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糖尿病专题·论著
    • 糖尿病患者血清microRNA-152表达水平与血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2021(8):1-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01

      摘要 (283) HTML (18) PDF 620.54 K (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microRNA-152(miR-152)表达水平与血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在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血糖异常患者109例,分为2型糖尿病(T2DM)前期组(Pre-T2DM组)45例和T2DM组64例;另取同期该院门诊部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水平,评估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分析miR-152与血脂水平及FBG、FINS、HOMA-IR、HOMA-β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re-T2DM组、T2DM组患者血清miR-152、FBG、FINS、TG、TC、LDL-C、HOMA-IR较高(P <0.05),HDL-C、HOMA-β较低(P <0.05);与Pre-T2DM组相比,T2DM组患者血清miR-152、FBG、FINS、TG、TC、LDL-C、HOMA-IR较高(P <0.05),HDL-C、HOMA-β较低(P <0.05)。T2DM患者miR-152与TG、TC、LDL-C、FBG、FINS、HOMA-IR呈正相关(r =0.844、0.755、0.833、0.528、0.576和0.635,均P <0.05),与HDL-C、HOMA-β呈负相关(r =-0.655和-0.603,均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BG [R=2.305(95% CI:1.369,3.882)]和miR-152 [R =2.831(95% CI:1.736,4.618)]升高是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miR-152上调,其可能通过调节血脂代谢影响T2DM病情发展。

      • 0+1
      • 1+1
    • 厚朴排气合剂对老年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2021(8):7-1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02

      摘要 (170) HTML (25) PDF 564.70 K (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老年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维持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等常规降糖治疗,且进行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厚朴排气合剂,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主要症状积分、胃肠激素、胃动力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0.00%)(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胃脘胀满、纳呆和嗳气积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生长抑素、胃动素和促胃液素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和胃收缩频率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胃肠激素和胃动力,调节氧化应激水平。

    •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2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免疫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8):12-1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03

      摘要 (246) HTML (23) PDF 553.04 K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细胞免疫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60例。A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身麻醉,B组在A组基础上复合吸入七氟醚全身麻醉。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CD3+、CD4+及CD8+)、NK细胞(CD3-CD16+CD56+)、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IL-10水平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前(T0)、建立气腹前(T1)、建立气腹后90 min(T2)、术后第1天(T3)及术后第3天(T4)CD3+、CD4+、CD8+、CD3-CD16+CD56+和IL-6、hs-CRP、PCT、IL-10水平比较,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A组(P <0.05)。两组麻醉维持时间、术中恶心呕吐、牵拉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可降低全子宫切除术T2DM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保护细胞免疫功能,且不增加术中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清Galectin-3水平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2021(8):18-2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04

      摘要 (97) HTML (113) PDF 578.00 K (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Galectin-3(Gal-3)水平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介入治疗6个月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血管再狭窄情况,并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Gal-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Gal-3对糖尿病足介入治疗预后的价值。结果 再狭窄组Gal-3、WBC、CRP、PCT水平较非狭窄组高(P <0.05)。再狭窄组Wagner分期3期、无骨髓炎、无肢体缺血的占比较非狭窄组高(P <0.05)。Wagner分期[R=3.116(95% CI:1.279,7.591)]、肢体缺血[R=8.749(95% CI:1.895,40.393)]、CRP[R=5.521(95% CI:1.303,23.393)]、PCT[R=6.359(95% CI:1.804,22.415)]、Gal-3[R=7.962(95% CI:1.636,38.749)]是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因素。血清Gal-3预测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5(95% CI:0.799,0.960),当Gal-3为5.78 ng/ml时,敏感性与特异性最高,分别达0.875(95% CI:0.751,0.943)和0.719(95% CI:0.629,0.893)。结论 血清Gal-3水平是糖尿病足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积极检测血清Gal-3有利于预测患者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风险。

      • 0+1
    • 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2021(8):23-2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05

      摘要 (306) HTML (27) PDF 515.14 K (1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脂代谢、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和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患者血脂、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8]和Hcy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RP、IL-6和IL-18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Hcy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T2DM患者疗效良好,且可改善血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降低Hcy水平。

    • >实验研究·论著
    • 雌性母鼠高脂肪暴露对子代糖脂代谢、卵巢功能的影响及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研究

