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5(2):1-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01
摘要:目的 分析自体脂肪胶联合点阵激光在增生性瘢痕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白求恩医院收治的15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点阵激光联合生长因子外用治疗,观察组给予自体脂肪胶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血清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以及治疗开始到结束后1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VSS评分(外观情况、血管情况、柔软程度和瘢痕厚度)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EGF、EGF水平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较于点阵激光联合生长因子外用治疗,自体脂肪胶联合点阵激光可进一步提高增生性瘢痕治疗效果,改善增生性瘢痕症状及血清相关指标表达,且不会增加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25, 35(2):7-1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02
摘要:目的 探讨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5(BIRC5)和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9)表达水平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78例CA患者作为CA组,另选取同期该院50例皮肤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皮损组织BIRC5、CASP9相对表达量,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CA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CA患者皮损组织BIRC5与CASP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皮损组织BIRC5、CASP9表达水平对CA的诊断效能。结果 CA组皮损组织BIRC5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CASP9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0.05)。HPV混合感染患者皮损组织BIRC5相对表达量高于HPV单一型感染患者(P <0.05),CASP9相对表达量低于HPV单一型感染患者(P <0.05);疣体团体直径≥ 10 mm患者皮损组织BIRC5相对表达量高于疣体团体直径< 10 mm患者(P <0.05),CASP9相对表达量低于疣体团体直径< 10 mm患者(P <0.05);病程≥ 3个月患者皮损组织BIRC5相对表达量高于病程< 3个月患者(P <0.05),CASP9相对表达量低于病程< 3个月患者(P <0.05)。不同性别、年龄、BMI、皮损部位、疣体数目患者BIRC5、CASP9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患者皮损组织中BIRC5与CASP9表达呈负相关(rs =-0.344,P <0.05)。皮损组织中BIRC5、CASP9表达水平诊断C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95% CI:0.813,0.932)、0.935(95% CI:0.893,0.977),敏感性分别为85.9%(95% CI:0.762,0.927)、92.3%(95% CI:0.840,0.971),特异性分别为72.0%(95% CI:0.575,0.838)、84.0%(95% CI:0.709,0.928)。BIRC5、CASP9表达水平联合诊断CA的曲线下面积为0.974(95% CI:0.950,0.997),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0%(95% CI:0.824,0.963)、94.0%(95% CI:0.835,0.987)。结论 BIRC5、CASP9联合使用诊断CA效果显著,BIRC5和CASP9可以作为诊断CA的有效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5, 35(2):13-1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03
摘要:目的 比较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与皮下蒂皮瓣V-Y推进皮瓣对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宝鸡高新医院收治的92例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取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患者45例(对照组),采取皮下蒂皮瓣V-Y推进皮瓣修复患者47例(研究组),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皮瓣存活情况、咀嚼活动状况、焦虑及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 两组皮瓣存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静息时、最大力咬合时咬肌、颞肌肌电活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与皮下蒂皮瓣V-Y推进皮瓣对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修复效果相近,均可获得满意修复效果,均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均较高。
2025, 35(2):19-2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04
摘要:目的 探讨虫草多糖(CSP)通过白细胞介素-23(IL-23)/IL-17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心通组、虫草多糖低剂量组、虫草多糖高剂量组,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复制大鼠IS模型,术后3 d用激光散斑检测脑血流变化;以Bederson评分、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利用苏木精-伊红、尼氏体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中IL-23/IL-17通路中IL-23、IL-23R、IL-17、ACT、TRAF6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大鼠模型复制后神经功能学评分较假手术组高(P <0.05);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脑心通组模型复制后3 d神经功能学评分较模型组低(P <0.05),虫草多糖低剂量组、虫草多糖高剂量组较模型组低(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复制后大鼠患侧大脑血流明显减弱,出现大片缺血区域,患侧血流值比健侧血流值比值降低(P <0.05);与模型组相比,脑心通组、虫草多糖低剂量组、虫草多糖高剂量组患侧血流加强,缺血区域减少,患侧血流值比健侧血流值比值增高(P <0.05)。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细胞排列有序,形态正常,细胞质结构正常,淡染,细胞核大且清晰,核仁完整;模型组缺血半暗带区细胞明显呈不规律分布,排列紊乱,细胞核皱缩甚至消失,出现大量细胞坏死,组织结构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脑心通组、虫草多糖低剂量组、虫草多糖高剂量组细胞损伤均有所减轻,坏死细胞数量减少,组织形态有所恢复。尼氏体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神经细胞和尼氏体数量丰富,形态正常,细胞排列整齐,未见坏死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细胞出现变形,细胞排列混乱,间质疏松,尼氏体数量减少,分布边缘化;与模型组比较,脑心通组、虫草多糖低剂量组、虫草多糖高剂量组细胞状态得到改善,尼氏体数量增多,细胞形态趋于规整、排列较为整齐。模型组IL-23、IL-23R、IL-17、ACT1、TRAF6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假手术组高,虫草多糖低剂量组、虫草多糖高剂量组较模型组低(P <0.05)。结论 证实CSP对MCAO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能通过调节IL-23/IL-17相关通路来实现。
