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4(8):1-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01
摘要:目的 探讨circRNA CCND1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circRNA CCND1在HepG2细胞及L0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干扰及过表达circRNA CCND1后,通过qRT-PCR检测circRNA CCND1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CCK-8法和EDU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HepG2细胞circRNA CCND1相对表达量较LO2细胞高(P <0.05)。Si-circRNA CCND1组circRNA CCND1相对表达量较Control组和Si-NC组下降(P <0.05),Oe-circRNA CCND1组较Control组和Oe-NC组升高(P <0.05)。各组细胞培养0、24、48、72和96 h后细胞增殖活性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Control组及Si-NC组比较,Si-circRNA CCND1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 <0.05),G0/G1期比值升高(P <0.05),S及G2/M期比值下降(P <0.05);与Control组及Oe-NC组比较,Oe-circRNA CCND1组细胞凋亡率下降(P <0.05),G0/G1期比值下降(P <0.05),S及G2/M期比值升高(P <0.05)。Si-circRNA CCND1组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数较Control组、Si-NC组少(P <0.05),Oe-circRNA CCND1组较Control组及Oe-NC组多(P <0.05)。结论 circRNA CCND1能够促进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抑制细胞凋亡。
2024, 34(8):9-1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02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宣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12例作为肝病组,另取同期该院肝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病历/体检资料,行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及血清透明质酸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均以肝组织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组杨氏模量值及血清透明质酸水平;评估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血清透明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肝病组透明质酸、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杨氏模量值高于对照组(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O^R=4.627(95% CI:1.627,13.159)]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因素;透明质酸[O^R=4.116(95% CI:1.924,8.807)]、ALT [O^R=3.691(95% CI:1.725,7.898)]和AST [O^R=3.846(95% CI:1.798,8.229)]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杨氏模量值、透明质酸及其联合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8.9%(95% CI:0.591,0.752)、76.2%(95% CI:0.695,0.843)、84.3%(95% CI:0.726,0.935),特异性分别为83.1%(95% CI:0.723,0.921)、68.4%(95% CI:0.571,0.794)、83.5%(95% CI:0.719,0.926)。结论 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血清透明质酸可辅助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效能良好。
2024, 34(8):15-2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03
摘要:目的 探讨在恩替卡韦(ETV)治疗后出现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取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TM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经ET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期间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病毒学应答组(64例)和LLV组(136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根据LLV组抗病毒治疗方案,分为3组:续用ETV为对照组(40例)、换用TMF为序贯组(45例)、ETV联合TMF为联合组(51例),持续治疗48周。比较3组治疗48周时HBV DNA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和肝硬度测定值(LSM)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完全病毒学应答组HBeAg阳性率、HBV DNA、PLT、LSM、ALT、AST均低于LLV组(P <0.05)。治疗24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组Cr、AST、HBeAg阳性率、HBV DNA、PLT均低于LLV组(P <0.05)。治疗48周后,联合组Cr低于对照组和序贯组(P <0.05),HBsAg高于对照组和序贯组(P <0.05);序贯组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 <0.05);序贯组和联合组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PLT均高于对照组(P <0.05),LSM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序贯组、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序贯或联合TMF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ETV治疗后LLV患者完全病毒学应答率,并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刘瑞东,王泽鹏,冯晓东,程旭锋,房璐,阮晓迪,聂晨晨,苏凯奇,吕转
2024, 34(8):21-2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04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对乳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CRF)模型小鼠肠-脑轴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乳腺癌CRF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以荷瘤加化疗的方法复制乳腺癌化疗后CRF模型小鼠。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百会、关元、气海穴位,1次/d,30 min/次,干预14 d。通过小鼠一般情况、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评估小鼠体力和疲劳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下丘脑和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PA轴相关因子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表达。结果 模型组模型复制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长于空白组(P <0.05)。模型组干预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长于针刺组(P <0.05),假手术组干预后长于针刺组(P <0.05)。模型组模型复制后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低于对照组(P <0.05)。针刺组干预后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高于模型组、假针刺组(P <0.05)。模型组、假针刺组小鼠下丘脑中IL-1β、IL-6、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 <0.05),针刺组低于模型组、假针刺组(P <0.05)。针刺组、模型组、假针刺组结肠组织中IL-1β、IL-6、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 <0.05),针刺组低于模型组、针刺组(P <0.05)。模型组、假针刺组ACTH蛋白水平高于空白组(P <0.05),CORT蛋白水平低于空白组(P <0.05);针刺组ACTH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P <0.05),CORT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 <0.05);针刺组ACTH蛋白水平低于假针刺组(P <0.05),CORT蛋白水平高于假针刺组(P <0.05)。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降低乳腺癌CRF模型小鼠中枢和结肠中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调节HPA轴功能紊乱状态,进而改善乳腺癌化疗后CRF的疲乏症状,这可能是针刺治疗CRF的作用机制之一。
2024, 34(8):28-3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05
摘要:目的 探究补肾降浊方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使用11.04 g/(kg·d)补肾降浊方治疗。根据不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DN组、DN + 补肾降浊方组,每组6只。通过生化分析仪测定尿样中的尿白蛋白水平、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含量,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损伤,Masson染色检测肾组织纤维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IRT1 m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DN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尿白蛋白水平较Control组升高(P <0.05),补肾降浊方组较DN组降低(P <0.05)。DN组SIRT1 mRNA相对表达量较Control组降低(P <0.05),DN + 补肾降浊方组较DN组升高(P <0.05)。Control组肾小球和肾小管形态完整,而DN组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肥大,表明DN组大鼠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与DN组比较,DN + 补肾降浊方组大鼠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肥大情况明显减少。与Control组比较,DN组肾小球和肾小管腔中胶原蛋白的沉积量明显增加。与DN组比较,DN +补肾降浊方组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腔中胶原蛋白的沉积量明显减少。DN组SIRT1蛋白较Control组降低(P <0.05),p-p38/p38、p-NF-κB p65/NF-κB p65较Control组升高(P <0.05);DN +补肾降浊方组SIRT1蛋白较DN组升高(P <0.05),p-p38/p38、p-NF-κB p65/NF-κB p65较DN组降低(P <0.05)。结论 补肾降浊方促进SIRT1的表达,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肾组织损伤。
