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述评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跨界明星”

      2021(10):1-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01

      摘要 (81) HTML (58) PDF 434.00 K (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治疗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方面取得许多关键性进展,心血管结局研究开启了SGLT2i改善心血管预后的大门,DAPA-HF、EMPEROR-Reduced和SOLOIST-WHF等研究使其适应证扩展到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同时针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SGLT2i造福心衰患者的循证依据。

    • >心力衰竭专题·论著
    • 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1(10):4-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02

      摘要 (158) HTML (12) PDF 519.17 K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对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首次给予呋塞米40 mg/h微量泵入治疗,再以10 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200 mg呋塞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气促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每搏心输出量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心功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Sesn2、HGF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

      2021(10):9-1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03

      摘要 (55) HTML (119) PDF 605.83 K (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Sesn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对CHF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5月于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CHF患者150例,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另选择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HGF、Sesn2、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分析CHF患者血浆HGF、Sesn2与NT-proBNP、LVMI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Ⅳ级组血浆HGF、Sesn2、NT-proBNP及LVMI较Ⅲ级组高,LVEDD较Ⅲ级组厚,LVEF较Ⅲ级组低(P <0.05);Ⅲ级组血浆HGF、Sesn2、NT-proBNP水平及LVMI较Ⅱ级组高,LVEDD较Ⅱ级组厚,LVEF较Ⅱ级组低(P <0.05);Ⅱ级组血浆HGF、Sesn2、NT-proBNP水平及LVMI较对照组高,LVEDD较对照组厚,LVEF较对照组低(P <0.05)。CHF患者血浆HGF、Sesn2与NT-proBNP、LVEDD及LVMI呈正相关(P <0.05),与LVEF呈负相关(P <0.05)。Sesn2预测CHF的截断值为15.16 ng/ml,敏感性为85.6%(95% CI:0.746,0.913),特异性为70.9%(95% CI:0.681,0.806);HGF预测CHF的截断值为204.61 ng/ml,敏感性为54.9%(95% CI:0.433,0.672),特异性为68.8%(95% CI:0.534,0.771)。结论 老年CHF患者血浆HGF、Sesn2水平异常升高,且与NT-proBNP、LVEDD及LVMI呈正相关,对老年CHF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0+1
    • CRRT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2021(10):15-1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04

      摘要 (163) HTML (297) PDF 540.31 K (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左卡尼汀,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血氧指标、心功能指标、肾功能相关指标和血清鸢尾素、sST2、IL-33等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PO2、PCO2、LVESD、LVEDD、LVEF、BUN、Scr、BNP,血清鸢尾素、sST2、IL-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PO2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PCO2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LVESD、LVEDD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 <0.05),LVEF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BUN、Scr和BNP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清鸢尾素、sST2、IL-33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RRT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0):20-2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05

      摘要 (55) HTML (18) PDF 522.72 K (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9年9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联合米力农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清CysC和BN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每博输出量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ysC和BNP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血清CysC和BNP水平,改善患者血氧及心功能。

    • 不同剂量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21(10):24-2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06

      摘要 (61) HTML (260) PDF 539.45 K (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左西孟旦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给予降压、降糖药控制血压血糖,二尖瓣狭窄者需要进行球囊扩张、外科换瓣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B、C组分别给予剂量为0.2 μg/(kg·min)、0.3 μg/(kg·min)、0.4 μg/(kg·min)的左西孟旦治疗。比较3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肌做功指数(MPI)]、心衰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细胞[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Fas)、sFas配体(sFasL)]、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不良反应、1年存活率。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前LVEF、SV、M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治疗后LVEF、SV较A组和B组增加(P <0.05),MPI较A组和B组低(P <0.05)。各组患者治疗前NT-proBNP、sFas、sFas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治疗后NT-proBNP、sFas、sFasL水平较A组和B组低(P <0.05)。各组患者治疗前MAP、CI、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治疗后MAP、CI较A组和B组高(P <0.05),HR较A组和B组低(P <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0.4 μg/(kg·min)剂量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最佳,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降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预后较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实验研究·论著
    • 灵芝多糖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1(10):29-3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07

