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述评
    • 脂联素在衰老和损伤中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困惑探讨

      2022(10):1-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01

      摘要 (130) HTML (56) PDF 1.06 M (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脂肪因子脂联素与骨代谢关系密切,并进行了大量的细胞、模型动物及人群的调查研究。虽然许多研究证实了脂联素对成骨的正向调节作用,但是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目前仍未能完全了解脂联素信号通路在年龄、疾病及骨修复中的重要性。该述评探讨了脂联素对成骨作用的初步研究结论,脂联素不同异构体、不同受体的可能作用通路,以及老年人群的脂联素生物学改变。探究脂联素对骨骼生物学的调控作用有助于药物开发和非药物(生活方式)干预方式的研究。针对脂联素信号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维护衰老过程中的骨健康和损伤后的骨骼修复。

      • 0+1
    • >糖尿病专题·论著
    • 低聚原花青素通过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2022(10):7-1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02

      摘要 (101) HTML (22) PDF 1.41 M (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低聚原花青素通过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N模型组(DN组)、DN模型+不同剂量低聚原花青素组(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DN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0 mg/kg、100 mg/kg、150 mg/kg低聚原花青素灌胃,NC组和DN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分别于第4周、8周、12周、16周,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16周末检测大鼠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及过碘酸希夫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肾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Wnt4、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DN组血糖、Scr、BUN水平较NC组升高(P <0.05);低、中、高剂量组血糖、Scr、BUN水平较DN组降低(P <0.05)。各组大鼠灌胃4周、8周、12周、16周的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24 h尿蛋白定量有差异(F =102.38,P =0.000);②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有差异(F =86.58,P =0.000)。③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趋势有差异(F =174.64,P =0.000)。DN组大鼠肾组织活检可见肾小管萎缩、小管间质区基质增厚、纤维化等病理改变。DN组左肾指数较NC组升高(P <0.05);低、中、高剂量组左肾指数较DN组下降(P <0.05)。各组大鼠SO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NC组比较,DN组MDA含量升高(P <0.05),与DN组比较,不同剂量组MDA含量降低(P <0.05)。DN组大鼠肾组织Wnt4、β-cateni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NC组(P <0.05),不同剂量组Wnt4、β-cateni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DN组(P <0.05)。结论 低聚原花青素能有效降低DN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减轻肾脏病理损害。低聚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及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 0+1
      • 1+1
    • 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2(10):13-1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03

      摘要 (221) HTML (66) PDF 998.83 K (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达格列净组,各10只。模型组、达格列净组成功复制糖尿病模型后,达格列净组给予1 mg/(kg·d)达格列净灌胃处理,连续4周;模型组、对照组分别同时间灌胃等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组织PTEN/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达格列净组大鼠一般情况好于模型组。达格列净组大鼠主动脉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达格列净组大鼠血清ET-1、HIF-1α、VEGF水平升高(P <0.05),但达格列净组大鼠血清ET-1、HIF-1α、VEGF水平低于模型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达格列净组大鼠血管内皮组织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p-PI3K/PI3K、p-Akt/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但达格列净组较模型组大鼠血管内皮组织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p-PI3K/PI3K、p-Akt/Akt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能通过促进PTEN/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从而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 0+1
      • 1+1
    • NLR家族Pyrin域蛋白3炎症小体对糖尿病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22(10):18-2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04

      摘要 (191) HTML (152) PDF 1.85 M (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对糖尿病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炎症小体抑制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采用高糖饲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用球钻毁损大鼠部分牙槽骨骨质,复制牙槽骨缺损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炎症小体抑制组大鼠立即尾静脉注射20 mg/kg NLRP3抑制剂,1次/d,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护骨因子(OPG)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HE)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P)染色观察牙槽骨缺损愈合情况及破骨细胞数,进行骨再生Lane-Sandhu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P3、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OPG、ALP低于对照组和炎症小体抑制组(P <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牙槽骨缺损严重,可见大量炎症浸润细胞,炎症小体抑制组牙槽骨缺损程度低,炎症浸润细胞较少。模型组Lane-Sandhu评分低于对照组和炎症小体抑制组(P <0.05)。TARP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破骨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和炎症小体抑制组(P <0.05)。模型组大鼠上颌骨组织NLRP3、Caspase-1、IL-1β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炎症小体抑制组(P <0.05)。结论 抑制NLRP3炎症小体可改善骨代谢,促进糖尿病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其作用可能与抑制NLRP3/IL-1β通路有关。

