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自拟活血清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 反应蛋白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1(3):42-47.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3.008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C反应蛋白质;呼吸功能试验
      摘要 (336)HTML (0)PDF 0.00 Byte (6)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活血清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呼吸科收治的91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给予自拟活血清肺方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安全性检测。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 <0.05),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较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FVC、FEV1、FEV1/FVC差值较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RP、IL-6、IL-8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CRP、IL-6、IL-8及TNF-α差值较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低(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细胞比容差值较对照组高(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且研究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活血清肺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状态,提高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LAA%预测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价值

      2021(3):48-52.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1.03.009

      关键词:肺肿瘤;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手术后并发症
      摘要 (254)HTML (0)PDF 2.59 K (486)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叶切除术前CT检测低衰减区占肺野面积百分比(LAA%)与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6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院区治疗的8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因素(包括定量CT检测LAA%)和术中因素。评估心肺并发症,包括脓胸、肺炎、肺不张、急性肺损伤、胸腔留置管、长时间供氧及心律失常。结果 30例患者(37.5%)出现心肺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失血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LAA%与心肺并发症有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4.62(95% CI:2.03,10.49)] 和LAA% [O^R=5.58(95% CI:2.31,13.49)] 是患者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LAA%可用于预测肺癌合并COPD 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的心肺并发症。对年龄≥70 岁且LAA%≥1.0%的患者,必须谨慎地进行术中和术后处理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L-8、LTB4、PGE2 水平及与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020(18):18-21.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8.004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白细胞介素-8 ;白三烯B4 ;前列腺素E2 ;肺功能;相关性
      摘要 (881)HTML (0)PDF 456.00 Byte (387)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8(IL-8)、白三烯B4(LTB4)、前列腺素E2(PGE2)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 例急性期COPD 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5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8、LTB4、PGE2 水平,比较不同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患者血清IL-8、LTB4、PGE2 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COPD 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血清IL-8、LTB4、PGE2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患者血清IL-8、LTB4、PGE2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Ⅳ级> Ⅲ级> Ⅱ级> Ⅰ级。COPD 患者血清IL-8、LTB4、PGE2 水平与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 s=0.712、0.561、和0.476,P <0.05)。血清IL-8[Ol ^R=2.268(95% CI :1.272,3.948)]、LTB4[Ol ^R=1.847(95% CI :1.161,2.746)]、PGE2[Ol ^ R=2.108(95%CI :1.202,3.326)] 是COPD 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IL-8、LTB4、PGE2 在COPD 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与COPD 发生及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相关,有望成为预测COPD 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microRNA-146a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0(18):36-40.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8.008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炎症;呼吸功能试验;预后
      摘要 (612)HTML (0)PDF 539.00 Byte (451)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miRNA-146a 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的150 例AECOPD 患者作为AECOPD 组,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50 例作为对照组。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测定血清miRNA-146a 水平。测定血清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 AECOPD 组血清miRNA-146a、CRP、PCT 及IL-6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AECOPD 组FEV1、FVC 及FEV1/FVC 值低于对照组(P <0.05)。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血清miRNA-146a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肺功能分级升高,血清miRNA-146a 水平升高(P <0.05)。死亡患者血清miRNA-146a 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 <0.05)。AECOPD 组血清miRNA-146a 水平与血清CRP、PCT、IL-6 水平呈正相关(r =0.526、0.571 和0.543,P <0.05);而与FEV1、FVC 及FEV1/FVC 呈负相关(r =-0.532、-0.584 和-0.561,P <0.05)。结论 AECOPD 患者血清miRNA-146a 水平升高,血清miRNA-146a 水平与患者炎症反应程度、肺功能、病情和预后的关系密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TREM-1、suPAR、sICAM-1 水平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2020(20):78-81.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20.016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 受体;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受体;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相关性
      摘要 (282)HTML (0)PDF 552.00 Byte (406)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8 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AECOPD 患者68 例作为AECOPD 组。另取同期该院42 例COPD 患者作为COPD 组,42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 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并计算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 组血清sTREM-1、suPAR、sICAM-1 水平。分析AECOPD 组血清sTREM-1、suPAR、sICAM-1 与FEV1%pred 的相关性。结果 3 组血清sTREM-1、suPAR、sICAM-1 水平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PD 组和AECOPD 组高于对照组(P <0.05)。AECOPD 组高于COPD 组(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AECOPD 患者血清sTREM-1、suPAR、sICAM-1 与FEV1%pred 均呈负相关(r =-0.868、-0.911 和-0.908,P <0.05)。结论 AECOPD 患者血清sTREM-1、suPAR、sICAM-1水平升高,且其水平越高,FEV1%pred 越低。sTREM-1、suPAR、sICAM-1 可以作为早期诊断AECOPD 病情程度的指标。