      摘要 (338) HTML (45) PDF 1017.15 K (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对阿霉素(多柔比星)所致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观察低、高剂量灵芝多糖对大鼠血清心肌酶指标、心肌组织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低、高剂量灵芝多糖预处理大鼠H9C2心肌细胞,再与阿霉素共培养,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H9C2大鼠心肌细胞和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灵芝多糖高剂量+阿霉素组和灵芝多糖低剂量+阿霉素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优于阿霉素组;阿霉素组大鼠心肌酶水平升高、心肌组织结构受损;灵芝多糖高剂量+阿霉素组和灵芝多糖低剂量+阿霉素组较阿霉素组心肌酶水平降低、心肌组织结构受损程度减轻(P <0.05);阿霉素组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灵芝多糖高剂量+阿霉素组和灵芝多糖低剂量+阿霉素组较阿霉素组升高(P <0.05);灵芝多糖高剂量+阿霉素组和灵芝多糖低剂量+阿霉素组大鼠心肌组织及H9C2细胞与阿霉素组比较,抗氧化酶活力升高,促炎症因子减少,抗炎症因子增加(P <0.05)。结论 灵芝多糖在体内和体外均有减轻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 0+1
      • 1+1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ncRNA GAS5水平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

      2021(10):35-4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08

      摘要 (319) HTML (36) PDF 786.41 K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AS5水平与左室重构(LV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接受治疗的1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LVR分为LVR组62例与非LVR组10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液lncRNA GAS5相对表达量,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重构指数(LVRI)。采用Pearson法分析lncRNA GAS5与左心室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lncRNA GAS5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的关系,ROC曲线分析lncRNA GAS5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R的预测价值。结果 LVR组甘油三酯(TG)、LVEDV及LVESV高于非LVR组(P <0.05);而LVEF、LVRI低于非LVR组(P <0.05)。LVR组lncRNA GAS5较非LVR组降低(P <0.05)。lncRNA GAS5与LVEDV、LVESV呈负相关(r =-0.324和0.458,P =0.000和0.001),与LVEF、LVRI呈正相关(r =0.376和0.395,均P =0.000)。LVEF[O=3.152(95% CI:1.651,6.016)]、LVRI[O=1.354(95% CI:1.137,1.614)]及lncRNA GAS5[O=1.265(95% CI:1.346,1.189)]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者发生LVR的危险因素。lncRNA GAS5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R的临界值为0.812,AUC为0.827(95% CI:0.768,0.891),敏感性为71.56%(95% CI:0.603,0.788),特异性为82.66%(95% CI:0.742,0.923)。结论 急性心肌梗患者血清lncRNA GAS5水平降低与LVR的发生有关,在心室重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0+1
      • 1+1
      • 2+1
    • TINCR靶向microR-544a/FBXW7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2021(10):41-4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09

      摘要 (228) HTML (34) PDF 1.27 M (1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组织分化诱导非蛋白编码RNA(TINCR)靶向microRNA-544a(miR-544a)/FBXW7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设置空白对照组(不转入任何载体)、TINCR NC组(pcDNA3.1空载体)和TINCR上调组(pcDNA3.1-TINCR表达载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CF7细胞lncRNA TINCR、miR-544a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MCF7细胞侵袭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MCF7细胞FBXW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取TINCR上调组MCF7细胞,分为miR-544a NC组(转染miR-544a NC)和miR-544a上调组(转染miR-544a mimic),验证转染效率。结果 空白对照组、TINCR NC组MCF7细胞lncRNA TINCR、miR-544a相对表达量、OD值、细胞凋亡率、穿膜细胞数及FBXW7、PCNA、Bax、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空白对照组、TINCR NC组比较,TINCR上调组MCF7细胞lncRNA TINCR相对表达量、细胞凋亡率及FBXW7、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miR-544a相对表达量、OD值、穿膜细胞数及PCNA、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TINCR上调组与miR-544a NC组MCF7细胞OD值、侵袭细胞数及miR-544a、FBXW7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TINCR上调组和miR-544a NC组比较,miR-544a上调组MCF7细胞OD值、侵袭细胞数及miR-544a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FBXW7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结论 lncRNA TINCR可能通过靶向miR-544a/FBXW7,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 0+1
      • 1+1
      • 2+1
      • 3+1
      • 4+1
    • >综述
    • 动物实验周围神经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1(10):48-5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10

