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4(6):1-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01
摘要: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对支原体感染(MPI)小鼠肺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MPI小鼠随机分为MPI组和实验A、B、C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小鼠设为正常组。实验A、B、C组分别灌胃匹多莫德颗粒100、200和400 mg/kg,正常组、MPI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3 d。采用小动物呼吸机检测肺功能,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免疫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MPI组每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TV)、最大呼气量(MEV)均减少(P <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降低(P <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升高(P <0.05);与MPI组比较,实验A、B、C组MV、TV、MEV均增加(P <0.05),GSH-Px、SOD活性均增强(P <0.05),IFN-γ水平升高(P <0.05),IL-4水平降低(P <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C组MV、TV、MEV均增加(P <0.05),GSH-Px、SOD活性均增强(P <0.05),IFN-γ水平升高(P <0.05),IL-4水平降低(P <0.05);与实验B组比较,实验C组MV、TV、MEV均增加(P <0.05),GSH-Px、SOD活性均增强(P <0.05),IFN-γ水平升高(P <0.05),IL-4水平降低(P <0.05)。与正常组比较,MPI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 <0.05);与MPI组比较,实验A、B、C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 <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C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 <0.05);与实验B组比较,实验C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 <0.05)。结论 匹多莫德可能通过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MPI小鼠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2024, 34(6):8-1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02
摘要:目的 探究体积描记法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并哮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并发哮喘分为合并组(48例)和非合并组(140例)。收集并整理所有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体积描记法相关参数:肺总量、残气量、残气率,血清MCP-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肺总量、残气量与功能残气量(FRC)、MCP-1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相关因素,以及FRC、MCP-1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预测价值。结果 合并组FRC、肺总量、残气量、残气率、MCP-1水平均高于非合并组(P <0.05)。FRC与肺总量、残气量水平均呈正相关(r =0.681和0.671,均P =0.001);MCP-1与肺总量、残气量水平均呈正相关(r =0.669和0.654,均P =0.001)。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RC [O^R=2.450(95% CI:1.239,4.840)]、MCP-1 [O^R=2.995(95% CI:1.516,5.918)]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危险因素(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分析显示,FRC、MCP-1及联合预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敏感性分别为72.92%(95% CI:0.579,0.842)、83.33%(95% CI:0.692,0.920)、79.17%(95% CI:0.645,0.890),特异性分别为81.43%(95% CI:0.737,0.873)、70.71%(95% CI:0.623,0.779)、81.43%(95% CI:0.737,0.873)。结论 体积描记法和血清MCP-1水平可用于评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功能,且血清MCP-1与体积描记法检测的FRC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哮喘的预测效能良好。
2024, 34(6):14-1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03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P)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12例重症MP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连续治疗10 d评估效果。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临床疗效、气道重塑指标、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呼吸频率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气道壁厚度/外径比值、气道面积/总横截面积比值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表面活性蛋白D、半乳糖凝集素-3、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Th17/Treg、CD4+/CD8+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MP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抑制气道重塑,调控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及免疫细胞功能,且安全可靠。
2024, 34(6):20-2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04
摘要:目的 评估肺部超声(LUS)联合血清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对小儿重症肺炎(S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SP患儿82例(SP组),SP并发ARDS患儿79例(ARDS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ARDS组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SP组、ARDS组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比较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儿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与AR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US评分联合血清sCD163水平对ARDS的诊断效能。结果 ARDS组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均高于SP组(P <0.05)。中、重度组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 <0.05),重度组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均高于中度组(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与ARD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 =0.809和.805,均P =0.000)。ROC曲线结果显示,LUS评分、血清sCD163水平诊断ARD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分、72.79 ng/mL。LUS评分诊断ARD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56%(95% CI:0.595,0.697)、78.05%(95% CI:0.693,0.868)、71.43%(95% CI:0.632,0.796),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血清sCD163水平诊断ARD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7.09%(95% CI:0.612,0.729)、78.05%(95% CI:0.685,0.876)、72.67%(95% CI:0.646,0.808),AUC为0.738;两者联合诊断ARD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81%(95% CI:0.755,0.941)、63.41%(95% CI:0.584,0.684)、73.91%(95% CI:0.651,0.827),AUC为0.778。结论 LUS联合血清sCD163对小儿SP并发ARD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ARDS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提供有效参考。
2024, 34(6):25-3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05
摘要:目的 探究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联合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大庆龙南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48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肺泡灌洗液NGS检测,同期行血清GM检测。以病原微生物培养为金标准,分析血清GM及肺泡灌洗液NGS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评估血清GM检测、肺泡灌洗液NGS检测单独及联合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结果与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48例重症肺炎中合并真菌感染30例,其中肺孢子菌10例、白色念珠菌8例、曲霉菌7例、根霉菌1例、肺孢子菌感染合并白色念珠菌3例、肺孢子菌感染合并鲍曼不动杆菌1例。血清GM检测结果显示,阳性28例,阴性120例,与病原学培养诊断真菌感染的Kappa值为0.700。肺泡灌洗液NGS诊断结果显示,阳性34例,阴性114例,与病原学培养诊断真菌感染的Kappa值为0.841。血清GM联合肺泡灌洗液NGS诊断结果显示,阳性30例,阴性118例,病原学培养诊断真菌感染的Kappa值为0.916。血清GM、肺泡灌洗液NGS单独及联合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3.3%(95% CI:0.538,0.870)、93.3%(95% CI:0.765,0.988)、93.3%(95% CI:0.765,0.988),特异性分别为94.9%(95%CI:0.888,0.979)、94.9%(95% CI:0.889,0.979)、98.3%(95% CI:0.934,0.99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941和0.958。结论 血清GM联合肺泡灌洗液NGS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在肺孢子菌、白色念珠菌及曲霉菌等常见菌种中的诊断效能良好。
