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01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对双胎妊娠孕妇胎膜早破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孕检的112例双胎妊娠高危胎膜早破孕妇的资料(高危组),另回顾性分析96例同期在该院孕检的健康双胎妊娠孕妇的资料(健康组)。比较两组的绒毛膜性和羊膜性;比较两组的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比较高危组孕妇胎膜早破发生和未发生者的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分析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预测双胎妊娠高危孕妇胎膜早破的效能。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危组各羊膜囊内羊水的最大垂直深度均高于健康组(P <0.05);高危组的羊水指数高于健康组(P <0.05),宫颈长度短于健康组(P <0.05);高危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健康组(P <0.05);高危组胎膜早破发生者羊水指数高于未发生者(P <0.05),宫颈长度短于未发生者(P <0.05);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42 cm和1.97 cm,羊水指数联合宫颈长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AUC)均最高,分别为80.95%(95% CI:0.746,0.859)、85.71%(95% CI:0.768,0.917)和0.839(95% CI:0.751,0.896)。结论 双胎妊娠高危胎膜早破孕妇的羊水指数高于未发生者,而宫颈长度短于未发生者。超声测量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可以预测双胎妊娠高危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的风险,且超声测量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预测双胎妊娠高危孕妇胎膜早破的效能较为理想。
2022(1):6-1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02
摘要:目的 评估美国放射协会的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分类标准在肝细胞癌(HC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具有HCC高危风险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63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并依据超声造影LI-RADS标准进行分类。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计算该分类标准诊断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以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163例患者共192个结节,经病理证实HCC145个(75.5%),肝内胆管细胞癌(ICC)10个(5.2%),混合型肝癌4个(2.1%),转移瘤2个(1.0%),良性病灶31个(16.1%)。超声造影LI-RADS分类结果为:LR-3类17个(8.9%),LR-4类33个(17.2%),LR-5类120个(62.5%),LR-M类22个(11.5%);各分类中HCC的PPV分别为17.6%(3/17)、51.5%(17/33)、98.3%(118/120)和31.8%(7/22)。LR-5类诊断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PPV分别为81.4%、95.7%和98.3%;LR-4类联合LR-5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PPV为93.1%、61.7%和88.2%,AUC分别为0.886(95% CI:0.836,0.937)和0.782(95% CI:0.696,0.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R-M中95.5%(21/22)的病灶为恶性病灶,其中HCC占31.8%(7/22),非HCC恶性病灶为63.6%(14/22);全部ICC均被正确划分至LR-M类。LR-3类中大部分(75.0%)为良性病灶。结论 美国放射协会的超声造影LI-RADS分类标准对HC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HCC高危患者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价值,推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2022(1):13-1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03
摘要:目的 比较单纯经胸超声(TTE)与经食管超声(TEE)在小儿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大连市儿童医院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封堵AS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引导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60例患者运用TTE引导(TTE组),60例患者运用TEE引导(TEE组)。记录手术时间、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及术后预后情况。患儿出院后门诊随访复查胸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结果 两组患儿经右颈静脉途径可调弯鞘封堵均获得成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无周围血管损伤、心内膜炎及心包积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4.2±4.1)个月,无心律失常、残余分流、封堵器脱落、血栓发生。TTE组未行气管插管和经食管插管。结论 两种超声引导方式均可获得满意的预后,其中TTE引导避免了全身麻醉后气管插管及经食管插管的操作,可杜绝气管及食管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更值得临床推广。
2022(1):18-2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04
摘要: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实时三维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进行不孕症治疗的88例患者,依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X射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实验组患者予以实时三维超声下经阴道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持续掌握造影剂显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检查所需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7.73%)高于常规组患者(77.27%)(P <0.05);实验组患者的诊断误诊率(0.00%)、漏诊率(2.27%)低于常规组(6.82%和15.91%)(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VAS评分分别为(3.08±1.01)分和(5.27±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27%和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检查所需时间(15.02±4.11)min较常规组(21.66±4.52)min短(P <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在实时三维超声下经阴道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较X射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诊断准确性更高,患者检查后疼痛感较轻,不良反应较少,并且检查所需时间较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1):23-2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05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为对照组,5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破裂发生情况、血栓形成、斑块性质,以及血管重构指数、偏心指数、外弹力膜面积等超声显像特征的差异,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γ-GT、MFG-E8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性质斑块患者血清γ-GT和MFG-E8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血清γ-GT与MFG-E8的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的外弹力膜面积大于SAP患者(P <0.05),且ACS患者斑块破裂和血栓发生率及正性重构指数高于SAP患者(P <0.05),ACS患者偏心指数低于SAP患者(P <0.05)。