2024, 34(8):34-3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06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与炎症及免疫相关的慢性肠道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是全球卫生问题的重大挑战。但是目前IBD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十分清楚。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能量保护器,在维持体内能量平衡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AMPK可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抗纤维化、增强自噬等方面延缓炎症性肠病疾病的进展。该文对以上方面进行综述,为IBD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2024, 34(8):40-4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07
摘要:前列腺癌(PCa)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治可改善患者预后。尿液代谢组学在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筛选和鉴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大量文献研究报道了尿液代谢组学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并在尿液中筛选发现多种相关代谢标志物。该文将从尿液代谢组学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疾病监测、预后评估,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挑战来进行综述。
张鹏祥,张爱爱,李飞星,李小宁,李卓然,李会贤,王蕊,李方江
2024, 34(8):45-5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08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联合microRNA-206(miR-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MI患者,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55例)、双支病变组(32例)、多支病变组(18例)。对比不同病变程度患者IVUS参数、血清miR-206,分析IVUS参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随访2年,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组与非发生组。对比发生组与非发生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TE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参数、血清miR-206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结果 多支病变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单支、双支组(P <0.05),且双支病变组均高于单支病变组(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外弹力膜面积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 =0.271,P =0.325);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0.416、0.382、0.423、0.507和0.394,均P =0.000)。随访2年,失访2例,剩余103例患者中32例(31.07%)发生MACE,71例(68.93%)未发生MACE。发生组多支病变、血运未重建占比、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非发生组(P <0.05),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发生组(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支病变[O^R=3.466(95% CI:1.523,7.884)]、血运未重建[O^R=2.776(95% CI:1.220,6.315)]、斑块负荷[O^R=3.155(95% CI:1.387,7.177)]、重构指数[O^R=3.842(95% CI:1.689,8.740)]、偏心指数[OR=4.166(95% CI:1.831,9.477)]、血清miR-206[O^R=4.500(95% CI:1.978,10.236)]为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四者联合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敏感性为88.52%(95% CI:0.674,0.957),特异性为92.86%(95% CI:0.713,0.968),曲线下面积为0.900(95% CI:0.812,0.953)。结论 IVUS参数(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在评估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与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且四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2024, 34(8):53-5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09
摘要:目的 观察域发微针联合红光治疗雄激素性脱发(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90例AGA患者,随机分为微针组(域发微针治疗)、红光组(红光治疗)、联合组(域发微针联合红光治疗),每组30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毛发镜指标;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后油腻、瘙痒、头屑、脱发评分差值的变化程度均高于微针组、红光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毳毛比例、毛发密度、毛干直径差值的变化程度均高于微针组、红光组(P <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满意度高于微针组、红光组(P <0.0125)。各组脂溢性皮炎、头皮瘙痒、头屑增加、头皮感染、耳后淋巴结肿大、湿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域发微针及红光联合治疗AGA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满意度,促进毛发生长,增加毛发密度、毛干直径,且安全可靠。
2024, 34(8):59-6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10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衰弱评估的预康复策略在老年胆石症患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2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门诊诊断为胆石症拟行择期手术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围手术期准备;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康复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预康复相关指标和围手术期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FRAIL量表、6分钟步行距离(6MWD)、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入院当天、术前24 h、术后5 d、术后30 d的FRAIL量表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FRAI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FRAI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低,效果较好;③两组患者FRAIL量表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入院当天、术前24 h、术后5 d的白蛋白(Alb)、6MWD和HADS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Alb、6MWD和HA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Alb、6MWD和HA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Alb、6MWD较对照组高,HADS评分较对照组低,实验组效果较好;③两组患者Alb、6MWD和HAD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和病死情况。结论 在老年胆石症患者中应用基于衰弱评估的预康复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衰弱、运动、营养、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2024, 34(8):65-6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11
摘要: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早期综合营养治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1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同步放化疗和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接受同步放化疗联合早期综合营养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认知水平、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营养认知、食欲、功能和饮食配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转铁蛋白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8+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予以同步放化疗联合早期营养治疗方案,可提高认知水平,减少疾病对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对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