代云莉,彭灿,梁丹,李志阳,冯昭卫,王一凡,冯莉,陈佳佳,陈圣杰,肖瑛
2024, 34(6):31-3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06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OMT在糖尿病肾病(DKD)中抗炎抗纤维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健康6周龄的db/db小鼠适应性喂养2周,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OMT组,每组10只。OMT组给予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120 mg/(kg·d)],持续8周,并设同月龄同背景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组)。处死小鼠前收集血液和尿液,检测各项生化指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皮质TLR4、HIPK2、NLRP3、E-cadherin、Fibronectin的表达水平及部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β、IL-18水平。采用Pearson法对HIPK2与TLR4、NLRP3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M组体重、血糖、24 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NC组均升高(P <0.05),OMT组24 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DM组降低(P <0.05)。病理染色显示,DM组可见肾小球系膜区节段性增生,基底膜无明显增厚,肾小管管腔明显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间质区炎症细胞浸润和蓝色胶原纤维沉积;经OMT治疗后,相较于DM组,OMT组肾小球系膜区增生程度减轻,肾小管病变有所改善,间质区炎症细胞浸润减少。DM组TLR4、HIPK2、NLRP3、Fibronect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NC组升高(P <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NC组降低(P <0.05);OMT组小鼠TLR4、HIPK2、NLRP3、Fibronect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DM组降低(P <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DM组升高(P <0.05)。DM组血清中IL-1β、IL-18相对表达量较NC组升高(P <0.05),OMT组较DM组降低(P <0.05)。Pearson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DM组肾组织中HIPK2蛋白与TLR4、NLRP3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 =0.881和0.774,均P <0.05)。OMT组HIPK2蛋白与TLR4、NLRP3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 =0.814、0.871,均P <0.05)。结论 OMT抑制DM小鼠肾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可能与抑制HIPK2及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2024, 34(6):38-4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07
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与血脂四项的相关性,探究IL-35抑制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泡沫化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CHD患者154例,分为对照组和CHD组,空腹采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IL-35水平,分析与血脂四项的相关性。采用油红染色和胆固醇检测试剂盒对比IL-35刺激THP-1细胞前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D36、SR-A、Lox-1、p38、p-p38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D36、SR-A和Lox-1 mRNA的表达。结果 CHD组血清IL-35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CHD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TC、LDL-C、TG呈负相关(rs =-0.321、-0.218和-0.215,P =0.003、0.044和0.047),与HDL-C呈正相关(rs =0.322,P =0.003)。对照组与实验组THP-1细胞2、4、6、8和10 h的荧光强度(FI)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26.726,P =0.000);②实验组与对照组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102,P =0.012),实验组FI较低;③两组FI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11.061,P =0.000)。oxLDL组和实验组CD36、SR-A、Lox-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和IL-35组(P <0.05),实验组CD36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oxLDL组(P <0.05)。oxLDL组和实验组p-p38/p38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和IL-35组(P <0.05),实验组p-p38/p38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oxLDL组(P <0.05)。oxLDL组、实验组、P79350组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oxLDL组和P79350组CD3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实验组(P <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IL-35与血脂四项有相关性,IL-35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巨噬细胞CD36表达下调,减少细胞内脂质。
2024, 34(6):46-5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08
摘要: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易产生化疗耐药而复发死亡,5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单链共价闭合的非编码 RNA,稳定丰富存在于生物体细胞核、细胞质和体液中,成为近年来卵巢癌调控研究的热点。该文从细胞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周期、自噬和生物标志物方面系统综述了与卵巢癌调控相关的62个circRNAs,其中包括与卵巢癌顺铂和紫杉烷类化疗耐药显著相关的15个circRNAs;并从竞争性内源RNA、功能蛋白互作、翻译成多肽和蛋白质,以及信号通路方面对circRNA调控卵巢癌及其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后续circRNA调控卵巢癌及其化疗耐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4, 34(6):54-5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09
摘要:N6-甲基腺苷(m6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肿瘤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修饰,为动态、可逆性修饰mRNA。卵巢癌是妇科癌症中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m6A甲基化修饰蛋白的高表达或低表达会促进或抑制卵巢癌,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探究m6A修饰蛋白对卵巢癌进展的影响将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该文就近年来m6A修饰蛋白对卵巢癌的增殖、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2024, 34(6):60-6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10
摘要:目的 探讨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感染根管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牙周牙髓病变患者,根据是否根管感染分组为感染组(38例)和未感染组(50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构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和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L-1β、IFN-γ水平对根管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88例患者中感染38例(43.18%),共检出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8株(60.87%),包括葡萄球菌属(21.74%)、微单胞菌(17.39%)、粪肠球菌(13.04%)、放线菌(4.35%)及其他革兰阳性菌(4.35%);革兰阴性菌18株(39.13%),包括中间普氏菌(15.22%)、福塞类杆菌(10.87%)、牙龈卟啉单胞菌(4.35%)、产黑普雷沃菌(4.35%)及其他革兰阴性菌(4.35%)。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刷牙时间< 3 min、刷牙次数1次、喜食甜食、龋牙占比高于未感染组,血清和龈沟液中IL-1β和IFN-γ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刷牙时间< 3 min[O^R=1.950(95% CI:1.116,3.410)]、刷牙次数1次[O^R=2.192(95% CI:1.100,4.371)]、喜食甜食[O^R=1.754(95% CI:1.081,2.847)]、龋牙[O^R=2.252(95% CI:1.166,4.352)]、血清IL-1β ≥ 7.69 ng/mL[O^R=1.842(95% CI:1.195,2.841)]、龈沟液IL-1β ≥ 22.59 ng/mL[O^R=1.519(95% CI:1.032,2.235)]、血清IFN-γ ≥ 11.73 ng/mL[O^R=1.701(95% CI:1.147,2.522)]、龈沟液IFN-γ ≥ 8.33 ng/mL[O^R=1.495(95% CI:1.032,2.165)]均是根管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龈沟液IL-β为22.59 ng/mL时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850(95% CI:0.763,0.937),血清IL-β为7.69 ng/mL时敏感性最高,为86.8%(95% CI:0.826,0.908),龈沟液IL-β为22.59 ng/mL时特异性最高,为92.0%(95% CI:0.895,0.937)。结论 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根管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刷牙时间、刷牙次数、喜食甜食、龋牙、血清IL-1β ≥ 7.69 ng/mL、龈沟液IL-1β ≥ 22.59 ng/mL、血清IFN-γ ≥ 11.73 ng/mL、龈沟液IFN-γ ≥ 8.33 ng/mL均是根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其中感染患者的血清和龈沟液IL-1β、IFN-γ均处于高表达状态,对于根管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2024, 34(6):66-7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11