2025, 35(2):26-3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05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成功复制糖尿病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定+I/R组(DEX组)、右美托咪定+I/R+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CC组),每组12只。I/R组、DEX组、CC组结扎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复制心肌I/R模型,Sham组仅开胸不结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p-AMPK、AMPK、Sirt1、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I/R组CK-MB、TNF-α和IL-6较Sham组高(P <0.05),DEX组CK-MB、TNF-α和IL-6较I/R组低(P <0.05),CC组TNF-α、IL-6较DEX组高(P <0.05)。TTC染色结果示,Sham组心肌组织大部分被染成砖红色,I/R组、DEX组、CC组心肌组织被染成不同程度的灰白色,以I/R组最为明显。I/R组心肌梗死面积占比较Sham组增大(P <0.05),DEX组较I/R组减小(P <0.05),DEX组与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E染色结果示,Sham组心肌细胞形态、结构完整,排列整齐,未见明显的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浸润,心肌纤维排列规整,结构清晰。与Sham组比较,I/R组心肌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水肿明显,可见心肌细胞坏死,胞核碎裂或溶解,部分胞质溶解呈嗜酸性均质状,周围伴有出血,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不连续且间隙不等。与I/R组比较,DEX组和CC组心肌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细胞水肿程度减小,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排列相对规整,其中DEX组改善较为明显。I/R组心肌组织p-AMPK/AMPK、Sirt1较Sham组升高(P <0.05),Bcl-2/Bax较Sham组降低(P <0.05);DEX组较I/R组升高(P <0.05),CC组较DEX组降低(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I/R损伤。
2025, 35(2):32-3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06
摘要: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胶质细胞类型,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大脑发育和成熟。在成年人的大脑中,星形胶质细胞对维持神经元环境至关重要,并参与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循环、血脑屏障的维持和能量稳态的调节等过程。然而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发生了显著改变,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产生β-淀粉样蛋白、炎症反应和胶质纤维化等。这些变化可能对神经元和突触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加速AD进展。该文介绍了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来源、生理功能和形态特征,重点阐述其在AD中的作用和影响,并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2025, 35(2):38-4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07
摘要: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其表达升高不仅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上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使发病概率大幅增加。影响Hcy浓度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饮食和体力活动。尽管体育锻炼被证明能降低心血管风险,但其对Hcy浓度的影响尚不明确,研究结果存在矛盾。前期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剧烈运动会导致健康人群Hcy浓度升高,但轻度或中等强度运动通常会降低心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Hcy水平。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运动对心脑血管人群等H型高血压患者Hcy浓度的影响,以期为制订个体化运动防治H型高血压提供新思路。
2025, 35(2):44-4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08
摘要:目的 探究视神经鞘直径(ONSD)联合相对α变异性(RAV)对儿童创伤性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入院72 h时行超声检查和床旁量化脑电图检测,同时行生命体征监测和常规治疗,每日行意识状态评估,根据患儿入院28 d的颅脑损伤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不同预后患儿ONSD、RAV指标,分析患儿ONSD、RAV指标与改良儿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MPGC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系统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患儿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重度患儿占比、入院72 h时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 <0.05),入院72 h时MPGC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P <0.05)。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组入院24 h与72 h时ONSD的差值高于预后不良组(P <0.05),RAV的差值低于不良组(P <0.05)。患儿入院72 h时ONSD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 =0.376,P <0.05),与MPGCS评分呈负相关(r =-0.442,P <0.05)。患儿入院24 h时ONSD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 =-0.401,P <0.05),与MPGCS评分呈正相关(r =0.398,P <0.05)。患儿入院72 h时RAV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 =-0.421,P <0.05),与MPGCS评分呈正相关(r =0.413,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入院72 h时MPGCS评分、ONSD水平和RAV水平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673、0.793。入院72 h时ONSD、RAV水平联合预测效能最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2%(95% CI:0.695,0.974)、85.7%(95% CI:0.684,0.971)。结论 ONSD、RAV指标对颅脑损伤患儿有一定的预后价值,且于入院72 h时联合预测效能最佳。
2025, 35(2):50-5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09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麻醉恢复室
2025, 35(2):56-60.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10
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结合外剥后锁边缝合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6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120例Ⅲ度混合痔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入院时间2020年4月—2021年5月,58例)采取RPH术结合外痔切除,观察组(入院时间2021年6月—2022年6月,62例)采取内痔RPH术结合外剥后锁边缝合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肛门疼痛程度、排便状况、肛门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失禁评分指数量表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水平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前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Ⅲ度混合痔患者采取内痔RPH术结合外剥后锁边缝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肛门疼痛、改善排便状况和肛门动力学,且复发率较低。