      摘要 (211) HTML (308) PDF 511.12 K (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周围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包括手术器械损伤、物理因素损伤及其他损伤,目前被普遍认可及广泛应用的模型有横断伤、钳夹伤、卡压伤等。动物实验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及临床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并对动物模型进行优化总结。该文通过对周围神经损伤动物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现阶段模型复制的研究进展作出综述。

    • 循环肿瘤DNA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2021(10):54-5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11

      摘要 (340) HTML (40) PDF 504.67 K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并在肿瘤诊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科技的进步,肿瘤精准诊疗成为了未来的趋势。目前常用的组织穿刺活检存在穿刺偏倚、创伤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的方法就成为研究的重点。循环肿瘤DNA(ctDNA)来源于肿瘤,能很好的反映肿瘤的基因信息,并且会随着肿瘤的进展发生相应的改变。近年来ctDNA其独特的能力备受人们关注并被广泛研究,该文就其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 >临床研究·论著
    • 冠心宁片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肌灌注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1(10):60-6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12

      摘要 (58) HTML (30) PDF 547.07 K (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宁片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肌灌注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均行PCI治疗。采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前口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术后均皮下注射依诺肝素注射液4 000 u/次,3~5d,术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加用冠心宁,术后继续服用冠心宁片4片/次,3次/d。比较两组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分级(TIMI),治疗前后心功能和炎症因子变化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冠心宁片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2021(10):65-6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13

      摘要 (297) HTML (266) PDF 600.01 K (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就诊并成功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48例,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群众312例。记录患者从开始发病至球囊开通时间的血清HMGB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HDL、肌钙蛋白I、脑钠肽(BNP)水平,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MI组HDL、LVEF较对照组低(P <0.05),LDL、BNP、LVEDD及HMGB1较对照组高(P <0.05)。血清HMGB1水平与球囊开通时间、LDL、BNP水平、LVEDD及肌钙蛋白Ⅰ呈正相关(r =0.896、0.667、0.647、0.623和0.781P <0.05)与HDL、LVEF呈负相关(r =-0.774和-0.739,均P <0.05)。AMI组HMGB1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HMGB1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6(95% CI:0.69,0.82),HMGB1用来预测AMI后再发心房颤动的界值为7.28 μg/L,敏感性为72%(95% CI:0.67,0.77),特异性为62%(95% CI:0.57,0.67)。结论 血清HMGB1水平与AM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并对AMI后心房颤动的发生具有诊断价值,通过监测血清HMGB1水平对AMI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0+1
    • MicroRNA-155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关系

      2021(10):70-7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14

      摘要 (277) HTML (42) PDF 516.41 K (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microRNA-155(miR-155)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剂等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额外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DVi、LVESVi、LVEF以及miR-155水平的差异,并分析miR-155水平与LVE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LVEDV、LVESV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 <0.05),LVEF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小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miR-155相对表达量的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miR-155相对表达量与LVEF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 =-0.447,P <0.05)。结论 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患者心功能评级明显改善,miR-155水平明显下降,且LVEF与miR-155水平呈负相关。

    • 稳定型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2021(10):74-7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15

      摘要 (67) HTML (64) PDF 1.33 M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稳定型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8月6月十堰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心绞痛患者7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判断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58例(稳定组),变异型心绞痛20例(变异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狭窄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变异组的ST-T压低、T波倒置、ST-T压低合并T波倒置等心电图特征与稳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变异组的QRS波持续时间高于稳定组(P <0.05)。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5.0%和9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RS波持续时间、T波倒置、ST-T压低合并T波倒置是冠心病患者易发变异型心绞痛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鉴别诊断稳定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具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心电图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补充检查手段。