摘要:目的 探讨非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前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及硬膜外阻滞(EB)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疼痛介质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198例行非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TPVB组、EB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TPVB组采用TPVB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EB组采用EB复合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比较3组围手术期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血清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P物质(SP)、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记录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3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右美托咪定用量、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VB组、EB组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 <0.05)。3组T1、T2、T3、T4时HR、MAP水平比较,结果 ①3组不同时间点HR、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3组HR、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3组HR、MAP水平变化趋势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后6、12、24和48 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结果 ①3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3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3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后1、3 d的5-HT、SP、NE、DA水平比较,结果 ①3组不同时间点5-HT、SP、NE、D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3组5-HT、SP、NE、D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3组5-HT、SP、NE、DA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后1、3 d的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结果 ①3组不同时间点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3组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3组hs-CRP、TNF-α、IL-6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后1、3 d的IgA、IgG、IgM水平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3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3组IgA、IgG、IgM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心律失常、肺不张、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PVB用于非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镇痛镇静效果与EB相当,并且两者均能减轻对患者MAP、HR等生命体征的影响,但TPVB在抑制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方面优于EB,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2024, 34(6):74-7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12
摘要:目的 探究瑞格列奈联合格列本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效果及对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GDM患者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格列本脲治疗)和观察组(瑞格列奈联合格列本脲治疗),每组5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FBG、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NGAL、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Irisin、人源甘丙肽(GAL)水平,统计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FBG、2 hPG和HbA1c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GAL、Irisin水平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GAL、Hcy和CysC水平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延长、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格列本脲治疗可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下调血清NGAL、Hcy、CysC和GAL水平,上调血清Irisin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2024, 34(6):80-8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13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幕上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2年9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中等量幕上SICH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内镜辅助下非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经颞顶入路),研究组接受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经眶上锁孔长轴入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并发症、预后及经济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差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颅内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总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相比于内镜辅助下非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幕上SICH患者效果确切,可降低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发生风险,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与手术创伤,并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2024, 34(6):86-9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14
摘要:目的 探究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庆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受试者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指标 [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及药物不良反应。随访3年,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1.90%(P <0.05)。研究组、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86%和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AFP、CEA、CA199、CD3+、CD4+/CD8+、NK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年,研究组死亡23例,中位PFS 14个月,中位OS 23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42.50%;对照组死亡26例,中位PFS 10个月,中位OS 20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31.58%。研究组PFS、OS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因子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2024, 34(6):92-9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6.015
摘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CHF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6例(研究组最终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片。两组持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30 d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发作次数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30 d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CHF伴心律失常患者可增强临床疗效,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