      • 0+1
      • 1+1
      • 2+1
    • 牡蛎酶解液对2型糖尿病小鼠皮肤软组织创伤愈合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22(10):24-2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05

      摘要 (109) HTML (19) PDF 3.05 M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牡蛎酶解液对2型糖尿病小鼠皮肤软组织创伤愈合修复的作用,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 将50只成功复制的2型糖尿病皮肤软组织创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牡蛎酶解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其中牡蛎酶解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于模型复制成功后次日分别给予0.25 g/10(g·d)、0.50 g/10(g·d)、1.00 g/10(g·d)牡蛎酶解液灌胃处理;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同时间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初元Ⅰ型产品0.1 mL/10(g·d)灌胃处理。分别于术后第3天、7天、14天观察小鼠创面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模型复制后第14天小鼠创面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创面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创面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的表达。结果 牡蛎酶解液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术后3 d、7 d、14 d的创面愈合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小鼠创面愈合率有差异(F =12.978,P =0.000);②5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有差异(F =16.836,P =0.000);③5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变化趋势有差异(F =22.128,P =0.000)。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术后第3天、7天、14天,牡蛎酶解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新生肉芽组织,毛囊、汗腺细胞和导管增生均较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牡蛎酶解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SDF-1、CXCR-4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降低(P <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牡蛎酶解液能促进2型糖尿病小鼠皮肤软组织创伤愈合修复,可能是通过激活SDF-1/CXCR-4通路进而抑制创面组织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 0+1
      • 1+1
      • 2+1
      • 3+1
    • MicroRNA-181b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调节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22(10):30-3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06

      摘要 (125) HTML (25) PDF 648.07 K (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microRNA-181b(miR-181b)能否通过靶向调控NDRG2参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法 选用小鼠胰岛β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培养,构建NDRG2野生型(NDRG2WT-1uc)与突变型(NDRG2MUT-1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进行转染,转染结束后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构建NDRG2过表达和敲低质粒并转染小鼠胰岛β细胞,检测NDRG2 mRNA和蛋白表达、胰岛素分泌量。未转染的小鼠胰岛β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81b和NDRG2 mRNA的表达。采用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5 mmol/L和20 mmol/L葡萄糖条件下的小鼠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结果 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发现,各组相对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181b模拟物可以明显抑制NDRG2WT-luc的3′端非翻译区的表达,但对NDRG2-MUT组和Control组无明显影响;miR-181b inhibitor可以加强NDRG2WT-luc的3'-端非翻译区的表达,但对NDRG2-MUT组和Control组无明显影响。②过表达组NDRG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过表达对照组(P <0.05);在5 mmol/L葡萄糖条件下,过表达组与过表达对照组胰岛素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20 mmol/L葡萄糖条件下,过表达对照组胰岛素分泌量高于过表达组(P <0.05)。敲低组NDRG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敲低对照组(P <0.05);在5 mmol/L葡萄糖条件下,敲低组与敲低对照组胰岛素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20 mmol/L葡萄糖条件下,敲低组胰岛素分泌量高于敲低对照组(P <0.05)。③5 mmol/L葡萄糖组与对照组的miR-181b和NDRG2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 mmol/L葡萄糖组miR-181b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5 mmol/L葡萄糖组(P <0.05),NDRG2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和5 mmol/L葡萄糖组(P <0.05)。④5 mmol/L葡萄糖条件下,Control组、miR-181b mimics组、miR-181b inhibitor组胰岛素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20 mmol/L葡萄糖条件下,miR-181b mimics组胰岛素分泌量高于Control组(P <0.05),miR-1b1 inhibitor组胰岛素分泌量低于Control组和miR-181b mimics组(P <0.05)。结论 miR-181b可以通过靶向抑制NDRG2的表达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

      • 0+1
      • 1+1
    • 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2022(10):36-4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07

