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35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子宫疾病专题·论著
    • 三维后装腔内放疗、含铂单药化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研究

      2025, 35(8):1-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01

      摘要 (24) HTML (2) PDF 641.24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后装腔内放疗、含铂单药化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三维后装腔内放疗和含铂单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免疫功能(CD3、CD4、CD8)、肿瘤标志物水平[糖链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抗原(SCCA)、甲胎蛋白(AFP)],记录不良反应。患者均随访2年,比较两组总生存期(OS)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3、CD4、CD8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 <0.05),CA125、SCCA、AFP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OS分别为22.35(21.34,23.36)和19.57(18.02,21.1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76.47%(39/51)和54.90%(28/51)。观察组的生存曲线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三维后装腔内放疗、含铂单药化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可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

      • 0+1
    • 己酮可可碱辅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5, 35(8):7-1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02

      摘要 (23) HTML (1) PDF 637.47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辅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己酮可可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痛经症状(CMSS)评分、盆腔症状主观感受评分、不良反应(阴道不适、潮热、消化道反应、胸痛)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β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CA-125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PBAC评分、CMSS评分和盆腔症状主观感受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提升血管内皮功能,并改善月经失血量和痛经症状,同时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超声造影联合经阴道超声在高危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研究

      2025, 35(8):12-1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03

      摘要 (14) HTML (1) PDF 680.04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经阴道超声在高危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89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有142、4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术前接受超声造影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特征和定量参数。通过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危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高危组患者病灶长径、病灶厚径和多病灶血管、血流分级为Ⅱ、Ⅲ级占比均较低危组高(P <0.05)。两组患者内膜/肌层边界、病灶回声、子宫长径、子宫横径、子宫前后径、血流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危组患者局灶性灌注、增强强度和曲线下面积均较低危组高(P <0.05)。两组患者增强程度、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上升斜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长径[O^R =7.103(95% CI:2.027,24.889)]、病灶厚径[O^R =20.959(95% CI:3.828,114.738)]、血管形态[O^R =12.350(95% CI:1.520,100.353)]、血流分级[O^R =10.628(95% CI:1.016,111.132)]、灌注模式[O^R =24.182(95% CI:1.839,318.039)]、增强强度[O^R =1.274(95% CI:1.072,1.514)]、曲线下面积[O^R =1.008(95% CI:1.002, 1.013)]均为EC患者高危病情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88,敏感性为95.7%(95% CI:0.855,0.995),特异性为97.2%(95% CI:0.929,0.992)。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经阴道超声在高危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有效评估病灶特征,并提供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依据。

      • 0+1
      • 1+1
    • 联合检测Gal-1、LOXL2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2025, 35(8):18-23.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04

      摘要 (17) HTML (1) PDF 660.28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联合检测半乳糖凝集素-1(Gal-1)、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5月—2021年5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根治术的11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95例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Gal-1、LOXL2检查。研究组术后进行3年的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转移分为复发组(31例)和未复发组(79例)。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复发转移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Gal-1、LOXL2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Gal-1、LOXL2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复发组Ⅱ期占比、肿瘤最大径、浸润≥1/2肌层占比、淋巴结转移占比、Gal-1、LOXL2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O^R=2.437(95% CI:1.261,4.708)]、淋巴结转移[O^R=1.894(95% CI:1.237,2.897)]、Gal-1水平[O^R=4.731(95% CI:1.762,12.704)]、LOXL2水平[O^R=2.932(95% CI:1.677,5.126)]是复发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al-1、LOXL2及两者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敏感性分别为67.70%(95% CI:0.452,0.839)、77.40%(95% CI:0.484,0.871)、90.30%(95% CI:0.839,0.968),特异性分别为77.20%(95% CI:0.532,0.873)、73.40%(95% CI:0.516,0.861)、70.90%(95% CI:0.456,0.83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95% CI:0.681,0.892)、0.792(95% CI:0.688,0.896)、0.902(95% CI:0.828,0.97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Gal-1、LOXL2高表达,是根治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联合测定Gal-1、LOXL2水平可较好地预测其发生风险。

      • 0+1
    • >实验研究·论著
    • 前脑啡肽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中的作用