    •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对使用无创呼吸机AECOPD患者的可行性研究*

      2020(7):92-97.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7.019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无创机械通气
      摘要 (899)HTML (0)PDF 476.00 Byte (455)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目标导向镇静对使用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功能、血压情况、插管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将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GDS组:入ICU立即使用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1~2?h使患者镇静目标为RASS评分-2~1分;对照组:不使用镇静药物。记录入院前、入院后2和4?h的血气分析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F)、氧合指数(PaO2/FiO2)。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气管插管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既往住院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不同时间点间的RF、PCO2有差异(P?<0.05);②EGDS组与对照组RF有差异(P?<0.05);③EGDS组与对照组RF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PCO2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将入院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BMI [OlR=0.570(95% CI:0.363,0.896)]、既往住院次数[OlR=2.256(95% CI:1.430,3.558)]是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目标导向镇静,能提高使用无创呼吸机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既往住院次数多,较低BMI可能提示该患者需要气管插管。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2020(6):95-99.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6.018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哮喘;参考值;诊断相关患者组
      摘要 (807)HTML (0)PDF 694.00 Byte (692)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CO、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共171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CO 患者41 例(ACO 组),哮喘患者44 例(哮喘组),COPD 患者86 例(COPD 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45 例作为对照组。分析4 组临床特征、外周血指标、FeNO 及肺功能指标[ 第1 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最大呼气量/ 预计值(FEV1%pred)及第1 秒最大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FEV1/FVC)] 的差异,以及FeNO 与肺功能及外周血指标的关系。结果 哮喘组年龄低于COPD 组及ACO 组(P <0.05)。ACO 组外周血EOS%、FeNO 水平低于哮喘组,而高于COPD 组(P <0.05)。ACO 组和哮喘组FeNO 与外周血EOS%水平呈正相关(r s =0.383 和0.316,P =0.044 和0.037)。COPD 组和ACO 组的FEV1、FVC、FEV1%pred 及FEV1/FVC 低于哮喘组(P <0.05)。结论 FeNO 和外周血EOS% 对ACO 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肺功能联合应用有助于ACO 的诊断。

    • COPD 患者血清microRNA-210、HIF-1α 水平与心率变异性及肺功能的相关性

      2020(10):96-101.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10.020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生物学标记;心率;呼吸功能试验
      摘要 (815)HTML (0)PDF 485.00 Byte (560)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microRNA-210(miR-210)、HIF-1α 水平与心率变异性及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 年12 月—2017 年12 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 患者120 例。按照COPD 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5 例、中度组45 例和重度组40 例,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COPD 患者的血清miR-210、HIF-1α 水平及肺功能指标;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分级COPD 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肺功能指标;分析心率变异性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加重期COPD 患者血清miR-210、HIF-1α 水平和第1 秒用力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FEV1/FVC)低于稳定期(P <0.05);而FEV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加重期COPD 患者血清miR-210 与HIF-1α 水平呈正相关(r =0.364,P =0.000),而与FEV1 和FEV1/FVC 呈负相关(r =-0.375和-0.287,P =0.030 和0.002)。稳定期COPD 患者血清miR-210 与HIF-1α 水平呈正相关(r =0.214,P =0.025),而与FEV1/FVC 呈负相关(r =-0.345,P =0.008)。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窦性RR 间期标准差(SDNN)、窦性RR 期间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窦性RR 期间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50 ms 间隔邻近周期的比例(pNN50)、高频值(HF)及低频值(LF)心率变异性较对照组升高(P <0.05),中度组和重度组低于轻度组(P <0.05),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 <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FVC、FEV1、FEV1/FVC 及呼气流量峰值(PEF)较对照组降低(P <0.05),轻度组和中度组高于重度组(P <0.05),轻度组高于中度组(P <0.05)。COPD 患者FVC 与SDNN、SDANN、rMSSD、pNN50、HF 及LF 呈正相关(r =0.734、0.762、0.758、0.773、0.765 和0.774, 均P =0.000),FEV1 与SDNN、SDANN、rMSSD、pNN50、HF 及LF 呈正相关(r =0.782、0.792、0.781、0.794、0.801 和0.784, 均P =0.000),FEV1/FVC 与SDNN、SDANN、rMSSD、pNN50、HF 及LF 呈正相关(r =0.784、0.792、0.784、0.791、0.812 和0.783,均P =0.000),PEF 与SDNN、SDANN、r-MSSD、pNN50、HF 及LF 呈正相关(r =0.764、0.785、0.773、0.781、0.775 和0.783,均P =0.000)。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患者SDANN、rMSSD、SDNN、pNN50、HF 及LF 心率变异性的升高,FVC、FEV1、FEV1/FVC 及PEF 亦同时升高。结论 COPD 患者血清miR-210、HIF-1α 水平与心率变异性、肺功能有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心率变异性与肺功能也存在相关性,可用于病情的预测。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0(01):98-103.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1.018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急性加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mMRC评分
      摘要 (1120)HTML (0)PDF 417.00 Byte (318)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AECOPD加重患者140例。根据入组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B-Eos)分为两组。A组为B-Eos≥2%的患者,B组为B-Eos<2%的患者。入组时收集相关资料,对AECOPD患者予以相应治疗,随访治疗后的1周、1、3及6个月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后mMRC评分和急性发作变化。结果 140例患者经1年随访共98例患者完成本项研究。这些患者中基线B-Eos≥2%的患者占45.1%。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mMRC评分整体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时间点、分组与时点间交互作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示在1周、1个月这2个时间点mMR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分别为41.6%和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os≥2%的AECOPD患者经治疗后mMRC评分下降较快。表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能预测AECOPD患者短期内的疗效。

    • 自拟清肺宽胸理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0(2):99-103.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20.02.019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清肺宽胸理气汤/ 中草药;治疗效果
      摘要 (554)HTML (0)PDF 471.00 Byte (684)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清肺宽胸理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 年4 月—2018 年5 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1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联合组给予西医联合自拟清肺宽胸理气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联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FEV1、FVC 和FEV1/FVC 高于治疗前(P <0.05),联合组治疗后FEV1、FVC 和FEV1/FVC 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PaO2 和pH 值高于治疗前(P <0.05),PaCO2 低于治疗前(P <0.05),联合组治疗后PaO2 和pH 值高于对照组(P <0.05),PaCO2 低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肺宽胸理气汤能够显著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增强西医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上一页123
    共3页23条记录 跳转到GO