      摘要 (147) HTML (197) PDF 517.02 K (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结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DME患者80例(130眼)。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分别为70眼、80眼)。A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B组给予康柏西普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内液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并采用OCTA检查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旁厚度(PMT)、黄斑中心厚度(FMT)、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及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BCVA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BCVA有差异(P <0.05);②两组BCVA有差异(P <0.05),B组治疗后3个月BCVA值较A组低;③两组BCVA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PMT、FMT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PMT、FMT有差异(P <0.05);②两组PMT、FMT有差异(P <0.05),A组治疗后较B组厚;③两组PMT、FMT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CRT、FAZ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CRT、FAZ有差异(P <0.05);②两组CRT、FAZ有差异(P <0.05),A组治疗后较B组厚;③两组CRT、FAZ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眼内液IL-6、NOS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眼内液IL-6、NOS有差异(P <0.05);②两组眼内液IL-6、NOS有差异(P <0.05);③两组眼内液IL-6、NOS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结论 抗VEGF治疗DME可有效改善视网膜渗漏及黄斑水肿,降低炎症水平,OCTA定量分析可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microRNA-12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2022(10):42-4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08

      摘要 (62) HTML (263) PDF 558.37 K (1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microRNA-122(miR-12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G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健康妊娠女性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miR-122、VEGF,分析血糖水平与miR-122、VEGF的相关性;对比不同围生儿结局患者的miR-122、VEGF,绘制ROC曲线分析miR-122、VEGF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糖、miR-122、VEGF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组miR-122、VEGF高于良好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miR-122与FGB、2 hPG和HbA1c呈正相关(r =0.605、0.752和0.542,均P <0.05),VEGF与FGB、2 hPG和HbA1c呈正相关(r =0.532、0.623和0.596,均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122、VEGF及两者联合检测GDM患者不良围产儿结局的AUC分别为0.787(95% CI:0.687,0.887)、0.755(95% CI:0.658,0.851)、0.842(95% CI:0.760,0.923)。结论 GDM患者血清miR-122、VEGF均存在表达失调的情况,两者与血糖呈正相关,且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不良围生儿结局。

      • 0+1
    • 加味参芪地黄汤干预内质网应激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糖脂代谢的影响

      2022(10):47-5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09

      摘要 (181) HTML (264) PDF 616.21 K (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加味参芪地黄汤干预内质网应激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研究组(79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加味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内质网应激指标[人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活化转录因子6、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 mRNA,以及血管紧张素、血清Caspase-12]、不良反应等。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肾功能及内质网应激各指标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34%,高于对照组的68.09%(P <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9%,低于对照组的27.66%(P <0.05)。结论 联合加味参芪地黄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糖脂代谢改善及肾功能恢复效果更优,更有利于降低西药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022(10):53-5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10

      摘要 (132) HTML (29) PDF 665.57 K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现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海南医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T2DM女性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骨质疏松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53例)与非骨质疏松组(45例),搜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另选取50例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两组在年龄、T2DM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生育次数、受教育程度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25(OH)D3、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条件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 65岁[O^R=9.625(95% CI:1.378,67.246)]、绝经年限≥15年[O^R=10.125(95% CI:1.466,69.934)]、生育次数≥ 3次[O^R=7.200(95% CI:1.081,47.962)]、血清ALP≥ 68.17 u/L [O^R=12.500(95% CI:2.105,24.483)]是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 <0.05);BMI> 24.0 kg/m2 [O^R=0.068(95% CI:0.009,0.508)]、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上[O^R=0.069(95% CI:0.007,0.736)]、血清25(OH)D3≥ 36.22 nmol/mL [O^R=0.167(95% CI:0.028,0.983)]是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P <0.05)。最终构建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stic(P)=(-0.167)+2.264×年龄+(-2.686)×BMI+2.315×绝经年限+1.974×生育次数+(-2.667)×受教育程度+(-1.792)×25(OH)D3+3.114×ALP。经H-L检验P=0.170,提示该模型拟合较好。该研究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 CI:0.820,0.893),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80时,选取最佳临界值为0.471,此时敏感性为0.887,特异性为0.822。在临床模型验证中,当截断值≥0.471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敏感性为0.850、特异性为0.775。结论 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一致性与效能较好,可为临床早期识别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提供参考,并制订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 0+1
      • 1+1
      • 2+1
    • 胰岛素抵抗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股骨颈强度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2022(10):60-6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11