      2025, 35(8):24-3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05

      摘要 (19) HTML (2) PDF 1.88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前脑啡肽(PENK)在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ESCs)蜕膜化前后的表达情况,以及分析PENK对蜕膜化发生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8-溴腺苷-3',5'-环单磷酸和醋酸甲羟孕酮进行体外蜕膜化诱导,并通过F-actin染色、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蜕膜化诱导的情况。②使用GEO数据库、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PENK在HESCs蜕膜化诱导前后的表达水平。③使用不同siRNA敲减HESCs中的PENK,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敲减前后蜕膜标志物的表达,以此来研究PENK对蜕膜化的影响。④使用GEO数据库分析PENK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从形态学、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证明了HESCs体外蜕膜化的成功诱导。蜕膜化诱导组PRL、IGFBP1 mRNA和IGFBP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1高(P <0.05)。PENK在HESCs体外蜕膜化诱导过程中表达增加(P <0.05)。相比HESCs,PENK敲减的HESCs蜕膜化受到抑制,表现为蜕膜标志物PRL、IGFBP1和FOXO1表达减少(P <0.05)。GEO数据库提示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相比,PENK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中表达可能下调(P <0.05)。结论 PENK是子宫内膜蜕膜化发生的关键基因。蜕膜化期间PENK表达增加,促使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PENK表达减少可能与蜕膜化的异常,以及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有关。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综述
    • 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局部相关分子变化的研究进展

      2025, 35(8):32-37.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06

      摘要 (21) HTML (2) PDF 609.26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雄激素过多、生育功能障碍和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生育年龄妇女最普遍的内分泌疾病,是最常见的不孕因素。PCOS患者存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失调,严重影响着PCOS患者的妊娠率,增加患者的流产率。该文基于蛋白组学、转录组学和DNA甲基化等就PCOS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素进行综述,阐述了与PCOS子宫内膜容受异常有关的蛋白、mRNA、非编码RNA和DNA甲基化,为改善PCOS患者妊娠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共病机制及综合管理策略

      2025, 35(8):38-4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07

      摘要 (14) HTML (0) PDF 652.59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肺癌作为全球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呼吸系统疾病,存在显著的共病关联。COPD患者罹患肺癌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而两者在致病因素、免疫微环境、表观遗传学及微生物组等方面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COPD患者的慢性炎症与氧化应激通过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肺癌发生、发展,同时影响肺癌筛查、诊断与预后。COPD合并肺癌患者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时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这突显了免疫治疗在这一患者群体中的潜力。理解COPD与肺癌之间的复杂联系对于开发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 >临床研究·论著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波消融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2025, 35(8):45-49.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08

      摘要 (11) HTML (0) PDF 602.92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波消融术(MWA)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传统组(42例)和MWA组(44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MWA组给予MW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甲状腺功能、结节容积缩小率(VRR)及并发症。结果 MW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瘢痕均低于传统组(P <0.05)。MWA组与传统组术后3 h、1 d、3 d的VAS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64.998,P =0.000);②MWA组与传统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82.571,P =0.000),MWA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③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4.265,P =0.000)。MWA组手术前后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差值均低于传统组(P <0.05)。术后1、3、6个月,MWA组的VRR分别为(48.29±6.84)%、(67.48±8.48)%、(85.45±1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W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 <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MWA围手术期指标改善更显著,疼痛程度更低、对甲状腺功能影响更小,但短期的结节清除率较低。

    •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研究

      2025, 35(8):50-54.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09

      摘要 (11) HTML (0) PDF 632.44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阿利西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13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依折麦布,70例)和观察组(采用依折麦布+阿利西尤单抗,68例)。评估患者治疗2个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统计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及神经指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53%)高于对照组(88.57%)(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non-HDL-C、ApoB、ApoA1、S100β蛋白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18% VS 1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可改善脂代谢,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025, 35(8):55-6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10