2025, 35(2):61-6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11
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痔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应用艾司氯胺酮与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混合痔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进行PCIA,观察组术后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进行PCI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检测血清应激指标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记录患者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首次排便VAS评分,统计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并观察镇痛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麻醉后5和15 min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HR、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H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HR、SpO2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2、4、24和48 h的VAS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AS评分较低,相对镇痛效果较好;③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48 h与术前ACTH、COR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MoCA评分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48 h舒芬太尼总剂量、首次排便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PCIA首次按压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1.62%和2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比较,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能够提高混合痔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避免认知功能损伤,同时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及PCIA按压次数,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5, 35(2):67-7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12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复合环泊酚在肝门部胆管癌(CCA)超声内镜检查细针抽吸活检(EUS-FNA)中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120例因CCA行EUS-FN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1、B2、B3共4组,每组30例。A组静脉注射环泊酚0.6 mg/kg;B1组、B2组、B3组先分别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0.2和0.3 mg/kg,随后静脉注射环泊酚0.4 mg/kg。记录患者麻醉情况、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B2组、B3组镇静成功率高于B1组(P <0.006 25)。B1组、B2组、B3组环泊酚用量均低于A组(P <0.05),B2组、B3组环泊酚用量均低于B1组(P <0.05)。4组细针抽吸活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1组、B2组、B3组苏醒及离院时间均短于A组(P <0.05),B3组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均长于B1组、B2组(P <0.05)。B1组术中呛咳、体动发生率均高于B3组(P <0.006 25),A组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B2组(P <0.006 25)。4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1组、B3组内镜医师满意率低于A组(P <0.006 25),B2组、B3组内镜医师满意率低于B1组(P <0.006 25),B3组内镜医师满意度低于B2组(P <0.006 25)。结论 中剂量(0.2 mg/kg)瑞马唑仑与环泊酚复合使用镇静成功率较高,且较安全,最适合用于CCA患者EUS-FNA。
2025, 35(2):72-7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13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使用9.75 mL 0.125%罗哌卡因+0.25 mL布托啡诺,B组使用9.50 mL 0.125%罗哌卡因+0.50 mL布托啡诺,C组使用9.00 mL 0.125%罗哌卡因+1.00 mL布托啡诺,D组使用8.5 mL 0.125%罗哌卡因+1.5 mL布托啡诺,各47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不同时间节点疼痛程度、镇痛效果、产程、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各组镇痛前、镇痛后10 min、镇痛后30 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各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各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镇痛起效时间依次缩短(P <0.05),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依次减少(P <0.05),首次PCA时间依次延长(P <0.05)。各组第一产程时间依次缩短(P <0.05)。各组第二、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镇痛30 min、胎儿分娩时的Bromage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各组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各组Bromage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出生后1 min、出生后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各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各组Apgar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9.00 mL 0.125%罗哌卡因+1.00 mL布托啡诺的组合能有效降低产妇疼痛程度,缩短产程,保证分娩镇痛方式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025, 35(2):78-8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14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lncRNA XIST)表达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肝组,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7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检测血清lncRNA XIST表达与HBV-DNA载量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lncRNA XIST与HBV DNA载量、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XIST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乙肝组血清TBil、ALT、AST、lncRNA XIST、HA、LN、Ⅳ-C、PC-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高载量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ncRNA XIST及HA、LN、Ⅳ-C、PC-Ⅲ水平均高于中、低载量组(P <0.05);中载量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ncRNA XIST及HA、LN、Ⅳ-C、PC-Ⅲ水平均高于低载量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ncRNA XIST相对表达量与HBV-DNA载量、HA、LN、Ⅳ-C、PC-Ⅲ均呈正相关(r =0.445、0.420、0.369、0.330和0.419,均P =0.000)。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XIST诊断乙型肝炎的敏感性为80.65%(95% CI:0.801,0.811),特异性为88.74%(95% CI:0.866,0.908)。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ncRNA XIST表达升高,且随着HBV-DNA载量增加而逐渐上升,同时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有望作为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有效指标。