      摘要 (141) HTML (18) PDF 523.99 K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绝经后T2DM患者股骨颈强度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T2DM患者21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MD)、几何结构参数,计算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左侧股骨颈强度指数等,并按HOMA-IR数值分为低、中、高IR组。结果 ①与低IR组相比,中、高IR组BMI升高(P <0.05),糖尿病病程缩短(P <0.05),CSI、BSI降低(P <0.05)。②HOMA-IR与BMI呈正相关(r =0.233,P <0.05),与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 =-0.315和-0.143,均P <0.05)。③在校正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尿病病程前后,HOMA-IR与CSI、BSI、ISI均呈负相关(r =-0.238、-0.237、和-0.189,均P <0.05)。④在校正了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BMI后,HOMA-IR与CSI、BSI的相关性减弱,但仍呈负相关(r =-0.135和-0.155,均P <0.05),HOMA-IR与ISI无相关性(r =-0.081,P >0.05)。⑤空腹C肽与CSI、BSI、ISI呈负相关(r =-0.192、-0.210和-0.960,均P <0.05)。在校正了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BMI后,空腹C肽仅与BSI呈负相关(r =-0.148,P <0.05)。结论 绝经后T2DM患者IR与股骨颈强度指数低有关,尤其是股骨颈对弯曲的抵抗力。该研究为评估绝经后T2DM、IR患者个体的骨骼健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7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2022(10):65-6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12

      摘要 (247) HTML (191) PDF 576.80 K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27(IL-27)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青岛市海慈医院住院治疗的DN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IL-27水平以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采用逐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N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血清hs-CRP、IL-27水平对DN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TC、TG、LDL-C、hs-CRP、IL-27、UACR水平高于对照组组,eGFR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FPG、2 hP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逐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C水平[O^R=1.721(95% CI:1.187,2.495),P <0.05]、hs-CRP水平[O^R=2.409(95% CI:1.477,3.929),P <0.05]、IL-27水平[O^R=1.987(95% CI:1.256,3.145)]及UACR值[O^R=1.693(95% CI:1.127,2.543),P <0.05]是DN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CRP、IL-27单独诊断时AUC为0.769(95% CI:0.596,0.941)、0.827(95% CI:0.717,0.939)。而联合诊断时AUC为0.895(95% CI:0.848,0.929),诊断效能较高。结论 血清hs-CRP、IL-27水平升高是DN的影响因素,血清hs-CRP、IL-27可以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

      • 0+1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合并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

      2022(10):70-7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13

      摘要 (144) HTML (86) PDF 521.84 K (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合并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T2DM)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7例不合并T2DM作为对照组,44例合并T2DM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持续治疗12个月后评价效果,期间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室重构及心肌损伤情况,统计两组药物安全性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氨基端脑肽钠前体、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总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合并T2DM不影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药物安全及近期预后;但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不合并T2DM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对心室重构、心肌损伤改善效果更明显。

    • >实验研究·论著
    • 益生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肠道菌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2(10):75-8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14

      摘要 (269) HTML (227) PDF 2.69 M (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肠道菌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烟雾刺激和脂多糖(LPS)灌胃复制COPD大鼠模型,并给予治疗组大鼠0.9 CFU/g/(kg·d)益生菌灌胃28 d。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和纤维化改变;免疫荧光双染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肠道菌群并计算菌落均值。结果 对照组大鼠饮食活动均正常,毛发顺滑。COPD组大鼠食量减少,呼吸急促,咳嗽频繁,毛发干枯凌乱,但口服益生菌后,治疗组大鼠的症状有一定程度缓解。光镜下可见对照组肺组织形态正常,无炎症浸润和纤维化;COPD组大鼠肺组织存在严重的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变形、炎症浸润和肺泡纤维化,但口服益生菌后可有效改善。COPD组大鼠肺支气管α-SMA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但治疗组肺支气管α-SMA阳性表达有所减少。COPD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而治疗组大鼠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低于COPD组(P <0.05)。COPD组和治疗组肠球菌、肠杆菌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而治疗组肠球菌、肠杆菌含量低于COPD组(P <0.05)。COPD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而治疗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高于COPD组(P <0.05)。结论 益生菌可改善COPD大鼠肺损伤和肠道菌群构成,减轻炎症反应。