      摘要 (11) HTML (0) PDF 646.89 K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筛查和个性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4年6月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分为正常组(21例)、增厚组(28例)和斑块组(7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有关的自变量,进一步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拟合优度。结果 正常组、增厚组和斑块组吸烟指数构成、脑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HbA1c、TG/HDL-C、TC/HDL-C、LDL-C/HDL-C、UACR和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指数高[O^R = 4.871(95% CI:2.561,9.266)]、脑卒中[O^R = 4.839(95% CI:1.151,20.342)]、高血压[O^R = 7.978(95% CI:2.026,31.418)]、HbA1c水平高[O^R = 2.542(95% CI:1.272,5.079)]、TG/HDL-C水平高[O^R = 16.001(95% CI:1.877,136.432)]、TC/HDL-C水平高[O^R = 9.682(95% CI:2.369,39.579)]、LDL-C/HDL-C水平高[O^R = 33.469(95% CI:6.347,176.501)]、UACR水平高[O^R = 5.611(95% CI:1.288,24.440)]、FIB水平高[O^R = 4.212(95% CI:1.342,13.218)]均是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P <0.05)。验证模型表明,校准误差为0.048,偏差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吻合良好,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70(95% CI:0.941,0.999),敏感性为85.7%(95% CI:0.756,0.930),特异性为97.2%(95% CI:0.817,0.999)。结论 吸烟指数越大,有脑卒中、高血压史,HbA1c、TG/HDL-C、TC/HDL-C、LDL-C/HDL-C、UACR及FIB水平升高均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主要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为临床早期筛查与个性化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 0+1
      • 1+1
      • 2+1
    • 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咽喉反流引起声带后联合肉芽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 35(8):62-6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11

      摘要 (14) HTML (0) PDF 917.78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联合纤维电子喉镜下环甲膜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咽喉反流引起声带后联合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的咽喉反流阳性的声带后联合肉芽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联合纤维电子喉镜下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治疗,疗程结束后6个月和1年比较两组治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患侧声带侧别构成、合并症发生率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和1年,实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05),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力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LES静息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738,P =0.017);②实验组与对照组LES静息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3.728,P =0.001),实验组LES静息压力较高;③两组LES静息压力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5.292,P =0.001)。实验组治疗前后胃蛋白酶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联合纤维电子喉镜下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声带后联合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复发率更低,能更有效地改善声带后联合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效果安全可靠。

      • 0+1
    • CT联合血栓弹力图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价值

      2025, 35(8):67-72.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12

      摘要 (10) HTML (0) PDF 1.49 M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CT联合血栓弹力图(TEG)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四川现代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分为合并组和未合并组,分别有34、52例。所有患者行CT、TEG检查,比较两组CT值、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血凝块形成速率、最大凝块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分析DVT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CT值、TEG指标与DVT关系及其对DVT的诊断价值。结果 合并组R、K低于未合并组(P <0.05),MA、CI和CT值高于未合并组(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值高[O^R =1.174,(95% CI:1.085,1.270)]、R时间少[O^R =0.194, (95% CI:0.092, 0.409)]、K时间少[O^R =0.117, (95% CI:0.037, 0.366)]、MA水平高[O^R =1.077, (95% CI:1.021, 1.135)]、CI高[O^R =47.352, (95% CI:9.169, 244.529)]均为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T值(r =0.519, P =0.000)、MA水平(r = 0.309, P =0.000)、CI(r =0.619, P =0.000)与DVT呈正相关,R(r =-0.595, P =0.000)、K(r =-0.445, P =0.000)与DVT呈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5项指标联合诊断DVT的曲线下面积为0.970(95% CI:0.930, 1.000),敏感性为97.10%(95% CI:0.914, 1.000),特异性为84.60%(95% CI:0.754, 0.934),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CT联合TEG评估DVT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CT值升高,两者联合可有效预测DVT的发生。

      • 0+1
      • 1+1
      • 2+1
      • 3+1
    • 外周血microRNA-18a-5p、FLR、NLR水平与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5, 35(8):73-78.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13