两组患者共154个动脉病变斑块,硬斑块患者的γ-GT表达水平均高于软斑块患者(P <0.05),MFG-E8表达水平均低于软斑块患者(P <0.05),且硬化斑块之间γ-GT与MFG-E8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ACS患者的血清γ-GT与MFG-E8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 =-0.923,P <0.05)。结论 血清γ-GT、MFG-E8与冠状动脉硬化及冠状动脉钙化存在紧密联系,检测血清γ-GT、MFG-E8表达水平对诊断和预测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22(1):28-3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06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患者经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完成后1个月和3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2.6%和86.4%。结论 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具有良好的近期及中期疗效,为梨状肌综合征的早期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姚柳,赵芳,秦玉婷,王欢,尼罗帕尔·吐尔逊,陈双,帕提古丽·阿不力孜,郝建萍
2022(1):32-3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07
摘要:目的 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表达及Smoothened(SMO)抑制剂Jervine对MUTZ-1细胞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R显带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流式细胞术检查确诊的53例MDS患者。依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对患者预后分组,低危组2例,中危1组16例,中危2组21例,高危组14例。将低危组和中危1组归为相对低危组,中危2组和高危组归为相对高危组。选取同期该院2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3组患者的SHH、Patched-1、SMO和Gli-1 mRNA相对表达量;终浓度0 μmol/L、1 μmol/L、5 μmol/L、10 μmol/L Jervine作用于MUTZ-1细胞,孵育24 h;CCK-8法检测Jervine 0 μmol/L组、Jervine 1 μmol/L组、Jervine 5 μmol/L组、Jervine 10 μmol/L组MUTZ-1细胞的增殖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MUTZ-1细胞的凋亡率;qRT-PCR检测4组MUTZ-1细胞的SMO、Gli-1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4组MUTZ-1细胞SMO、Gli-1、Bcl-2、Caspase-3和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3组患者的SHH、Patched-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MO、Gli-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对高危组SMO和Gli-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相对低危组(P <0.05)。SMO基因高、低表达组患者和Gli-1基因高、低表达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Jervine 0 μmol/L组、Jervine 1 μmol/L组、Jervine 5 μmol/L组、Jervine 10 μmol/L组MUTZ-1细胞的增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UTZ-1细胞增殖率与Jervine浓度呈负相关(r =-0.977,P =0.000),随Jervine浓度的升高而降低;Jervine 0 μmol/L组、Jervine 1 μmol/L组、Jervine 5 μmol/L组、Jervine 10 μmol/L组MUTZ-1细胞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UTZ-1细胞凋亡率与Jervine浓度呈正相关(r =0.997,P =0.000),随Jervine浓度的升高而增加。Jervine 0 μmol/L组、Jervine 1 μmol/L组、Jervine 5 μmol/L组、Jervine 10 μmol/L组MUTZ-1细胞的SMO、Gli-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Jervine 5 μmol/L组和Jervine 10 μmol/L组低于Jervine 0 μmol/L组(P <0.05)。Jervine 1 μmol/L组、Jervine 5 μmol/L组、Jervine 10 μmol/L组与Jervine 0 μmol/L组比较,Bcl-2、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结论 MDS患者SHH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参与MDS的发生、发展,Jervine能有效抑制MUTZ-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2022(1):40-4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08
摘要: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A2)基因沉默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食管癌EC970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组及沉默组,分别转染LipofectamineTM 2000、含无义随机序列(siRNA-NC-PGCsi3.0)和EphA2干扰序列(EphA2-siRNA-PGCsi3.0)质粒和脂质体的复合物。稳定转染后,Brd 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中EphA2、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Brd U阳性率分别为(26.48±2.79)%、(23.52±2.57)%、(13.29±2.06)%,Brd U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8.560,P =0.000)。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Brd U阳性率降低(P <0.05);对照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83.16±8.31)%、(82.35±7.24)%、(34.24±5.27)%,细胞划痕愈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8.869,P =0.000)。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细胞划痕愈合率降低(P <0.05);对照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326.74±33.15)个、(331.27±34.59)个、(126.23±26.18)个,穿膜细胞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8.997,P =0.000),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穿膜细胞数减少(P <0.05);对照组与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中EphA2、Wnt1、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Wnt1、β-catenin、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对照组、空载组、沉默组细胞中EphA2、Wnt1、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空载组比较,沉默组EphA2、Wnt1、β-caten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对照组和空载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phA2基因沉默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迁移和侵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2022(1):47-5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09