      • 0+1
      • 1+1
      • 2+1
      • 3+1
      • 4+1
    • 盐酸纳美芬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22(10):81-8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15

      摘要 (130) HTML (159) PDF 1.43 M (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纳美芬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纳美芬组,各12只。盐酸纳美芬组大鼠复制MCAO/R模型前10 min尾静脉注射20 μg/kg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随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R模型。采用Longa评分标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Caspase-3、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和盐酸纳美芬组(P <0.05);盐酸纳美芬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P <0.05)。模型组、盐酸纳美芬组SOD活性低于假手术组(P <0.05),MDA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 <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纳美芬组SOD活性升高(P <0.05),MDA含量降低(P <0.05)。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细胞轮廓清晰,排列有序;模型组细胞破损,数量减少,炎症浸润严重;盐酸纳美芬组细胞数量较多,轮廓清晰,炎症浸润减少。模型组、盐酸纳美芬组凋亡细胞数多于假手术组(P <0.05);盐酸纳美芬组凋亡细胞数少于模型组(P <0.05)。模型组、盐酸纳美芬组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 <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假手术组(P <0.05);与模型组相比,盐酸纳美芬组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结论 盐酸纳美芬可以降低MCAO/R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Caspase-3/Bcl-1/Bax通路有关。

      • 0+1
      • 1+1
      • 2+1
    • >糖尿病专题·综述
    • 2型糖尿病肠黏膜屏障损伤研究及治疗进展

      2022(10):87-9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16

      摘要 (456) HTML (84) PDF 539.74 K (9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较高,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微生态技术的发展,肠道屏障功能与T2DM的联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肠黏膜屏障在维持机体内环境和抵御外来病原菌入侵等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肠黏膜屏障很可能是治疗T2DM的重要位点,该文将综述肠黏膜屏障损伤在T2DM中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的作用,旨在为T2DM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临床研究·论著
    •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预后营养指数对菌阴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

      2022(10):93-9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17

      摘要 (178) HTML (16) PDF 528.59 K (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及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菌阴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疑似菌阴肺结核的患者129例。以最终确诊的菌阴肺结核患者53例作为病例组,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MLR、PNI、白蛋白等相关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LR、PNI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诊断菌阴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和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CRP、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沉、FIB及MLR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及PNI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0.05)。MLR、PNI及两者联合诊断菌阴肺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0.859、0.917(P <0.05)。MLR诊断菌阴肺结核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3.02%(95% CI:0.708,0.908)、78.95%(95% CI:0.685,0.866);PNI诊断菌阴肺结核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0.57%(95% CI:0.798,0.959)、73.68%(95% CI:0.628,0.823);两者联合检测诊断菌肺结核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4.91%(95% CI:0.730,0.922)、89.47%(95% CI:0.806,0.948)。MLR、PNI联合检测的AUC值大于PNI(P <0.05),但其与M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LR、PNI及其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 0+1
    • MicroRNA-206、microRNA-29b、microRNA-133a的表达及对骨折患者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

      2022(10):98-10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2.10.018

      摘要 (210) HTML (14) PDF 575.55 K (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microRNA-206(miR-206)、microRNA-29b(miR-29b)、microRNA-133a(miR-133a)的表达及对骨折患者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该院100例骨折愈合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血清miR-206、miR-29b、miR-133a的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骨折延迟愈合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206、miR-29b、miR-133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miR-206、miR-29b、miR-133a预测骨折延迟愈合的准确性分别为82.79%、83.90%和86.67%,较3者联合预测准确性(96.72%)低。3者联合预测骨折延迟愈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4%(95% CI:0.922,0.986)、96.00%(95% CI:0.937,0.993),高于单独预测。结论 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miR-206、miR-29b、miR-133a相对表达量较高;3者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延迟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0+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