2024, 34(8):70-7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12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中段和下段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织金分院行URL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实验组手术前后均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采取标准预防,即术前30 min~2 h给予抗生素预防,术后24 h内停用抗生素,所有患者术后2 h复查血常规,术后第1天复查尿常规、血皮质醇水平。无发热的患者术后第1天拔除导尿管,术后第2天出院;发热的患者则继续留置导尿管,使用抗生素,复查血常规。所有患者4周后返院复查并拔出输尿管支架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白细胞(WBC)、皮质醇水平及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剔除29例患者,最后实验组86例,对照组65例。所有患者结石完全清除,未见明显残留结石。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率、术后2 h血WBC分布及术后2 h血WBC、术后第1天尿WBC、术后第4周尿WBC、手术时间、血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尿WBC阳性率、尿WBC > 5个/HPF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4周尿WBC阳性率、尿WBC > 5个/HPF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术前无泌尿系感染的单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行URL时,围手术期不预防使用抗生素是安全和可行的。
2024, 34(8):76-8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13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等离子电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行等离子电切术的102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苏醒时间、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术中寒颤、疼痛、认知功能、炎症反应、应激反应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麻醉诱导前、切皮时、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8.523和7.961,均P =0.000);②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8.036和8.185,均P =0.000);③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8.654和8.235,均P =0.000)。研究组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 h、12 h、24 h、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935,P =0.000);②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419,P =0.000);③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128,P =0.000)。两组术前、术后24 h、48 h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 h、48 h的MMSE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986,P =0.000);②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171,P =0.841);③两组MMSE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315,P =0.702)。两组开始麻醉时、术后24 h、术后48 h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TNF-α、IL-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8.517和8.613,均P =0.000);②两组TNF-α、IL-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7.987和7.543,均P =0.000);③两组TNF-α、IL-6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7.968和7.741,均P =0.000)。两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的肾上腺素(Adr)、皮质醇(Cor)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Adr、Co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8.001和8.547,均P =0.000);②两组Adr、Co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7.958和7.874,均P =0.000);③两组的Adr、Co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8.147和7.959,均P =0.000)。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等离子电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维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安全可靠。
2024, 34(8):83-8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14
摘要:目的 探讨iRoot SP联合骨缺损区覆盖口腔修复膜在慢性根尖炎根尖暗影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口腔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根尖炎根尖暗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iRoot SP根管封闭剂配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缺损区覆盖口腔修复膜治疗。所有患者术后行X射线检查,比较两组根管填充1周内急症反应程度(0、Ⅰ、Ⅱ、Ⅲ级)、治疗3和6个月时的有效率、根尖周暗影变化、通过回访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组患者在治疗后1、3和7 d的疼痛情况;于微渗漏检测装置中分别在1、2、4、7、14、21和28 d以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检测葡萄糖渗出浓度,进而评价根尖微渗漏情况;对比两组患牙封闭剂超填率。结果 观察组根管充填1周内急症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根管治疗后3和6个月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均未出现自发痛和咬合痛,临床检查未显示叩痛、触痛等阳性体征。对照组X射线显示29颗患牙根尖暗影完全消失,19颗减小,12颗无变化,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X射线显示47颗患牙根尖暗影完全消失,13颗减小,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1、3和7 d的VAS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对照组与观察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1、2、4、7、14、21和28 d的葡萄糖渗出浓度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葡萄糖渗出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对照组与观察组葡萄糖渗出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葡萄糖渗出浓度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牙根管封闭剂超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Root SP联合骨缺损区覆盖口腔修复膜在慢性根尖炎根尖暗影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根尖暗影治疗效果,改善疼痛程度,有效降低根尖微渗漏程度。
2024, 34(8):89-9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15
摘要: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对高龄产妇盆底肌力、尿控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高龄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40例。A组产妇产后进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干预,B组产妇产后进行电刺激干预,C组产妇产后进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干预。比较3组盆底肌力、尿控情况、尿失禁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C组高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时间均高或长于A、B组(P <0.05)。C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A、B组(P <0.05)。C组治疗前后ICI-Q-SF评分的差值高于A、B组(P <0.05)。C组治疗前后性欲、阴道润滑、性高潮、性满意度评分的差值均高于A、B组(P <0.05)。结论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对高龄产妇进行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改善尿控情况,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
2024, 34(8):95-10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08.016
摘要:目的 分析咖啡因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治疗后7 d观察效果。对比两组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呼吸暂停次数、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和7 d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7.961和8.038,均P =0.000);②研究组与对照组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7.958和6.987,均P =0.000);③两组PaO2、PaCO2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8.057和8.136,均P =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和7 d的气道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气道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7.854和8.126,均P= 0.000);②研究组与对照组气道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8.236和7.958,均P =0.000);③两组气道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7.968和8.027,均P =0.00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骨形态发生蛋白-7、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咖啡因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NRDS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气及呼吸力学指标,抑制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