PDF 472.00 Byte (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与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3?d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水平。结果?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血清ACTH、CRP、COR的差值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 益生菌联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辅助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肠道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0(24):61-6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12

      摘要 (228) HTML (0) PDF 503.00 Byte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辅助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肠道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予以抗感染、液体复苏、清创引流、机械通气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另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整蛋白型肠道营养进行支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d、10?d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肠道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PCT、IL-6、CRP及SAA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脓毒血症,能提高疗效,改善肠道功能,并对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力的改善有积极作用,有效降低病死率。

    • 两种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20(24):66-7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13

      摘要 (195) HTML (0) PDF 436.00 Byte (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高频通气与无创经鼻间歇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评价。方法?选 取2017年12月—2019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将患儿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无创高频通气组和无创经鼻间歇通气组。无创高频通气组给予清除呼吸道、抗感染、改善循环、心电监护等常规治疗,并实施无创高频通气治疗。无创经鼻间歇通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经鼻间歇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治疗后2?h、12?h、24?h及48?h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氧合指数(PaO2/FiO2),两组治疗后72?h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无创高频通气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较无创经鼻间歇通气组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2?h、12?h、24?h及48?h的PaO2、PaCO2、FiO2和PaO2/FiO2在不同时间、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患儿治疗后72?h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高频通气和无创经鼻间歇通气均能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PaO2/FiO2,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相近,但无创高频通气治疗能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 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2020(24):72-7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14

      摘要 (246) HTML (0) PDF 505.00 Byte (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宫颈环扎术联合阿托西班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8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70例,32例患者宫颈环扎术后使用阿托西班抑制宫缩作为阿托西班组,38例术后未使用阿托西班抑制宫缩作为常规组。分析两组的宫缩抑制、不良反应、并发症、延长孕周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阿托西班组宫缩抑制27例,抑制宫缩有效率为84.4%,仅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未出现因严重不良反应。阿托西班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高(P?<0.05),常规组早产率较阿托西班组高(P?<0.05),新生儿Apgar评分较阿托西班组低(P?<0.05)。结论?阿托西班能有效抑制宫缩,阿托西班联合宫颈环扎能明显延长孕周,降低早产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妊娠结局良好。

    • 美罗培南配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0(24):77-8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15

      摘要 (253) HTML (0) PDF 405.00 Byte (2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实施美罗培南配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的疗效及炎症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0例,以挂号就诊单病案号单、双数为基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美罗培南+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炎症水平及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拒奶改善时间、体温改善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血培养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高敏感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分化抗原3、分化抗原8、免疫球蛋白G及免疫球蛋白M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实施美罗培南配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值得借鉴。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Tim-3、炎症因子及RAAS分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0(24):81-8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16

      摘要 (162) HTML (0) PDF 432.00 Byte (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可溶性Tim-3(s-Tim-3)、炎症因子及RAAS分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90例,按APACHE Ⅱ系统评分分为轻度AP组和中重度AP组。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s-Tim-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群体反应性抗体(PRA)、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s-Tim-3水平、APACHE Ⅱ系统评分、RAAS分子及炎症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AP组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较轻度AP组高(P?<0.05),IL-10水平较轻度AP组低(P?<0.05),轻度AP组血清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较中重度AP组低(P?<0.05)。中重度AP组PRA、AngⅡ及ALD表达水平较轻度AP组高(P?<0.05),轻度AP组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较中重度AP组低(P?<0.05)。中重度AP组血清s-Tim-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轻度AP组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较中重度AP组低(P?<0.05),中重度AP组较轻度AP组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P患者血清IL-6、TNF-α、PRA、AngⅡ、ALD及s-Tim-3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671、0.502、0.521、0.633、0.521和0.753,均P?<0.05),IL-10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0.567,P?<0.05);AP患者血清IL-6、TNF-α、PRA、AngⅡ及ALD与s-Tim-3水平呈正相关(r?=0.642、0.512、0.521、0.623和0.535,均P?<0.05),IL-10与s-Tim-3水平呈负相关(r?=-0.532,P?<0.05)。结论?AP患者血清s-Tim-3、炎症因子及RAAS分子与病情有关,且s-Tim-3与炎症因子、RAAS分子也存在相关性,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临床上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早期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microRNA-122、ALT的相关性研究

      2020(24):86-9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17

      摘要 (487) HTML (0) PDF 431.00 Byte (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microRNA-122(miR-122)、丙氨酸转氨酶(ALT)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指导CBH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3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miR-122和HBV-DNA载量,采用肝功能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ALT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LISA竞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分析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载量与血清miR-122、ALT含量的关系。结果?模式1、2和3的患者HBV-DNA载量较模式4患者高(P?<0.05),模式1的患者血清ALT含量较其他模式患者高(P?<0.05)。低病毒载量组患者血清ALT阳性率最低(P?<0.05)。超高病毒载量组患者miR-122相对表达量较其他载量组患者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BV-DNA载量与ALT和miR-122均呈正相关(r?=1.024和0.946,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与血清miR-122、ALT均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CHB患者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 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0(24):91-9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18

      摘要 (230) HTML (0) PDF 431.00 Byte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术中一般情况、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前、麻醉完成时间、切皮时、术毕即刻、术后30?min的SPO2、PetCO2和Ppeak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SPO2、PetCO2和Ppeak无差异(P?>0.05);②两组的SPO2、PetCO2和Ppeak比较无差异(P?>0.05);③两组SPO2、PetCO2和Ppeak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HR、MAP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HR、MAP有差异(P?<0.05);②两组HR、MAP有差异(P?<0.05);③两组HR、MAP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VAS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在全髋置换术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 中国中老年人群症状性膝骨关节炎与髋部骨折的关系*

      2020(24):95-10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19

      摘要 (578) HTML (0) PDF 480.00 Byte (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中老年人群症状性膝骨关节炎与髋部骨折的关系。方法?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症状性膝骨关节炎与髋部骨折的关系,并依据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7?830例,其中,男性8?405例,女性9?425例;年龄≥70岁占比20.5%。症状性膝骨关节炎患者BMI(23.9±3.9)kg/m2,非症状性膝骨关节炎研究对象BMI(23.8±3.7)kg/m2。症状性膝骨关节炎与非症状性膝骨关节炎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BMI、文化程度、饮酒、吸烟、摔倒和疾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病例报告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腹腔纱布瘤1例*

      2020(24):101-10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4.020

      摘要 (413) HTML (0) PDF 341.00 Byte (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