      2021(8):27-3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06

      摘要 (43) HTML (297) PDF 1.22 M (2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雌性母鼠高脂肪暴露对子代小鼠糖、脂代谢,卵巢功能的影响及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 将45只受孕SD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宫内高脂肪膳食组(HFI组)、宫内及哺乳期高脂肪膳食组(HFII组)和正常膳食组(NC组),各15例。比较各组子代各阶段阴道涂片在性周期中占比,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静脉糖耐量试验(IP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结果,卵巢形态学与脏器指数,动情间期生殖内分泌水平[雌激素(E2)、孕激素(P)、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PCO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HFI组、HFII组动情期较NC组长(P <0.05),HFII组较HFI组长(P <0.05)。HFI组、HFII组FBG、FINS、HOMA-IR、TG水平较NC组高,ISI较NC组低(P <0.05);HFII组FBG、FINS、HOMA-IR、TG水平较HFI组高,ISI较HFI组低(P <0.05)。各组血糖、胰岛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FI组、HFII组雌仔卵巢脏器系数较NC组大,且HFII较HFI组大(P <0.05)。HFI组、HFII组血清E2、LH较NC组低,血清T较NC组高(P <0.05),HFII组血清E2、LH较HFI组低,血清T较HFI组高(P <0.05),各组雌仔血清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FI组、HFII组雌仔3β-HSD1、3β-HSD2、3β-HSD5、17β-HSD1及5ɑ-R1 mRNA较NC组高(P <0.05),HFII组较HFI组高(P <0.05)。经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E2水平[O=0.381(95% CI:0.339,0.428)]是PCOS的保护因素,FBG[O=2.740(95% CI:1.743,4.306)]、TG[O=3.527(95% CI:2.116,5.879)]及T水平[O=1.337(95 %CI:1.294,1.381)]是PCOS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脂肪饮食暴露可引起子代糖、脂代谢异常,并造成卵巢形态、功能改变,是子代发生PCOS的相关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调控雄激素转化酶的表达有关。

      • 0+1
      • 1+1
      • 2+1
    • 氯离子通道蛋白-3对宫颈癌细胞生长、转移的影响

      2021(8):36-4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07

      摘要 (47) HTML (21) PDF 2.54 M (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氯离子通道蛋白-3(CIC-3)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CIC-3的表达。使用靶向CIC-3的siRNA转染SiHa细胞,并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考察CIC-3对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I3K、p-AKT、Bcl-2和p21的表达。此外,通过将转染CIC-3 siRNA的SiHa细胞接种到BALB/c-nu/nu裸鼠背部复制体内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IC-3蛋白主要表达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胞质区。癌组织CIC-3的阳性染色评分、CIC-3 mRNA相对表达量、CIC-3/β-actin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高(P <0.05)。SiHa细胞CIC-3 mRNA相对表达量、CIC-3/β-actin相对表达量较H8细胞高(P <0.05)。不同肿瘤直径、TNM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CIC-3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下调CIC-3能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P <0.05)。在接种si-CIC-3转染的细胞后,裸鼠的肿瘤体积变小(P <0.05)。下调CIC-3能抑制PI3K、p-AKT和Bcl-2的蛋白表达,但促进p21的表达。结论 CIC-3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下调CIC-3可抑制宫颈鳞癌的生长和转移。CIC-3对宫颈鳞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部分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综述
    • 环状RNA在心力衰竭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2021(8):44-4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08

      摘要 (278) HTML (14) PDF 479.21 K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状RNA是一类呈共价闭合结构的非编码RNA,其具有分布广泛、多样化、不易被核酸酶降解、稳定和高度保守等生物学特点。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研究表明,环状RNA可通过影响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肥大、心肌损伤和凋亡等病理机制来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心力衰竭新的生物标记物及治疗靶点。该文将从环状RNA的生物学特性、形成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在心力衰竭心肌重构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山楂酸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1(8):49-5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09

      摘要 (62) HTML (88) PDF 495.57 K (1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楂酸是一种五环三萜酸,存在于枇杷叶、油橄榄和山楂等多种天然植物中,具有抗肿瘤、降血糖、抗炎、抑制寄生虫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该文就山楂酸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楂酸提供理论基础。

    • >临床研究·论著
    •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短期内血肿扩大或新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8):54-5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10

      摘要 (48) HTML (281) PDF 744.06 K (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头部CT图像探讨脑外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血肿扩大或新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提高预测血肿扩大或新发出血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97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后的头部CT检查图像。通过CT检查图像确定患者术前是否伴有中线移位、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体征,计算手术前后血肿量。单因素分析血肿扩大或新发出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肿扩大或新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采用ROC曲线评估诊断价值。结果 是否有术前伴硬膜下血肿、不同术前血肿量患者的新发出血或出血扩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伴硬膜下血肿[R=13.563(95% CI=5.325,34.549)]和术前血肿量≥20 cm3[R=26.649(95% CI:10.436,68.047)]是术后血肿扩大或新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伴有硬膜下血肿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0.722,0.854),敏感性为88.70%(95% CI:0.820,0.954),特异性为69.00%(95% CI:0.623,0.757)。术前血肿量≥20 cm3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95% CI:0.779,0.898),敏感性为90.70%(95% CI:0.8482,0.966),特异性位77.00%(95% CI:0.711,0.829)。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914(95% CI:0.872,0.957),敏感性为90.03%(95% CI:0.857,0.943),特异性为75.33%(95% CI:0.710,0.796)。结论 术前伴硬膜下血肿和术前血肿量≥20 cm3对脑外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血肿扩大或新发出血有预测价值,两者联合具有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0+1
      • 1+1
    • 飞秒激光辅助角膜原位磨镶术与角膜塑形镜治疗中低度近视的视觉质量对比研究

