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5(5):84-89.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5.05.014
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布托啡诺与盐酸纳布啡对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在胎儿取出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4月—2024年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82例拟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每组41例。分别在胎儿取出后用药前(T1)、用药后5 min(T2)、子宫缝合结束时(T3)及术毕(T4)测量两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评估不同时间点的Ramsey镇静评分,观察和记录围麻醉期寒战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在T1、T2、T3及T4时的MAP、HR、SpO2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MAP、HR、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MAP、HR、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布托啡诺组MAP、HR较盐酸纳布啡组低,SpO2较盐酸纳布啡组高;③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MAP、HR、SpO2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在T1、T2、T3及T4时的Ramsey镇静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Ramse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Ramse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布托啡诺组Ramsey镇静评分较盐酸纳布啡组高;③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Ramsey镇静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盐酸纳布啡组围麻醉期寒战发生率高于布托啡诺组(P <0.05)。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布托啡诺相较于盐酸纳布啡,在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中能够更有效地稳定产妇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寒战发生率,且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提示其在麻醉中的应用有效性。
2024, 34(18):19-24.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4.18.004
摘要:目的 探讨纳布啡用于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在喉罩置入过程中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并比较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在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剂量组、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分别有45、44和45例。剂量组患者进行丙泊酚静脉泵注,初始剂量为0.2 mg/kg,持续5 min,置入喉罩。采用序贯法研究纳布啡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当患者出现阳性反应时,下一个患者采用上一患者1.1倍浓度进行纳布啡静推。计算丙泊酚+纳布啡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以ED50为参考进行对比。纳布啡组在宫腔镜手术中接受纳布啡+丙泊酚麻醉诱导。舒芬太尼组接受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诱导。比较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麻醉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术中(T2)、手术结束即刻(T3)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接受麻醉时丙泊酚的剂量及时间,统计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麻醉安全性及麻醉苏醒时的躁动状况。结果 纳布啡在宫腔镜手术中ED50 = 0.146(95% CI:0.126,0.166),ED95 = 0.165(95% CI:0.155,0.218)。纳布啡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较舒芬太尼组短(P <0.05)。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纳布啡组丙泊酚诱导剂量、维持剂量均较舒芬太尼组少(P <0.05),给药时间较舒芬太尼组短(P <0.05)。纳布啡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 <0.05)。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纳布啡在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时的ED50为0.146 mg/kg。两种药物在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方面效果相似,但纳布啡在控制术后疼痛方面表现更佳。
2023(20):31-37.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3.20.006
摘要:目的 观察纳布啡、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对疼痛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舒芬太尼组和纳布啡组,每组49例。舒芬太尼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2.0 μg/kg +氟比洛芬酯2.0 mg/kg进行PCIA干预,纳布啡组术后给予纳布啡2.0 mg/kg +氟比洛芬酯2.0 mg/kg进行PCIA干预。记录两组≤ 24 h和24~48 h患者PCIA按压有效次数,统计两组补救镇痛率、不良反应率,记录两组止吐药追加剂量,评估两组运动和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检测两组手术切口周围机械性痛阈值、应激反应、疼痛介质水平。结果 纳布啡组≤ 24 h和24~48 h的PCIA按压有效次数均少于舒芬太尼组(P <0.05);补救镇痛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 <0.05)。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术后4、8、12、24和48 h运动和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切口周围机械性痛阈值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运动和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手术切口周围机械性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运动和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切口周围机械性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运动和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切口周围机械性痛阈值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术前及术后24、48 h应激反应、疼痛介质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皮质醇(Cor)、血糖(Glu)、去甲肾上腺素(NE)、P物质(SP)、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Cor、Glu、NE、SP、NPY、PGE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Cor、Glu、NE、SP、NPY、PGE2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纳布啡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舒芬太尼组(P <0.05)。两组嗜睡、寒战、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纳布啡组止吐药追加剂量低于舒芬太尼组(P <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应用纳布啡联合氟比洛芬酯进行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和疼痛介质的释放,提高机械性痛阈值,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2021(7):64-68.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7.013
摘要:目的 观察纳布啡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疼痛、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于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分为纳布啡0.1 mg/kg(N1组)、纳布啡0.2 mg/kg(N2组)和生理盐水5 ml(NS组)。分析比较3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Ramsay评分,以及术后2 h(T1)、4 h(T2)、8 h(T3)、24 h(T4)、48 h(T5)及72 h(T6)静息状态下和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补救镇痛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N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NS组减少(P <0.05)。3组T1、T2、T3、T4、T5、T6静息状态下和活动时NRS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与NS比较,N2组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延长(P <0.05),补救镇痛总量减少(P <0.05)。NS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N1组和N2组(P <0.05)。结论 纳布啡预防性镇痛能够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疼痛,不良反应少,0.2 mg/kg较0.1 mg/kg纳布啡预防性镇痛效果更好。
2019(20):43-48.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20.008
摘要:μ 阿片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悠久广泛,多年来作为镇痛的主要药物,因其副作用多而影响镇痛效果。纳布啡(Nal)是大部κ 阿片受体激动剂和小部分μ 阿片受体拮抗剂,该文探求Nal 在骨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综述Nal 药学特性、动物实验、小儿及成人患者关于骨科手术麻醉方面的用药情况,证实其镇痛可靠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预测Nal 可用于多种用药方式的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