      摘要 (13) HTML (0) PDF 626.72 K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microRNA-18a-5p(miR-18a-5p)联合纤维蛋白原与淋巴细胞比值(F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与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4年3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于治疗前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FIB,计算纤维蛋白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8a-5p表达。给予患者化疗,采取门诊、电话形式进行随访,2024年10月31日随访终止,根据患者预后状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复发或死亡)。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 10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良24例,预后不良率为23.59%。预后不良组低分化占比、Ⅳ期占比、FLR、NLR和miR-18a-5p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为低分化[O^R = 4.240(95% CI:1.603,11.217)]、临床分期为Ⅳ期[O^R = 4.833(95% CI:1.832,12.752)]、FLR水平高[O^R = 4.750(95% CI:2.072,10.889)]、NLR水平高[O^R = 3.481(95% CI:1.767,6.858)]、miR-18a-5p相对表达量高[O^R = 2.548(95% CI:1.566,4.146)]均是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LR、 NLR、 miR-18a-5p水平预测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79.2%(95% CI:0.673,0.910)、62.5%(95% CI:0.506, 0.744)、75.0%(95% CI:0.631,0.869),特异性分别为70.5%(95% CI:0.586,0.824)、73.1%(95% CI:0.612,0.851)、67.9%(95% CI:0.561,0.798)。3者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87.5%(95% CI:0.756,0.994),特异性为85.9%(95% CI:0.740,0.978)。结论 FLR、NLR、miR-18a-5p联合预测中晚期胃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

      • 0+1
    • 血清PGC-1α、GATA-3、IGFBP-3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2025, 35(8):79-85.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14

      摘要 (11) HTML (0) PDF 698.00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细胞转录因子-3(GAT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4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7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是否并发HELLP综合征分为并发组(13例)与非并发组(166例)。比较并发组与非并发组临床资料及血清PGC-1α、GATA-3、IGFBP-3水平,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并发组年龄 ≥35岁、孕次 >5次例数占比、BMI、产检次数 ≤3次例数占比均高于非并发组(P <0.05)。并发组血清PGC-1α、GATA-3水平较低(P <0.05),IGFBP-3水平较高(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35岁[O^R =4.816(95% CI:2.117,10.956)]、血清IGFBP-3水平高[O^R =3.062(95% CI:1.346,6.965)]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 <0.05);血清PGC-1α水平高[O^R =0.277(95% CI:0.122,0.630)]、血清GATA-3水平高[O^R =0.262(95% CI:0.115,0.595)]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保护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GC-1α、GATA-3、IGFBP-3水平及3者联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的敏感性分别为84.62%(95% CI:0.537,0.973)、92.31%(95% CI:0.621,0.996)、84.62%(95% CI:0.537,0.937)、92.31%(95% CI:0.621,0.996),特异性分别为72.89%(95% CI:0.653,0.794)、72.89%(95% CI:0.653,0.794)、83.13%(95% CI:0.764,0.883)、93.98%(95% CI:0.889,0.969)。结论 血清PGC-1α、GATA-3、IGFBP-3水平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中具有重要价值,且3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 0+1
    • 视觉重塑治疗角膜塑形镜联合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治疗近视度数快速进展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5, 35(8):86-91.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15

      摘要 (10) HTML (0) PDF 602.19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视觉重塑治疗(VST)角膜塑形镜联合重复低强度红光(RLRL)照射治疗近视度数快速进展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150眼)近视度数快速进展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76眼)与对照组(37例,74眼)。对照组接受VST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RLRL照射治疗。对比两组裸眼视力、柱镜度数、等效球镜度、眼生物学参数、角膜内皮细胞面积与密度、角膜上皮染色情况、双眼调节功能参数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裸眼视力、柱镜度数、等效球镜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后前房深度、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眼轴长度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密度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角膜上总皮染色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眼部正相对调节、眼部负相对调节、眼部调节幅度、眼部调节灵敏度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ST角膜塑形镜联合RLRL照射治疗近视度数快速进展青少年近视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双眼调节功能,延缓近视进展,控制近视快速增长,改善角膜功能,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 米氮平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对5-HT、BDNF水平的影响

      2025, 35(8):92-96. 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8.016

      摘要 (15) HTML (0) PDF 623.88 K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米氮平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难治性抑郁症(TRD)的疗效及对5-羟色胺(5-H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纳入的100例T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米氮平组、联合组,各50例。米氮平组给予米氮平治疗,联合组给予米氮平联合tDC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5-HT、BDN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米氮平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患者健康问卷-9项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的差值均高于米氮平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项版各项评分和总分的差值均高于米氮平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5-HT、BDNF的差值均高于米氮平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米氮平联合tDCS对TRD患者疗效及5-HT、BDNF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