2025, 35(2):83-8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15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铁蛋白(SF)、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安庆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7例T2DM及肥胖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及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分为单纯肥胖组、单纯T2DM组、T2DM合并肥胖组,分别有25、33和49例。并选取同期该院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SF水平,通过计算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各组间的差异。并使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胱抑素C、SF、HOMA-IR与T2DM合并肥胖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T2DM合并肥胖的诊断效能。结果 单纯肥胖组和T2DM合并肥胖组BMI高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组(P <0.05)。T2DM合并肥胖组高血压、高血脂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T2DM合并肥胖组舒张压、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P <0.05)。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肥胖组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P <0.05)。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肥胖组甘油三酯高于对照组(P <0.05)。T2DM合并肥胖组血清胱抑素C、SF和HOMA-IR均高于单纯肥胖组、单纯T2DM组和对照组(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水平、SF水平、HOMA-IR指数均与T2DM合并肥胖呈正相关(rs =0.829、0.771和0.721,均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SF、HOMA-IR联合检测时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89(95% CI:0.976,1.000),敏感性为98.0%(95% CI:0.930,0.995),特异性为93.1%(95% CI:0.863,0.966)。结论 血清胱抑素C、SF及HOMA-IR的提高与T2DM合并肥胖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估这一群体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状态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2025, 35(2):89-9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2.016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血清生化指标在评估子宫肌瘤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行动脉栓塞术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子宫内膜相容性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3例)与预后不良组(35例),采用TVCDU检查患者术前(T0)、术后3 d(T1)、术后1个月(T2)子宫动脉与肌瘤的血流动力指标[子宫动脉最大流速、子宫动脉最小流速、子宫动脉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量(Q)、肿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PI)]。采用DCE-MRI检查患者T0、T1、T2时转移常数(Ktrans)、外排率常数(Kep)、细胞外间隙体积比(V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分泌性糖蛋白Dickkopf-1、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并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结果 预后良好与不良组T0、T1、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肿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PI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子宫动脉Vmax、Vmin、PI、RI、Q、肿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子宫动脉RI、肿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子宫动脉Vmax、Vmin、PI、Q、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子宫动脉Vmax、肿瘤大小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子宫动脉Vmin、PI、RI、Q、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PI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与不良组T0、T1、T2的DCE-MRI征象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Ktrans、Kep、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Ktrans、Ke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Ke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Ktrans、Vc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与不良组T0、T1、T2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血清Dickkopf-1、CA125、CA199、NL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CA125、CA19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Dickkopf-1、N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CA125、CA199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Dickkopf-1、NL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VCDU征象[O^R=76.662(95% CI:3.238,1 814.851)]、DCE-MRI征象[O^R=130.748(95% CI:1.071,15 966.340)]、Dickkopf-1 [O^R=46.341(95% CI:1.403,1 530.367)]、高CA125水平[O^R=23.045(95% CI:1.097,484.183)]、高CA199水平[O^R=24.377(95% CI:1.182,502.954)]、高NLR水平[O^R=15.855(95% CI:1.158,217.028)]均为子宫肌瘤患者动脉栓塞术后子宫内容容受性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综合多模态超声技术与血清生化指标评估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子宫肌瘤术后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这一新颖的综合评估方法对于指导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育规划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