摘要:心外膜脂肪组织是围绕在心肌与冠状动脉周围的一种特殊内脏脂肪组织,可产生内源性促炎因子,通过旁分泌途径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CT测量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密度可能为早期识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分层提供影像学依据。该文主要就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密度的方法及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2022(1):52-5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10
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和脑干神经元内α突触核蛋白积聚形成路易体。其病因主要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该病主要会引起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一系列的运动症状。然而其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主要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蛋白质改变及炎症反应相关。小胶质细胞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是帕金森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血清炎症因子升高与帕金森病有关,可用于早期诊断并预测疾病预后。目前抗炎治疗成为帕金森病新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综述帕金森病的炎症机制、相关的炎症因子及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
2022(1):57-6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11
摘要: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1(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川崎病(KD)的发病风险及其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分析93例KD患儿(KD组)和9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PON1基因的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多态性。结果 KD组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KD组中的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未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组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尚未发现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多态性与KD及其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有关。
2022(1):63-6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12
摘要:目的 探讨Dickkopf-1(DKK1)、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胸苷激酶1(TK1)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疗效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DKK1、GP73、TK1的水平,评价TACE后疗效,随访TACE后复发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DKK1、GP73、TK1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肝癌组术前、术后7 d、术后28 d时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肝癌组中的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28 d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有差异(P <0.05);②两组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有差异(P <0.05);③两组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有效组中术后复发与未复发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28 d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有差异(P <0.05);②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有差异(P <0.05);③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ROC曲线显示,血清DKK1、GP73及TK1预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9(95% CI:0.708,0.910)、0.838(95% CI:0.741,0.935)、0.880(95% CI:0.782,0.977),敏感性分别为71.4%(95% CI:0.657,0.745)、78.6%(95% CI:0.752,0.822)、82.1%(95% CI:0.781,0.866),特异性分别为87.5%(95% CI:0.793,0.889)、87.5%(95% CI:0.805,0.897)、89.6%(95% CI:0.847,0.940)。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DKK1、GP73及TK1水平升高,对TACE疗效及复发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2022(1):69-7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13