      • 0+1
    • 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2021(10):79-8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16

      摘要 (298) HTML (33) PDF 527.89 K (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东莞东华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298例,所有患者发病24 h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检测CYP2C19PTGS1GP1BA基因。治疗14 d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 脑梗死患者中快代谢型156例(52.35%),中间代谢型86例(28.86%),慢代谢型56例(18.79%),同时阿司匹林敏感型290例(97.32%),阿司匹林半敏感型5例(1.68%),阿司匹林抵抗型3例(1.00%)。预后良好组中快代谢型140例(59.07%),中间代谢型67例(28.27%),慢代谢型30例(12.66%)。预后不良组中快代谢型16例(26.23%),中间代谢型19例(31.15%),慢代谢型26例(4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组中阿司匹林敏感型234例(98.74%),阿司匹林半敏感型2例(0.84%)和阿司匹林抵抗型1例(0.42%)。预后不良组中阿司匹林敏感型56例(91.80%),阿司匹林半敏感型3例(4.92%),阿司匹林抵抗型2例(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P2C19PTGS1GP1BA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预后有影响。检测CYP2C19PTGS1GP1BA基因多态性对预测脑梗死患者治疗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 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住院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2021(10):84-8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17

      摘要 (196) HTML (13) PDF 537.64 K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短期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DI)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的住院T2DM患者69例。比较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C-P)In]变化。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重指数(BMI)分为为高糖化组、低糖化组和超重组、非超重组。比较各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前后HOMA-β(C-P)ln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变化,并探讨HOMA-β(C-P)In差值和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后FBG、FC-PIn和HOMA-IR(C-P)In较注射前下降(P <0.05),HOMA-β(C-P)In较注射前升高(P <0.05)。高糖化组患者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前后FBG和HOMA-β(C-P)In差值水平较低糖化组高(P <0.05),不同HbA1c组患者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前后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超重组患者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前后FC-Pln和HOMA-β(C-P)In差值水平FC-PIn差值较超重组高(P <0.05),HOMA-β(C-P)In差值较超重组低。不同BMI组患者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前后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OMA-β(C-P)ln差值水平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前FBG水平、HOMA-IR(C-P)In水平、HbA1c水平及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后HOMA-IR(C-P)In水平、HOMA-β(C-P)In水平呈正相关(r =0.570、0.0331、0.237、0.307、0.560,P <0.05);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后FBG水平、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前HOMA-β(C-P)In水平呈负相关(r =-0.495、-0.400,P <0.05)。结论 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改善住院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且胰岛β细胞恢复和多种临床指标密切相关。

    • 手术联合中医三期用药对老年跟骨骨折疗效的影响

      2021(10):89-9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18

      摘要 (60) HTML (293) PDF 900.79 K (1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联合中医三期用药对老年跟骨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高空坠落致老年跟骨骨折患者90例。患者分为单纯实施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和采取跟骨骨折手术联合术后中医三期用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Maryland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末次随访后疗效较对照组好(P <0.05),观察组末次随访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 跟骨骨折手术联合术后中医三期用药能够进一步提高高空坠落致老年跟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0+1
      • 1+1
    • 复方血栓通片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1(10):94-9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10.019

      摘要 (255) HTML (26) PDF 512.21 K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患者应用复方血栓通片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收治的湿性ARMD患者120例(152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76眼)。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血栓通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电图(ERG)、眼血流动力学、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BCVA、ERG(a波振幅、b波振幅、a波潜伏时间、b波潜伏时间)、眼血流动力学(PSV、EDV、RI)及CMT比较,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有差异(P <0.05);但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1.43%)低于对照组(31.88%)(P <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片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RMD,能够促进黄斑区沉积物的吸收,降低CMT厚度,提高患者视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