      2021(8):59-6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11

      摘要 (301) HTML (21) PDF 529.83 K (1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辅助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与角膜塑形镜(OK)治疗中低度近视患者的长期视觉质量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中低度数成人近视患者86例,分为FS-LASIK组和OK组,各43例,均选取右眼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采集两组的裸眼视力(UCVA)、球镜、柱镜,采用双通道系统视觉质量分析仪(OQAS)检查客观视觉质量,包括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斯特列尔比(SR)、不同对比度下OQAS值(OV100%、OV20%、OV9%)。结果 FS-LASIK组与OK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UCVA在不同时间点有差异(P <0.05),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无差异(P >0.05)。FS-LASIK组与OK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球镜和柱镜比较:①不同时间点的球镜和柱镜有差异(P <0.05);②两组间的球镜无差异(P >0.05),而柱镜有差异(P <0.05);③两组球镜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而柱镜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FS-LASIK组与OK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MTF、OSI、SR、OV100%、OV20%、OV9%比较:①不同时间点MTF、OSI、SR、OV100%、OV20%、OV9%有差异(P <0.05);②两组MTF、OSI、SR、OV100%、OV20%、OV9%有差异(P <0.05);③两组MTF、SR、OV100%、OV20%、OV9%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而OSI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结论 FS-LASIK和OK镜治疗后患者早期均出现客观视觉质量下降,但随着时间延长有改善趋势。FS-LASIK和OK镜对中低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改善无明显差异,但FS-LASIK的柱镜矫正及客观视觉质量更好。

    • 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2021(8):65-6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12

      摘要 (307) HTML (150) PDF 528.42 K (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老年胸段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胸段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基础药物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脉冲射频治疗,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联合PRP注射、神经阻滞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出院后普瑞巴林服用情况、皮损愈合时间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NRS评分和PSQI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普瑞巴林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皮损愈合时间及PHN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脉冲射频联合PRP注射能有效缓解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同时可以促进带状疱疹皮损愈合,降低PHN发生率。

    •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1(8):70-7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13

      摘要 (314) HTML (296) PDF 4.83 M (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阿帕替尼对比紫杉醇/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8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合计6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帕替尼组客观缓解率高于紫杉醇/多西他赛组[O=1.77(95% CI:1.15,2.72)],疾病控制率高于紫杉醇/多西他赛组[O=2.15(95% CI:1.42,3.24)],KPS评分高于紫杉醇组[均数差=6.84(95% CI:4.84,8.84)],骨髓抑制发生情况低于紫杉醇/多西他赛组[R=0.39(95% CI:0.26,0.57)],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紫杉醇/多西他赛组[R=0.50(95% CI:0.33,0.76)]。结论 阿帕替尼对比紫杉醇/多西他赛治疗晚期NSCLC能提高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更佳,骨髓抑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维生素D结合蛋白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复发的关系

      2021(8):78-8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14

      摘要 (44) HTML (18) PDF 601.78 K (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水平与复发的关系,及其对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PPV患者318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1周后复查确认治疗成功,并随访1年。根据是否复发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复发组(62例)和未复发组(256例)。另取同期该院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汉化版眩晕障碍量表(DHI)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受试者眩晕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DBP水平,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DBP与25(OH)D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DBP对BPPV患者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DHI评分(功能评分、躯体评分、情感评分、总分)、BBS评分>45分的比例、DBP及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复发组患者血清DBP及25(OH)D水平低于未复发组(P <0.05)。Pearson法结果显示,BPPV患者血清DBP水平与25(OH)D水平呈正相关(r =0.549,P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HI评分(功能评分、躯体评分、情感评分、总分)、BBS评分<45分、DBP、25(OH)D是BPPV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BP [R=2.035(95% CI:1.608,2.575)]、25(OH)D [R=1.679(95% CI:1.271,2.218)]是BPPV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截断值为665.320 μg/ml时,血清DBP预测BPPV患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74.1%。结论 BPPV患者血清DBP、25(OH)D水平降低,两者呈正相关,均是BPPV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DBP对BPPV患者复发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 0+1
      • 1+1
    • 温阳活血泄肺利水方治疗失代偿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2021(8):84-8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15

      摘要 (31) HTML (18) PDF 545.33 K (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温阳活血泄肺利水方治疗失代偿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顺义院区就诊的CCP(失代偿期)患者74例,用随机分组表分为常规组(常规西医治疗)和干预组(常规治疗联合温阳活血泄肺利水方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及水肿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水肿证候评评分均较常规组低(P <0.05)。干预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0.05)。干预组治疗14 d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 <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及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温阳活血泄肺利水方辅助治疗失代偿期CCP患者能促进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疗效,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

    •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8):89-9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16

      摘要 (302) HTML (115) PDF 502.14 K (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拉莫三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伴TD患者8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维持原有抗精神疾病药物方案。对照组给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疗效,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β频段的脑电功率值、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AIMS评分、BPRS评分及PANSS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3、C4、P3和P4点β频段的脑电功率值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伴TD患者疗效良好,且可减轻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

    • 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介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2021(8):93-9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8.017

      摘要 (41) HTML (18) PDF 528.56 K (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介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7 d。比较两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治疗前与治疗7 d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和D-乳酸]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L-6、hs-CRP、TNF-α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DAO、内毒素、D-乳酸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可减轻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