摘要: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行喉部肿瘤切除术治疗,且术中病理确诊为LSCC的患者89例,留取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各89份。比较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DO1、IL-10的表达情况,以及LSCC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IDO1、IL-10表达的差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生存时间和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L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LSCC组织中IDO1、IL-10表达阳性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SCC组织高于癌旁组织。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LSCC患者IDO1、IL-10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的LSCC患者IDO1、IL-10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DO1、IL-10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IDO1、IL-10阴性患者(P <0.05)。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较高[R^R=1.351(95% CI:1.055,1.730)]、分化程度较低[R^R=0.734(95% CI:0.562,0.959)]、淋巴结转移[R^R=1.448(95% CI:1.095,1.915)]、远处转移[R^R=1.246(95% CI:1.035,1.500)]、IDO1阳性表达[R^R=1.575(95% CI:1.156,2.146)]、IL-10阳性表达[R^R=1.771(95% CI:1.250,2.508)]是L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LSCC组织中IDO1、IL-10阳性表达率异常升高,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LSCC病情加重、预后不佳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2022(1):75-8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14
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趋化因子配体2(CCL2)在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对VCI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粤北人民医院和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脑小血管病患者140例,根据其是否发生VCI分成VCI组(n =76)和非VCI组(n =64)。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IL-18、CCL2水平。Pearson法分析MoCA总分与血清IL-18、CCL2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8、CCL2对VCI的诊断效能。结果 VCI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记忆、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及总分低于非VCI组(P <0.05)。VCI组血清IL-18、CCL2水平高于非VCI组(P <0.05)。MoCA总分与血清IL-18水平(r =-0.828,P =0.000)、CCL2水平(r =-0.738,P =0.000)均呈负相关。血清IL-18水平诊断V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2(95%CI:0.692,0.852),敏感性为72.40%(95% CI:0.715,0.858),特异性为73.40%(95% CI:0.698,0.897);血清CCL2水平诊断VCI的AUC为0.722(95% CI:0.636,0.808),敏感性为70.30%(95% CI:0.619,0.840),特异性为74.20%(95% CI:0.644,0.868)。结论 脑小血管病后VCI发生率较高,且VCI患者的血清IL-18、CCL2水平升高,两者对VCI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筛查该病的重要指标。
2022(1):81-8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15
摘要:目的 探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不同手术时机对手术效果、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符合标准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亚急性期(>14 d)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照组患者在急性期(≤ 14 d)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疗效、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病死率、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夹层逆撕率、二次干预率、Ⅰ型内漏发生率、住院时间及2周时血肿吸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亚急性期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行腔内修复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二次干预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2022(1):85-9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16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发生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方法 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75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TC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浅层(Ⅵa区)及Ⅵb区发生淋巴结转移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差异性。结果 175例PTC患者中,发生Ⅵa区淋巴结转移67例,Ⅵb区淋巴结转移29例,兼有Ⅵa、Ⅵb区淋巴结转移23例。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癌灶最大径、癌灶多发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是Ⅵa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癌灶最大径、右侧癌灶、LLNM、Ⅵa区淋巴结转移是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显示,癌灶最大径和癌灶位置对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最大,年龄、LLNM和Ⅵa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次之,癌灶多发性的影响最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中癌灶最大径的诊断截断值为0.75 cm。结论 PTC患者癌灶最大径、右侧癌灶、LLNM或Ⅵa区淋巴结转移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以根据列线图计算出PTC患者发生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概率。PTC患者存在这些危险因素且列线图评分较高时,发生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
2022(1):91-9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01.017
摘要: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洗脱液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84例。术中对目标组织(高度怀疑甲状旁腺组织)及非目标组织(甲状腺组织、淋巴样组织)行直视下细针穿刺,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穿刺洗脱液PTH水平,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组织穿刺洗脱液PTH水平的差异。结果 确诊甲状旁腺组织(AT组)穿刺洗脱液PTH水平为(536.90±32.02)pg/mL,误诊为甲状旁腺组织(AF组)穿刺洗脱液PTH水平为(63.86±5.44)pg/mL,确诊甲状腺组织(B组)穿刺洗脱液PTH水平为(53.61±3.07)pg/mL,淋巴样组织(C组)穿刺洗脱液PTH水平为(58.71±2.89)pg/mL。4组穿刺洗脱液PT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AF组、B组、C组均低于AT组(P <0.05);AF组、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细针穿刺洗脱液检测PTH水平对于甲状腺癌手术中甲状旁腺的鉴别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